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
2008年西藏拉萨市发生“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以及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后,少数西方敌对势力的新闻机构,动用舆论工具,不惜版面和时间对这些非常态新闻事件进行所谓“客观真实”的集中报道。他们混淆黑白、造谣中伤、甚至凭空捏造的报道,恶毒攻击我国政体和民族团结,以期达到浑水摸鱼、不可告人的目的。
与西方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集中报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民族地区的一些新闻媒体却以常态化的报道形式应对这些非常态的新闻事件,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疏于把关,常常在不经意之间,使我们的舆论主动权、话语权受到损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民族地区记者缺乏全局性思维意识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加强和树立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已迫在眉睫。同时,这也是新形势下搞好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报道的一个迫切要求。
何谓全局性思维?简言之,就是站在国家安全、地区稳定、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的基点,站在全局性的高度,以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己任,采写报道新闻时所运用的全面、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思维。
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涉及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元素的各类新闻报道不是一个简单的、仅仅属于一个地区范畴的新闻符号,它直接涉及到国家安全、地区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直接反映出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现实状况。同时,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少数民族在文化、历史、宗教、风俗习惯上的特殊差异,全面、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对保持新时期和谐、稳定、团结的民族关系,对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意识,使他们掌握好全面、客观、公正报道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技巧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民族观分析判断新闻事实,认真研读党和政府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以及关于民族地区、民族自治的法律法规,把握好正确的新闻舆论口径。
这些要求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这正是民族地区记者与其他地方记者最明显的区别。这种要求使民族地区记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实施状况,从而在新闻宣传中以全局性的思维做好报道的策划和编排,把握好正确的新闻舆论口径,避免出现报道偏差和导向性错误。
在民族地区采访报道,一定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忽视对民族地区民族理论、政策和法规的学习和掌握,不按照民族地区的实际,一味地以“新闻改革”为由,放松对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宏观把握。另一种是不认真研读分析民族地区的发展形势,在新闻报道中故步自封、畏首畏尾、不敢创新。这两种倾向都会直接影响到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和舆论引导力。
笔者和同事曾经采访过一个民族地区基层政府部门抗诉上级部门行政复议的新闻事件。可以说,这是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鲜事,也是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进程中的典型案例,我们有责任做好报道。但由于报道对象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回族农民,而且他所在地区又是一个贫困落后地区,稍有不当,就会产生节外生枝的后果。经过一番分析后我们认为,这个报道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和民族政策,不能因为这是个新事物就在报道上“标新立异”。我们决定:通过跟踪法律程序的执行进行报道,同时注意让被报道双方的话语权始终处于平等位置,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民族的平等。最终,该报道不仅促进了遗留问题的顺利解决,还给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这篇稿件也获得了省部级好新闻一等奖。这个事例说明,对民族地区每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不论它敏感程度大还是小,都要以维护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遵守法律法规的全局性思维去处理。这样,我们的报道才能客观理性、引导有力。
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民族观来分析判断新闻事实,不仅要学会分析判断问题,同时要学会运用恰如其分的新闻报道手法展现社会的进步。在新闻报道中,正确看待和处理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现实差距和认识差异,并把这些差距和差异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放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认真研究、客观分析,把握好报道分寸,才能在比较中看出不同,在对事件的静态报道中展现社会的进步。例如,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曾有篇获奖作品《新疆的毛驴车贴上了反光膜》,报道的是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农业生产和道路运输常用的传统毛驴车,由于夜间行驶时没有明显的标志,常在公路上酿成交通事故。为此,自治区交管部门为毛驴车贴上了反光膜,让夜间机动车驾驶员容易发现,保障毛驴车的出行安全。这在高速路几乎路人皆知,在经济发达地区似乎不足为道,但在偏远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却反映出农业生产和道路运输不断增加带来的变化,不仅是一条好新闻,而且其做法在民族地区还有一定推广价值。同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新疆记者站的报道《新疆为牛羊“定编定岗”》也很有民族地区特点。为了保护草场和生态,新疆一些地方开始控制牛羊饲养数量。一个形象的“定编定岗”,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经济发达地区听众理解了蕴含其中的保护生态和保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对新闻事件的透视能力,主观认识与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这样视角独特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变化的报道,既给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窗口,又巧妙引导了舆论,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正确看待民族地区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和不炒作的报道方针。
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在报道民族地区新闻和突发性事件时,记者一定要在尊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审慎对待,从有利于地区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正面报道为主,并适度控制报道的规模和节奏,为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向上的舆论氛围。如果一味地用发达地区的视角来看待民族地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生搬硬套、一意孤行地进行有倾向性的片面报道,不仅有失公平、公正,有悖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客观要求,同时 也不利于化解民族地区的矛盾,甚至还会激化矛盾引起风波,给当地社会乃至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
曾经有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在宁夏中部地区采访一名基层群众多年上访无果的事件。因为该事件已由当地政府部门处理并形成了处理结论,再加上当时该地区正处在相关社会矛盾积聚的特殊时期,很不适宜做揭露问题式的报道。然而,这家媒体却忽略了当地的客观实际,不仅连续集中报道,甚至还一度偏离了报道的整体方向,把一些细枝末节当成了报道的重点,严重损害了这一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的良好形象。这样的报道,也使媒体自身的形象受到很大影响,值得新闻媒体深度反思。这个事例也说明,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是所有新闻媒体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这种全局性的思维,新闻报道就很有可能给民族地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努力实现新闻传播效果、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统一。
民族地区记者在报道当地各类新闻时,要以全局性思维牢牢把握党的民族政策这个根本,对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新闻一定要报道,而且要报道好,对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事,坚决不报道;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及时向上反映,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新闻报道从来不是单纯的传播行为,每一篇报道都包含着作者及媒体机构的价值取向,也因此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在注重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效果的同时,要兼顾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统一,这是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决定的。例如,经济并不发达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族团结工作一直做得有声有色、声名远播,堪称我国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典范。仔细探究不难发现,这不仅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并将各项政策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也得益于社会各界协力同心,共同维护各民族团结友爱、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推进各民族和睦相处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对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报道更是不遗余力,就连幼儿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这样的“小新闻”也不放过。全社会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当地回汉各族人民形成了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友好团结的民族大家庭。
四、认真把握民族地区新闻采编的每一个细节,严防报道“节外生枝”。
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其鲜明的、无法替代的民族个性。也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民族个性,丰富了我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民族个性、文化习俗各异。因此,要处理好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特别是热点新闻的报道,采访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要认真仔细。这是新闻报道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新闻必须要用事实说话,而新闻事实是由一个个细节所组成。细节的生动、客观、真实与否,决定了新闻价值和新闻的真实性、可信度和传播效果。民族地区记者更应当学会用细节说话的技巧,否则,很难出现理想的报道效果。
一次,笔者在西部一民族地区采访生态移民搬迁时,采访了一位只会讲当地民族语言的76岁老母亲。由于语言不通,我们专门请来一个现场翻译。采访中,忽然听到翻译说“政府强迫我们搬迁”。笔者立即停下来,与采访对象和现场翻译进行了详细沟通,直到弄清楚这是翻译的口误后,才继续采访。笔者在民族地区工作多年,深知每一次生态移民搬迁都以国家有关部门给被搬迁者较大的利益保障、相应的经济补偿和必要的安置为前提。虽说搬迁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本质上都必须保障群众的利益,决不允许有任何违规行为。
生态移民搬迁本是利国利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好事,这样的新闻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新闻。而对采访中出现的翻译口误,如果疏忽大意,就可能节外生枝。这个例子也说明,在采访热点新闻时,记者一定要时刻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对所报道的新闻主体、内容要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详细的分析把握。如果一味割裂开民族地区的历史沿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又不注重把握新闻细节元素,所报道的内容就有可能沦为西方敌对势力攻击我国民族政策、国家政体的“把柄”。
五、深入了解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现实状况,认真把握相关民族文化、区域特点,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和主观臆造现象。
凡是在民族地区工作和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每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语言文化、建筑服饰、饮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性。这些民族文化、区域特点所组成的个性化符号也正是一个民族薪火相传、前进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想做好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记者就一定要全面了解相关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了解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认真核实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准确性,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等主观臆断性错误。值得一提的是,民族地区特别忌讳那些浮皮潦草、华而不实的新闻采访活动,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民族地区群众的不满,严重者还会激化地区社会矛盾。因此,民族地区记者特别要注意彻底摒弃猎奇的心态,对民族地区的风情、传说要秉持一种严肃、审慎的态度,决不可将一些损害民族感情、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的道听途说当做“新闻点”炒作,甚至妄加解读和评说。这是民族地区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 “高压线”,丝毫碰不得。
六、对民族地区和民族群众充满感情,才能深入一线完成各项新闻报道任务,成为一个合格的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
民族地区记者所承担的新闻报道任务,与经济发达地区新闻工作者的最大差别在于,民族地区记者首先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特殊历史重任。这是因为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是确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福祉,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跨入世界强国之林的唯一选择,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时刻关心的工作重点。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社会进步。因此,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民族地区更能体现出一个新闻记者的政治素质。它需要民族地区记者时刻具有政治敏锐性,绷紧反分裂斗争这根弦。
同样,由于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也决定了民族地区记者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在这里,暴风雪、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性天气都是记者采访中经常遇到的自然灾害。由于交通不便、道路曲折、地形复杂、信息不通等原因,民族地区记者遭遇人身安全威胁的几率较高。这些客观因素都决定了民族地区记者的付出和艰苦程度要远远大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对新闻职业的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民族地区不仅当不了好记者,甚至无法长期立足。因此,时时刻刻做好吃苦准备,分分秒秒勇于承担风险,是民族地区记者责无旁贷的选择。
另外,民族地区记者还要苦练新闻采写基本功之外的另一项“功夫”,那就是努力学会和掌握所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群众使用的语言和文字,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长期积累的地方语言习惯,不能通晓民族地区的文字和风俗,民族地区记者将很难与采访对象深入沟通交流,也很难准确表达出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景,更谈不上圆满完成采访任务。
提倡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既懂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又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充满感情,兢兢业业高度负责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是搞好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前提条件,也是从机制上确保民族地区记者能够树立全局性思维意识的根本所在。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安全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大局和利益,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毛泽东主席曾《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阐述:“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很大地帮助了汉族,他们加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就是在政治上帮助了汉族。少数民族和汉族团结在一起了,全国人民都高兴。所以,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国防上,都对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帮助。那种以为只有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没有帮助汉族,以及那种帮助了一点少数民族,就自以为了不起的观点,都是错误的”。①
谨以此作结。
注释: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05页。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宁夏记者站)
论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中国记协网
作者:郭长江
2008年西藏拉萨市发生“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以及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后,少数西方敌对势力的新闻机构,动用舆论工具,不惜版面和时间对这些非常态新闻事件进行所谓“客观真实”的集中报道。他们混淆黑白、造谣中伤、甚至凭空捏造的报道,恶毒攻击我国政体和民族团结,以期达到浑水摸鱼、不可告人的目的。
与西方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集中报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民族地区的一些新闻媒体却以常态化的报道形式应对这些非常态的新闻事件,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疏于把关,常常在不经意之间,使我们的舆论主动权、话语权受到损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民族地区记者缺乏全局性思维意识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加强和树立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已迫在眉睫。同时,这也是新形势下搞好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报道的一个迫切要求。
何谓全局性思维?简言之,就是站在国家安全、地区稳定、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的基点,站在全局性的高度,以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己任,采写报道新闻时所运用的全面、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思维。
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涉及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元素的各类新闻报道不是一个简单的、仅仅属于一个地区范畴的新闻符号,它直接涉及到国家安全、地区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直接反映出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现实状况。同时,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少数民族在文化、历史、宗教、风俗习惯上的特殊差异,全面、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对保持新时期和谐、稳定、团结的民族关系,对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意识,使他们掌握好全面、客观、公正报道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技巧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民族观分析判断新闻事实,认真研读党和政府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以及关于民族地区、民族自治的法律法规,把握好正确的新闻舆论口径。
这些要求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这正是民族地区记者与其他地方记者最明显的区别。这种要求使民族地区记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实施状况,从而在新闻宣传中以全局性的思维做好报道的策划和编排,把握好正确的新闻舆论口径,避免出现报道偏差和导向性错误。
在民族地区采访报道,一定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忽视对民族地区民族理论、政策和法规的学习和掌握,不按照民族地区的实际,一味地以“新闻改革”为由,放松对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宏观把握。另一种是不认真研读分析民族地区的发展形势,在新闻报道中故步自封、畏首畏尾、不敢创新。这两种倾向都会直接影响到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和舆论引导力。
笔者和同事曾经采访过一个民族地区基层政府部门抗诉上级部门行政复议的新闻事件。可以说,这是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鲜事,也是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进程中的典型案例,我们有责任做好报道。但由于报道对象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回族农民,而且他所在地区又是一个贫困落后地区,稍有不当,就会产生节外生枝的后果。经过一番分析后我们认为,这个报道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和民族政策,不能因为这是个新事物就在报道上“标新立异”。我们决定:通过跟踪法律程序的执行进行报道,同时注意让被报道双方的话语权始终处于平等位置,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民族的平等。最终,该报道不仅促进了遗留问题的顺利解决,还给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这篇稿件也获得了省部级好新闻一等奖。这个事例说明,对民族地区每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不论它敏感程度大还是小,都要以维护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遵守法律法规的全局性思维去处理。这样,我们的报道才能客观理性、引导有力。
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民族观来分析判断新闻事实,不仅要学会分析判断问题,同时要学会运用恰如其分的新闻报道手法展现社会的进步。在新闻报道中,正确看待和处理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现实差距和认识差异,并把这些差距和差异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放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认真研究、客观分析,把握好报道分寸,才能在比较中看出不同,在对事件的静态报道中展现社会的进步。例如,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曾有篇获奖作品《新疆的毛驴车贴上了反光膜》,报道的是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农业生产和道路运输常用的传统毛驴车,由于夜间行驶时没有明显的标志,常在公路上酿成交通事故。为此,自治区交管部门为毛驴车贴上了反光膜,让夜间机动车驾驶员容易发现,保障毛驴车的出行安全。这在高速路几乎路人皆知,在经济发达地区似乎不足为道,但在偏远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却反映出农业生产和道路运输不断增加带来的变化,不仅是一条好新闻,而且其做法在民族地区还有一定推广价值。同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新疆记者站的报道《新疆为牛羊“定编定岗”》也很有民族地区特点。为了保护草场和生态,新疆一些地方开始控制牛羊饲养数量。一个形象的“定编定岗”,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经济发达地区听众理解了蕴含其中的保护生态和保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对新闻事件的透视能力,主观认识与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这样视角独特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变化的报道,既给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窗口,又巧妙引导了舆论,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正确看待民族地区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和不炒作的报道方针。
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在报道民族地区新闻和突发性事件时,记者一定要在尊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审慎对待,从有利于地区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正面报道为主,并适度控制报道的规模和节奏,为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向上的舆论氛围。如果一味地用发达地区的视角来看待民族地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生搬硬套、一意孤行地进行有倾向性的片面报道,不仅有失公平、公正,有悖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客观要求,同时 也不利于化解民族地区的矛盾,甚至还会激化矛盾引起风波,给当地社会乃至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
曾经有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在宁夏中部地区采访一名基层群众多年上访无果的事件。因为该事件已由当地政府部门处理并形成了处理结论,再加上当时该地区正处在相关社会矛盾积聚的特殊时期,很不适宜做揭露问题式的报道。然而,这家媒体却忽略了当地的客观实际,不仅连续集中报道,甚至还一度偏离了报道的整体方向,把一些细枝末节当成了报道的重点,严重损害了这一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的良好形象。这样的报道,也使媒体自身的形象受到很大影响,值得新闻媒体深度反思。这个事例也说明,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是所有新闻媒体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这种全局性的思维,新闻报道就很有可能给民族地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努力实现新闻传播效果、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统一。
民族地区记者在报道当地各类新闻时,要以全局性思维牢牢把握党的民族政策这个根本,对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新闻一定要报道,而且要报道好,对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事,坚决不报道;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及时向上反映,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新闻报道从来不是单纯的传播行为,每一篇报道都包含着作者及媒体机构的价值取向,也因此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在注重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效果的同时,要兼顾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统一,这是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决定的。例如,经济并不发达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族团结工作一直做得有声有色、声名远播,堪称我国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典范。仔细探究不难发现,这不仅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并将各项政策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也得益于社会各界协力同心,共同维护各民族团结友爱、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推进各民族和睦相处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对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报道更是不遗余力,就连幼儿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这样的“小新闻”也不放过。全社会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当地回汉各族人民形成了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友好团结的民族大家庭。
四、认真把握民族地区新闻采编的每一个细节,严防报道“节外生枝”。
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其鲜明的、无法替代的民族个性。也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民族个性,丰富了我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民族个性、文化习俗各异。因此,要处理好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特别是热点新闻的报道,采访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要认真仔细。这是新闻报道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新闻必须要用事实说话,而新闻事实是由一个个细节所组成。细节的生动、客观、真实与否,决定了新闻价值和新闻的真实性、可信度和传播效果。民族地区记者更应当学会用细节说话的技巧,否则,很难出现理想的报道效果。
一次,笔者在西部一民族地区采访生态移民搬迁时,采访了一位只会讲当地民族语言的76岁老母亲。由于语言不通,我们专门请来一个现场翻译。采访中,忽然听到翻译说“政府强迫我们搬迁”。笔者立即停下来,与采访对象和现场翻译进行了详细沟通,直到弄清楚这是翻译的口误后,才继续采访。笔者在民族地区工作多年,深知每一次生态移民搬迁都以国家有关部门给被搬迁者较大的利益保障、相应的经济补偿和必要的安置为前提。虽说搬迁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本质上都必须保障群众的利益,决不允许有任何违规行为。
生态移民搬迁本是利国利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好事,这样的新闻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新闻。而对采访中出现的翻译口误,如果疏忽大意,就可能节外生枝。这个例子也说明,在采访热点新闻时,记者一定要时刻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对所报道的新闻主体、内容要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详细的分析把握。如果一味割裂开民族地区的历史沿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又不注重把握新闻细节元素,所报道的内容就有可能沦为西方敌对势力攻击我国民族政策、国家政体的“把柄”。
五、深入了解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现实状况,认真把握相关民族文化、区域特点,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和主观臆造现象。
凡是在民族地区工作和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每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语言文化、建筑服饰、饮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性。这些民族文化、区域特点所组成的个性化符号也正是一个民族薪火相传、前进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想做好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记者就一定要全面了解相关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了解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认真核实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准确性,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等主观臆断性错误。值得一提的是,民族地区特别忌讳那些浮皮潦草、华而不实的新闻采访活动,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民族地区群众的不满,严重者还会激化地区社会矛盾。因此,民族地区记者特别要注意彻底摒弃猎奇的心态,对民族地区的风情、传说要秉持一种严肃、审慎的态度,决不可将一些损害民族感情、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的道听途说当做“新闻点”炒作,甚至妄加解读和评说。这是民族地区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 “高压线”,丝毫碰不得。
六、对民族地区和民族群众充满感情,才能深入一线完成各项新闻报道任务,成为一个合格的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
民族地区记者所承担的新闻报道任务,与经济发达地区新闻工作者的最大差别在于,民族地区记者首先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特殊历史重任。这是因为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是确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福祉,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跨入世界强国之林的唯一选择,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时刻关心的工作重点。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社会进步。因此,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民族地区更能体现出一个新闻记者的政治素质。它需要民族地区记者时刻具有政治敏锐性,绷紧反分裂斗争这根弦。
同样,由于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也决定了民族地区记者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在这里,暴风雪、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性天气都是记者采访中经常遇到的自然灾害。由于交通不便、道路曲折、地形复杂、信息不通等原因,民族地区记者遭遇人身安全威胁的几率较高。这些客观因素都决定了民族地区记者的付出和艰苦程度要远远大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对新闻职业的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民族地区不仅当不了好记者,甚至无法长期立足。因此,时时刻刻做好吃苦准备,分分秒秒勇于承担风险,是民族地区记者责无旁贷的选择。
另外,民族地区记者还要苦练新闻采写基本功之外的另一项“功夫”,那就是努力学会和掌握所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群众使用的语言和文字,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长期积累的地方语言习惯,不能通晓民族地区的文字和风俗,民族地区记者将很难与采访对象深入沟通交流,也很难准确表达出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景,更谈不上圆满完成采访任务。
提倡民族地区记者的全局性思维,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既懂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又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充满感情,兢兢业业高度负责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是搞好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前提条件,也是从机制上确保民族地区记者能够树立全局性思维意识的根本所在。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安全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大局和利益,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毛泽东主席曾《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阐述:“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很大地帮助了汉族,他们加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就是在政治上帮助了汉族。少数民族和汉族团结在一起了,全国人民都高兴。所以,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国防上,都对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帮助。那种以为只有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没有帮助汉族,以及那种帮助了一点少数民族,就自以为了不起的观点,都是错误的”。①
谨以此作结。
注释: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05页。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宁夏记者站)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