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湘西有个李烛尘:“永久黄”的大管家
1918年夏,6年的日本留学生活结束了,36岁的李华搢(李烛尘)取道台湾回到了祖国。
去台湾,他主要是想看看宝岛的盐资源,调研一下人们食用海盐和精盐的情况。
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华搢一直没有忘记日本人给中国留学生饭菜里多加盐的经历。
从台湾转湖南,一路坐船乘车,爬山涉水,李华搢终于回到了湘西永顺毛坝。
离开家乡2000多个日日夜夜了,躲在湘西大山深处的毛坝还依然贫穷落后。
由于军阀混战,不少人竟占山为王,县里、乡里都办团防,弄得当地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李益泰”号的生意越来越难,不得不关门。回到家后,看到孩子们都长大了,却不见父亲,问及妻子,才知老人家夏初刚刚去世。
子欲养而亲不在。自古忠孝两难全。
回想起与父亲一起的点点滴滴,李华搢禁不住泪流满面:“思之远,望之切,常怀天伦之团聚,府君死不瞑目也。”
岳父郁圆初还在,李华搢回家当天就拜见了他。这些年,要是没有岳父的帮衬,家里的妻儿老小会过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在毛坝陪孩子们玩了一段时间,李华搢真诚和妻子交流,也跟岳父敞开了心扉。
他说,当初自己求学离开湘西,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算是学成归来,但家乡没有他施展才华的条件,必须再次走出去。
李华搢不是不热爱家乡,更不是不关心家庭,那时母亲还在,自己也是5个孩子的父亲了,这些年亏欠家人的太多太多......
国难当头,时局混乱,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发挥所学,为自己找出路,也努力争取为国家做些事情。
1918年8月,时隔9年,李华搢再次来到了北京找机会,住在一个“永靖会馆”里。
永,就是永顺府,中国古莓茶之乡;靖,为靖州府,中国杨梅之乡。
“永靖会馆”是永顺和靖州府联手修建的,专为来北京求学的家乡学子和去两地工作之人落脚。
在会馆,李华搢把日本留学和台湾考察的见闻,写了篇《盐与工业之关系》,并主动向《盐政杂志》投稿,从而结识了景本白(生卒不详)。
景本白不仅是《盐政杂志》主编,而且还是久大盐业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当选的董事长。
拳拳之心,尽在字里行间。景本白为李华搢的才学深深吸引。
1918年8月底,带着景本白的推荐信,李华搢来到了天津,见到了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范旭东(1883—1945)。
两人都在日本留学过,都对湖南老乡魏源主张学习西方且大力发展工商业的思想非常认同。
他们先后谈到了冶铁、铸钱和煮盐,一见如故。
范旭东说,“天下之赋,盐利居半”,自秦代以来,盐铁官营就是定制,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洋务运动中,张之洞(1837—1909)率先引进了洋设备,开矿山,炼钢铁,而煮盐还是被世代相袭的盐霸和盐商控制着。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李华搢认为,且不说盐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就老百姓生活也不可或缺。可中国现煮的盐,仍是粗盐,产量低,质量差。
范旭东说,他多年前在欧洲考察时看到了精盐,就想中国老百姓也应该吃上这么好的盐。于是1914年就从财政部辞职,在天津创建了久大盐业公司。
李华搢讲了在日本留学时饭菜被加盐的经历,讲了湘西“一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故事。酸,即酸菜,酸菜好下饭,不然浑身无力。
除了谈制盐,范旭东和李华搢还谈到了制碱和制酸,谈到了中国未来的化学工业。
共同的理想让两人相见恨晚,很快,李华搢被范旭东聘为久大盐业公司的技师。
走进久大盐业,这一年,他把“柱丞”和“竹承”都改成了“烛尘”,李华搢也就变成了李烛尘。
后据李烛尘的儿子李文采解读,烛是洞察的意思;尘,是指细微的万事万物。烛尘,就是说要深入实际,仔细地观察和了解事物。
我觉得:烛,应该还有像蜡烛燃烧自己之意;尘,是尘土,有微不足道的谦逊之感。
不管怎么解读,从此,李烛尘这个名字就与范旭东及中国近代的民族化学工业紧密相连了。
当然,除了“永久黄”团体,还有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全国政协等等,谈到历史,总会提到一个叫李烛尘的人。
换个话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来说说范旭东先生,他是湖南湘阴人,比李烛尘小1岁。
范旭东是范仲淹(989—1052)的后裔,自幼丧父,原名范源让,1883年10月24日出生在长沙县,1897年随哥哥考入湖南时务学堂。1900年,随哥哥范源濂东渡日本。
1908年,范旭东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化学工业专业,立下了“科学救国”和“工业救国”之志,改名范锐,字旭东。
1911年,范旭东回到祖国,由老师梁启超(1873—1929)推荐进入财政部。1913年他被派往欧洲考察盐政,由此对精盐制造及相关用途产生了浓厚兴趣。
回国后,当时农商总长张謇(1853—1926)热衷于盐政改革,创办了《盐政杂志》,组织讨论,主编就是景本白。
范旭东主张取消盐专卖,改善盐质,奖励工业用盐、免税等。
讨论归讨论,关键还是在于实干。
后来,官办盐厂计划夭折,范旭东干脆辞职,到天津海边一带调研几次后,就决定办厂。
他的想法得到了景本白支持。
1914年7月,久大精盐股份有限公司获盐务署批准后,决定募集5万股本,范旭东负责一半,景本白等人负责一半。
1915年4月18日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久大实收股本4.11万元,多半是亲朋好友凑的。
最初入股人包括梁启超(1873—1929)、杨度(1875—1931)、周作民(1884—1955)、景本白、冯玉祥(1882—1948)、梁思成(1901—1972)等,最少的有500元,最多的6000元,蔡锷出资1000元。
1916年9月11日,第一批久大精盐开始在天津上市,商标为五角星的“海王星”,取自《管子》,寓意自强不息,造福于民,也有大海资源丰富,前途似海之意。
1917年,英国人要求中国授予“以盐制碱”的特权,范旭东在当时北洋政府支持下,与陈调甫(1889—1961)等人开始在天津创办永利制碱公司。
1918年11月,李烛尘进入久大盐厂不久,永利制碱公司举行成立大会。
1919年永利破土动工,李烛尘被委以重任,负责经营管理,陈调甫为制造部长。
不到一年,久大盐厂扩大了,新建了新法制盐的东厂,李烛尘被任命为老厂厂长。之后不久,还与侯德榜(1890—1974)轮流当起了永利制碱厂厂长。
当了厂长后,李烛尘建议范旭东要下决心培养自己的人才。他认为:办现代企业,关键是靠科学技术没错,而科学技术的发明、运用和普及离不开某一或多方面的专门人才。
可当时久大盐厂和永利碱厂经济效益都不景气,生产难题不少,李烛尘提出要建立专门研究机构,有股东就反对,说现在都生活不好,如何去谋划未来?
范旭东坚定地支持了李烛尘的想法。
1922年8月20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塘沽成立,聘请孙学悟(1888—1952)担任社长。这是中国民营企业中第一家化工学术研究机构。
从1914年在天津塘沽创建了久大精盐公司,1917年创立永利制碱公司,再到1922年创立黄海化学工业社。仅仅8年时间,范旭东组建了中国现代著名的“永久黄”团队。
“永久黄”成立后,范旭东长住天津日子多,主要从事资金筹集和产品的销售,而把塘沽的生产体系全部交给了李烛尘,这种信任不言而喻。
成为“永久黄”的大管家后,李烛尘认为,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工作无疑是管理。人管人,累死人,规矩管人管灵魂。
那么何谓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集体活动所进行的协调过程。在发达国家,管理和技术被喻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子。
不少企业家还认为,一个良好的企业,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管理的重点是人、财、物,中心是人。所谓事在人为,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管理好人?
李烛尘结合“永久黄”团体具体情况,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和责任心方面制定了规矩,提出了“管而不卡、简而不漏、要而不繁、层层负责、人人尽职”的理念,深得人心。
说是管人,其实就是利人。
在“永久黄”团体初创和发展艰难时期,李烛尘就想方设法兴建职工宿舍,建立职工医院和子弟学校。在企业多次调整中,他始终努力做到不裁员,不减薪。
为了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他不仅力主不能增加职工劳动强度,还积极采纳陈调甫等人的意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1926年在华北率先推行了8小时工作制。
“永久黄”团体待遇不言而喻。为了使管理更加深入人心,李烛尘还经常带领管理人员为工人过生日,这些在如今看来十分平常的举动,那时却弥足珍贵。
范旭东说自己一个人干活还可以,短处就是不善于经营管理,叫人家帮忙,不知说什么好。但他找到李烛尘这个“大管家”后,事业就越来越顺了。
所以1924年在召开企业股东大会时,当范旭东发现李烛尘不是股东,就提议并送董事会决定,赠送了李烛尘5000元股票。
赠送股票并不仅仅是给财富,而是对李烛尘的信任,希望他能更多更好地参与团队的决策。
其实,范旭东和李烛尘都是那种生活简朴、舍不得花钱的人,他们把每年多余的酬金大都献出给了黄海社,平常还时不时资助教育事业。
有员工后来回忆说:“范旭东和李烛尘这些人很正派,自己是公司老板,却经常和员工一起吃饭。在旧社会过了那么长的时间,没有一个人找姨太太。”
范旭东不嗜烟酒,不*,在个人品德上无可挑剔。他只有两个女儿,没儿子,这是那个时代富人一个冠冕堂皇的纳妾理由,但他没有。
李烛尘也是,没有私产,没有积蓄,早年在“永久黄”由范旭东建议董事会赠送的5000元股票,在新中国成立后宣布企业国营,全交给了国家。
李烛尘在天津市区有三个住处,没有一处是私宅,这些年我多次去看过:一处是一个尖顶的小房子,在太和里附近,一处是久大天津办事处的宿舍,还有一处就是马场道102号。
位于马场道102号的这处是木质结构四层公寓楼房,如今已成几户私人住宅,门口还挂着块“李烛尘旧居”的牌子,外表并不起眼,只因1951年12月27日毛主席曾登门而出名。
有范旭东和李烛尘的身体力行,“永久黄”团体不但业绩突出,而且形成了当时全社会都称道的企业文化。
可以说,“永久黄”团体是中国近代知识型企业家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大多是留学归来的“海归”,没有官场背景,没有从商经历,更没有雄厚资本。
但是这些人有见地,有魄力,有情怀。他们的企业不是家族企业,往往一开始就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股份制企业,这是中国近代最具有创造性的企业。
这些人从来没有把赚钱看作第一追求,而是有着更高的家国情怀。
他们非亲非故,素昧平生,仅仅因为志同道合就走在了一起,形成了“永久黄”团体的核心力量。
他们1934年确立的四大信条,已过去整整90年,但今天看来,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二、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三、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四、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四大信条简单明了,不是口号,而是“永久黄”团队事业前行的号角和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号角已经吹响,开足马力前行,何愁大业不成?
1934年,范旭东在南京创立了永利硫酸铔厂。1937年初,硫酸、液氨先后投产,很快,硫酸氨(肥田粉)也生产出来了,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化肥工业企业。
到了1937年,范旭东真正实现了三个“三位一体”:一是“永久黄”的三位一体,二是“盐、碱、酸”的三位一体,三是人事上范旭东、李烛尘和侯德榜的三位一体。
1937年,可以说是“永久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然而“七七事变”爆发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月19日,范旭东和李烛尘进行长时间交流后,满怀悲痛地离开了奋斗二十多年的塘沽,坐火车匆匆南下,去参加“庐山谈话会”。
没有想到,范旭东此去竟然是与天津永别。
范旭东把“永久黄”命运全交给了留守的大管家李烛尘。
7月30日,天津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黄海化学研究社被日军作为运输司令部,久大、永利危在旦夕。
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南京永利铔厂为救亡图存,紧密配合前线需要,赶制起炸药和硝酸铵来,被日寇视为眼中钉,在狂轰滥炸中损失惨重。
为了安全需要,李烛尘不得不下令停止生产,安排人员撤离。同时要求把主要机器拆散隐藏,技术人员则携带图纸从香港向重庆撤离。
“永久黄”企业被占领,团队到底该何处去?是就地解散?还是另起炉灶?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还是“在地愿为连理枝”?
以范旭东、李烛尘和侯德榜为首的主要负责人商议,虽然大难临头,但爱国心和民族气节不能变,决定员工和物质全部内迁入川。
李烛尘时年55岁,在三人中年龄最大,且长期负责管理,他主动要求留在天津主持内迁工作。侯德榜等携少数眷属由香港转到重庆,选择厂址,筹划再次创业。
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这时候,西方一些帝国主义者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企图收买“永久黄”团体,或者想软磨硬缠挤进来。这一切都被李烛尘断然拒绝。
见软的不行,日寇凶相毕露,干脆就抢,还要逼迫签字。李烛尘说“世界上哪有强盗抢东西,还要主人签字之理?你们今天可以把工厂抢去,今后我们一定要收回来!”
等全体员工撤离后,李烛尘乔装离开天津,1937年12月25日到达汉口,与已在汉口的“永久黄”团体其它负责人终于团聚。
1938年1月,范旭东在汉口召开了“永久黄”团体领导人会议,决定一路由范旭东、侯德榜带队出国学习新的制碱方法,同时完成新厂设计和设备购买。另一路由李烛尘担任迁川总指挥,继续率领大家向华西转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上千名员工,数十万吨设备,一千多公里的行程,要分批逐步前行、运输,头顶还有日寇的飞机轮流轰炸,可想而知。
李烛尘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安全抵达重庆。
到了重庆后,四川那么大,到底还要去哪?
好在1919年李烛尘就对四川有过一次两个多月的考察,还写了篇《四川自流井钾盐调查报告》,知道自贡、乐山五通桥一带适合建新厂。
1938年9月18日,久大自贡模范盐厂正式开工,由1931就加入“永久黄”团队的唐汉三担任厂长。不到一年时间,所产井盐居全国第一,有力支持了全民抗战。
1939年春天,范旭东把原地名五通桥“道士观”改为“新塘沽”,三个有力的大字刻在门前左侧的巨石上,这不仅是纪念“永久黄”出发之地,也是他想在乐山再创一个中国化学工业的新高地。
一切似乎都按照预料中的在发展。看着“永久黄”团体事业逐渐好起来,李烛尘感到欣慰。但想起从天津到四川经历的种种,夜不能寐。
知己知彼,方能致远。
1941年冬天,李烛尘写下了著名的《日本人不认识中国人,中国人应认识日本人和自己》一文。
他说,日本人自取灭亡,已是命中注定,然假使中国人之衰弱不振,何致诱起蚕食鲧吞之野?......国人记着!日本人无论上下各阶层,均以灭亡中国为第二天性。
李烛尘认为: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若政治不力求廉明,国力不力求团结,而犹是党同伐异,不与国民同休戚,将一无是处。
他忧国忧民,无疑,也对国民政府深感失望。
1942年夏,为了尽快建成“永久黄”大西北化工基地,李烛尘决计经汉中、西安去延安等地调查陕西盐碱资源。
消息传出,国民党当局害怕他与中国共产党接触,就极力阻挠、百般刁难,致使这次考察计划夭折。
一石击起千层浪。赴陕西考察的计划虽未能实现,但引起了实业界对大西北资源的广泛关注。
国民党当局迫于舆论压力,也基于现实需要,决定由经济部组织西北工业考察团。
李烛尘通过努力争取,得以同行。
1942年10月19日,李烛尘从重庆飞抵兰州,踏上了考察大西北的征途。
一路,经兰州,过青海,沿河西走廊,穿越星星峡入新疆,最远到达伊犁。
1943年2月13日,李烛尘返回重庆,这次西北之行共计118天,行程超过两万里。
李烛尘为国民政府上书了《开发西部管见》,提出了这是整个民族生存必需之要求,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一边行走,一边写了《到西北去》,10万余字,以12封书信方式发表在“永久黄”团体办的《海王》杂志上,对企业乃至日后的中国化学工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技术落后,人才匮乏。李烛尘认为,实业需要技术作为支撑,需要人去干,没有技术的“实业”是业而不实,不实的实业何以谈救国?
回到重庆后,他还写了《西垂观感》,特别提了新疆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等方面重要性:“新疆一隅,居高屋建瓴之势,得之足以屏卫中国,不得则关陇隘其封,河湟失其险,一举足而中原为之动摇,历史俱载,斑斑可考。”
李烛尘说的历史,无疑是说民族英雄左宗棠(1812—1885)收复新疆和治理大西北的事。
左宗棠和范旭东一样,都是湖南湘阴人。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力排众议,身体力行地平定西北、收复新疆后,致力于长治久安的策略,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功勋卓著。
西北之行,李烛尘特去了一个立有左宗棠塑像的破屋,看到顶戴花翎不知去向,彩绘朝服已褪色,身上处处露出泥胎,那几缕浓须上的双眼,好像若有所思的望着前方......
李烛尘悲愤地写到:“左公经营西北,为中国西北方奠定了数十年的磐石之安......其远识与魄力诚堪钦佩......而祠宇衰败如此,数典忘祖,是亦后人之耻也。”
痛定思痛,李烛尘提出了开发大西北的建议和具体措施,他认为“国家将来能于该处奠定大工业,而可致国家于万年磐石之安!”
他还号召中国青年往西北去!
遗憾的是,这位年过六旬老人洋洋洒洒数万字的见闻和建议,并没有引起当局重视。
其实,在考察中,李烛尘就想到了:这些美好蓝图的实现,需要一大批理想主义者和实干家,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政党来引领。
他想到了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林伯渠、李文采......
当然,他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国共产党。
特稿| 湘西有个李烛尘:“永久黄”的大管家
时间:2024-09-16 12:03:00
来源:中新网
作者:刘 明
1918年夏,6年的日本留学生活结束了,36岁的李华搢(李烛尘)取道台湾回到了祖国。
去台湾,他主要是想看看宝岛的盐资源,调研一下人们食用海盐和精盐的情况。
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华搢一直没有忘记日本人给中国留学生饭菜里多加盐的经历。
从台湾转湖南,一路坐船乘车,爬山涉水,李华搢终于回到了湘西永顺毛坝。
离开家乡2000多个日日夜夜了,躲在湘西大山深处的毛坝还依然贫穷落后。
由于军阀混战,不少人竟占山为王,县里、乡里都办团防,弄得当地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李益泰”号的生意越来越难,不得不关门。回到家后,看到孩子们都长大了,却不见父亲,问及妻子,才知老人家夏初刚刚去世。
子欲养而亲不在。自古忠孝两难全。
回想起与父亲一起的点点滴滴,李华搢禁不住泪流满面:“思之远,望之切,常怀天伦之团聚,府君死不瞑目也。”
岳父郁圆初还在,李华搢回家当天就拜见了他。这些年,要是没有岳父的帮衬,家里的妻儿老小会过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在毛坝陪孩子们玩了一段时间,李华搢真诚和妻子交流,也跟岳父敞开了心扉。
他说,当初自己求学离开湘西,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算是学成归来,但家乡没有他施展才华的条件,必须再次走出去。
李华搢不是不热爱家乡,更不是不关心家庭,那时母亲还在,自己也是5个孩子的父亲了,这些年亏欠家人的太多太多......
国难当头,时局混乱,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发挥所学,为自己找出路,也努力争取为国家做些事情。
1918年8月,时隔9年,李华搢再次来到了北京找机会,住在一个“永靖会馆”里。
永,就是永顺府,中国古莓茶之乡;靖,为靖州府,中国杨梅之乡。
“永靖会馆”是永顺和靖州府联手修建的,专为来北京求学的家乡学子和去两地工作之人落脚。
在会馆,李华搢把日本留学和台湾考察的见闻,写了篇《盐与工业之关系》,并主动向《盐政杂志》投稿,从而结识了景本白(生卒不详)。
景本白不仅是《盐政杂志》主编,而且还是久大盐业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当选的董事长。
拳拳之心,尽在字里行间。景本白为李华搢的才学深深吸引。
1918年8月底,带着景本白的推荐信,李华搢来到了天津,见到了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范旭东(1883—1945)。
两人都在日本留学过,都对湖南老乡魏源主张学习西方且大力发展工商业的思想非常认同。
他们先后谈到了冶铁、铸钱和煮盐,一见如故。
范旭东说,“天下之赋,盐利居半”,自秦代以来,盐铁官营就是定制,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洋务运动中,张之洞(1837—1909)率先引进了洋设备,开矿山,炼钢铁,而煮盐还是被世代相袭的盐霸和盐商控制着。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李华搢认为,且不说盐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就老百姓生活也不可或缺。可中国现煮的盐,仍是粗盐,产量低,质量差。
范旭东说,他多年前在欧洲考察时看到了精盐,就想中国老百姓也应该吃上这么好的盐。于是1914年就从财政部辞职,在天津创建了久大盐业公司。
李华搢讲了在日本留学时饭菜被加盐的经历,讲了湘西“一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故事。酸,即酸菜,酸菜好下饭,不然浑身无力。
除了谈制盐,范旭东和李华搢还谈到了制碱和制酸,谈到了中国未来的化学工业。
共同的理想让两人相见恨晚,很快,李华搢被范旭东聘为久大盐业公司的技师。
走进久大盐业,这一年,他把“柱丞”和“竹承”都改成了“烛尘”,李华搢也就变成了李烛尘。
后据李烛尘的儿子李文采解读,烛是洞察的意思;尘,是指细微的万事万物。烛尘,就是说要深入实际,仔细地观察和了解事物。
我觉得:烛,应该还有像蜡烛燃烧自己之意;尘,是尘土,有微不足道的谦逊之感。
不管怎么解读,从此,李烛尘这个名字就与范旭东及中国近代的民族化学工业紧密相连了。
当然,除了“永久黄”团体,还有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全国政协等等,谈到历史,总会提到一个叫李烛尘的人。
换个话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来说说范旭东先生,他是湖南湘阴人,比李烛尘小1岁。
范旭东是范仲淹(989—1052)的后裔,自幼丧父,原名范源让,1883年10月24日出生在长沙县,1897年随哥哥考入湖南时务学堂。1900年,随哥哥范源濂东渡日本。
1908年,范旭东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化学工业专业,立下了“科学救国”和“工业救国”之志,改名范锐,字旭东。
1911年,范旭东回到祖国,由老师梁启超(1873—1929)推荐进入财政部。1913年他被派往欧洲考察盐政,由此对精盐制造及相关用途产生了浓厚兴趣。
回国后,当时农商总长张謇(1853—1926)热衷于盐政改革,创办了《盐政杂志》,组织讨论,主编就是景本白。
范旭东主张取消盐专卖,改善盐质,奖励工业用盐、免税等。
讨论归讨论,关键还是在于实干。
后来,官办盐厂计划夭折,范旭东干脆辞职,到天津海边一带调研几次后,就决定办厂。
他的想法得到了景本白支持。
1914年7月,久大精盐股份有限公司获盐务署批准后,决定募集5万股本,范旭东负责一半,景本白等人负责一半。
1915年4月18日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久大实收股本4.11万元,多半是亲朋好友凑的。
最初入股人包括梁启超(1873—1929)、杨度(1875—1931)、周作民(1884—1955)、景本白、冯玉祥(1882—1948)、梁思成(1901—1972)等,最少的有500元,最多的6000元,蔡锷出资1000元。
1916年9月11日,第一批久大精盐开始在天津上市,商标为五角星的“海王星”,取自《管子》,寓意自强不息,造福于民,也有大海资源丰富,前途似海之意。
1917年,英国人要求中国授予“以盐制碱”的特权,范旭东在当时北洋政府支持下,与陈调甫(1889—1961)等人开始在天津创办永利制碱公司。
1918年11月,李烛尘进入久大盐厂不久,永利制碱公司举行成立大会。
1919年永利破土动工,李烛尘被委以重任,负责经营管理,陈调甫为制造部长。
不到一年,久大盐厂扩大了,新建了新法制盐的东厂,李烛尘被任命为老厂厂长。之后不久,还与侯德榜(1890—1974)轮流当起了永利制碱厂厂长。
当了厂长后,李烛尘建议范旭东要下决心培养自己的人才。他认为:办现代企业,关键是靠科学技术没错,而科学技术的发明、运用和普及离不开某一或多方面的专门人才。
可当时久大盐厂和永利碱厂经济效益都不景气,生产难题不少,李烛尘提出要建立专门研究机构,有股东就反对,说现在都生活不好,如何去谋划未来?
范旭东坚定地支持了李烛尘的想法。
1922年8月20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塘沽成立,聘请孙学悟(1888—1952)担任社长。这是中国民营企业中第一家化工学术研究机构。
从1914年在天津塘沽创建了久大精盐公司,1917年创立永利制碱公司,再到1922年创立黄海化学工业社。仅仅8年时间,范旭东组建了中国现代著名的“永久黄”团队。
“永久黄”成立后,范旭东长住天津日子多,主要从事资金筹集和产品的销售,而把塘沽的生产体系全部交给了李烛尘,这种信任不言而喻。
成为“永久黄”的大管家后,李烛尘认为,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工作无疑是管理。人管人,累死人,规矩管人管灵魂。
那么何谓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集体活动所进行的协调过程。在发达国家,管理和技术被喻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子。
不少企业家还认为,一个良好的企业,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管理的重点是人、财、物,中心是人。所谓事在人为,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管理好人?
李烛尘结合“永久黄”团体具体情况,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和责任心方面制定了规矩,提出了“管而不卡、简而不漏、要而不繁、层层负责、人人尽职”的理念,深得人心。
说是管人,其实就是利人。
在“永久黄”团体初创和发展艰难时期,李烛尘就想方设法兴建职工宿舍,建立职工医院和子弟学校。在企业多次调整中,他始终努力做到不裁员,不减薪。
为了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他不仅力主不能增加职工劳动强度,还积极采纳陈调甫等人的意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1926年在华北率先推行了8小时工作制。
“永久黄”团体待遇不言而喻。为了使管理更加深入人心,李烛尘还经常带领管理人员为工人过生日,这些在如今看来十分平常的举动,那时却弥足珍贵。
范旭东说自己一个人干活还可以,短处就是不善于经营管理,叫人家帮忙,不知说什么好。但他找到李烛尘这个“大管家”后,事业就越来越顺了。
所以1924年在召开企业股东大会时,当范旭东发现李烛尘不是股东,就提议并送董事会决定,赠送了李烛尘5000元股票。
赠送股票并不仅仅是给财富,而是对李烛尘的信任,希望他能更多更好地参与团队的决策。
其实,范旭东和李烛尘都是那种生活简朴、舍不得花钱的人,他们把每年多余的酬金大都献出给了黄海社,平常还时不时资助教育事业。
有员工后来回忆说:“范旭东和李烛尘这些人很正派,自己是公司老板,却经常和员工一起吃饭。在旧社会过了那么长的时间,没有一个人找姨太太。”
范旭东不嗜烟酒,不*,在个人品德上无可挑剔。他只有两个女儿,没儿子,这是那个时代富人一个冠冕堂皇的纳妾理由,但他没有。
李烛尘也是,没有私产,没有积蓄,早年在“永久黄”由范旭东建议董事会赠送的5000元股票,在新中国成立后宣布企业国营,全交给了国家。
李烛尘在天津市区有三个住处,没有一处是私宅,这些年我多次去看过:一处是一个尖顶的小房子,在太和里附近,一处是久大天津办事处的宿舍,还有一处就是马场道102号。
位于马场道102号的这处是木质结构四层公寓楼房,如今已成几户私人住宅,门口还挂着块“李烛尘旧居”的牌子,外表并不起眼,只因1951年12月27日毛主席曾登门而出名。
有范旭东和李烛尘的身体力行,“永久黄”团体不但业绩突出,而且形成了当时全社会都称道的企业文化。
可以说,“永久黄”团体是中国近代知识型企业家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大多是留学归来的“海归”,没有官场背景,没有从商经历,更没有雄厚资本。
但是这些人有见地,有魄力,有情怀。他们的企业不是家族企业,往往一开始就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股份制企业,这是中国近代最具有创造性的企业。
这些人从来没有把赚钱看作第一追求,而是有着更高的家国情怀。
他们非亲非故,素昧平生,仅仅因为志同道合就走在了一起,形成了“永久黄”团体的核心力量。
他们1934年确立的四大信条,已过去整整90年,但今天看来,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二、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三、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四、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四大信条简单明了,不是口号,而是“永久黄”团队事业前行的号角和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号角已经吹响,开足马力前行,何愁大业不成?
1934年,范旭东在南京创立了永利硫酸铔厂。1937年初,硫酸、液氨先后投产,很快,硫酸氨(肥田粉)也生产出来了,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化肥工业企业。
到了1937年,范旭东真正实现了三个“三位一体”:一是“永久黄”的三位一体,二是“盐、碱、酸”的三位一体,三是人事上范旭东、李烛尘和侯德榜的三位一体。
1937年,可以说是“永久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然而“七七事变”爆发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月19日,范旭东和李烛尘进行长时间交流后,满怀悲痛地离开了奋斗二十多年的塘沽,坐火车匆匆南下,去参加“庐山谈话会”。
没有想到,范旭东此去竟然是与天津永别。
范旭东把“永久黄”命运全交给了留守的大管家李烛尘。
7月30日,天津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黄海化学研究社被日军作为运输司令部,久大、永利危在旦夕。
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南京永利铔厂为救亡图存,紧密配合前线需要,赶制起炸药和硝酸铵来,被日寇视为眼中钉,在狂轰滥炸中损失惨重。
为了安全需要,李烛尘不得不下令停止生产,安排人员撤离。同时要求把主要机器拆散隐藏,技术人员则携带图纸从香港向重庆撤离。
“永久黄”企业被占领,团队到底该何处去?是就地解散?还是另起炉灶?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还是“在地愿为连理枝”?
以范旭东、李烛尘和侯德榜为首的主要负责人商议,虽然大难临头,但爱国心和民族气节不能变,决定员工和物质全部内迁入川。
李烛尘时年55岁,在三人中年龄最大,且长期负责管理,他主动要求留在天津主持内迁工作。侯德榜等携少数眷属由香港转到重庆,选择厂址,筹划再次创业。
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这时候,西方一些帝国主义者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企图收买“永久黄”团体,或者想软磨硬缠挤进来。这一切都被李烛尘断然拒绝。
见软的不行,日寇凶相毕露,干脆就抢,还要逼迫签字。李烛尘说“世界上哪有强盗抢东西,还要主人签字之理?你们今天可以把工厂抢去,今后我们一定要收回来!”
等全体员工撤离后,李烛尘乔装离开天津,1937年12月25日到达汉口,与已在汉口的“永久黄”团体其它负责人终于团聚。
1938年1月,范旭东在汉口召开了“永久黄”团体领导人会议,决定一路由范旭东、侯德榜带队出国学习新的制碱方法,同时完成新厂设计和设备购买。另一路由李烛尘担任迁川总指挥,继续率领大家向华西转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上千名员工,数十万吨设备,一千多公里的行程,要分批逐步前行、运输,头顶还有日寇的飞机轮流轰炸,可想而知。
李烛尘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安全抵达重庆。
到了重庆后,四川那么大,到底还要去哪?
好在1919年李烛尘就对四川有过一次两个多月的考察,还写了篇《四川自流井钾盐调查报告》,知道自贡、乐山五通桥一带适合建新厂。
1938年9月18日,久大自贡模范盐厂正式开工,由1931就加入“永久黄”团队的唐汉三担任厂长。不到一年时间,所产井盐居全国第一,有力支持了全民抗战。
1939年春天,范旭东把原地名五通桥“道士观”改为“新塘沽”,三个有力的大字刻在门前左侧的巨石上,这不仅是纪念“永久黄”出发之地,也是他想在乐山再创一个中国化学工业的新高地。
一切似乎都按照预料中的在发展。看着“永久黄”团体事业逐渐好起来,李烛尘感到欣慰。但想起从天津到四川经历的种种,夜不能寐。
知己知彼,方能致远。
1941年冬天,李烛尘写下了著名的《日本人不认识中国人,中国人应认识日本人和自己》一文。
他说,日本人自取灭亡,已是命中注定,然假使中国人之衰弱不振,何致诱起蚕食鲧吞之野?......国人记着!日本人无论上下各阶层,均以灭亡中国为第二天性。
李烛尘认为: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若政治不力求廉明,国力不力求团结,而犹是党同伐异,不与国民同休戚,将一无是处。
他忧国忧民,无疑,也对国民政府深感失望。
1942年夏,为了尽快建成“永久黄”大西北化工基地,李烛尘决计经汉中、西安去延安等地调查陕西盐碱资源。
消息传出,国民党当局害怕他与中国共产党接触,就极力阻挠、百般刁难,致使这次考察计划夭折。
一石击起千层浪。赴陕西考察的计划虽未能实现,但引起了实业界对大西北资源的广泛关注。
国民党当局迫于舆论压力,也基于现实需要,决定由经济部组织西北工业考察团。
李烛尘通过努力争取,得以同行。
1942年10月19日,李烛尘从重庆飞抵兰州,踏上了考察大西北的征途。
一路,经兰州,过青海,沿河西走廊,穿越星星峡入新疆,最远到达伊犁。
1943年2月13日,李烛尘返回重庆,这次西北之行共计118天,行程超过两万里。
李烛尘为国民政府上书了《开发西部管见》,提出了这是整个民族生存必需之要求,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一边行走,一边写了《到西北去》,10万余字,以12封书信方式发表在“永久黄”团体办的《海王》杂志上,对企业乃至日后的中国化学工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技术落后,人才匮乏。李烛尘认为,实业需要技术作为支撑,需要人去干,没有技术的“实业”是业而不实,不实的实业何以谈救国?
回到重庆后,他还写了《西垂观感》,特别提了新疆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等方面重要性:“新疆一隅,居高屋建瓴之势,得之足以屏卫中国,不得则关陇隘其封,河湟失其险,一举足而中原为之动摇,历史俱载,斑斑可考。”
李烛尘说的历史,无疑是说民族英雄左宗棠(1812—1885)收复新疆和治理大西北的事。
左宗棠和范旭东一样,都是湖南湘阴人。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力排众议,身体力行地平定西北、收复新疆后,致力于长治久安的策略,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功勋卓著。
西北之行,李烛尘特去了一个立有左宗棠塑像的破屋,看到顶戴花翎不知去向,彩绘朝服已褪色,身上处处露出泥胎,那几缕浓须上的双眼,好像若有所思的望着前方......
李烛尘悲愤地写到:“左公经营西北,为中国西北方奠定了数十年的磐石之安......其远识与魄力诚堪钦佩......而祠宇衰败如此,数典忘祖,是亦后人之耻也。”
痛定思痛,李烛尘提出了开发大西北的建议和具体措施,他认为“国家将来能于该处奠定大工业,而可致国家于万年磐石之安!”
他还号召中国青年往西北去!
遗憾的是,这位年过六旬老人洋洋洒洒数万字的见闻和建议,并没有引起当局重视。
其实,在考察中,李烛尘就想到了:这些美好蓝图的实现,需要一大批理想主义者和实干家,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政党来引领。
他想到了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林伯渠、李文采......
当然,他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国共产党。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