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在深度报道中的运用探微
一池春水,半亩荷花,几许清风,这道风景赏心悦目。假如,有人把荷花的绿叶摘掉,只留存荷花,那么,满塘摇曳的荷花就顿失风采! ——题记
新闻写作亦然,尤其是深度报道更是如此。由此,笔者认为,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至关重要,恰到好处运用好背景材料,可达到突出主题,彰显特色等效果。
有学者认为,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常应包括十二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义。可见新闻背景是深度报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新闻写作向来强调背景材料的运用,新闻主体事实的意义昭示通常不能离开新闻背景。与一般新闻不同的是,深度报道对于新闻背景的重视与依赖更为突出,其使用新闻背景的份量要远远超出其它任何新闻文体。
实践证明,一篇好的深度报道不仅要整合历史的、现在和未来的多种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还要整合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的背景,以使置于其中的新闻事件能深刻体现出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这样才能把新闻报道的“深度”予以确切体现。可以说,妥当地运用好新闻背景,是深度报道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原因在于:深度报道的分析原因、解释意义和揭露真相,皆需要从背景材料与事实材料的对比中得出。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原因所作的说明。尽管不是每条消息、每篇通讯都要交代背景,但作为一个新闻事件,却经常需要靠必要的背景材料来为它作阐述和补充,它作为烘托主题的绿叶,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从业者的运用和读者的关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作者麦尔文·曼切尔曾说:“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由此足见,新闻背景是新闻写作中一个重要的要素。
我国的大学新闻专业教材对新闻背景的定义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个部分进行解释、补充与烘托的材料。其有五大作用——
一是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二是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三是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四是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五是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跳出“夜郎自大”的境地
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把背景材料运用得恰如其分?笔者结合写作实践认为,要根据新闻的需要而确定,做到既紧扣主题,言简意明,又不能以旧代新,以客代主。在执业过程中,笔者就有如此的经历与实践,体会是适当运用新闻好背景,会使新闻尤其是深度报道增色不少,读者就会喜欢。
2003年“五一”节期间,时任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贵州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华电集团工程管理部主任的金泽华,陪同省政府一副省长前来乌江思林电站工地调研,按常规金泽华不是我此行报道的主角,只要就写一条副省长“强调”“指出”之类的消息,我就圆满完成了领命。可我多年对乌江及其流域的经济社会有深入的了解,不甘完成“规定作为”,想有“自选动作”,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资讯。
为此,我们一干人马从思林电站工地前往石阡的路途中,我在车上就运用平时积累的背景知识,打好腹稿准备好采访提纲,同时提请同行的接待办负责人,与金的秘书交涉协调采访事宜,对方勉勉强强答应我30分钟采访时间,因为,当时乌江流域的水电大开发刚起步不久,乌江公司亦才厘清发展思路等诸多因素,他有所顾虑也是情理之事。
在石阡吃完晚饭后,待金进入宾馆房间小憩一阵,我与他的秘书敲响了他的房门,他只是礼貌性接待了我,不大谈及实质主题。时不待人,我就把铜仁百姓对乌江开发的殷殷期待之情向他作了简要的表述,并逐渐切入乌江水电开发的主题,慢慢地他打开了话闸,认真与我进行2个多小时的交流。此行,我除完成副省长的调研消息稿外,还撰写了独家专访《乌江,贵州水电开发的主战场——访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贵州公司)总经理金泽华》的整版特稿,文中回答了“为什么开发乌江水电”、“如何开发乌江水电”、“开发乌江水电对贵州的经济战略意义”,及乌江水电开发对促进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特别是乌江思林电站和沙坨电站何时建发电,是当时铜仁百姓较为关注的话题,我逐一运用新闻事实进行了阐述,使该文获得了读者好评。
样报寄给金泽华后,他亲自打电话给笔者表达谢意。其实,在采访进入尾声时,他不经意间说:“张记者,我长期从事火电开发,你对乌江流域及其开发还比较全面嘛。”我对此的理解是,这是他自谦的表现,亦是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老总对地方媒体记者业务能力的认可,因为,他们一般不轻易接受地方媒体记者的采访,即使接受采访往往是避重就轻,或者,出于礼貌三言两语打发了事,要想深入采访比较困难。事后,从他的秘书处获悉,内敛的金一般不肯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常是三缄其口。
这次经历,为笔者带来的执业启示是:新闻无处不在,背景资料是“无处不在的新闻”的上等佐料,运用得好就能“烹饪”好的“新闻大餐”,使之“色、香、味、形”兼具,颇受人青睐。
有鉴于此,笔者从国家政策对大江大河的开发、乌江流域开发对贵州的经济战略意义和铜仁关于“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的推动等入手,采取多种方法广泛收集涉及乌江的方方面面知识,还留意重庆市对乌江流域的开发态势,留心与乌江有关联的长江及长江三峡旅游的开发,关注与乌江可比性相当强的美国密西西比河的相关内容等等,特意建立了30多万字的新闻背景资料库,同时,利用记者工作之便在乌江流域铜仁段的石阡、思南、德江、沿河等县,加强与政府官员、专家和通讯员的信息沟通,随时了解他们对乌江开发,特别是乌江特色经济产业带构建的举措,使我逐步加深了对乌江流域经济社会的研究,写起关于乌江开发的新闻稿就得心应手,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笔者把30多万字的乌江背景资料库运用于新闻实践受益匪浅,这几年连续刊发了《加强黔渝区域合作、发展乌江山峡通道经济系列报道》、《乌江山峡姓“黔”又姓“渝”》、《乌江:铜仁“田纳西”之梦》、《黔渝携手擎举乌江山峡旅游开发大旗》、《黔渝联袂整体开发乌江山峡旅游》、《经营乌江山峡》等多篇深度报道,从新闻深度、广度和厚度的突破进行大胆尝试,效果明显。同理,我在工作过程中有意收集了铜仁民族文化、铜仁文化旅游产业、武陵山区经济社会、玉(屏)铜(仁)松(桃)新型工业带、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铜仁城市经济圈、铜仁与成渝经济圈关系、铜仁与珠三角及泛珠三角的市场配置、铜仁农特产品特别是生态茶产业等的新闻背景后建立了资料库,加深对这些报道领域的了解与研究,使自己逐渐克服了过去工作中存在“盲人摸象”的毛病,突破了“井底之蛙”的视角,跳出了“夜郎自大”的境地。
笔者在此旧事重提,意在“抛砖引玉”,期待有志之士运用好新闻背景材料而精品迭出,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优质新闻资讯。
背景材料运用的“四重奏”
1987年8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记者杨飚采写的通讯《鲁布革冲击》,就是对新闻背景运用相当成功的力作,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反映经济体制改革深度报道的代表作,至今被视为业界典范,仍有人此文记忆犹新,而津津乐道。
在贵州与云南交界处的大山深处新修鲁布革水电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项目,亦是我国第一次采取国际招标程序授予外国企业承包权的工程。人民日报记者深入现场采访后,就运用背景资料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旧机制与新机制、中国人思维与外国人思维、狭隘的民族心胸与真正的爱国情怀等的“交锋”进行客观真实地探析,画龙点睛般得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的结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文刊发后引起全国读者的强烈反响,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全国施工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在建设领域“全面推广鲁布革经验”,从此,“鲁布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从此驰誉中国,被刻录于历史的记事本上。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由于互联网的运用,新兴媒体异军突起,信息呈现海量倍增,读者价值取向多元化等,从而构建了新的信息传播生态,新闻报道到已由过去仅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切换到“新闻将影响读者什么”的轨迹上,这对传统媒体特别是地市党报提出更高的要求,亟待从业者在贴近性与地域特色方面下足功夫,紧紧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进行“深耕”,写出百姓喜见乐闻的新闻作品,而好的新闻作品都离不开背景资料的成功运用,这已是业界不争的事实。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记者在执业过程中运用新闻背景资料应注意哪些事项?对此,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记者欲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背景材料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要尤为注重下列四点:
其一,注重积累。分门别类建立新闻背景资料库,随时充实新内容,把握相关行业的主要发展态势,有条件最好与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洞察此领域的现状、走势与未来。
其二,注重运用。积累背景资料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运用,要把握分寸运用得恰如其分,不能喧宾夺主。记住,背景资料永远是“配菜”,不是“主菜”,同时,对背景资料要进行系统消化,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不能生搬硬套,尽量避免作品“硬伤”。
其三,注重交流。千万不要闭关自守,同行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既可帮助对方工作,又能加强融合彼此的业务关系,因此,提倡同行之间对背景资料库的知识进行交换使用,这对促进记者的业务水平大有裨益。
其四,注重专长。走马观花式的采访,浮光掠影般的报道,早已永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读者需要“一滴水”,记者就需要“一桶水”。现代社会呼唤专家型记者,执业者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运用和交流,才能逐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采写的新闻自然就有思想深度,就能满足水平不断提高的读者的需求。
综前所述, 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一般指与新闻人物事件有机联系的条件、环境和动因。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深化主题、衬托主体,可以补充事实,增添情趣。
《纽约时报》著名记者阿尔比恩·罗斯非常善于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事件的新闻价值全在于通常被称为新闻背景材料的上下文之中。”这位资深新闻人的经验之谈充分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新闻背景材料在挖掘和体现新闻价值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新闻界翘楚、《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曾说,新闻作品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新闻背景材料,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和表现力就会进一步加强,读者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就会更清晰全面,新闻价值也会大为提高。他在自己的新闻作品集《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书中,对于背景材料独特而灵活的使用,不但丰富了新闻报道内容,而且使不少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起死回生”,达到了“旧闻“变”新闻”的效果。
实践证明,新闻背景材料是对新闻事件产生的条件、特定环境等因素所做的一种客观性的阐释,是对新闻主题的一种平衡性的补充,是新闻作品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读者获取更多信息的一种途径。因此,新闻佳作离不开对新闻背景的运用,记者在执业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新闻背景资料库,并能娴熟地运用背景材料,就可令新闻作品尤其是深度报道更具竞争力、信力和影响力。
新闻背景在深度报道中的运用探微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张勇
一池春水,半亩荷花,几许清风,这道风景赏心悦目。假如,有人把荷花的绿叶摘掉,只留存荷花,那么,满塘摇曳的荷花就顿失风采! ——题记
新闻写作亦然,尤其是深度报道更是如此。由此,笔者认为,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至关重要,恰到好处运用好背景材料,可达到突出主题,彰显特色等效果。
有学者认为,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常应包括十二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义。可见新闻背景是深度报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新闻写作向来强调背景材料的运用,新闻主体事实的意义昭示通常不能离开新闻背景。与一般新闻不同的是,深度报道对于新闻背景的重视与依赖更为突出,其使用新闻背景的份量要远远超出其它任何新闻文体。
实践证明,一篇好的深度报道不仅要整合历史的、现在和未来的多种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还要整合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的背景,以使置于其中的新闻事件能深刻体现出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这样才能把新闻报道的“深度”予以确切体现。可以说,妥当地运用好新闻背景,是深度报道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原因在于:深度报道的分析原因、解释意义和揭露真相,皆需要从背景材料与事实材料的对比中得出。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原因所作的说明。尽管不是每条消息、每篇通讯都要交代背景,但作为一个新闻事件,却经常需要靠必要的背景材料来为它作阐述和补充,它作为烘托主题的绿叶,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从业者的运用和读者的关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作者麦尔文·曼切尔曾说:“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由此足见,新闻背景是新闻写作中一个重要的要素。
我国的大学新闻专业教材对新闻背景的定义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个部分进行解释、补充与烘托的材料。其有五大作用——
一是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二是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三是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四是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五是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跳出“夜郎自大”的境地
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把背景材料运用得恰如其分?笔者结合写作实践认为,要根据新闻的需要而确定,做到既紧扣主题,言简意明,又不能以旧代新,以客代主。在执业过程中,笔者就有如此的经历与实践,体会是适当运用新闻好背景,会使新闻尤其是深度报道增色不少,读者就会喜欢。
2003年“五一”节期间,时任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贵州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华电集团工程管理部主任的金泽华,陪同省政府一副省长前来乌江思林电站工地调研,按常规金泽华不是我此行报道的主角,只要就写一条副省长“强调”“指出”之类的消息,我就圆满完成了领命。可我多年对乌江及其流域的经济社会有深入的了解,不甘完成“规定作为”,想有“自选动作”,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资讯。
为此,我们一干人马从思林电站工地前往石阡的路途中,我在车上就运用平时积累的背景知识,打好腹稿准备好采访提纲,同时提请同行的接待办负责人,与金的秘书交涉协调采访事宜,对方勉勉强强答应我30分钟采访时间,因为,当时乌江流域的水电大开发刚起步不久,乌江公司亦才厘清发展思路等诸多因素,他有所顾虑也是情理之事。
在石阡吃完晚饭后,待金进入宾馆房间小憩一阵,我与他的秘书敲响了他的房门,他只是礼貌性接待了我,不大谈及实质主题。时不待人,我就把铜仁百姓对乌江开发的殷殷期待之情向他作了简要的表述,并逐渐切入乌江水电开发的主题,慢慢地他打开了话闸,认真与我进行2个多小时的交流。此行,我除完成副省长的调研消息稿外,还撰写了独家专访《乌江,贵州水电开发的主战场——访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贵州公司)总经理金泽华》的整版特稿,文中回答了“为什么开发乌江水电”、“如何开发乌江水电”、“开发乌江水电对贵州的经济战略意义”,及乌江水电开发对促进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特别是乌江思林电站和沙坨电站何时建发电,是当时铜仁百姓较为关注的话题,我逐一运用新闻事实进行了阐述,使该文获得了读者好评。
样报寄给金泽华后,他亲自打电话给笔者表达谢意。其实,在采访进入尾声时,他不经意间说:“张记者,我长期从事火电开发,你对乌江流域及其开发还比较全面嘛。”我对此的理解是,这是他自谦的表现,亦是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老总对地方媒体记者业务能力的认可,因为,他们一般不轻易接受地方媒体记者的采访,即使接受采访往往是避重就轻,或者,出于礼貌三言两语打发了事,要想深入采访比较困难。事后,从他的秘书处获悉,内敛的金一般不肯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常是三缄其口。
这次经历,为笔者带来的执业启示是:新闻无处不在,背景资料是“无处不在的新闻”的上等佐料,运用得好就能“烹饪”好的“新闻大餐”,使之“色、香、味、形”兼具,颇受人青睐。
有鉴于此,笔者从国家政策对大江大河的开发、乌江流域开发对贵州的经济战略意义和铜仁关于“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的推动等入手,采取多种方法广泛收集涉及乌江的方方面面知识,还留意重庆市对乌江流域的开发态势,留心与乌江有关联的长江及长江三峡旅游的开发,关注与乌江可比性相当强的美国密西西比河的相关内容等等,特意建立了30多万字的新闻背景资料库,同时,利用记者工作之便在乌江流域铜仁段的石阡、思南、德江、沿河等县,加强与政府官员、专家和通讯员的信息沟通,随时了解他们对乌江开发,特别是乌江特色经济产业带构建的举措,使我逐步加深了对乌江流域经济社会的研究,写起关于乌江开发的新闻稿就得心应手,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笔者把30多万字的乌江背景资料库运用于新闻实践受益匪浅,这几年连续刊发了《加强黔渝区域合作、发展乌江山峡通道经济系列报道》、《乌江山峡姓“黔”又姓“渝”》、《乌江:铜仁“田纳西”之梦》、《黔渝携手擎举乌江山峡旅游开发大旗》、《黔渝联袂整体开发乌江山峡旅游》、《经营乌江山峡》等多篇深度报道,从新闻深度、广度和厚度的突破进行大胆尝试,效果明显。同理,我在工作过程中有意收集了铜仁民族文化、铜仁文化旅游产业、武陵山区经济社会、玉(屏)铜(仁)松(桃)新型工业带、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铜仁城市经济圈、铜仁与成渝经济圈关系、铜仁与珠三角及泛珠三角的市场配置、铜仁农特产品特别是生态茶产业等的新闻背景后建立了资料库,加深对这些报道领域的了解与研究,使自己逐渐克服了过去工作中存在“盲人摸象”的毛病,突破了“井底之蛙”的视角,跳出了“夜郎自大”的境地。
笔者在此旧事重提,意在“抛砖引玉”,期待有志之士运用好新闻背景材料而精品迭出,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优质新闻资讯。
背景材料运用的“四重奏”
1987年8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记者杨飚采写的通讯《鲁布革冲击》,就是对新闻背景运用相当成功的力作,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反映经济体制改革深度报道的代表作,至今被视为业界典范,仍有人此文记忆犹新,而津津乐道。
在贵州与云南交界处的大山深处新修鲁布革水电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项目,亦是我国第一次采取国际招标程序授予外国企业承包权的工程。人民日报记者深入现场采访后,就运用背景资料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旧机制与新机制、中国人思维与外国人思维、狭隘的民族心胸与真正的爱国情怀等的“交锋”进行客观真实地探析,画龙点睛般得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的结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文刊发后引起全国读者的强烈反响,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全国施工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在建设领域“全面推广鲁布革经验”,从此,“鲁布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从此驰誉中国,被刻录于历史的记事本上。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由于互联网的运用,新兴媒体异军突起,信息呈现海量倍增,读者价值取向多元化等,从而构建了新的信息传播生态,新闻报道到已由过去仅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切换到“新闻将影响读者什么”的轨迹上,这对传统媒体特别是地市党报提出更高的要求,亟待从业者在贴近性与地域特色方面下足功夫,紧紧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进行“深耕”,写出百姓喜见乐闻的新闻作品,而好的新闻作品都离不开背景资料的成功运用,这已是业界不争的事实。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记者在执业过程中运用新闻背景资料应注意哪些事项?对此,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记者欲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背景材料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要尤为注重下列四点:
其一,注重积累。分门别类建立新闻背景资料库,随时充实新内容,把握相关行业的主要发展态势,有条件最好与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洞察此领域的现状、走势与未来。
其二,注重运用。积累背景资料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运用,要把握分寸运用得恰如其分,不能喧宾夺主。记住,背景资料永远是“配菜”,不是“主菜”,同时,对背景资料要进行系统消化,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不能生搬硬套,尽量避免作品“硬伤”。
其三,注重交流。千万不要闭关自守,同行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既可帮助对方工作,又能加强融合彼此的业务关系,因此,提倡同行之间对背景资料库的知识进行交换使用,这对促进记者的业务水平大有裨益。
其四,注重专长。走马观花式的采访,浮光掠影般的报道,早已永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读者需要“一滴水”,记者就需要“一桶水”。现代社会呼唤专家型记者,执业者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运用和交流,才能逐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采写的新闻自然就有思想深度,就能满足水平不断提高的读者的需求。
综前所述, 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一般指与新闻人物事件有机联系的条件、环境和动因。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深化主题、衬托主体,可以补充事实,增添情趣。
《纽约时报》著名记者阿尔比恩·罗斯非常善于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事件的新闻价值全在于通常被称为新闻背景材料的上下文之中。”这位资深新闻人的经验之谈充分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新闻背景材料在挖掘和体现新闻价值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新闻界翘楚、《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曾说,新闻作品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新闻背景材料,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和表现力就会进一步加强,读者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就会更清晰全面,新闻价值也会大为提高。他在自己的新闻作品集《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书中,对于背景材料独特而灵活的使用,不但丰富了新闻报道内容,而且使不少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起死回生”,达到了“旧闻“变”新闻”的效果。
实践证明,新闻背景材料是对新闻事件产生的条件、特定环境等因素所做的一种客观性的阐释,是对新闻主题的一种平衡性的补充,是新闻作品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读者获取更多信息的一种途径。因此,新闻佳作离不开对新闻背景的运用,记者在执业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新闻背景资料库,并能娴熟地运用背景材料,就可令新闻作品尤其是深度报道更具竞争力、信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