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永顺老司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撷英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罗奋飞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聚居在湘鄂川黔渝边相毗邻的武陵山区。土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老司城是土司治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所以,土家族民族文化在这片区域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在今天的老司城,我们既可以看到王城遗址、溪州铜柱、土司印信等厚重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能体会到如打溜子、摆手舞、哭嫁歌等鲜活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司城的土家儿女们用他们质朴的服饰、醇厚的嗓音、原生态的表演,让每一位来到老司城的客人除了能够近距离感受土家族历史文化外,还能尽情领略土家族民俗风情。有专家指出,老司城既是静止的文物,又是活着的文化,这也是老司城的最大亮点之一。

     一个族群的狂欢——土家族摆手舞

    土家族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风俗的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湖南湘西永顺老司城等地。清朝彭施铎《竹枝词》对老司城摆手舞有精彩的描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当年老司城摆手舞的盛况可见一般。

    土家族摆手舞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狩猎农耕等广泛而丰富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土家族摆手舞舞姿大方粗犷,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边摆边跳等动作。舞蹈场地一般在坪坝上,舞蹈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祭祀族群众始祖,规模浩大,舞者逾千,观者过万;小摆手主要祭祀祖先,规模较小。其音乐包括声乐伴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声乐主要有起腔歌和摆手歌,乐器主要是鼓和锣,曲目往往根据舞蹈的内容及动作而一曲多变。摆手舞的动作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表现风格雄健有力、自由豪迈。 

    土家族摆手舞对研究土家族历史、宗教、迁徙、生产、生活、爱情、民俗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摆手舞生动再现了土家族农耕生活的全过程,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爱劳动不畏艰险、热爱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了解和研究土家文化的重要材料。

    极具原始风情的毛古斯舞

    身披草衣,头扎草辫,讲着晦涩难懂的土语,原生性再现土家族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社会生活内容,这是土家族的毛古斯舞,动作粗犷豪放、刚劲激昂,极具原始风情。

    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永顺县、龙山县等县市。永顺老司城是主要的流布地,每逢正月,老司城村民结稻草为服,扮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故事,用以祭祀祖先创业功德,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浑然一体。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穿插进行,有时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可根据表演动作清楚地分辨出来。该舞蹈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服饰的风格,表演者身穿草衣树皮,古朴大方,极具原始风情。表演对话时要求变腔变调,使观者辨认不出表演者的真实身份。最重要的是毛古斯舞作为一种古老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可以为土家族舞蹈来源的研究提供较可靠的线索。

    毛古斯舞不仅对研究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表演形态中所保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远古信仰符号和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艺术元素,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老的交响乐——土家族打溜子

    土家族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是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土家族打溜子主要分布在石堤、灵溪、芙蓉等乡镇。

    土家族打溜子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打溜子在老司城非常流行,老司城人的婚嫁、寿诞离不开打溜子,年节喜庆要打溜子,特别是土家族的传统舍巴日更是少不了打溜子。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溜子乐队,能将各类乐器的技巧融于一体,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演奏技艺。

    现存的土家族溜子曲牌约有100个,其内容可分为绘声、绘神、绘意三大类。绘声类如《鲤鱼漂滩》、《雁儿拍翅》等,绘神类如《小纺车》、《闹年关》等,绘意类 《四季发财》、《观音坐莲》等曲牌,此外还有《安庆》、《迎风》、《八哥洗澡》、《画眉跳杆》、《双龙出洞》、《燕排翅》、《古树盘根》、《扭插秧》等数十首代表性传统曲目。

    在我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中,打溜子独特的组合、精湛的演奏技艺自成系统,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它不仅能为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也可作为音乐学中音色旋律学研究的极其珍贵的原生性文化标本之一。

    土家族织锦技艺

    土家锦用棉线织成,俗称“打花”,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叫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其中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分为“对斜”平纹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纹彩色系列两大流派。土家族织锦技艺主要分布于湘西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地,永顺老司城作为织锦的主要流布地,清朝诗人彭勇为有精彩描述:老司城畔柳丝斜,闺女抛梭扇子花,花样织成皆并蒂,不知执赠与谁家。

    西兰卡普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其技艺流程主要由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组成,另以“反织法”挑织成图案花纹。

    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自成形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技艺体系的基本特征。土家锦的四百多种传统图案花纹是其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时代文化积淀的独特表现方式,充分展示了土家人的创造力,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见证意义。

    湘西酉水流域是土家织锦技艺的原生地和最后一块热土,也是全国土家族中至今仍保留民间织造风尚的惟一区域。

    喜中带悲的土家族哭嫁歌

    几个年长妇女围着一个新娘边演唱边哭泣,场面哀婉动人,催人泪下。土家族哭嫁歌,很早以前就广泛流行于老司城,作为一种典型婚礼习俗中形成的文化景观,是在女性出嫁时宣泄心中感情的一种演唱方式,由待嫁新娘及其亲友们演唱。

    哭嫁是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婚俗活动之一,哭嫁歌作为这种婚俗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过活动始终,不仅反映了土家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现象,还全面反映了土家族政治、经济和人文状况。老司城作为古溪州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哭嫁活动相当盛行,一直沿袭至今。

    土家族哭嫁歌历史悠久。清乾隆《永顺县志》卷四“风土志.风俗”记载:“歌丧哭嫁,崇巫尚鬼……”。记述了古代土家族婚嫁习俗和哭嫁歌。清彭秋潭《竹枝词》:“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具体描述了土家族哭嫁的场景。

    土家族哭嫁歌内容丰富,篇幅浩繁。主要包括《哭开声》、《哭爹娘》、《骂媒人》、《哭开脸》、《哭上轿》等。从语言应用上,早期哭嫁歌用土家语哭唱,语言直白、句式自由、长短不一、不求韵律,随汉文化的影响,土家语哭嫁歌逐渐被汉语取代,句式工整,多为七言,语言如诗;从艺术风格上,语言朴素,形象生动,意境清新,声韵和谐;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比兴、比拟、夸张、联想、排比、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从对中国文学影响上看,它对古代竹枝词、对中国古代文人诗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一部极具土家风味的优秀抒情长诗,是一部土家民族亲情伦理、道德行为的百科全书,是千百年来土家族妇女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土家族文学样式。在整过土家族文学史中,哭嫁歌价值颇高,对研究土家话历史、语言、歌谣、爱情、社会演变、婚俗发展、宗教信仰、妇女艺术形象、土汉文化交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对发展中国民间文学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土家音乐的活化石——咚咚喹

    咚咚喹,亦称“呆呆嘟”,流布于永顺县灵溪、青坪等乡镇,是土家族自制的单簧竖吹乐器。可独奏或重奏,经常两支在一起对奏,音色明亮,曲调轻快活泼。

    “咚咚喹”一般长15厘米、直径一二厘米左右。管壁开有三孔或四孔,一端切断为空管音孔。制作虽然简单,却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故深受土家族妇女、儿童的喜爱,在老司城广为流传。

    在演奏三孔咚咚喹时,右手中指和食指按第一、二孔,左手食指按节第三孔。演奏四孔咚咚喹时,右手食指、中指无,各指按下三孔,左手食指按第四孔。竖吹。其音色清脆、悠扬。“打音”给人有轻快、活泼之感。“咚咚喹”的文化现象,突显了土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中,自娱自乐的心理状态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在为创作者的艺术形象的刻划和描写有着鲜明地可以借鉴的艺术价值。

    由于乐器易制,易学、取材方便,具有很广泛地传承性和自娱自乐的群众性特征,从而决定了它具有广泛运用,广泛流传的民族音乐的使用价值。

    “咚咚喹”的“曲牌”调子较为丰富,代表曲牌有:《咚咚喹》、《巴勒冬》、《慢巴勒冬》、《呆呆嘟》、《乖乖了》等。大多数有固定的标题和唱词,有唱词的是可独立演唱的歌谣,吹者,能熟背词。可不分场合,地点,自娱自乐演奏,是土家人劳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和演奏乐器。

    除此之外,老司城地区还存留着诸如土家年、酉水号子、梯玛歌、传统古歌、挖土锣鼓歌、八宝铜铃舞、吹木叶、吹牛角、挑花、牵花、绘画、雕刻、剪纸、纸扎……等数不胜数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和老司城遗址一起,向世界展示它们无与伦比的魅力。(作者单位:湖南省永顺县民族局)
责任编辑
标签遗产文物    
0

永顺老司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撷英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罗奋飞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聚居在湘鄂川黔渝边相毗邻的武陵山区。土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老司城是土司治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所以,土家族民族文化在这片区域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在今天的老司城,我们既可以看到王城遗址、溪州铜柱、土司印信等厚重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能体会到如打溜子、摆手舞、哭嫁歌等鲜活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司城的土家儿女们用他们质朴的服饰、醇厚的嗓音、原生态的表演,让每一位来到老司城的客人除了能够近距离感受土家族历史文化外,还能尽情领略土家族民俗风情。有专家指出,老司城既是静止的文物,又是活着的文化,这也是老司城的最大亮点之一。

     一个族群的狂欢——土家族摆手舞

    土家族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风俗的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湖南湘西永顺老司城等地。清朝彭施铎《竹枝词》对老司城摆手舞有精彩的描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当年老司城摆手舞的盛况可见一般。

    土家族摆手舞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狩猎农耕等广泛而丰富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土家族摆手舞舞姿大方粗犷,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边摆边跳等动作。舞蹈场地一般在坪坝上,舞蹈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祭祀族群众始祖,规模浩大,舞者逾千,观者过万;小摆手主要祭祀祖先,规模较小。其音乐包括声乐伴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声乐主要有起腔歌和摆手歌,乐器主要是鼓和锣,曲目往往根据舞蹈的内容及动作而一曲多变。摆手舞的动作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表现风格雄健有力、自由豪迈。 

    土家族摆手舞对研究土家族历史、宗教、迁徙、生产、生活、爱情、民俗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摆手舞生动再现了土家族农耕生活的全过程,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爱劳动不畏艰险、热爱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了解和研究土家文化的重要材料。

    极具原始风情的毛古斯舞

    身披草衣,头扎草辫,讲着晦涩难懂的土语,原生性再现土家族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社会生活内容,这是土家族的毛古斯舞,动作粗犷豪放、刚劲激昂,极具原始风情。

    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永顺县、龙山县等县市。永顺老司城是主要的流布地,每逢正月,老司城村民结稻草为服,扮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故事,用以祭祀祖先创业功德,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浑然一体。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穿插进行,有时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可根据表演动作清楚地分辨出来。该舞蹈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服饰的风格,表演者身穿草衣树皮,古朴大方,极具原始风情。表演对话时要求变腔变调,使观者辨认不出表演者的真实身份。最重要的是毛古斯舞作为一种古老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可以为土家族舞蹈来源的研究提供较可靠的线索。

    毛古斯舞不仅对研究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表演形态中所保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远古信仰符号和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艺术元素,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老的交响乐——土家族打溜子

    土家族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是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土家族打溜子主要分布在石堤、灵溪、芙蓉等乡镇。

    土家族打溜子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打溜子在老司城非常流行,老司城人的婚嫁、寿诞离不开打溜子,年节喜庆要打溜子,特别是土家族的传统舍巴日更是少不了打溜子。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溜子乐队,能将各类乐器的技巧融于一体,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演奏技艺。

    现存的土家族溜子曲牌约有100个,其内容可分为绘声、绘神、绘意三大类。绘声类如《鲤鱼漂滩》、《雁儿拍翅》等,绘神类如《小纺车》、《闹年关》等,绘意类 《四季发财》、《观音坐莲》等曲牌,此外还有《安庆》、《迎风》、《八哥洗澡》、《画眉跳杆》、《双龙出洞》、《燕排翅》、《古树盘根》、《扭插秧》等数十首代表性传统曲目。

    在我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中,打溜子独特的组合、精湛的演奏技艺自成系统,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它不仅能为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也可作为音乐学中音色旋律学研究的极其珍贵的原生性文化标本之一。

    土家族织锦技艺

    土家锦用棉线织成,俗称“打花”,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叫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其中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分为“对斜”平纹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纹彩色系列两大流派。土家族织锦技艺主要分布于湘西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地,永顺老司城作为织锦的主要流布地,清朝诗人彭勇为有精彩描述:老司城畔柳丝斜,闺女抛梭扇子花,花样织成皆并蒂,不知执赠与谁家。

    西兰卡普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其技艺流程主要由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组成,另以“反织法”挑织成图案花纹。

    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自成形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技艺体系的基本特征。土家锦的四百多种传统图案花纹是其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时代文化积淀的独特表现方式,充分展示了土家人的创造力,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见证意义。

    湘西酉水流域是土家织锦技艺的原生地和最后一块热土,也是全国土家族中至今仍保留民间织造风尚的惟一区域。

    喜中带悲的土家族哭嫁歌

    几个年长妇女围着一个新娘边演唱边哭泣,场面哀婉动人,催人泪下。土家族哭嫁歌,很早以前就广泛流行于老司城,作为一种典型婚礼习俗中形成的文化景观,是在女性出嫁时宣泄心中感情的一种演唱方式,由待嫁新娘及其亲友们演唱。

    哭嫁是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婚俗活动之一,哭嫁歌作为这种婚俗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过活动始终,不仅反映了土家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现象,还全面反映了土家族政治、经济和人文状况。老司城作为古溪州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哭嫁活动相当盛行,一直沿袭至今。

    土家族哭嫁歌历史悠久。清乾隆《永顺县志》卷四“风土志.风俗”记载:“歌丧哭嫁,崇巫尚鬼……”。记述了古代土家族婚嫁习俗和哭嫁歌。清彭秋潭《竹枝词》:“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具体描述了土家族哭嫁的场景。

    土家族哭嫁歌内容丰富,篇幅浩繁。主要包括《哭开声》、《哭爹娘》、《骂媒人》、《哭开脸》、《哭上轿》等。从语言应用上,早期哭嫁歌用土家语哭唱,语言直白、句式自由、长短不一、不求韵律,随汉文化的影响,土家语哭嫁歌逐渐被汉语取代,句式工整,多为七言,语言如诗;从艺术风格上,语言朴素,形象生动,意境清新,声韵和谐;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比兴、比拟、夸张、联想、排比、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从对中国文学影响上看,它对古代竹枝词、对中国古代文人诗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一部极具土家风味的优秀抒情长诗,是一部土家民族亲情伦理、道德行为的百科全书,是千百年来土家族妇女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土家族文学样式。在整过土家族文学史中,哭嫁歌价值颇高,对研究土家话历史、语言、歌谣、爱情、社会演变、婚俗发展、宗教信仰、妇女艺术形象、土汉文化交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对发展中国民间文学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土家音乐的活化石——咚咚喹

    咚咚喹,亦称“呆呆嘟”,流布于永顺县灵溪、青坪等乡镇,是土家族自制的单簧竖吹乐器。可独奏或重奏,经常两支在一起对奏,音色明亮,曲调轻快活泼。

    “咚咚喹”一般长15厘米、直径一二厘米左右。管壁开有三孔或四孔,一端切断为空管音孔。制作虽然简单,却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故深受土家族妇女、儿童的喜爱,在老司城广为流传。

    在演奏三孔咚咚喹时,右手中指和食指按第一、二孔,左手食指按节第三孔。演奏四孔咚咚喹时,右手食指、中指无,各指按下三孔,左手食指按第四孔。竖吹。其音色清脆、悠扬。“打音”给人有轻快、活泼之感。“咚咚喹”的文化现象,突显了土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中,自娱自乐的心理状态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在为创作者的艺术形象的刻划和描写有着鲜明地可以借鉴的艺术价值。

    由于乐器易制,易学、取材方便,具有很广泛地传承性和自娱自乐的群众性特征,从而决定了它具有广泛运用,广泛流传的民族音乐的使用价值。

    “咚咚喹”的“曲牌”调子较为丰富,代表曲牌有:《咚咚喹》、《巴勒冬》、《慢巴勒冬》、《呆呆嘟》、《乖乖了》等。大多数有固定的标题和唱词,有唱词的是可独立演唱的歌谣,吹者,能熟背词。可不分场合,地点,自娱自乐演奏,是土家人劳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和演奏乐器。

    除此之外,老司城地区还存留着诸如土家年、酉水号子、梯玛歌、传统古歌、挖土锣鼓歌、八宝铜铃舞、吹木叶、吹牛角、挑花、牵花、绘画、雕刻、剪纸、纸扎……等数不胜数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和老司城遗址一起,向世界展示它们无与伦比的魅力。(作者单位:湖南省永顺县民族局)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