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土家族摆手舞 武陵山里的狂欢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覃琛

一条河流,一座山岚,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土家族发源地武陵山酉水河一带,不仅有古老的吊脚楼和旖旎的自然风光,更保留和传承着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摆手舞。

  
       摆手舞的起源传说
  
       800万土家族人民,发源、生长于武陵山区,灵山秀水滋养了他们的独特文化和艺术。土家人没有文字,民间山歌、戏曲、舞蹈都靠口耳代代相传,薅草锣鼓、摆手舞、咚咚奎、打丧鼓等民间音乐、舞蹈形式是土家族歌舞的杰出代表,其中摆手舞被认为是最能够代表土家文化的舞蹈艺术。土家人叫摆手舞“舍巴”或“舍巴巴”,早在清代《竹枝词》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武陵山区的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寨被认为是摆手舞的发源地,当地人告诉笔者,古时这里是边疆,全村寨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其中90%以上姓彭,是唐朝末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代。这里民风淳朴,世代务农,对摆手舞情有独钟。
  
       重庆酉阳县则流行着另一版本的起源传说,据酉阳县民宗委原主任彭秀清介绍,摆手舞与土家族“过赶年”的传统习俗有关。“赶年”是古代土家先民为抗击敌人而发展出来的过年习俗,为庆祝战争胜利跳起了“摆手舞”,后来逐渐将摆手舞转变为表现农事活动的动作。
  
      “摆手舞”的传承儃变
  
       如果说发源之初的摆手舞是为宗教祭祀服务,土家族先民赋予了摆手舞“娱神、娱人”的单纯功能,那么经过历史洗礼的摆手舞,如今已经从简单的宗教仪式被赋予了健身娱乐的新时代内涵。
  
       清政府对土家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后,曾经采取强制措施,禁跳摆手舞并强令停止宗教祭祀活动,使土家族文化与摆手舞经历了一场重大的挫伤和衰落。新中国成立以后,著名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走访了武陵山区、酉水河流域的多个县区,最终使土家族作为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族被确认下来,衰落多年的土家文化在此时开始复苏。摆手舞作为土家文化的杰出代表,在文化发掘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舞台舞”、“广场舞”、“健身舞”为主要功能成为了摆手舞的一大特色。以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1993年,该县创作改编了大型土家族乐舞《摆手祭》,原始摆手舞经过现代舞蹈元素的充实和丰富,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一度在国内舞蹈界激起热潮。同时人们对摆手舞的健身价值也有了重视,如今,在湖南、湖北、重庆的土家族聚集区,广场摆手舞是每晚必需的休闲活动。
  
       然而,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摆手舞也和许多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一样,面临着重大的传承困境与传统消失的危险。笔者在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考察时发现,该地区虽是摆手舞文化的中心之一,但因农村人口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青壮年人口均为在外务工人员,会跳摆手舞的人少之又少。摆手舞的传承人以老年人为主,状况不容乐观。
  
       酉阳的“摆手堂”
  
       在过去,摆手舞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摆手堂,笔者在被誉为“最美土家山寨”的酉阳自治县后溪镇长潭村见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摆手堂”。这座建筑为清代风格,砖木结构,分左右两道正门,左边为“彭氏宗祠”,供奉彭氏历代先祖;右边为“爵主宫”,供奉“彭公爵主”。正门前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能容纳数十人跳摆手舞的长方形坝子,坝子的三周是雕刻精美的石护栏。不远处尽是错落有致的土家吊脚楼,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真是一片如画风景。
  
       村里的一位彭姓老人退休后一直在研究摆手舞,他热情地告诉笔者,后溪彭氏的祖先由江西迁徙而来,在长潭村修建了彭氏祠堂。当地在每年的正月初三到十五之间择一良辰吉日,于这日傍晚带上供品,提着灯笼汇集到彭氏祠堂举行祭祀活动。祭祀结束后,人们便把灯笼挂在树上,祠堂前灯火辉煌。树下悬一面大锣,放一面大鼓,由一人敲锣击鼓,大家合着锣鼓的节拍,环绕大树共同跳起了“摆手舞”。“摆手舞”要连续进行3个夜晚,年年如此,热闹非凡。
  
       摆手舞的最大特点是“甩同边手”,节奏平稳,比较慢,且强弱分明。锣声鼓点,比较雄浑、深沉、稳重,它给整个“摆手”活动平添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人有置身于深山古刹闻洪钟之感。这种击乐效果造成的气氛,能充分表现土家人对祖先无比怀念敬仰的虔诚之情。

责任编辑
标签风土民俗    
0

土家族摆手舞 武陵山里的狂欢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覃琛

一条河流,一座山岚,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土家族发源地武陵山酉水河一带,不仅有古老的吊脚楼和旖旎的自然风光,更保留和传承着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摆手舞。

  
       摆手舞的起源传说
  
       800万土家族人民,发源、生长于武陵山区,灵山秀水滋养了他们的独特文化和艺术。土家人没有文字,民间山歌、戏曲、舞蹈都靠口耳代代相传,薅草锣鼓、摆手舞、咚咚奎、打丧鼓等民间音乐、舞蹈形式是土家族歌舞的杰出代表,其中摆手舞被认为是最能够代表土家文化的舞蹈艺术。土家人叫摆手舞“舍巴”或“舍巴巴”,早在清代《竹枝词》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武陵山区的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寨被认为是摆手舞的发源地,当地人告诉笔者,古时这里是边疆,全村寨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其中90%以上姓彭,是唐朝末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代。这里民风淳朴,世代务农,对摆手舞情有独钟。
  
       重庆酉阳县则流行着另一版本的起源传说,据酉阳县民宗委原主任彭秀清介绍,摆手舞与土家族“过赶年”的传统习俗有关。“赶年”是古代土家先民为抗击敌人而发展出来的过年习俗,为庆祝战争胜利跳起了“摆手舞”,后来逐渐将摆手舞转变为表现农事活动的动作。
  
      “摆手舞”的传承儃变
  
       如果说发源之初的摆手舞是为宗教祭祀服务,土家族先民赋予了摆手舞“娱神、娱人”的单纯功能,那么经过历史洗礼的摆手舞,如今已经从简单的宗教仪式被赋予了健身娱乐的新时代内涵。
  
       清政府对土家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后,曾经采取强制措施,禁跳摆手舞并强令停止宗教祭祀活动,使土家族文化与摆手舞经历了一场重大的挫伤和衰落。新中国成立以后,著名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走访了武陵山区、酉水河流域的多个县区,最终使土家族作为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族被确认下来,衰落多年的土家文化在此时开始复苏。摆手舞作为土家文化的杰出代表,在文化发掘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舞台舞”、“广场舞”、“健身舞”为主要功能成为了摆手舞的一大特色。以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1993年,该县创作改编了大型土家族乐舞《摆手祭》,原始摆手舞经过现代舞蹈元素的充实和丰富,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一度在国内舞蹈界激起热潮。同时人们对摆手舞的健身价值也有了重视,如今,在湖南、湖北、重庆的土家族聚集区,广场摆手舞是每晚必需的休闲活动。
  
       然而,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摆手舞也和许多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一样,面临着重大的传承困境与传统消失的危险。笔者在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考察时发现,该地区虽是摆手舞文化的中心之一,但因农村人口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青壮年人口均为在外务工人员,会跳摆手舞的人少之又少。摆手舞的传承人以老年人为主,状况不容乐观。
  
       酉阳的“摆手堂”
  
       在过去,摆手舞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摆手堂,笔者在被誉为“最美土家山寨”的酉阳自治县后溪镇长潭村见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摆手堂”。这座建筑为清代风格,砖木结构,分左右两道正门,左边为“彭氏宗祠”,供奉彭氏历代先祖;右边为“爵主宫”,供奉“彭公爵主”。正门前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能容纳数十人跳摆手舞的长方形坝子,坝子的三周是雕刻精美的石护栏。不远处尽是错落有致的土家吊脚楼,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真是一片如画风景。
  
       村里的一位彭姓老人退休后一直在研究摆手舞,他热情地告诉笔者,后溪彭氏的祖先由江西迁徙而来,在长潭村修建了彭氏祠堂。当地在每年的正月初三到十五之间择一良辰吉日,于这日傍晚带上供品,提着灯笼汇集到彭氏祠堂举行祭祀活动。祭祀结束后,人们便把灯笼挂在树上,祠堂前灯火辉煌。树下悬一面大锣,放一面大鼓,由一人敲锣击鼓,大家合着锣鼓的节拍,环绕大树共同跳起了“摆手舞”。“摆手舞”要连续进行3个夜晚,年年如此,热闹非凡。
  
       摆手舞的最大特点是“甩同边手”,节奏平稳,比较慢,且强弱分明。锣声鼓点,比较雄浑、深沉、稳重,它给整个“摆手”活动平添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人有置身于深山古刹闻洪钟之感。这种击乐效果造成的气氛,能充分表现土家人对祖先无比怀念敬仰的虔诚之情。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