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湘西土家织锦工艺研究

时间:2024-06-27 09:14:17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微信公号作者:张 杨

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最杰出的民间文化和民间工艺之一。其历史发展是湘西北土家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是酉水两岸土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映照。土家织锦技艺中踩线提综的杠杆原理与通经断纬的挑花方式讲述着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也传递着土家百姓的设计智慧。土家织锦丰富自由的图纹形式被称为“写”在织物上的土家历史。土家织锦所用的斜织腰机与两千多年前汉代的斜织机惊人相似,其分线方式、杠杆原理都为今天研究织造科学和其历史提供了现实依据。本文将重点介绍土家织锦织造工具、织造材料、织造工艺流程、织造技法和原理。

一、织造工具

传统土家织锦使用长方形木板条隼铆拼合而成的小型家用斜织腰机织造。斜织机和水平式踞织腰机相比较,顾名思义以“斜”为特点,斜织腰机机座与地面一般呈50-60度,长约1.8米,宽约0.7米,高约1.1米,也可根据织造者身高体量定做机座。为了生产巨幅大型织锦壁挂、地毯等,在小型斜织机的基础上,大型平织机应运而生。 

微信截图_20240627085821.png

 小型斜织腰机(图源:拍摄于张家界) 

微信截图_20240627085840.png      

大型平织机(图源:拍摄于张家界)

以小型家用斜织腰机为例,常用织造工具有经轴、分经棍、鱼儿、压棍、踩棍、综杆、筘、花筒、梭罗、滚棒、绷带、撑子和挑子等。

(1)经轴:旧式称为“滚板”,两头宽中间窄,斜靠在固定桩上,其作用是有张力地卷起整理完的经线,使得织造时可以边织边放线。如今人们将扁平的木板更改成中间以圆形木棍为轴,两头对称的“米”或“十”字形轴头架,更便于固定经轴和等距平整收放经线。

(2)分经棍:一般为竹竿制成,长度粗细比较一致。在靠近经轴的位置有一根分经棍,将相邻经线一上一下岔开,从而等分出上下两层经线。上、中、下三根竹竿固定在机座上端架子:上、下分经棍一上一下,进一步放大上下层经面,中分经棍紧挨上分经棍,将上层经面进一步一分为二。这四根竹竿用于经线分层,是土家织锦的工艺特色。

微信截图_20240627085856.png

小型斜织腰机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3)鱼儿:为木头做成,因形状像鱼,故称鱼儿,以一根稍长的竹竿固定于机座上端。鱼儿的位置也有用鸟状木块代替,据说鸟形“布鸽”、“雀儿”是西兰的化身。这是土家妇女对织造女神崇拜的一种表现。

(4)杠杆系统:压棍、踩棍和综杆三者与鱼儿共同组成一个杠杆系统。压棍、踩棍和综杆一般是木棍或竹竿制成的细圆棍状物,综杆上缠绕提综的线套,每个线套穿入一根经线。踩棍和压棍通过鱼儿连接棕杆,用脚踩动控制,织造时提起部分经线,以形成开口。

微信截图_20240627085911.png

杠杆系统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5)花筒:由长 70 厘米、直径 5-6 厘米的竹筒制成。在充当分经棍的同时,因其宽度的特殊性可以改变上下线的位置,是决定编织平纹与斜纹的关键。

(6)筘:传统织造使用“竹筘”,用四根长木条和多根细薄短竹片制成,长木条两两一组分于上下,两端捆绑固定,将细薄短竹片夹于其中,竹片间距相等。现常用钢筘,光滑金属表面可以减少经线磨损。筘主要用于控制经线的密度,梳理纬线,使锦面更平整。

(7)梭罗:采用纯木制作,主体横截面为顶角30度左右的等腰三角形,两端挖去做成稍有弧度的手柄状,下宽上窄,梭口长度宽于布幅。三角形底边的梭背开深槽,制为空心长方形,将一根小棍子固定在内部两头,缠有梭线的竹管便可穿在棍子上,随用随换,梭线一端从梭罗侧面一小孔中穿出。梭罗的主要用途是穿梭线(地纬线)、分花控制梭口和打紧纬线和布面。

(8)撑子:又称竹绷,一般由竹子制成。织布时,撑在已织锦面两侧,辅助出均匀挑花的效果,以免幅宽不一致。 

(9)滚棒:木头制成,两头削成凸出的小正方体,扣入绑带筘中,与绷带共同作用绷紧织锦面。圆木棒中间开有细槽,用一细竹条扣住已织织锦前端来卷收半成品,是末端的卷布轴。  

(10)绷带:布做的带子放于腰后,两端是用方木头块做成的绷带筘,木块中间打孔出一个正方形,用于连接滚棒两端。“腰机”最主要的是腰部使力,需要织造者的腰与腿合作制造拉力效果才能绷紧经线,便于织布以及获得良好效果。

(11)挑子:一般由竹子或牛骨制作,用尖而翘的一端挑起经线,喂入花色纬线,是挑花专用工具。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015.png

 织机配件工具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二、工艺流程

土家织锦工序繁杂,主要表现在“打花”和“牵花”。“打花”是土家族妇女坐在织机坐板上手脚配合使经纬线纵横相织的操作过程。“牵花”是打花前准备工作的流程总称。当地俗语“打花容易,牵花难”,打花很容易上手,只需明白腰和脚如何配合踩棍,明白织布边、对斜和上下斜时花筒如何放置,明白地纬和花纬如何织,在时间的加成中多多练习就可以学会基础打花。牵花是打花的前提,难度比打花更大。土家织锦难在准备工序繁多,且有技术难度,较难理解,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以前土家妇女一般是在农闲时叫上街坊邻居一起帮忙,在村里有声望的老织娘把关指导下进行牵花。现在简化后,织锦织造的整套流程包括:纺捻线—染色—捯线—牵线—滚线—穿筘—捡综—翻篙—捡花—装花筒—挂杆—织布边—挑花。根据准备步骤,笔者将织造前的流程分为线材准备、整理经线、上机排线、织布挑花四个阶段。此处重点描述从倒线开始的整理经线和上机排线过程。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030.png

土家织锦工艺流程图(图源:笔者绘制)

(一) 整理经线

(1)倒线:将染好晾干的经线材料套入绷架上,用手摇纺车倒线于多个络线筒上,以便牵线。

(2)牵线:牵线的主要目的是数出所需经线数,并让该数量经线均匀紧密排列,以便滚线排线。传统牵线在当地称“地桩牵经”,牵线者根据织锦幅宽和筘板长度计算出所需经线数量,按照每手多少根线和来回绕多少趟,有不同的绕线方式,通过对比选择最优牵线方式。地桩牵经一般需要在宽阔的田里或院坝里进行,需多人配合花数小时才能完成,其中的翻指挂经是技巧性很强的工序,而这一步又是最难学的,现在的年轻织娘很难得有人掌握。

在总体原理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节省空间,降低操作难度和不受场地天气的限制,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公司现普遍使用新的牵线工具来辅助完成牵线工作,也调整了部分流程顺序,以达高效牵线。牵线方法需用到以下装置:线架、花筘、控密筘卷、滚线筒、卷经轴架、卷经轴。将小线筒排放于线架上,从左至右有序拉出线头,相邻两根经线穿在花筘的同一个筘眼中,利用花筘的上下梳齿分出上下两层经线。梳理明确的上下两层经线以同样的方式穿过控密筘卷后,用一根细线捆住一层,从而将两层经面区分开,将线头打结系在滚线筒内部小钉上固定。控制张力进行牵经,尽量使经丝处于被拉直状态,不要出现时松时紧的现象,若出现断线或滚绞应及时处理。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042.png

牵线装置示意图(图源:湖南省土家织锦标准)

(3)滚线:将已牵好的经线均匀紧密地棍在经轴滚棒上,滚棒上往往要增加重力和摩擦力,如挂上两捆沙袋来使其线收得更紧。梳理一部分,滚一部分,滚线时需细心,梳线和滚线要求用力均匀,让同一水平线的经线松紧一致,经面张力均匀,卷得越紧“打花”时就越平,图案才美观平整。传统的滚线每滚2米左右要垫稻草或竹片,以免垮边。如今因为使用十字经轴,因此可以减少此步骤,且可以和牵线同步完成,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场地。滚线完成后,利用两根相差10厘米远的分经棍取代捆绑一层经线的细线,形成一个花叉叉,为后续穿筘和捡综准备。

(二)上机排线

(1)穿筘:将分花后的经线穿入筘眼,相邻的单双数经线一上一下穿入同一个筘眼,需注意同一筘眼里的必须是两个经面,且顺序是一样的,即第一个筘眼是先上后下,那么后面的也应是先上后下。经线数量和筘板的宽度有着直接的联系,穿筘同时也起到梳理经线的作用。筘眼数确定织锦布面密度,如今常用的筘一般宽约70厘米,高约11厘米,有32、36、40和64四种型号可选择,32筘间距最宽最稀,产品纬线颗粒粗大,织出产品幅宽大;64筘间距最窄最密,产品纬线颗粒精细,织出产品幅宽小。根据所需织锦幅宽河精密度来选择筘的宽度,便可确定需要的经线根数。穿筘容不得一点错误,成语“丝丝入扣”形容做事周密细致,有条不紊,其道理或是从穿筘的耐心与精细中得来。

(2)捡综:将缠好线的经轴放于机头,用绷带扣住滚棒系于腰间,把穿过“筘眼”长短不一的线剪齐捆于滚棒上,从左到右松紧一致。然后选一根竹竿将一端破开,用 7 厘米左右的小竹棍撑开以确定所穿棕线长度一致,在综杆上放一根细竹竿用以捆绑棕线。将下层经面的线穿进综线里,以8字形的套结方式缠住棕杆和经线,以防止综线串位,上层经面的线放在两根综线中。将综线穿完后,去掉小竹棍,最后用绳子将竹竿与细竹竿两头和中间固定。

(3)翻篙:上一步捡综是在滚线过程中保留的两根分出花叉叉的竹竿间进行。捡综完成后,将靠近身体的后分经棍去掉,将靠近经轴的前分经棍上移固定在经轴附近,另加上、下分经棍,一根将综丝所提的下层经面往下压,另一根将上层经面往上台,两根分经棍固定穿在机架对应的孔中。翻篙过程中的三根分经棍将上下层经面放大,进一步梳理经线。

(4)捡花:即捡上下斜花,按顺序采用挑一根压一根的方法用中分经棍将上层经线再分为上下组,至此将经线分为三层经面,上中下棍间隔固定在机架上。

(5)装花筒:取一竹筒,直径约为5厘米,长度随经线的多少取。把篙筒安置在上、中分经棍的中间。

上述流程中经线分线示意图和步骤的先后顺序如下图所示。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101.png

装机流程经线分线示意图和所属步骤(图源:笔者绘制)

(6)挂杆:取一根竹竿,穿进插杆桩上的挂杆孔中,挂杆两头穿上鱼儿,然后鱼儿一端连接棕杆,一端先连接压棍再连接踩棍。鱼儿、棕杆、压棍、踩棍形成了一个杠杆联动装置。棕线提起下层经线,压棍压在上层经线上。在织造者腰部前倾后仰间的拉力作用和单脚或双脚踩踩棍配合过程下,压棍便联动下压上层经线,在杠杆作用下,综框连接的下层经线提升。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117.png

挂杆后形成的杠杆联动装置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三、织造技法

土家织锦制作工艺独特典型,既有“通经断纬”的花纬,也有“通经通纬”的暗纬,一经二纬,明线花纬负责锦面图案呈现,根据图案选择各色纬线,反面织锦。暗线地纬负责巩固织面牢固性,颜色与经线同,经线一分为二形成自然开口,将地纬线穿梭于经线开口之间,织成布边,是典型的平纹织法,隐藏在花纬图案之下,使织物组织紧密相扣,结实耐用,起到底部衬托的作用。挑花前花筒放置的位置和挑花方式是决定织锦挑花效果的关键,因为花筒放置在不同位置时,三层经线的上下排列位置便不同,因此喂入纬线的梭口不同,最终呈现的锦面效果也不同。花纬穿插于哪层经线间决定了花纬与经线的交叉形式。上文已提到,土家织锦有三层经线,若花纬只在中、下两层经线上穿插,会形成平纹,民间又称“踩对斜”;若花线在上、中、下三层经线上穿插,则形成斜纹,在民间又称为“踩上下斜”。

(一)踩中斜织布边

织布边是挑花的前提,有了结实的布边,挑花才能出平整效果。在上面各项步骤准备好之后,要先织一定长度的布边,为后续织花作铺垫,织布边和织暗纬是同样的步骤,“踩中斜”过去,“踩空斜”回来:将梭罗穿上梭线,将花筒置于压棍后,即中斜处,脚踩踩棍的同时身体向前倾,左手往上梳筘,右手拿着梭罗从经线交叉中穿到左边,右手捏住右侧梭线,以防布面纬线太紧。此时形成如图所示梭口,下线在上,中、上线在下,两层经线1:1。

 织布边踩中斜穿梭时梭口示意图 (图源:笔者绘制)

随后脚放踩棍,经线回归至自然空斜状态,形成如图所示梭口,上、中线在上,下线在下。右手用筘梳理经线,从经线张口中再将梭罗从左穿到右边,穿过时梭罗用力打紧纬线两三次,以此循环往复织布边。暗纬步骤也是如此,每放入一纬花纬,则需梭罗来回一次并打紧布面,以作织锦牢度支撑。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129.png

 织布边踩空斜回梭时梭口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二)踩对斜织平纹

踩“对斜”,也就是织“平纹”花纹。花筒在压辊前后来回放置,在压辊前时织花纬,在压辊后时织暗纬,一花一暗,以此循环。上机将梭罗装上梭线,织好一定长度的布边,步骤如上。将篙筒放在下斜,即压棍前,左手往上梳筘,脚踩踩棍,称为“踩下斜”;右手穿梭罗但不过,借梭罗宽度撑出足够的经线开口。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205.png

 织平纹踩下斜时梭口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此时一根中线在下,一根上线、两根下线在上。两层经线1:3,形成以四根经线为一个单位,三根经线为一蓬的许多蓬经线,这也是土家织锦纬线跨越三根经线为一“颗”的技术来源。放开踩棍,根据参照织锦图案,右手拿起挑子,从左右一方根据图案配色进行挑花。挑花完成后,梭罗退回右手边,左手往下梳筘梳理经线,织一次暗纬,打紧花纬和暗纬。以此类推,一根花纬,一根暗纬,循环往复,每次织花纬时,都是只踩下斜挑花,即花筒在压棍前,中线在下,上下线在上。而从织锦正面看,是上下线隐藏在后,此处花纬显花,中线在前固定花纬。以文字表示经线排列,下划线表示在开口下方的经线,在织锦正面表示为花纬上方的经线,黄色表示花纬显花图案。因此织成每个颗粒上下对齐,没有左右滑动的平纹织锦面。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218.png

 织平纹时上下纬间踩线对比(图源:笔者绘制)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229.png

平纹织锦正面效果示意图 (图源:笔者绘制)

(三)踩上下斜织斜纹

踩“上下斜”,顾名思义,将踩“上斜”和“下斜”,即上线和下线。一次上线花纬、一次暗纬、一次下线花纬、一次暗纬为一个循环操作,这是土家织锦斜纹织造技法的主要特点。具体步骤如下:上机将梭罗装上梭线,织好一定长度的布边,步骤同上所述。篙筒放在上、中分经棍之间,臀部后移绷紧经线面,身体前倾,脚踩踩棍的同时左手往上梳筘,粘起中间松垮的中线经线层。此时如图所示,上线在下,下、中线在上,上下层经线为1:3。右手执梭罗从第二、三层经面间穿而不过,以放大经线开口。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247.png

  织斜纹踩上斜时梭口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放开踩棍。在三根经线为一蓬的多蓬经线面上,参照图案,右手拿起挑子,根据图案配色一蓬蓬挑花。梭罗退回右手边,左手往下梳筘稍打紧上斜花纬,再穿两道梭罗线,完成一次暗纬来回,打紧布面。接下来和踩下斜步骤一致,篙筒放在下斜,即压辊前,完成一次踩下斜挑花,然后再穿两道梭罗线,完成一次暗纬来回。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301.png

 织斜纹踩下斜时梭口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以上是上下斜技法的一个循环,以此类推,斜纹织锦面完成。踩上线过程中,因为中线上下方没有拉力支撑,容易下榻松散,经线开口不易分出,因此上下斜相比对斜,多了一道工序,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宛如阶梯般呈“↖”或者“↗”的斜向纹路,并且后一排与前一排的显花颗粒错开1/2格。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315.png

 织斜纹时上下纬间踩线对比(图源:笔者绘制)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328.png

 斜纹织锦正面效果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上下斜中还有抽斜和不抽斜之分,总体依旧呈现上下斜的斜向线条,但是相比不抽斜,抽斜的图案更加精致、细腻,因为抽斜只需要用一次梭子线,而不抽斜的斜纹,用了两次梭子线,所以会显得粗糙一点。但因为工艺的复杂性,如今已经较少见加抽斜的上下斜产品了。

(四)抠斜

不管是平纹还是斜纹,土家织锦都呈现三线一颗的效果。但因为斜纹比平纹多走了一次踩上线的过程,所以第二排花纬与第一排花纬相比,多出了1/2颗的水平位移差,花纬颗粒会向左或右移半颗,因此产生一种力量,形成斜向的线,即有了直线和斜线之分。当聪明的土家织娘们想要在斜纹织锦中表现与纬线垂直的花线,以完成有带有纵向线条的织锦图案时,如“椅子花”中的矩形椅子靠背图案,辅助技法“抠斜”就出现了。抠斜一般只在斜纹织锦面中使用,是在上下斜的织造基础上挑花时,刻意将原本的两颗线织为半颗、一颗、半颗,从而找回斜纹花纬间错开的半格。抠斜时上下纬间踩线对比图和织锦正面示意如下。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340.png

               抠斜时上下纬间踩线对比(图源:笔者绘制)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351.png               

抠斜部织锦正面效果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平纹、斜纹、抠斜在传统土家织锦中,常用在不同的图案和位置中。以土家传统织锦铺盖西兰卡普为例,上下两端的档头图案多用平纹织造法织造,常见图案有猴子手、八瓣花、寿字花、兰干花等。织锦中段主图案一般是斜纹织造法织造,斜纹图案种类繁多,包含大部分动物纹、植物纹、生产生活纹,如常见的马毕、梭罗树、船船花、粑粑架、台台花以及各类勾纹。抠斜织造法一般用于特定图案中,如椅子花、岩墙花等。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405.png

不同织造技法常用图案举例(图源:拍摄于民族服饰博物馆)

在熟练掌握打花技巧的基础上再进行不同图案的挑花工作时,“模仿记忆”的方法沿用至今。用最简单原始的“口诀”就能完成复杂的几百种图纹:每递增一根纬线,在上一根纬线的基础上“加1加2,减1减2”,即图案增减1~2颗基本单位,一般都是在个位数中进行加减运算。运算简单易操作,大大提高了织造效率。但是当图案过于复杂时,需要计算很多组加减,这就十分考验织造者的经验和能力。织锦是一项程序性很高的工作,也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艺术,织造的工艺和技巧决定着织锦艺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反应了织造者的技术水平。但在具体织锦过程中又有相当的偶然性,不同的织锦艺人对色彩的认识搭配不同,数纱穿色纬的经验和感觉不同,打纬力度也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图案,即便是同一人织的,也未必一模一样。即使是出错,也显得十分有生气和活力。手工制作凝聚了艺人的经验和观念,以及踩线挑花间萌生的其他特殊感情,这正是手工织造的魅力所在。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419.png

织娘正在进行斜纹挑花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434.png    

织锦传承人刘代娥老师展示顾客设计图

(图源:拍摄于捞车河村)

四、总结

土家织锦制作工艺独特,特有的对斜、上下斜和抠斜织造技艺令土家织锦散发着科学的光芒。在同一水平或垂直方向中,同时采用相互穿插的平纹、斜纹两种不同的基本组织结构,可以形成新的抠斜效果。在同一织物上,还有如“福禄寿喜”图案一般几行平纹、几行斜纹交错着的织造方式,复杂又科学,大大增强了织锦艺术和技术表现力。

另一方面,土家织锦技艺特殊性限定了图案的横纵走向。因土家织锦三线一蓬为一颗的工艺技巧,纬线颗粒长度大于经线颗粒长度,纬线密度小于经线密度,便制约了土家织锦图案的形式,组织浮起点间易斜向延伸。平纹织造时,组织点间呈垂直、水平,或45度角倾斜的三种形式,因此可以构成矩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形。斜纹织造时,因错开的1/2格和纬密小于经密而形成的斜向延伸,会自然呈现出小于45度的倾斜夹角,从而构成横向大于纵向的菱形或近似菱形的图形,趋向于扁平化。于是土家织锦常以抽象化的几何图案来弥补造型的缺陷,几何构图也和土家织锦的技艺特征和图案风格密切的结合起来,另成一道独特韵味。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事象研究    
0

湘西土家织锦工艺研究

时间:2024-06-27 09:14:17

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微信公号

作者:张 杨

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最杰出的民间文化和民间工艺之一。其历史发展是湘西北土家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是酉水两岸土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映照。土家织锦技艺中踩线提综的杠杆原理与通经断纬的挑花方式讲述着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也传递着土家百姓的设计智慧。土家织锦丰富自由的图纹形式被称为“写”在织物上的土家历史。土家织锦所用的斜织腰机与两千多年前汉代的斜织机惊人相似,其分线方式、杠杆原理都为今天研究织造科学和其历史提供了现实依据。本文将重点介绍土家织锦织造工具、织造材料、织造工艺流程、织造技法和原理。

一、织造工具

传统土家织锦使用长方形木板条隼铆拼合而成的小型家用斜织腰机织造。斜织机和水平式踞织腰机相比较,顾名思义以“斜”为特点,斜织腰机机座与地面一般呈50-60度,长约1.8米,宽约0.7米,高约1.1米,也可根据织造者身高体量定做机座。为了生产巨幅大型织锦壁挂、地毯等,在小型斜织机的基础上,大型平织机应运而生。 

微信截图_20240627085821.png

 小型斜织腰机(图源:拍摄于张家界) 

微信截图_20240627085840.png      

大型平织机(图源:拍摄于张家界)

以小型家用斜织腰机为例,常用织造工具有经轴、分经棍、鱼儿、压棍、踩棍、综杆、筘、花筒、梭罗、滚棒、绷带、撑子和挑子等。

(1)经轴:旧式称为“滚板”,两头宽中间窄,斜靠在固定桩上,其作用是有张力地卷起整理完的经线,使得织造时可以边织边放线。如今人们将扁平的木板更改成中间以圆形木棍为轴,两头对称的“米”或“十”字形轴头架,更便于固定经轴和等距平整收放经线。

(2)分经棍:一般为竹竿制成,长度粗细比较一致。在靠近经轴的位置有一根分经棍,将相邻经线一上一下岔开,从而等分出上下两层经线。上、中、下三根竹竿固定在机座上端架子:上、下分经棍一上一下,进一步放大上下层经面,中分经棍紧挨上分经棍,将上层经面进一步一分为二。这四根竹竿用于经线分层,是土家织锦的工艺特色。

微信截图_20240627085856.png

小型斜织腰机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3)鱼儿:为木头做成,因形状像鱼,故称鱼儿,以一根稍长的竹竿固定于机座上端。鱼儿的位置也有用鸟状木块代替,据说鸟形“布鸽”、“雀儿”是西兰的化身。这是土家妇女对织造女神崇拜的一种表现。

(4)杠杆系统:压棍、踩棍和综杆三者与鱼儿共同组成一个杠杆系统。压棍、踩棍和综杆一般是木棍或竹竿制成的细圆棍状物,综杆上缠绕提综的线套,每个线套穿入一根经线。踩棍和压棍通过鱼儿连接棕杆,用脚踩动控制,织造时提起部分经线,以形成开口。

微信截图_20240627085911.png

杠杆系统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5)花筒:由长 70 厘米、直径 5-6 厘米的竹筒制成。在充当分经棍的同时,因其宽度的特殊性可以改变上下线的位置,是决定编织平纹与斜纹的关键。

(6)筘:传统织造使用“竹筘”,用四根长木条和多根细薄短竹片制成,长木条两两一组分于上下,两端捆绑固定,将细薄短竹片夹于其中,竹片间距相等。现常用钢筘,光滑金属表面可以减少经线磨损。筘主要用于控制经线的密度,梳理纬线,使锦面更平整。

(7)梭罗:采用纯木制作,主体横截面为顶角30度左右的等腰三角形,两端挖去做成稍有弧度的手柄状,下宽上窄,梭口长度宽于布幅。三角形底边的梭背开深槽,制为空心长方形,将一根小棍子固定在内部两头,缠有梭线的竹管便可穿在棍子上,随用随换,梭线一端从梭罗侧面一小孔中穿出。梭罗的主要用途是穿梭线(地纬线)、分花控制梭口和打紧纬线和布面。

(8)撑子:又称竹绷,一般由竹子制成。织布时,撑在已织锦面两侧,辅助出均匀挑花的效果,以免幅宽不一致。 

(9)滚棒:木头制成,两头削成凸出的小正方体,扣入绑带筘中,与绷带共同作用绷紧织锦面。圆木棒中间开有细槽,用一细竹条扣住已织织锦前端来卷收半成品,是末端的卷布轴。  

(10)绷带:布做的带子放于腰后,两端是用方木头块做成的绷带筘,木块中间打孔出一个正方形,用于连接滚棒两端。“腰机”最主要的是腰部使力,需要织造者的腰与腿合作制造拉力效果才能绷紧经线,便于织布以及获得良好效果。

(11)挑子:一般由竹子或牛骨制作,用尖而翘的一端挑起经线,喂入花色纬线,是挑花专用工具。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015.png

 织机配件工具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二、工艺流程

土家织锦工序繁杂,主要表现在“打花”和“牵花”。“打花”是土家族妇女坐在织机坐板上手脚配合使经纬线纵横相织的操作过程。“牵花”是打花前准备工作的流程总称。当地俗语“打花容易,牵花难”,打花很容易上手,只需明白腰和脚如何配合踩棍,明白织布边、对斜和上下斜时花筒如何放置,明白地纬和花纬如何织,在时间的加成中多多练习就可以学会基础打花。牵花是打花的前提,难度比打花更大。土家织锦难在准备工序繁多,且有技术难度,较难理解,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以前土家妇女一般是在农闲时叫上街坊邻居一起帮忙,在村里有声望的老织娘把关指导下进行牵花。现在简化后,织锦织造的整套流程包括:纺捻线—染色—捯线—牵线—滚线—穿筘—捡综—翻篙—捡花—装花筒—挂杆—织布边—挑花。根据准备步骤,笔者将织造前的流程分为线材准备、整理经线、上机排线、织布挑花四个阶段。此处重点描述从倒线开始的整理经线和上机排线过程。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030.png

土家织锦工艺流程图(图源:笔者绘制)

(一) 整理经线

(1)倒线:将染好晾干的经线材料套入绷架上,用手摇纺车倒线于多个络线筒上,以便牵线。

(2)牵线:牵线的主要目的是数出所需经线数,并让该数量经线均匀紧密排列,以便滚线排线。传统牵线在当地称“地桩牵经”,牵线者根据织锦幅宽和筘板长度计算出所需经线数量,按照每手多少根线和来回绕多少趟,有不同的绕线方式,通过对比选择最优牵线方式。地桩牵经一般需要在宽阔的田里或院坝里进行,需多人配合花数小时才能完成,其中的翻指挂经是技巧性很强的工序,而这一步又是最难学的,现在的年轻织娘很难得有人掌握。

在总体原理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节省空间,降低操作难度和不受场地天气的限制,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公司现普遍使用新的牵线工具来辅助完成牵线工作,也调整了部分流程顺序,以达高效牵线。牵线方法需用到以下装置:线架、花筘、控密筘卷、滚线筒、卷经轴架、卷经轴。将小线筒排放于线架上,从左至右有序拉出线头,相邻两根经线穿在花筘的同一个筘眼中,利用花筘的上下梳齿分出上下两层经线。梳理明确的上下两层经线以同样的方式穿过控密筘卷后,用一根细线捆住一层,从而将两层经面区分开,将线头打结系在滚线筒内部小钉上固定。控制张力进行牵经,尽量使经丝处于被拉直状态,不要出现时松时紧的现象,若出现断线或滚绞应及时处理。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042.png

牵线装置示意图(图源:湖南省土家织锦标准)

(3)滚线:将已牵好的经线均匀紧密地棍在经轴滚棒上,滚棒上往往要增加重力和摩擦力,如挂上两捆沙袋来使其线收得更紧。梳理一部分,滚一部分,滚线时需细心,梳线和滚线要求用力均匀,让同一水平线的经线松紧一致,经面张力均匀,卷得越紧“打花”时就越平,图案才美观平整。传统的滚线每滚2米左右要垫稻草或竹片,以免垮边。如今因为使用十字经轴,因此可以减少此步骤,且可以和牵线同步完成,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场地。滚线完成后,利用两根相差10厘米远的分经棍取代捆绑一层经线的细线,形成一个花叉叉,为后续穿筘和捡综准备。

(二)上机排线

(1)穿筘:将分花后的经线穿入筘眼,相邻的单双数经线一上一下穿入同一个筘眼,需注意同一筘眼里的必须是两个经面,且顺序是一样的,即第一个筘眼是先上后下,那么后面的也应是先上后下。经线数量和筘板的宽度有着直接的联系,穿筘同时也起到梳理经线的作用。筘眼数确定织锦布面密度,如今常用的筘一般宽约70厘米,高约11厘米,有32、36、40和64四种型号可选择,32筘间距最宽最稀,产品纬线颗粒粗大,织出产品幅宽大;64筘间距最窄最密,产品纬线颗粒精细,织出产品幅宽小。根据所需织锦幅宽河精密度来选择筘的宽度,便可确定需要的经线根数。穿筘容不得一点错误,成语“丝丝入扣”形容做事周密细致,有条不紊,其道理或是从穿筘的耐心与精细中得来。

(2)捡综:将缠好线的经轴放于机头,用绷带扣住滚棒系于腰间,把穿过“筘眼”长短不一的线剪齐捆于滚棒上,从左到右松紧一致。然后选一根竹竿将一端破开,用 7 厘米左右的小竹棍撑开以确定所穿棕线长度一致,在综杆上放一根细竹竿用以捆绑棕线。将下层经面的线穿进综线里,以8字形的套结方式缠住棕杆和经线,以防止综线串位,上层经面的线放在两根综线中。将综线穿完后,去掉小竹棍,最后用绳子将竹竿与细竹竿两头和中间固定。

(3)翻篙:上一步捡综是在滚线过程中保留的两根分出花叉叉的竹竿间进行。捡综完成后,将靠近身体的后分经棍去掉,将靠近经轴的前分经棍上移固定在经轴附近,另加上、下分经棍,一根将综丝所提的下层经面往下压,另一根将上层经面往上台,两根分经棍固定穿在机架对应的孔中。翻篙过程中的三根分经棍将上下层经面放大,进一步梳理经线。

(4)捡花:即捡上下斜花,按顺序采用挑一根压一根的方法用中分经棍将上层经线再分为上下组,至此将经线分为三层经面,上中下棍间隔固定在机架上。

(5)装花筒:取一竹筒,直径约为5厘米,长度随经线的多少取。把篙筒安置在上、中分经棍的中间。

上述流程中经线分线示意图和步骤的先后顺序如下图所示。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101.png

装机流程经线分线示意图和所属步骤(图源:笔者绘制)

(6)挂杆:取一根竹竿,穿进插杆桩上的挂杆孔中,挂杆两头穿上鱼儿,然后鱼儿一端连接棕杆,一端先连接压棍再连接踩棍。鱼儿、棕杆、压棍、踩棍形成了一个杠杆联动装置。棕线提起下层经线,压棍压在上层经线上。在织造者腰部前倾后仰间的拉力作用和单脚或双脚踩踩棍配合过程下,压棍便联动下压上层经线,在杠杆作用下,综框连接的下层经线提升。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117.png

挂杆后形成的杠杆联动装置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三、织造技法

土家织锦制作工艺独特典型,既有“通经断纬”的花纬,也有“通经通纬”的暗纬,一经二纬,明线花纬负责锦面图案呈现,根据图案选择各色纬线,反面织锦。暗线地纬负责巩固织面牢固性,颜色与经线同,经线一分为二形成自然开口,将地纬线穿梭于经线开口之间,织成布边,是典型的平纹织法,隐藏在花纬图案之下,使织物组织紧密相扣,结实耐用,起到底部衬托的作用。挑花前花筒放置的位置和挑花方式是决定织锦挑花效果的关键,因为花筒放置在不同位置时,三层经线的上下排列位置便不同,因此喂入纬线的梭口不同,最终呈现的锦面效果也不同。花纬穿插于哪层经线间决定了花纬与经线的交叉形式。上文已提到,土家织锦有三层经线,若花纬只在中、下两层经线上穿插,会形成平纹,民间又称“踩对斜”;若花线在上、中、下三层经线上穿插,则形成斜纹,在民间又称为“踩上下斜”。

(一)踩中斜织布边

织布边是挑花的前提,有了结实的布边,挑花才能出平整效果。在上面各项步骤准备好之后,要先织一定长度的布边,为后续织花作铺垫,织布边和织暗纬是同样的步骤,“踩中斜”过去,“踩空斜”回来:将梭罗穿上梭线,将花筒置于压棍后,即中斜处,脚踩踩棍的同时身体向前倾,左手往上梳筘,右手拿着梭罗从经线交叉中穿到左边,右手捏住右侧梭线,以防布面纬线太紧。此时形成如图所示梭口,下线在上,中、上线在下,两层经线1:1。

 织布边踩中斜穿梭时梭口示意图 (图源:笔者绘制)

随后脚放踩棍,经线回归至自然空斜状态,形成如图所示梭口,上、中线在上,下线在下。右手用筘梳理经线,从经线张口中再将梭罗从左穿到右边,穿过时梭罗用力打紧纬线两三次,以此循环往复织布边。暗纬步骤也是如此,每放入一纬花纬,则需梭罗来回一次并打紧布面,以作织锦牢度支撑。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129.png

 织布边踩空斜回梭时梭口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二)踩对斜织平纹

踩“对斜”,也就是织“平纹”花纹。花筒在压辊前后来回放置,在压辊前时织花纬,在压辊后时织暗纬,一花一暗,以此循环。上机将梭罗装上梭线,织好一定长度的布边,步骤如上。将篙筒放在下斜,即压棍前,左手往上梳筘,脚踩踩棍,称为“踩下斜”;右手穿梭罗但不过,借梭罗宽度撑出足够的经线开口。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205.png

 织平纹踩下斜时梭口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此时一根中线在下,一根上线、两根下线在上。两层经线1:3,形成以四根经线为一个单位,三根经线为一蓬的许多蓬经线,这也是土家织锦纬线跨越三根经线为一“颗”的技术来源。放开踩棍,根据参照织锦图案,右手拿起挑子,从左右一方根据图案配色进行挑花。挑花完成后,梭罗退回右手边,左手往下梳筘梳理经线,织一次暗纬,打紧花纬和暗纬。以此类推,一根花纬,一根暗纬,循环往复,每次织花纬时,都是只踩下斜挑花,即花筒在压棍前,中线在下,上下线在上。而从织锦正面看,是上下线隐藏在后,此处花纬显花,中线在前固定花纬。以文字表示经线排列,下划线表示在开口下方的经线,在织锦正面表示为花纬上方的经线,黄色表示花纬显花图案。因此织成每个颗粒上下对齐,没有左右滑动的平纹织锦面。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218.png

 织平纹时上下纬间踩线对比(图源:笔者绘制)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229.png

平纹织锦正面效果示意图 (图源:笔者绘制)

(三)踩上下斜织斜纹

踩“上下斜”,顾名思义,将踩“上斜”和“下斜”,即上线和下线。一次上线花纬、一次暗纬、一次下线花纬、一次暗纬为一个循环操作,这是土家织锦斜纹织造技法的主要特点。具体步骤如下:上机将梭罗装上梭线,织好一定长度的布边,步骤同上所述。篙筒放在上、中分经棍之间,臀部后移绷紧经线面,身体前倾,脚踩踩棍的同时左手往上梳筘,粘起中间松垮的中线经线层。此时如图所示,上线在下,下、中线在上,上下层经线为1:3。右手执梭罗从第二、三层经面间穿而不过,以放大经线开口。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247.png

  织斜纹踩上斜时梭口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放开踩棍。在三根经线为一蓬的多蓬经线面上,参照图案,右手拿起挑子,根据图案配色一蓬蓬挑花。梭罗退回右手边,左手往下梳筘稍打紧上斜花纬,再穿两道梭罗线,完成一次暗纬来回,打紧布面。接下来和踩下斜步骤一致,篙筒放在下斜,即压辊前,完成一次踩下斜挑花,然后再穿两道梭罗线,完成一次暗纬来回。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301.png

 织斜纹踩下斜时梭口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以上是上下斜技法的一个循环,以此类推,斜纹织锦面完成。踩上线过程中,因为中线上下方没有拉力支撑,容易下榻松散,经线开口不易分出,因此上下斜相比对斜,多了一道工序,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宛如阶梯般呈“↖”或者“↗”的斜向纹路,并且后一排与前一排的显花颗粒错开1/2格。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315.png

 织斜纹时上下纬间踩线对比(图源:笔者绘制)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328.png

 斜纹织锦正面效果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上下斜中还有抽斜和不抽斜之分,总体依旧呈现上下斜的斜向线条,但是相比不抽斜,抽斜的图案更加精致、细腻,因为抽斜只需要用一次梭子线,而不抽斜的斜纹,用了两次梭子线,所以会显得粗糙一点。但因为工艺的复杂性,如今已经较少见加抽斜的上下斜产品了。

(四)抠斜

不管是平纹还是斜纹,土家织锦都呈现三线一颗的效果。但因为斜纹比平纹多走了一次踩上线的过程,所以第二排花纬与第一排花纬相比,多出了1/2颗的水平位移差,花纬颗粒会向左或右移半颗,因此产生一种力量,形成斜向的线,即有了直线和斜线之分。当聪明的土家织娘们想要在斜纹织锦中表现与纬线垂直的花线,以完成有带有纵向线条的织锦图案时,如“椅子花”中的矩形椅子靠背图案,辅助技法“抠斜”就出现了。抠斜一般只在斜纹织锦面中使用,是在上下斜的织造基础上挑花时,刻意将原本的两颗线织为半颗、一颗、半颗,从而找回斜纹花纬间错开的半格。抠斜时上下纬间踩线对比图和织锦正面示意如下。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340.png

               抠斜时上下纬间踩线对比(图源:笔者绘制)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351.png               

抠斜部织锦正面效果示意图(图源:笔者绘制)

平纹、斜纹、抠斜在传统土家织锦中,常用在不同的图案和位置中。以土家传统织锦铺盖西兰卡普为例,上下两端的档头图案多用平纹织造法织造,常见图案有猴子手、八瓣花、寿字花、兰干花等。织锦中段主图案一般是斜纹织造法织造,斜纹图案种类繁多,包含大部分动物纹、植物纹、生产生活纹,如常见的马毕、梭罗树、船船花、粑粑架、台台花以及各类勾纹。抠斜织造法一般用于特定图案中,如椅子花、岩墙花等。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405.png

不同织造技法常用图案举例(图源:拍摄于民族服饰博物馆)

在熟练掌握打花技巧的基础上再进行不同图案的挑花工作时,“模仿记忆”的方法沿用至今。用最简单原始的“口诀”就能完成复杂的几百种图纹:每递增一根纬线,在上一根纬线的基础上“加1加2,减1减2”,即图案增减1~2颗基本单位,一般都是在个位数中进行加减运算。运算简单易操作,大大提高了织造效率。但是当图案过于复杂时,需要计算很多组加减,这就十分考验织造者的经验和能力。织锦是一项程序性很高的工作,也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艺术,织造的工艺和技巧决定着织锦艺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反应了织造者的技术水平。但在具体织锦过程中又有相当的偶然性,不同的织锦艺人对色彩的认识搭配不同,数纱穿色纬的经验和感觉不同,打纬力度也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图案,即便是同一人织的,也未必一模一样。即使是出错,也显得十分有生气和活力。手工制作凝聚了艺人的经验和观念,以及踩线挑花间萌生的其他特殊感情,这正是手工织造的魅力所在。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419.png

织娘正在进行斜纹挑花       

微信截图_20240627090434.png    

织锦传承人刘代娥老师展示顾客设计图

(图源:拍摄于捞车河村)

四、总结

土家织锦制作工艺独特,特有的对斜、上下斜和抠斜织造技艺令土家织锦散发着科学的光芒。在同一水平或垂直方向中,同时采用相互穿插的平纹、斜纹两种不同的基本组织结构,可以形成新的抠斜效果。在同一织物上,还有如“福禄寿喜”图案一般几行平纹、几行斜纹交错着的织造方式,复杂又科学,大大增强了织锦艺术和技术表现力。

另一方面,土家织锦技艺特殊性限定了图案的横纵走向。因土家织锦三线一蓬为一颗的工艺技巧,纬线颗粒长度大于经线颗粒长度,纬线密度小于经线密度,便制约了土家织锦图案的形式,组织浮起点间易斜向延伸。平纹织造时,组织点间呈垂直、水平,或45度角倾斜的三种形式,因此可以构成矩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形。斜纹织造时,因错开的1/2格和纬密小于经密而形成的斜向延伸,会自然呈现出小于45度的倾斜夹角,从而构成横向大于纵向的菱形或近似菱形的图形,趋向于扁平化。于是土家织锦常以抽象化的几何图案来弥补造型的缺陷,几何构图也和土家织锦的技艺特征和图案风格密切的结合起来,另成一道独特韵味。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