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舍把日”祭祀复活“毛古斯”考析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向渊泉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舍把日,是土家族规模最大、最隆重的祭祖娱神活动。多寨联合举办的叫大摆手,以宗族单寨举行的叫小摆手。传统的举办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也有在三月份举行的叫三月堂。老司城的正月摆手盛况有诗赞云:

    山叠绣屏屏绣多,滩头石鼓声声和;
    土王庙里人如海,每到新年摆手歌。

    永顺不二门的摩崖石刻亦有诗记云:“至今野庙年年赛,村巷欲传摆手歌。”这说明在古溪州大地,土家人非常重视“舍把”祭祀的娱神活动。在祭祀娱神最高潮时,复活一支远祖毛古斯先民上场演译,真是奇妙神秘已极。

    今毛古斯、摆手舞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探索这一神秘文化,本文特作一考析,以供同行研究参考。但愿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毛古斯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毛古斯”是土家族古语译音,意即身有毛,穿草衣的古人。这群古人的表演有跳、有舞、有讲、有唱,朴实记录了土家先民史前生活文化。毛古斯演译是土家人对祖先的崇拜。1959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察团来湘西考察将湘西土家族“毛古斯”划入舞蹈范畴,并认定为是“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弥补了中国原始古舞的艺术史空白”。毛古斯表演时,身穿草衣,头上带有五条冲天草辫的帽子,腹前捆一条尺余长手臂粗的草把。毛古斯表演穿草衣,以示土家远古先民尚不会纺织和做衣服,以草衣御寒;头上饰五条大草辫为角,显示威武勇猛以为雄;腹前所捆的草把,为男性草祖,是祭祀女神的娱神祭器。

    毛古斯所祭之神有祖先有猎神。在山林中表演,用三块石头垒成品字形的小石屋,石屋中放一个用茅草挽成“X”形的草标,代表女性猎神。若在广场演,则在大桌上供奉土家锦西兰卡普四十八勾,也被视为神。毛古斯出场,全身不停的摇摆抖动,让所穿的草衣发现蟋蟋蛸蛸响声。行走多碎步进退,左右摇摆,摇头抖肩,这种动作,是毛古斯的基本舞姿,叫“里立克斯”(意译叫抖跳蚤)。基本舞步为摇摆,有快抖快摇,边抖边摇,这表示毛古斯是从山洞窝棚走出,跳蚤爬了一身,需快抖快摇,抖去烦心小虫才能快乐。

    毛古斯表演的内容有:“祭神”、“拾且”(土家语意即狩猎),那易(土语播种)、“哩嘎”(土语挖土)……毛古斯表演祭神,用双手高捧腹前草祖,对着“X”形草祖女神群作一进一退做爱动作娱神,以求女神的欢乐与护佑。在争婚时也是一场示雄打斗,以求女毛古斯高兴,胜者得偶。表演动作粗犷、豪放、稚拙、古朴、欢快。正因表演动作粗犷,按旧俗出场后要在村外山坡林中演出,不准许女人观看。所以把这种演出叫山林文化。而摆手舞是在摆手堂广场上演出的,能吸引远近数十里的乡人参加,是一次隆重祭祖活动,亦是一次大型社交活动,也是一次物资交流大会。因活动的人多,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上场参加。古《竹枝词》,有这样一首记录老司城摆手盛况。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衅水生波;
    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这种宏大摆手场面叫广场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原始生态山林文化的毛古斯也在演变,去掉了腹前草祖以视文明,美化了服装,美化了动作,以视“提高”。

    表演退出了山林,走入了广场,有时毛古斯又走上了文艺舞台,成为观众喝彩节目,这说明毛古斯在进化。逐渐失去了历史原来面目。

    毛古斯是中国土家族的原始生态文化,是武陵山区土家人唯一传承保留下来的山林文化,他所反映的时代是土家远古“茹毛饮血”母系氏族社会的史前文化。他能通过土家儿孙世世代代祭祖、忆祖,用土家语传承表演至今实属不易。我们一定要建土家文化生态园,将快消失的濒危文化,完整原质原味的保护好,永远完整的传承下去。

    二、毛古斯是土家人追忆性的崇祖祭祀

    摆手舞和毛古斯的演出,是土家族“舍巴日”重要内容。清乾隆《永顺县志》记云:“土俗各寨有摆手堂,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五、六之夜鸣锣击鼓男女聚集摇摆发喊名曰摆手,美祓除不祥也。”古时土家山寨,寨寨有摆手堂,祖庙有叫八部大王庙(也有叫官厅的)多供奉土家原始神八部大神。每年祭祀必在庙前杀猪宰牛,祭祀时要给八部大神嘴上摸生血,叫“血祭”,祭祀者们则煮吃泡汤肉与神共乐。在土司时期,又增建土王祠供土王彭公爵主,向佬官人与田好汉等。在举办“舍巴日”时,摆手堂两侧要扎架两条五、六丈长的火龙,以配照明。摆手堂神前放一张大桌,上供四十八公勾打花被盖与“鸡斗”(又称风动钱),在土王祠两边插参加活动各姓氏的族旗,以示威武荣耀。

    “舍巴日”活动仪式隆重。一般要请寨主或掌坛师组织,其次序为:①请掌坛师赠旗升旗;②请梯玛请神;③掌坛师组织祭祖(一般用八盘或十二盘祭物,祭品多以农产品、瓜果、包谷猪头等奉神);④请掌师(今多请贵宾)点燃火龙与篝火;⑤掌坛师唱开场歌,领众上场摆手。入场先跳“那冬日”(汉译叫单摆);后跳“捏冬日”(汉译叫双摆);再跳“七可松可日”(汉译叫回旋摆)。边跳边唱,一人用土家语领唱众人跟合。高歌震天动地。最后还跳十多个土家人打蚊子、水牛打架、吃豆子、挽麻团、冰口痛……生活与劳作节目,舞语组合古朴、优美,最后掌坛高声宣布:摆手跳完了,大家欢乐了,我们的祖先八部大神、土司王爷、各寨祖先都高兴了。看我们毕兹卡老祖先“毛古斯拔卜卡”也高兴上场来了……这时摆手锣鼓立停,让“毛古斯”出场表演……毛古斯古时多穿棕片、棕叶、绒草、兽皮等编成的衣、帽、裙。腹前捆着尺余长的草祖出场上山表演。今作了不少修改,已改成广场文化节目,可直接在摆手堂广场上表演。

    毛古斯演出必须用土家语,内容一般有“讨土”、“定居”、“耕种”、“争婚”、“捕鱼”、“狩猎”、“赶古鲁子”、“受教化”……

    这一复活表演,显示出做舍把祭祀的博大神力,不光能通神,而且能复活远古祖先,亦说明土家人崇祖有源。

    三、毛古斯是武陵山区最原始的土家先民

    毛古斯世代传承下来的语言、生活文化,是武陵山区土家族最早史前文明。语言是人类最早情感交流的文明工具。故一切都生动证实了这支说土家语的毛古斯先民在武陵山区以渔、猎、采集为生活主要来源,他们不会纺织,过的是共同劳作,平均分配的母系氏族制原始生活。

    据湘西州考古资料反映,酉水流域发现旧石器点已有12处。主要分布于酉水中游带。考古发掘的里耶官山包和茶峒老城区两个点,出土石器数十件……这一批石器特征依袁家荣先生的研究与划分,属“舞水文化类群”舞水属沅水系,酉水属五溪之一,当属同一文化类群。

    新石器时期文化遍布酉水、沅水、澧水之域。目前可确定遗址属性有花垣茶峒、里耶溪口和重庆市酉阳县大溪的笔山坝。这三处遗址的文化属性来至不同地域:笔山坝遗址以峡江地区的哨棚嘴文化为代表,而彭头山文化因素影响到酉水支流的清水江,洞庭湖区的龙山文化则重合于酉水干流旧石器点的分布区。

    结合酉水流域的考古材料,发现商周时期的遗址有数十处,主要分布于酉水干流与主要支流两岸适居的台地,目前发掘已有15处,含盖酉水上、中、下游地区。上游区:自秀山石堤镇梅江汇酉水处以上,发掘5处,遗址下层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器形有釜、罐、豆盘、尊、灯形器、壶器盖以及鸟形器柄、纺轮等,纹饰以交错细绳纹为主,器以石斧居多。中游区从石堤到永顺南渭,这一区最具代表性是东洛和坝嘴遗址。前者以大口缸,磨光黑陶衣高足杯,反映出典型的中原商文化因素。后者则以尖园底器和繁缛多变的压印或刻划纹的特征代表地方土著文化。

    下游区:从南渭州到入沅水,这一段因凤滩水淹没,但支流猛洞河的杨公桥、不二门遗址各上限年代均到商代,而且时代延续紧密,可分三期,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不二门遗址从早到晚体现了文化属性的单纯,说明这是一处生活时间长,人群活动稳定,自成一体化类型。它与汉江、洞庭湖区的商周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与峡江及鄂西山区商周文化又属于同一个大的文化系统。笔者认为这一文化现象应是武陵山区毕兹卡土著先民的核心文化遗存区。

    近几十年来,湘西田野考古作出了成绩,有了不少新发现,澄清了不少历史争端。近几年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也印证不少考古的论断,充分证实了有一支土著先民繁衍在武陵山区酉水流域。

    《尚书·后案》曰:“百濮西南夷……或曰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春秋时代图》把“百濮群夷”字注记在今湖南沅陵一带,其附说云:“濮称百濮,清湖南常德、长州二府境。”吕思勉在《中国民族史》中说:“后来所谓黔中郡,疑亦濮族之地。”春秋时,“楚武王始开濮地而存之。”楚平王时“舟师以伐濮”所伐之濮地当在沅水中游。

    一九九三年《文物》二期,何介钧《关于湘西、湘西北发现的宽格青铜剑》文云:“在湘西北沅澧之域,曾零星出土过一些形制特殊铜剑……先秦时期,在湘西北地区与楚巴杂居的有百濮一些支族……铜剑从形制上的差异当属于濮系。

    濮,亦称“百濮”,在商时期是我国南方的一较大的土著民族。他与“楚”、“越”、“巴”有杂居在武陵之域的记载。而巴人与越人是水上民族多以捕鱼为业,而濮人多深居大山林以狩猎、耕种为本。古濮人有更多保存有土家先民毛古斯人的基因与习俗。这与土家语中山林语汇丰富而河水中语汇贫乏正相吻合。

    据怀化地区考古资料显示,在楚墓或楚人遗址中出现绳纹园形平底罐等不属楚人的特定器物,以罐为主应是“濮文化”。特别在东周时期,“濮人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可见在商周时期,武陵山区交通闭塞,百濮散居以邑落自聚,长期固定少有交往,故能成酉水中游、澧水中、上游的慢长定居生息下来,代表土著属性的不二门遗址土著先民居住连续性时间最长,上从商周,下至秦汉,若依据考古考析,应属濮人。关于濮人古无语言记录,但土家人自称“毕兹卡”,“巴人”自称“阿阳”,苗族自称“果雄”,故推濮人世居武陵山区,以“五溪”为属地,他们应是远古先民毛古斯的后裔无疑。

    通过地名普查,在沅、澧中、下流,在广大湘鄂、渝、黔边区地至今仍保留有很多土家语古地名,还保留有很多土家古习俗,以及部分土家语言。这证明武陵山区是土家古先民生活繁衍区域。很多信息显示,在远古有一支说土家语的先民顺沅、澧、酉水南下,离开武陵山地,在湘湖区域开创了农耕文明。还有一支说土家语的先民西入峡江,在三峡区域开创了铜器文明。直到秦灭巴“巴五子入五溪,分居而聚族”(华阳国志)。巴人一部回迁武陵山区、繁衍了今日众多仍有土家民族共同心理的土家子孙。而南下洞庭的土家先民,一大部分留居在沅、澧中下游,只有一部分害怕洪灾又顺江河而上迁回武陵山区,应称土著农耕先民。这一说在《土家摆手古歌》中得到了证实。古歌的第二部分民族迁徒歌(歌词全用土家语,本文录其汉语意译),摘录于下作为引证。

    …………
    看哩、看哩,漂来一条小船……
    就上这条船吧,社巴公公上船来,
    社巴婆婆上船来,各家婆婆上船来。
    田家、向家、王家、彭家、张家、李家、鲁家……
    各家姑娘、妹妹,

    各家哥哥、姐姐……,样样东西装上船,
    样样路上有用场,竹卦要带来,
    路上还要问神灵,王龙也尺要带上,
    路上还要玩“舍巴” ……,上了船,开了船,
    人多了,船满了,驾起小船开走了……
    船过四方溪,滩陡,河窄,流激……
    到了茨滩,凤滩,船行象射箭……
    王村到了,这里是安身之处,这里是落脚之处,
    要留下的这里留下,要前行的继续开船……
    到了芭茅坪,正好留些人
    留的留下,走的再走……

    到了洗洗口,河中岩头档住路……
    站在船上,看到岸上,岸上是些什么人哩……
    身上捆的芭蕉叶,头上戴的芭茅草;
    舞脚舞手,喊喊叫叫,……

    怪模怪样的人走过来了,社巴公公走上前,
    笑咪咪开言道,天长路远这里来,
    翻山过水这里来,今天宝山借路过,
    借条大路请让开……,他们叽叽咕咕笑,
    哩哩喇喇吹起来,让出一条大路……

    迁徒歌唱出一支土家族先民在古时从沅水进酉水,返回武陵山区,定居,开垦,开创了武陵山区农耕文明。这支说土家语的先民乘船行至洗洗口,所见到穿草衣的怪人应是原留在武陵山区未出山的毛古斯先民。他们仍穿草衣过着母系原始狩猎、采集生活。最后他们在回迁的同宗农耕先民帮助下,走出山林,向他们讨土定居耕种,也步入了农耕文明。这就解惑了毛古斯演出向谁讨土之秘。这也合乎毛古斯表演,出现在“舍巴日”节目之中。演“讨土”、“狩猎”、“受教化”这正与土家先民在迁出迁入武陵山区的大历史背景相吻合,故说中国土家族最早祖先是武陵山区说土家语的“毛古斯”先民。

    四、毛古斯敬奉草标与对“X”符号尊崇

    毛古斯在山林中表演祭祀时,以挽丝茅“X”形草标为神。用男性草祖娱神以求得女神喜欢和护佑。“X”形草标是土家原始实物崇祖符号,而后实物符号在陶文化中又演化成图纹“X”形和“十”字符号。土家人至今任对“X”、“十”字符号特别尊崇。土家人背小孩外出要用黑锅烟在小孩额上画一个“X”或“十,防小孩外出邪恶进身。小孩若卧睡在家,大人外出,需在小孩睡窝边插一把张开成“X”形的剪刀避邪或防白虎罩。土家人外出,火坑的铁三脚圈上要平放张开成“X”的铁钳,防火焰烧屋。土家人若偶感小疾,要送“码子”到“X”即“十”字路口放压,以求平安。土家梯玛请神要跳“十”字步,叫踏八卦拜四方,才能迎得神灵降临。在人迹稀至的山林,还遇土地堂,要挽“X”形草标放于堂内,祈求护佑。在沅、澧、酉水之域考古发现,大部分汉、唐古墓砖的花边多用“X”纹装饰,以保护墓主人安康……可见土家族从古至今是一个崇敬“X”文化符号的古老民族。

    在《中国民族》杂志中的一篇《“世界第一字”的诞生地在中国》文中,民俗学家林河先生这样谈道;要想解开这“X”形符号之谜,需要语言学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后定论。我个人认为,这个“X”形符号应该是最早的“巫”字,也是“文化”的象征。这是因为在九千年前彭头山出土,(湖南澧水之域的澧县地考古在陶棒上发现了“X”符号)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代文化。按中国“女为巫”,“男为觋”的古老传统,这“X”形符号应为女巫通神的灵物,并称这个“X”形符号,要比西亚(伊朗)的世界第一字“X”,早近二千多年。故称是中国也是世界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文字符号了。对史前文化的推断,若用现存有限的文献资料去研究是无法解读与认识的。澧水、沅水中下游从古至今仍是土家生息属地,据今民族调查资料显示该地仍有50%以上的土家人居住。有不少土家语古地名,有些乡村仍说土家语。可见彭头山在远古有土家先民在古城之域生息。彭头山“X”陶文符号的发现应属于土家族所尊崇的远古文化符号——世界第一字。

    彭头山遗址发现了稻谷与稻田,证明早在九千多年前在沅、澧中下游已进入了稻耕文明。种稻需有田。若解读“田”字,外圈应示一坵田沿,“十”字是“X”的图纹通用,表示土家先人在田中耕种或护佑,可见“X”与“十”符号是创造田字的民族文化基因。有禾才有谷,有谷就有米,以“禾”、“米”所组成的字,应是江南水稻文化创字的基因。是江南稻作文化的特征。

    中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林河先生在他《炎帝故里在会同》一文中这样谈道:“中华文明不是五千年的而是一万年,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不在中原,而是在大江南北”。“最早神农炎帝不是出生于中原,而是出生于南方”。“按系统论”,“考证中国的稻作历史超过了一万二千五百年。并且已形成了系统精的‘语言文化’。如汉字的‘禾’、‘米’等字都是稻作语言的特定符号。‘禾’、‘米’有关的字有:禾、稻、糯、粮、籼、秆、秋、科、租、种、精、糁、粥、糙……而北方盛产的黍、粟、稷、高梁、麦等字的符号特征都是从禾、从米,可见是依附于稻作语言,而存在的派生性文化,而非已独创的语言符号”。江南的稻作文化要早于北方农耕文明,南方的陶文符号要早于北方甲骨文。中国文字、秦朝虽有统一,但秦仅统一只不过二十多年,很快为南方楚人所灭亡。楚人建汉朝王国,推行汉朝文化,实多推行的是楚文化。土家人地属楚域,是楚文化重要开拓者之一,故土家人的文化早融汇于楚文化之中,不能说土家人古无文字。故宫博物院古汉碑学家顾铁符先生,在长沙省博物馆一次古文化讲座上说得好:“我是楚国人,不是我光为楚国讲话,今通行的汉文化,应是汉朝文化,核心是传承的楚文化。”老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说明了这一道理。土家人“舍巴日”祭祖供奉四十八勾土家锦。解读四十八勾图纹,应是丰收的稻田,四十八勾的勾纹是表示田的四方勾头丰收禾穗,棱形是田字外沿边的美化。棱中饰的“十”字是对先民祈求与尊崇。供奉四十八勾,是祈求丰收和护佑,笔者在龙山里耶秦城拾到一片古瓦档,其图是一园圈,外四方饰双勾,圈内饰“X”应是四十八勾图最早的雏形。“双勾”纹在今四十八勾图中四角仍有保留,是取一禾双穗丰收吉祥之意。故说四十八勾是土家人祈求吉祥丰收的田字花纹象形图案,所以永顺双凤村摆手祭祀,将西兰卡普四十八勾当神供奉。

    五、土家梯玛巫文化源于毛古斯

    梯玛是土家的古巫,“梯”泛指女性,“玛”即马,梯玛实指骑马祭祀的女巫。随着历史的演变,梯玛早已多为男性,土家古代是社教合一的社会,梯玛权力很大,是政教合一的头人。后来变成了专从事祭祀的职业人员。梯玛祭祀,身穿“班烂”八幅罗裙彩服。以木凳为马,摇八宝铅铃,舞司刀作法,唱《梯玛神歌》请神、驱邪、问卜、常给乡人组织祭祀、押钱、解结、渡关等。
有人把搬旱船的叫行坛梯玛,把设坛以木凳为马坐唱的叫坐坛梯玛。坐坛梯玛所唱的神歌内容有:“舍巴歌”、“服司妥”、“杰卵翻案歌”、“补此思歌”等,祭祀所挂的神画,则为梯玛祭祀的画本。画的内容有:启堂、设师坛、下阴府、请五猖、出阴府、过三元桥、率千军万马押钱、请八部大神、彭公爵主、大江口大喇司、过打洞师、老洞河、五瘟船、晒衣坪、打揪坪、麻阳洞、七檐桥、过黄河、上九天、过天河、拜风神、电母等天神。梯玛所祭之神大都与《九歌》中所见之神相类似。笔者拙文《梯玛神歌与“九歌”辩源》一文已所阐述。 

    毛古斯祭祀与梯玛祭祀有类似的原始之神,有共同的唱词,有相近的念唱法,有相似的舞步抖跳。只是梯玛祭祀比毛古斯祭祀仪式复杂,多了一些父系社会的男神,多了一些道教文化的参杂。毛古斯表演穿草衣,梯玛表演穿“班烂”裙服,共为衣、帽、裙三大件,只是质地不同,这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已由母系社会进入了父系社会的体现。但在梯玛表演上,仍不失毛古斯古文化相承风韵。故说毛古斯请神活动演变成梯玛祭祀,一些简单的说唱演变成复杂的《梯玛神歌》。

    六、“摆手歌舞”源于“毛古斯”

    土家跳摆手、土语叫“舍巴日”。摆手分大摆和小摆两种。无论大摆和小摆,其舞步乐章皆同。舞式分单摆、双摆、回旋摆三种。舞名有:抖狗骚、冰口痛、打蚊子、斗牛、打粑粑、挖土、纺棉等十多种。

    大摆手主祭八部大神,以姓氏入场,人人穿节日盛装,男披“四十八勾”被、手拿神棒,在龙凤旗的指引下高吹牛角、土号、唢呐,在镏子队的欢乐声中“闯架”进堂,活动非常热闹,正如清代诗云:

    新春摆手闹年华,尽是当年老土家。
    问到村人为何事,大家报赛土王爷。

    大摆手参加人多,祭祀复杂。小摆手参加人少,多是同姓氏一村一寨一族之人参加。跳摆手所唱的歌叫《摆手歌》。其内容有:张古老补天、李古老补地、兄妹成亲、生产、迁徒、自卫抗敌等。跳摆手,全族不分大小,尽情欢乐,以示村寨团结兴旺。

    摆手所跳的舞步与毛古斯表演生产、生活舞步基本相同。毛古斯基本舞步以抖跳摇摆为主,而摆手则以同边手脚欢跳为主,同边手脚是反应山林行走,出左手分开树草故出左脚,出右手分开树草,则出右脚而前行,这是森林步行特有表现,同属于森林文化。共有抖跳骚、挖土、种地、情恋等情节,共有基本相同的韵律和鼓点,共有相敬之神,共有相似的祭器。故说:摆手歌舞源于“毛古斯”,而《梯玛神歌》与《摆手歌》应为姊妹篇。这一论点,笔者在拙文《摆手舞探源》一文已作论述。

    七、毛古斯是土家乐歌之源

    毛古斯表演、梯玛祭祀、摆手活动,都是一种有讲有唱有跳的喜庆、祭祀、娱神、娱乐性的活动。其唱词内容丰富,有了不少民乐出现在演出。 

    毛古斯表演中有叙事歌、对歌、恋歌、颂歌道白的萌芽。在《梯玛神歌》和《摆手歌》中盘歌、颂歌、叙事歌、迷语歌、情歌运用也普遍。

    例如:毛古斯表演“做阳春”劳作中相互打趣取乐的一段唱词,可看出毛古斯表演的语言粗俗鄙陋,反映出远古生活的一个侧面。其词云:

    甲、土语唱:杰可入,吉可入,义科入,凹业余科入。(汉译:手脑壳,脚脑壳,你的脑壳,是我鸡巴脑壳。)

    乙、土语唱:杰必必,吉必必,义科入,凹业余必必(汉译:手小小,脚小小,你的脑壳像我鸡巴小小。)

    再如毛古斯的情恋时所唱的情歌,其造句和韵律都较完美,其中一段是:

    啊打啊打列席岔,轭摆构路第簸蜡,

    哪更哪摆昂记了,轭你拉秋火结阿。

    汉语意译:

    大姐大姐讲得乖,句句记在我心怀,样样东西准备好,我在路上接你来。

    这些古语古歌的词、句、韵律都很近似今日的土家民歌。史载:“下俚巴人”之歌实属土家先民古歌,巴人是指峡江巴地后人,俚同澧,俚人实指沅澧之域农耕先民,他们应是武陵山区毛古斯先民之后,用土家语唱古歌,其歌的词、曲、风格很近似今日“竹枝词”。《乐府诗集》(宋)云:唐贞观之中,刘禹锡在沅湘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刘禹锡在《竹枝词》的引言中自述道:“昔屈原居沅、湘间,其居迎神词多鄙陋,乃作《九歌》至于今,荆楚鼓舞之故,新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显见《竹枝》是受《九歌》的启示,屈原的九歌是受土家民歌的影响加工创作而成,《竹枝词》至今广泛留传在武陵山区,土家人生息地域。

    毛古斯、摆手歌舞、梯玛祭祀活动中分别选用了大鼓、大锣、土号、唢呐、镏子、木叶、咚咚喹……以助热闹。毛古斯表演情恋唱恋歌用木叶引奏,后来一般山歌也多用木叶伴奏或独奏。清有《竹枝》云:

    映山花开女儿忙,芩山桃葱菜味香,
    歌声相连凭木叶,娇声吹断路人肠。
    可见木叶吹奏悠声动听,能使路人断肠。

    咚咚喹,是恋歌演奏中常见的乐器,它是用一根小竹管长约五寸,雕四个小孔,上端削一个小契口,并留下小盖片为璜,含在口内吹奏,发出悠扬宛转的声音,吹奏曲调多为摆手歌的韵律。这种短笛型吹奏管乐器在不二门商代古遗址就有骨笛出土,应有传承关系,这种吹奏乐为土家青年情恋与牧童所喜爱。

    清有《竹枝》赞云:

    淙淙流水白云飞,翠色重重笼四周,
    三五姑娘齐吹奏,悠场宛转咚咚喹。

    打镏子,土语叫“家伙哈”。是用一种特殊造型的土钹,握于两手掌内,对拍演奏,有如击掌,用大锣、勾锣填奏,曲牌动听热闹。一般固定旋律有似同“摆手”节奏的鼓点。每一个曲牌,只是开头乐句用动物的行声和抽象的形象造型成曲。镏子有一百多个曲牌,都是根据曲牌开头音响造型而定名的。打完曲牌头的乐句后,再转入固定的曲谱叫“上车”。要演奏时间长,就多打几翻。一般常见的镏子曲牌有锦鸡拍翅、打马过桥、鸡捉米、八哥洗澡、喜雀闹梅、龙吐涎、双龙出洞、鸡婆窝蛋等。镏子表演在国内多次受奖,在国外也广受欢迎。岂知这优美的乐器与乐章源创于武陵山区土家先民。

    八、从毛古斯探土家人生活的演变

    从语言来讲,毛古斯保留有土家族古老的土语,可见毛古斯是武陵山区最早讲土语的先民。据王氏族谱载:有王氏避秦乱奔楚来到酉水西枯村,即今日永顺县王村。见有土人居巢穴,说话如鸟语,王氏进入后习其俗,学其语而成今土家族一大姓氏。可见当时说话如鸟语的土人就是战国时期的土家先民。后到唐、宋,正史方有“土兵”、“土军”、“土人”的记载。这支说土语,自称毕兹卡的古老民族,1956年国家才正式定名为土家族。当年著名的语言学家王静如先生研定:“土家族语言,不属汉语,更不是汉语方言。也不是苗、瑶族的语言,又不是侗泰族的语言,湘西土家族乃是汉藏缅语族,比较近于彝语的独立语言”。语言是人类进化最早的文明产物,是识别一个民族重要标志之一。“民族意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民族语言之上,民族语出现之时,也就是民族意识形成之时……”可见土家族语言形成是很早的。传至今日,大部分古土语留存在“毛古斯”、“梯玛祭祀”、“摆手歌”和一些交通闭塞大山区的土家后裔中。

    毛古斯时代的先民,生活来源主要是狩猎和采集。高山林区生活期较长,故在土语中,山林里的词汇丰富。因狩猎靠人多,所以先民们多聚族而居,行大家制。故留在今天土语称谓上除父母有单独的称谓外,对其他人不论族内族外,同一代人的称谓只分性别和年龄大小,都是一个称谓。

    毛古斯古人没有姓氏,土家供奉最早的男神“八部大神”,也无姓氏,分别叫熬潮河舒、西梯佬、西河佬、里都等。唐末溪州有老土酋叫吴著冲、惹巴冲的。后也有土司大将叫努力甲吧、科洞毛人、锡枯热西、热其八等。今土家族后裔都有了姓氏,应为汉重姓。

    土家族的婚俗,在毛古斯表演中可看出婚恋要通过情恋、示雄搭肩而结合,以歌为媒的自由婚俗一直延至清初。而土家服装,毛古斯是衣、帽、裙三大件,到了后来土家服装仍是衣、帽、裙,男女一式,直到改土归流后方废。

    土家人的居住,最早毛古斯无定居,住巢穴。在湘西永顺王村新石器时期遗址和不二门商周遗址中所见古人亦居巢穴,以渔猎为生,并出土有石器、陶器和卜骨,可见已有巫文化的活动。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载道:五溪的边缘山区,唐代时还“不以牛耕”、“种畲田”、“每岁一易”。人们“散居山洞间,依树层巢而居”。《永顺县志》民俗条:“土人居住喜择高”,“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形成原始高山聚落。《汉书沟血志》说:“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又有“城聚”之词。城聚应指村落和城镇。后晋五代湘西“溪州铜柱”铭云:“迁周城于平岸”。应指为适应经济发展,大部分村落由山顶迁向适于耕种的平地和溪旁。城镇也迁至较大的平地和交通方便的河岸。故在湘西的溪州出现了唐、宋、元、明、清的灵溪司城繁荣景象。在土司时代,土民的住房规定“不准盖瓦”,所以土民只能住竹篱茅舍。就是交通便宜,工商繁荣的王村也是“层层茅层列市门”。清有《竹枝云》:

    白岩洞畔住侬家,茅舍竹篱柱三叉,
    早上爱听雀鸟噪,春来喜看杜鹃花。

    清改土归流后,废除土司旧制,土民住屋盖瓦,一些乡村多建一正二厢转脚楼和一些一字造型木构建筑。

    九、结束语

    毛古斯人是中国土家族远古的祖先,“毛古斯舞”是土家族最早原始古舞。其舞朴实地反映了土家先民远古的信仰、生产、生活。从毛古斯的表演内涵可窥探出土家族语言文化、服饰文化以及生活习俗信仰之源。毛古斯所展示的土家古文化不是流而是源,是研究中国土家族文化难觅的活化石。

责任编辑
标签田野调查    
0

“舍把日”祭祀复活“毛古斯”考析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向渊泉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舍把日,是土家族规模最大、最隆重的祭祖娱神活动。多寨联合举办的叫大摆手,以宗族单寨举行的叫小摆手。传统的举办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也有在三月份举行的叫三月堂。老司城的正月摆手盛况有诗赞云:

    山叠绣屏屏绣多,滩头石鼓声声和;
    土王庙里人如海,每到新年摆手歌。

    永顺不二门的摩崖石刻亦有诗记云:“至今野庙年年赛,村巷欲传摆手歌。”这说明在古溪州大地,土家人非常重视“舍把”祭祀的娱神活动。在祭祀娱神最高潮时,复活一支远祖毛古斯先民上场演译,真是奇妙神秘已极。

    今毛古斯、摆手舞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探索这一神秘文化,本文特作一考析,以供同行研究参考。但愿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毛古斯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毛古斯”是土家族古语译音,意即身有毛,穿草衣的古人。这群古人的表演有跳、有舞、有讲、有唱,朴实记录了土家先民史前生活文化。毛古斯演译是土家人对祖先的崇拜。1959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察团来湘西考察将湘西土家族“毛古斯”划入舞蹈范畴,并认定为是“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弥补了中国原始古舞的艺术史空白”。毛古斯表演时,身穿草衣,头上带有五条冲天草辫的帽子,腹前捆一条尺余长手臂粗的草把。毛古斯表演穿草衣,以示土家远古先民尚不会纺织和做衣服,以草衣御寒;头上饰五条大草辫为角,显示威武勇猛以为雄;腹前所捆的草把,为男性草祖,是祭祀女神的娱神祭器。

    毛古斯所祭之神有祖先有猎神。在山林中表演,用三块石头垒成品字形的小石屋,石屋中放一个用茅草挽成“X”形的草标,代表女性猎神。若在广场演,则在大桌上供奉土家锦西兰卡普四十八勾,也被视为神。毛古斯出场,全身不停的摇摆抖动,让所穿的草衣发现蟋蟋蛸蛸响声。行走多碎步进退,左右摇摆,摇头抖肩,这种动作,是毛古斯的基本舞姿,叫“里立克斯”(意译叫抖跳蚤)。基本舞步为摇摆,有快抖快摇,边抖边摇,这表示毛古斯是从山洞窝棚走出,跳蚤爬了一身,需快抖快摇,抖去烦心小虫才能快乐。

    毛古斯表演的内容有:“祭神”、“拾且”(土家语意即狩猎),那易(土语播种)、“哩嘎”(土语挖土)……毛古斯表演祭神,用双手高捧腹前草祖,对着“X”形草祖女神群作一进一退做爱动作娱神,以求女神的欢乐与护佑。在争婚时也是一场示雄打斗,以求女毛古斯高兴,胜者得偶。表演动作粗犷、豪放、稚拙、古朴、欢快。正因表演动作粗犷,按旧俗出场后要在村外山坡林中演出,不准许女人观看。所以把这种演出叫山林文化。而摆手舞是在摆手堂广场上演出的,能吸引远近数十里的乡人参加,是一次隆重祭祖活动,亦是一次大型社交活动,也是一次物资交流大会。因活动的人多,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上场参加。古《竹枝词》,有这样一首记录老司城摆手盛况。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衅水生波;
    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这种宏大摆手场面叫广场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原始生态山林文化的毛古斯也在演变,去掉了腹前草祖以视文明,美化了服装,美化了动作,以视“提高”。

    表演退出了山林,走入了广场,有时毛古斯又走上了文艺舞台,成为观众喝彩节目,这说明毛古斯在进化。逐渐失去了历史原来面目。

    毛古斯是中国土家族的原始生态文化,是武陵山区土家人唯一传承保留下来的山林文化,他所反映的时代是土家远古“茹毛饮血”母系氏族社会的史前文化。他能通过土家儿孙世世代代祭祖、忆祖,用土家语传承表演至今实属不易。我们一定要建土家文化生态园,将快消失的濒危文化,完整原质原味的保护好,永远完整的传承下去。

    二、毛古斯是土家人追忆性的崇祖祭祀

    摆手舞和毛古斯的演出,是土家族“舍巴日”重要内容。清乾隆《永顺县志》记云:“土俗各寨有摆手堂,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五、六之夜鸣锣击鼓男女聚集摇摆发喊名曰摆手,美祓除不祥也。”古时土家山寨,寨寨有摆手堂,祖庙有叫八部大王庙(也有叫官厅的)多供奉土家原始神八部大神。每年祭祀必在庙前杀猪宰牛,祭祀时要给八部大神嘴上摸生血,叫“血祭”,祭祀者们则煮吃泡汤肉与神共乐。在土司时期,又增建土王祠供土王彭公爵主,向佬官人与田好汉等。在举办“舍巴日”时,摆手堂两侧要扎架两条五、六丈长的火龙,以配照明。摆手堂神前放一张大桌,上供四十八公勾打花被盖与“鸡斗”(又称风动钱),在土王祠两边插参加活动各姓氏的族旗,以示威武荣耀。

    “舍巴日”活动仪式隆重。一般要请寨主或掌坛师组织,其次序为:①请掌坛师赠旗升旗;②请梯玛请神;③掌坛师组织祭祖(一般用八盘或十二盘祭物,祭品多以农产品、瓜果、包谷猪头等奉神);④请掌师(今多请贵宾)点燃火龙与篝火;⑤掌坛师唱开场歌,领众上场摆手。入场先跳“那冬日”(汉译叫单摆);后跳“捏冬日”(汉译叫双摆);再跳“七可松可日”(汉译叫回旋摆)。边跳边唱,一人用土家语领唱众人跟合。高歌震天动地。最后还跳十多个土家人打蚊子、水牛打架、吃豆子、挽麻团、冰口痛……生活与劳作节目,舞语组合古朴、优美,最后掌坛高声宣布:摆手跳完了,大家欢乐了,我们的祖先八部大神、土司王爷、各寨祖先都高兴了。看我们毕兹卡老祖先“毛古斯拔卜卡”也高兴上场来了……这时摆手锣鼓立停,让“毛古斯”出场表演……毛古斯古时多穿棕片、棕叶、绒草、兽皮等编成的衣、帽、裙。腹前捆着尺余长的草祖出场上山表演。今作了不少修改,已改成广场文化节目,可直接在摆手堂广场上表演。

    毛古斯演出必须用土家语,内容一般有“讨土”、“定居”、“耕种”、“争婚”、“捕鱼”、“狩猎”、“赶古鲁子”、“受教化”……

    这一复活表演,显示出做舍把祭祀的博大神力,不光能通神,而且能复活远古祖先,亦说明土家人崇祖有源。

    三、毛古斯是武陵山区最原始的土家先民

    毛古斯世代传承下来的语言、生活文化,是武陵山区土家族最早史前文明。语言是人类最早情感交流的文明工具。故一切都生动证实了这支说土家语的毛古斯先民在武陵山区以渔、猎、采集为生活主要来源,他们不会纺织,过的是共同劳作,平均分配的母系氏族制原始生活。

    据湘西州考古资料反映,酉水流域发现旧石器点已有12处。主要分布于酉水中游带。考古发掘的里耶官山包和茶峒老城区两个点,出土石器数十件……这一批石器特征依袁家荣先生的研究与划分,属“舞水文化类群”舞水属沅水系,酉水属五溪之一,当属同一文化类群。

    新石器时期文化遍布酉水、沅水、澧水之域。目前可确定遗址属性有花垣茶峒、里耶溪口和重庆市酉阳县大溪的笔山坝。这三处遗址的文化属性来至不同地域:笔山坝遗址以峡江地区的哨棚嘴文化为代表,而彭头山文化因素影响到酉水支流的清水江,洞庭湖区的龙山文化则重合于酉水干流旧石器点的分布区。

    结合酉水流域的考古材料,发现商周时期的遗址有数十处,主要分布于酉水干流与主要支流两岸适居的台地,目前发掘已有15处,含盖酉水上、中、下游地区。上游区:自秀山石堤镇梅江汇酉水处以上,发掘5处,遗址下层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器形有釜、罐、豆盘、尊、灯形器、壶器盖以及鸟形器柄、纺轮等,纹饰以交错细绳纹为主,器以石斧居多。中游区从石堤到永顺南渭,这一区最具代表性是东洛和坝嘴遗址。前者以大口缸,磨光黑陶衣高足杯,反映出典型的中原商文化因素。后者则以尖园底器和繁缛多变的压印或刻划纹的特征代表地方土著文化。

    下游区:从南渭州到入沅水,这一段因凤滩水淹没,但支流猛洞河的杨公桥、不二门遗址各上限年代均到商代,而且时代延续紧密,可分三期,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不二门遗址从早到晚体现了文化属性的单纯,说明这是一处生活时间长,人群活动稳定,自成一体化类型。它与汉江、洞庭湖区的商周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与峡江及鄂西山区商周文化又属于同一个大的文化系统。笔者认为这一文化现象应是武陵山区毕兹卡土著先民的核心文化遗存区。

    近几十年来,湘西田野考古作出了成绩,有了不少新发现,澄清了不少历史争端。近几年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也印证不少考古的论断,充分证实了有一支土著先民繁衍在武陵山区酉水流域。

    《尚书·后案》曰:“百濮西南夷……或曰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春秋时代图》把“百濮群夷”字注记在今湖南沅陵一带,其附说云:“濮称百濮,清湖南常德、长州二府境。”吕思勉在《中国民族史》中说:“后来所谓黔中郡,疑亦濮族之地。”春秋时,“楚武王始开濮地而存之。”楚平王时“舟师以伐濮”所伐之濮地当在沅水中游。

    一九九三年《文物》二期,何介钧《关于湘西、湘西北发现的宽格青铜剑》文云:“在湘西北沅澧之域,曾零星出土过一些形制特殊铜剑……先秦时期,在湘西北地区与楚巴杂居的有百濮一些支族……铜剑从形制上的差异当属于濮系。

    濮,亦称“百濮”,在商时期是我国南方的一较大的土著民族。他与“楚”、“越”、“巴”有杂居在武陵之域的记载。而巴人与越人是水上民族多以捕鱼为业,而濮人多深居大山林以狩猎、耕种为本。古濮人有更多保存有土家先民毛古斯人的基因与习俗。这与土家语中山林语汇丰富而河水中语汇贫乏正相吻合。

    据怀化地区考古资料显示,在楚墓或楚人遗址中出现绳纹园形平底罐等不属楚人的特定器物,以罐为主应是“濮文化”。特别在东周时期,“濮人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可见在商周时期,武陵山区交通闭塞,百濮散居以邑落自聚,长期固定少有交往,故能成酉水中游、澧水中、上游的慢长定居生息下来,代表土著属性的不二门遗址土著先民居住连续性时间最长,上从商周,下至秦汉,若依据考古考析,应属濮人。关于濮人古无语言记录,但土家人自称“毕兹卡”,“巴人”自称“阿阳”,苗族自称“果雄”,故推濮人世居武陵山区,以“五溪”为属地,他们应是远古先民毛古斯的后裔无疑。

    通过地名普查,在沅、澧中、下流,在广大湘鄂、渝、黔边区地至今仍保留有很多土家语古地名,还保留有很多土家古习俗,以及部分土家语言。这证明武陵山区是土家古先民生活繁衍区域。很多信息显示,在远古有一支说土家语的先民顺沅、澧、酉水南下,离开武陵山地,在湘湖区域开创了农耕文明。还有一支说土家语的先民西入峡江,在三峡区域开创了铜器文明。直到秦灭巴“巴五子入五溪,分居而聚族”(华阳国志)。巴人一部回迁武陵山区、繁衍了今日众多仍有土家民族共同心理的土家子孙。而南下洞庭的土家先民,一大部分留居在沅、澧中下游,只有一部分害怕洪灾又顺江河而上迁回武陵山区,应称土著农耕先民。这一说在《土家摆手古歌》中得到了证实。古歌的第二部分民族迁徒歌(歌词全用土家语,本文录其汉语意译),摘录于下作为引证。

    …………
    看哩、看哩,漂来一条小船……
    就上这条船吧,社巴公公上船来,
    社巴婆婆上船来,各家婆婆上船来。
    田家、向家、王家、彭家、张家、李家、鲁家……
    各家姑娘、妹妹,

    各家哥哥、姐姐……,样样东西装上船,
    样样路上有用场,竹卦要带来,
    路上还要问神灵,王龙也尺要带上,
    路上还要玩“舍巴” ……,上了船,开了船,
    人多了,船满了,驾起小船开走了……
    船过四方溪,滩陡,河窄,流激……
    到了茨滩,凤滩,船行象射箭……
    王村到了,这里是安身之处,这里是落脚之处,
    要留下的这里留下,要前行的继续开船……
    到了芭茅坪,正好留些人
    留的留下,走的再走……

    到了洗洗口,河中岩头档住路……
    站在船上,看到岸上,岸上是些什么人哩……
    身上捆的芭蕉叶,头上戴的芭茅草;
    舞脚舞手,喊喊叫叫,……

    怪模怪样的人走过来了,社巴公公走上前,
    笑咪咪开言道,天长路远这里来,
    翻山过水这里来,今天宝山借路过,
    借条大路请让开……,他们叽叽咕咕笑,
    哩哩喇喇吹起来,让出一条大路……

    迁徒歌唱出一支土家族先民在古时从沅水进酉水,返回武陵山区,定居,开垦,开创了武陵山区农耕文明。这支说土家语的先民乘船行至洗洗口,所见到穿草衣的怪人应是原留在武陵山区未出山的毛古斯先民。他们仍穿草衣过着母系原始狩猎、采集生活。最后他们在回迁的同宗农耕先民帮助下,走出山林,向他们讨土定居耕种,也步入了农耕文明。这就解惑了毛古斯演出向谁讨土之秘。这也合乎毛古斯表演,出现在“舍巴日”节目之中。演“讨土”、“狩猎”、“受教化”这正与土家先民在迁出迁入武陵山区的大历史背景相吻合,故说中国土家族最早祖先是武陵山区说土家语的“毛古斯”先民。

    四、毛古斯敬奉草标与对“X”符号尊崇

    毛古斯在山林中表演祭祀时,以挽丝茅“X”形草标为神。用男性草祖娱神以求得女神喜欢和护佑。“X”形草标是土家原始实物崇祖符号,而后实物符号在陶文化中又演化成图纹“X”形和“十”字符号。土家人至今任对“X”、“十”字符号特别尊崇。土家人背小孩外出要用黑锅烟在小孩额上画一个“X”或“十,防小孩外出邪恶进身。小孩若卧睡在家,大人外出,需在小孩睡窝边插一把张开成“X”形的剪刀避邪或防白虎罩。土家人外出,火坑的铁三脚圈上要平放张开成“X”的铁钳,防火焰烧屋。土家人若偶感小疾,要送“码子”到“X”即“十”字路口放压,以求平安。土家梯玛请神要跳“十”字步,叫踏八卦拜四方,才能迎得神灵降临。在人迹稀至的山林,还遇土地堂,要挽“X”形草标放于堂内,祈求护佑。在沅、澧、酉水之域考古发现,大部分汉、唐古墓砖的花边多用“X”纹装饰,以保护墓主人安康……可见土家族从古至今是一个崇敬“X”文化符号的古老民族。

    在《中国民族》杂志中的一篇《“世界第一字”的诞生地在中国》文中,民俗学家林河先生这样谈道;要想解开这“X”形符号之谜,需要语言学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后定论。我个人认为,这个“X”形符号应该是最早的“巫”字,也是“文化”的象征。这是因为在九千年前彭头山出土,(湖南澧水之域的澧县地考古在陶棒上发现了“X”符号)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代文化。按中国“女为巫”,“男为觋”的古老传统,这“X”形符号应为女巫通神的灵物,并称这个“X”形符号,要比西亚(伊朗)的世界第一字“X”,早近二千多年。故称是中国也是世界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文字符号了。对史前文化的推断,若用现存有限的文献资料去研究是无法解读与认识的。澧水、沅水中下游从古至今仍是土家生息属地,据今民族调查资料显示该地仍有50%以上的土家人居住。有不少土家语古地名,有些乡村仍说土家语。可见彭头山在远古有土家先民在古城之域生息。彭头山“X”陶文符号的发现应属于土家族所尊崇的远古文化符号——世界第一字。

    彭头山遗址发现了稻谷与稻田,证明早在九千多年前在沅、澧中下游已进入了稻耕文明。种稻需有田。若解读“田”字,外圈应示一坵田沿,“十”字是“X”的图纹通用,表示土家先人在田中耕种或护佑,可见“X”与“十”符号是创造田字的民族文化基因。有禾才有谷,有谷就有米,以“禾”、“米”所组成的字,应是江南水稻文化创字的基因。是江南稻作文化的特征。

    中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林河先生在他《炎帝故里在会同》一文中这样谈道:“中华文明不是五千年的而是一万年,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不在中原,而是在大江南北”。“最早神农炎帝不是出生于中原,而是出生于南方”。“按系统论”,“考证中国的稻作历史超过了一万二千五百年。并且已形成了系统精的‘语言文化’。如汉字的‘禾’、‘米’等字都是稻作语言的特定符号。‘禾’、‘米’有关的字有:禾、稻、糯、粮、籼、秆、秋、科、租、种、精、糁、粥、糙……而北方盛产的黍、粟、稷、高梁、麦等字的符号特征都是从禾、从米,可见是依附于稻作语言,而存在的派生性文化,而非已独创的语言符号”。江南的稻作文化要早于北方农耕文明,南方的陶文符号要早于北方甲骨文。中国文字、秦朝虽有统一,但秦仅统一只不过二十多年,很快为南方楚人所灭亡。楚人建汉朝王国,推行汉朝文化,实多推行的是楚文化。土家人地属楚域,是楚文化重要开拓者之一,故土家人的文化早融汇于楚文化之中,不能说土家人古无文字。故宫博物院古汉碑学家顾铁符先生,在长沙省博物馆一次古文化讲座上说得好:“我是楚国人,不是我光为楚国讲话,今通行的汉文化,应是汉朝文化,核心是传承的楚文化。”老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说明了这一道理。土家人“舍巴日”祭祖供奉四十八勾土家锦。解读四十八勾图纹,应是丰收的稻田,四十八勾的勾纹是表示田的四方勾头丰收禾穗,棱形是田字外沿边的美化。棱中饰的“十”字是对先民祈求与尊崇。供奉四十八勾,是祈求丰收和护佑,笔者在龙山里耶秦城拾到一片古瓦档,其图是一园圈,外四方饰双勾,圈内饰“X”应是四十八勾图最早的雏形。“双勾”纹在今四十八勾图中四角仍有保留,是取一禾双穗丰收吉祥之意。故说四十八勾是土家人祈求吉祥丰收的田字花纹象形图案,所以永顺双凤村摆手祭祀,将西兰卡普四十八勾当神供奉。

    五、土家梯玛巫文化源于毛古斯

    梯玛是土家的古巫,“梯”泛指女性,“玛”即马,梯玛实指骑马祭祀的女巫。随着历史的演变,梯玛早已多为男性,土家古代是社教合一的社会,梯玛权力很大,是政教合一的头人。后来变成了专从事祭祀的职业人员。梯玛祭祀,身穿“班烂”八幅罗裙彩服。以木凳为马,摇八宝铅铃,舞司刀作法,唱《梯玛神歌》请神、驱邪、问卜、常给乡人组织祭祀、押钱、解结、渡关等。
有人把搬旱船的叫行坛梯玛,把设坛以木凳为马坐唱的叫坐坛梯玛。坐坛梯玛所唱的神歌内容有:“舍巴歌”、“服司妥”、“杰卵翻案歌”、“补此思歌”等,祭祀所挂的神画,则为梯玛祭祀的画本。画的内容有:启堂、设师坛、下阴府、请五猖、出阴府、过三元桥、率千军万马押钱、请八部大神、彭公爵主、大江口大喇司、过打洞师、老洞河、五瘟船、晒衣坪、打揪坪、麻阳洞、七檐桥、过黄河、上九天、过天河、拜风神、电母等天神。梯玛所祭之神大都与《九歌》中所见之神相类似。笔者拙文《梯玛神歌与“九歌”辩源》一文已所阐述。 

    毛古斯祭祀与梯玛祭祀有类似的原始之神,有共同的唱词,有相近的念唱法,有相似的舞步抖跳。只是梯玛祭祀比毛古斯祭祀仪式复杂,多了一些父系社会的男神,多了一些道教文化的参杂。毛古斯表演穿草衣,梯玛表演穿“班烂”裙服,共为衣、帽、裙三大件,只是质地不同,这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已由母系社会进入了父系社会的体现。但在梯玛表演上,仍不失毛古斯古文化相承风韵。故说毛古斯请神活动演变成梯玛祭祀,一些简单的说唱演变成复杂的《梯玛神歌》。

    六、“摆手歌舞”源于“毛古斯”

    土家跳摆手、土语叫“舍巴日”。摆手分大摆和小摆两种。无论大摆和小摆,其舞步乐章皆同。舞式分单摆、双摆、回旋摆三种。舞名有:抖狗骚、冰口痛、打蚊子、斗牛、打粑粑、挖土、纺棉等十多种。

    大摆手主祭八部大神,以姓氏入场,人人穿节日盛装,男披“四十八勾”被、手拿神棒,在龙凤旗的指引下高吹牛角、土号、唢呐,在镏子队的欢乐声中“闯架”进堂,活动非常热闹,正如清代诗云:

    新春摆手闹年华,尽是当年老土家。
    问到村人为何事,大家报赛土王爷。

    大摆手参加人多,祭祀复杂。小摆手参加人少,多是同姓氏一村一寨一族之人参加。跳摆手所唱的歌叫《摆手歌》。其内容有:张古老补天、李古老补地、兄妹成亲、生产、迁徒、自卫抗敌等。跳摆手,全族不分大小,尽情欢乐,以示村寨团结兴旺。

    摆手所跳的舞步与毛古斯表演生产、生活舞步基本相同。毛古斯基本舞步以抖跳摇摆为主,而摆手则以同边手脚欢跳为主,同边手脚是反应山林行走,出左手分开树草故出左脚,出右手分开树草,则出右脚而前行,这是森林步行特有表现,同属于森林文化。共有抖跳骚、挖土、种地、情恋等情节,共有基本相同的韵律和鼓点,共有相敬之神,共有相似的祭器。故说:摆手歌舞源于“毛古斯”,而《梯玛神歌》与《摆手歌》应为姊妹篇。这一论点,笔者在拙文《摆手舞探源》一文已作论述。

    七、毛古斯是土家乐歌之源

    毛古斯表演、梯玛祭祀、摆手活动,都是一种有讲有唱有跳的喜庆、祭祀、娱神、娱乐性的活动。其唱词内容丰富,有了不少民乐出现在演出。 

    毛古斯表演中有叙事歌、对歌、恋歌、颂歌道白的萌芽。在《梯玛神歌》和《摆手歌》中盘歌、颂歌、叙事歌、迷语歌、情歌运用也普遍。

    例如:毛古斯表演“做阳春”劳作中相互打趣取乐的一段唱词,可看出毛古斯表演的语言粗俗鄙陋,反映出远古生活的一个侧面。其词云:

    甲、土语唱:杰可入,吉可入,义科入,凹业余科入。(汉译:手脑壳,脚脑壳,你的脑壳,是我鸡巴脑壳。)

    乙、土语唱:杰必必,吉必必,义科入,凹业余必必(汉译:手小小,脚小小,你的脑壳像我鸡巴小小。)

    再如毛古斯的情恋时所唱的情歌,其造句和韵律都较完美,其中一段是:

    啊打啊打列席岔,轭摆构路第簸蜡,

    哪更哪摆昂记了,轭你拉秋火结阿。

    汉语意译:

    大姐大姐讲得乖,句句记在我心怀,样样东西准备好,我在路上接你来。

    这些古语古歌的词、句、韵律都很近似今日的土家民歌。史载:“下俚巴人”之歌实属土家先民古歌,巴人是指峡江巴地后人,俚同澧,俚人实指沅澧之域农耕先民,他们应是武陵山区毛古斯先民之后,用土家语唱古歌,其歌的词、曲、风格很近似今日“竹枝词”。《乐府诗集》(宋)云:唐贞观之中,刘禹锡在沅湘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刘禹锡在《竹枝词》的引言中自述道:“昔屈原居沅、湘间,其居迎神词多鄙陋,乃作《九歌》至于今,荆楚鼓舞之故,新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显见《竹枝》是受《九歌》的启示,屈原的九歌是受土家民歌的影响加工创作而成,《竹枝词》至今广泛留传在武陵山区,土家人生息地域。

    毛古斯、摆手歌舞、梯玛祭祀活动中分别选用了大鼓、大锣、土号、唢呐、镏子、木叶、咚咚喹……以助热闹。毛古斯表演情恋唱恋歌用木叶引奏,后来一般山歌也多用木叶伴奏或独奏。清有《竹枝》云:

    映山花开女儿忙,芩山桃葱菜味香,
    歌声相连凭木叶,娇声吹断路人肠。
    可见木叶吹奏悠声动听,能使路人断肠。

    咚咚喹,是恋歌演奏中常见的乐器,它是用一根小竹管长约五寸,雕四个小孔,上端削一个小契口,并留下小盖片为璜,含在口内吹奏,发出悠扬宛转的声音,吹奏曲调多为摆手歌的韵律。这种短笛型吹奏管乐器在不二门商代古遗址就有骨笛出土,应有传承关系,这种吹奏乐为土家青年情恋与牧童所喜爱。

    清有《竹枝》赞云:

    淙淙流水白云飞,翠色重重笼四周,
    三五姑娘齐吹奏,悠场宛转咚咚喹。

    打镏子,土语叫“家伙哈”。是用一种特殊造型的土钹,握于两手掌内,对拍演奏,有如击掌,用大锣、勾锣填奏,曲牌动听热闹。一般固定旋律有似同“摆手”节奏的鼓点。每一个曲牌,只是开头乐句用动物的行声和抽象的形象造型成曲。镏子有一百多个曲牌,都是根据曲牌开头音响造型而定名的。打完曲牌头的乐句后,再转入固定的曲谱叫“上车”。要演奏时间长,就多打几翻。一般常见的镏子曲牌有锦鸡拍翅、打马过桥、鸡捉米、八哥洗澡、喜雀闹梅、龙吐涎、双龙出洞、鸡婆窝蛋等。镏子表演在国内多次受奖,在国外也广受欢迎。岂知这优美的乐器与乐章源创于武陵山区土家先民。

    八、从毛古斯探土家人生活的演变

    从语言来讲,毛古斯保留有土家族古老的土语,可见毛古斯是武陵山区最早讲土语的先民。据王氏族谱载:有王氏避秦乱奔楚来到酉水西枯村,即今日永顺县王村。见有土人居巢穴,说话如鸟语,王氏进入后习其俗,学其语而成今土家族一大姓氏。可见当时说话如鸟语的土人就是战国时期的土家先民。后到唐、宋,正史方有“土兵”、“土军”、“土人”的记载。这支说土语,自称毕兹卡的古老民族,1956年国家才正式定名为土家族。当年著名的语言学家王静如先生研定:“土家族语言,不属汉语,更不是汉语方言。也不是苗、瑶族的语言,又不是侗泰族的语言,湘西土家族乃是汉藏缅语族,比较近于彝语的独立语言”。语言是人类进化最早的文明产物,是识别一个民族重要标志之一。“民族意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民族语言之上,民族语出现之时,也就是民族意识形成之时……”可见土家族语言形成是很早的。传至今日,大部分古土语留存在“毛古斯”、“梯玛祭祀”、“摆手歌”和一些交通闭塞大山区的土家后裔中。

    毛古斯时代的先民,生活来源主要是狩猎和采集。高山林区生活期较长,故在土语中,山林里的词汇丰富。因狩猎靠人多,所以先民们多聚族而居,行大家制。故留在今天土语称谓上除父母有单独的称谓外,对其他人不论族内族外,同一代人的称谓只分性别和年龄大小,都是一个称谓。

    毛古斯古人没有姓氏,土家供奉最早的男神“八部大神”,也无姓氏,分别叫熬潮河舒、西梯佬、西河佬、里都等。唐末溪州有老土酋叫吴著冲、惹巴冲的。后也有土司大将叫努力甲吧、科洞毛人、锡枯热西、热其八等。今土家族后裔都有了姓氏,应为汉重姓。

    土家族的婚俗,在毛古斯表演中可看出婚恋要通过情恋、示雄搭肩而结合,以歌为媒的自由婚俗一直延至清初。而土家服装,毛古斯是衣、帽、裙三大件,到了后来土家服装仍是衣、帽、裙,男女一式,直到改土归流后方废。

    土家人的居住,最早毛古斯无定居,住巢穴。在湘西永顺王村新石器时期遗址和不二门商周遗址中所见古人亦居巢穴,以渔猎为生,并出土有石器、陶器和卜骨,可见已有巫文化的活动。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载道:五溪的边缘山区,唐代时还“不以牛耕”、“种畲田”、“每岁一易”。人们“散居山洞间,依树层巢而居”。《永顺县志》民俗条:“土人居住喜择高”,“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形成原始高山聚落。《汉书沟血志》说:“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又有“城聚”之词。城聚应指村落和城镇。后晋五代湘西“溪州铜柱”铭云:“迁周城于平岸”。应指为适应经济发展,大部分村落由山顶迁向适于耕种的平地和溪旁。城镇也迁至较大的平地和交通方便的河岸。故在湘西的溪州出现了唐、宋、元、明、清的灵溪司城繁荣景象。在土司时代,土民的住房规定“不准盖瓦”,所以土民只能住竹篱茅舍。就是交通便宜,工商繁荣的王村也是“层层茅层列市门”。清有《竹枝云》:

    白岩洞畔住侬家,茅舍竹篱柱三叉,
    早上爱听雀鸟噪,春来喜看杜鹃花。

    清改土归流后,废除土司旧制,土民住屋盖瓦,一些乡村多建一正二厢转脚楼和一些一字造型木构建筑。

    九、结束语

    毛古斯人是中国土家族远古的祖先,“毛古斯舞”是土家族最早原始古舞。其舞朴实地反映了土家先民远古的信仰、生产、生活。从毛古斯的表演内涵可窥探出土家族语言文化、服饰文化以及生活习俗信仰之源。毛古斯所展示的土家古文化不是流而是源,是研究中国土家族文化难觅的活化石。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