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长阳土家族婚姻习俗名词浅释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戴普群

长阳土家族的婚姻家庭文化其形态之古老,内容之纷繁,真可谓异彩纷呈,别具特色。长阳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家庭文化,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由血缘群婚、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的漫长进化历程。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所有土家民俗中,婚俗的仪式最复杂、程序最完整、细节最精致。细细数来,从“求肯”开始,报期过礼、上头开脸、陪十姊妹、陪十弟兄、陪媒、合八字、升号匾、迎嫁、取亲、拦车马、迎亲、圆亲、铺床、拜堂、接腊、坐床、吃交杯酒、吃下马饭、交亲、敬大小、拜钱、陪新姑、陪送亲家、下厨房、传茶、回门等前后二十多道手续。下面就有些重要婚俗作些探讨。 


    1.“童养媳”: 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旧时,童养媳在我国甚为流行。之所以盛行童养媳,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非常贫穷落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低下,众多的民众因家境贫寒而娶不起儿媳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跑到外地抱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待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让她同儿子“圆房”。 童养媳往往大未来的仗夫10岁左右。如民歌: 

    `十八姑娘三岁郎,夜晚要我抱上床。
   不是他家公婆在,他是娃子我当娘。
   站起没有桌子高,睡起没有板凳长。
   睡在床上屙泡尿,打湿我的花衣裳。
  
       2. 填房:
是指兄亡收嫂、弟亡圆房之俗,这是一种强迫婚姻,建国后被强令禁止。 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媳的称为“填房”、“坐床”等。一首民歌中写道:“ 青布帕子丈二长,兄亡弟弟来填房,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让“骨脉”抛他乡。
  
       3. 姨婊开亲:土家婚俗,也有氏族社会“外婚制”的残余,开“姑表亲”的陋习,所谓“姑表亲”,是指姑姑之子女,与舅舅之子女联姻,名曰:“接骨种”。这种风气旧时有,所以有“姑家女,伸手到;舅家要,隔河叫”的说法,甚至把这种开“姑表亲”视为“亲上加亲”。这种陋习酿成很多家庭悲剧。再就是亲姨婊开亲,这种情况在长阳较多。

       4. 同姓为婚:土家族在历史上还有同姓为婚之俗。所谓同姓为婚,是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内通婚的极少。

       5. “抢亲”。当某一土家寨子青年男子爱上另一土家寨子青年女子以后,事先约定婚期,新郎邀约本寨青年男子按期去女方寨子抢亲,在去女方寨子的路上,敲芒锣,擂大鼓,举着灯笼火把,喧闹地奔向女方寨子。到了女家,女家也事先约好一批人来阻拦,男女双方都用“四言八句”理论一番,吵吵闹闹,男方就动手去抢新娘,抢得新娘后,就把她塞进花轿,用锁把轿门关好锁上,抬起就往男寨奔跑,新娘兄弟和寨内亲戚故意去追赶,好像要把新娘夺回来。男方抢亲的人,给些钱财求情,妇方追赶的兄弟才放路让行,男女青年才得以在男方家庭举行婚礼。这种习俗仍在民间流传。

       6. 坐堂招夫:男人亡,女人不外嫁,仍然在这个家招个男人成婚。

       7. 招女婿:女方父母无子,招女婿上门成业,为女方养老接代。社会流传叫倒插门。

       8.“指腹为亲”、“指腹为婚 ”:这是个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将军贾复跟随刘秀南征北战,一次在战斗中不幸负重伤,光武帝刘秀十分心痛与难过,得知贾复的妻子怀孕在身,便对她说:“如果生女儿,我儿子娶她,如果生儿子,我女儿嫁给他。”也有另一种情况,若想女却是儿子,则结拜为弟兄;若想男却是姑娘,则结拜友姊妹。这种指腹为亲”、“指腹为婚的现像巳绝迹。

       9.合八字:中国旧时婚俗。媒人提亲获女家同意后,双方互换庚帖,根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和属相推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谓之合八字。
      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两字一组,四组共八个字。据五行之说,相生相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有的地区还根据双方的属相合八字,有“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蛇见猛虎如刀锉,猪见婴猴泪长流”等迷信说法。 

       亦或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推算八字,有“两金夫妇不相宜”、“金木夫妻不可嫁”、“金土夫妻合六强”等说法。 

       以上这些情况了解清楚之后,还有关键的一条,就是查年庚、合“八字”,看“大相”合不合。如果“大相”不合,就是婚姻的大忌,其他条件再好,男女也不能婚配。所谓“大相”合与不合,就是按十二生肖,看男女的属相是否相冲相克,长阳流传一首《大相歌》: 
     鼠羊一旦休,白马犯青牛, 
     虎蛇如刀绞,龙兔泪长流, 
     金鸡怕玉犬,猴猪不到头。 

       认为只有“大相”相合相宜合八字才有合婚的基础,怎样算相宜相合,有首民谣说: 
  
       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 
   黑鼠黄牛两头旺,龙鸡相配更久长, 
   婚配难得蛇盘兔,家中必定年年富。 

       10. 纳红庚八字:昔日土家族孩子订婚和汉族一样,从小就兴“纳八字”,媒人经双方大人同意后,在女方家里将男女小孩的八字排写在一张红纸上,两旁还写有“长命富贵,白头偕老”的字样,然后,逢中剪开,双方大人各持一半,女方的一半,由媒人装进“拜头盒”(木制的小梳妆匣子),请一人挎着这盒子送到男方家。这样一周二岁甚至刚出生的女儿,由父母包办,八字就进了男家的门。在成婚“拜堂”的时候,首先由圆亲婆婆将双方大人保存的八字拿出来铺于镶桌上,两下合拢,看有无差误,名叫“合八字”,如无差误,圆亲婆婆高兴地唱道: 
       红庚八字纸一张, 
       一破两开是一双, 
       今日八字合拢来,花好月圆喜非常。 
       不克妻来不克夫, 
       不克爹来不克娘, 
       天生的一对, 
       地配的一双。 
       合拢来,合拢来,合成一对巧鸳鸯。 

       从以上介绍的内容看,我认为 土家族传统婚俗中,由于当时的地理环境、人们的文化素养等原因,有些应该为劣俗。但从总体上看土家族传统婚俗,世代土家人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婚姻行为和婚姻意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家族的婚俗文化在多元的华夏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可谓国色天香,它蕴藏了土家人多情重义、豁达坦荡、崇尚美好的民族性格和质朴的文化底蕴。

       土家族婚俗礼仪包括定婚前礼仪、行聘订婚、婚期择选到结婚回门等过程。土家人十分注重求偶的过程,婚事筹办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物品用具,都与社会时代、环境的社会风尚、经济发展、文化沿革密切相关,具有特殊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土家人的生活方式在近百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土家人与先民在婚姻礼仪上的认识己经有所差异,而土家婚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不可能随着那些外在的形式一同急剧变化或消失,一些传统礼仪和习俗仍然在土家村寨世袭相传。

       土家人用爱情创造了婚姻关系中的真善美,对爱情的真谛有更敏锐的领悟。

 

责任编辑
标签土家风情    
0

长阳土家族婚姻习俗名词浅释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戴普群

长阳土家族的婚姻家庭文化其形态之古老,内容之纷繁,真可谓异彩纷呈,别具特色。长阳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家庭文化,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由血缘群婚、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的漫长进化历程。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所有土家民俗中,婚俗的仪式最复杂、程序最完整、细节最精致。细细数来,从“求肯”开始,报期过礼、上头开脸、陪十姊妹、陪十弟兄、陪媒、合八字、升号匾、迎嫁、取亲、拦车马、迎亲、圆亲、铺床、拜堂、接腊、坐床、吃交杯酒、吃下马饭、交亲、敬大小、拜钱、陪新姑、陪送亲家、下厨房、传茶、回门等前后二十多道手续。下面就有些重要婚俗作些探讨。 


    1.“童养媳”: 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旧时,童养媳在我国甚为流行。之所以盛行童养媳,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非常贫穷落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低下,众多的民众因家境贫寒而娶不起儿媳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跑到外地抱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待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让她同儿子“圆房”。 童养媳往往大未来的仗夫10岁左右。如民歌: 

    `十八姑娘三岁郎,夜晚要我抱上床。
   不是他家公婆在,他是娃子我当娘。
   站起没有桌子高,睡起没有板凳长。
   睡在床上屙泡尿,打湿我的花衣裳。
  
       2. 填房:
是指兄亡收嫂、弟亡圆房之俗,这是一种强迫婚姻,建国后被强令禁止。 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媳的称为“填房”、“坐床”等。一首民歌中写道:“ 青布帕子丈二长,兄亡弟弟来填房,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让“骨脉”抛他乡。
  
       3. 姨婊开亲:土家婚俗,也有氏族社会“外婚制”的残余,开“姑表亲”的陋习,所谓“姑表亲”,是指姑姑之子女,与舅舅之子女联姻,名曰:“接骨种”。这种风气旧时有,所以有“姑家女,伸手到;舅家要,隔河叫”的说法,甚至把这种开“姑表亲”视为“亲上加亲”。这种陋习酿成很多家庭悲剧。再就是亲姨婊开亲,这种情况在长阳较多。

       4. 同姓为婚:土家族在历史上还有同姓为婚之俗。所谓同姓为婚,是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内通婚的极少。

       5. “抢亲”。当某一土家寨子青年男子爱上另一土家寨子青年女子以后,事先约定婚期,新郎邀约本寨青年男子按期去女方寨子抢亲,在去女方寨子的路上,敲芒锣,擂大鼓,举着灯笼火把,喧闹地奔向女方寨子。到了女家,女家也事先约好一批人来阻拦,男女双方都用“四言八句”理论一番,吵吵闹闹,男方就动手去抢新娘,抢得新娘后,就把她塞进花轿,用锁把轿门关好锁上,抬起就往男寨奔跑,新娘兄弟和寨内亲戚故意去追赶,好像要把新娘夺回来。男方抢亲的人,给些钱财求情,妇方追赶的兄弟才放路让行,男女青年才得以在男方家庭举行婚礼。这种习俗仍在民间流传。

       6. 坐堂招夫:男人亡,女人不外嫁,仍然在这个家招个男人成婚。

       7. 招女婿:女方父母无子,招女婿上门成业,为女方养老接代。社会流传叫倒插门。

       8.“指腹为亲”、“指腹为婚 ”:这是个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将军贾复跟随刘秀南征北战,一次在战斗中不幸负重伤,光武帝刘秀十分心痛与难过,得知贾复的妻子怀孕在身,便对她说:“如果生女儿,我儿子娶她,如果生儿子,我女儿嫁给他。”也有另一种情况,若想女却是儿子,则结拜为弟兄;若想男却是姑娘,则结拜友姊妹。这种指腹为亲”、“指腹为婚的现像巳绝迹。

       9.合八字:中国旧时婚俗。媒人提亲获女家同意后,双方互换庚帖,根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和属相推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谓之合八字。
      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两字一组,四组共八个字。据五行之说,相生相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有的地区还根据双方的属相合八字,有“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蛇见猛虎如刀锉,猪见婴猴泪长流”等迷信说法。 

       亦或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推算八字,有“两金夫妇不相宜”、“金木夫妻不可嫁”、“金土夫妻合六强”等说法。 

       以上这些情况了解清楚之后,还有关键的一条,就是查年庚、合“八字”,看“大相”合不合。如果“大相”不合,就是婚姻的大忌,其他条件再好,男女也不能婚配。所谓“大相”合与不合,就是按十二生肖,看男女的属相是否相冲相克,长阳流传一首《大相歌》: 
     鼠羊一旦休,白马犯青牛, 
     虎蛇如刀绞,龙兔泪长流, 
     金鸡怕玉犬,猴猪不到头。 

       认为只有“大相”相合相宜合八字才有合婚的基础,怎样算相宜相合,有首民谣说: 
  
       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 
   黑鼠黄牛两头旺,龙鸡相配更久长, 
   婚配难得蛇盘兔,家中必定年年富。 

       10. 纳红庚八字:昔日土家族孩子订婚和汉族一样,从小就兴“纳八字”,媒人经双方大人同意后,在女方家里将男女小孩的八字排写在一张红纸上,两旁还写有“长命富贵,白头偕老”的字样,然后,逢中剪开,双方大人各持一半,女方的一半,由媒人装进“拜头盒”(木制的小梳妆匣子),请一人挎着这盒子送到男方家。这样一周二岁甚至刚出生的女儿,由父母包办,八字就进了男家的门。在成婚“拜堂”的时候,首先由圆亲婆婆将双方大人保存的八字拿出来铺于镶桌上,两下合拢,看有无差误,名叫“合八字”,如无差误,圆亲婆婆高兴地唱道: 
       红庚八字纸一张, 
       一破两开是一双, 
       今日八字合拢来,花好月圆喜非常。 
       不克妻来不克夫, 
       不克爹来不克娘, 
       天生的一对, 
       地配的一双。 
       合拢来,合拢来,合成一对巧鸳鸯。 

       从以上介绍的内容看,我认为 土家族传统婚俗中,由于当时的地理环境、人们的文化素养等原因,有些应该为劣俗。但从总体上看土家族传统婚俗,世代土家人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婚姻行为和婚姻意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家族的婚俗文化在多元的华夏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可谓国色天香,它蕴藏了土家人多情重义、豁达坦荡、崇尚美好的民族性格和质朴的文化底蕴。

       土家族婚俗礼仪包括定婚前礼仪、行聘订婚、婚期择选到结婚回门等过程。土家人十分注重求偶的过程,婚事筹办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物品用具,都与社会时代、环境的社会风尚、经济发展、文化沿革密切相关,具有特殊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土家人的生活方式在近百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土家人与先民在婚姻礼仪上的认识己经有所差异,而土家婚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不可能随着那些外在的形式一同急剧变化或消失,一些传统礼仪和习俗仍然在土家村寨世袭相传。

       土家人用爱情创造了婚姻关系中的真善美,对爱情的真谛有更敏锐的领悟。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