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
作者:刘彦 袁革 信息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生活在湘、渝、鄂、黔边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摆手舞融土家族歌、舞及民间体育、娱乐于一身,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独有的文化,在体育界有“土家族体育舞蹈”的美誉。摆手舞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鲜明而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2005 年被国务院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挖掘整理、保护与开发摆手舞,对于认识和了解土家族,全面展示、发展土家族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摆手舞的基本描述
1. 流行区域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流传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及沅水流域一带,尤以酉水流域最为集中。在重庆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湖北来凤、恩施,贵州沿河、印江等地均有摆手舞活动的文献记载。古代摆手舞主要服务于祭祀、祈祷活动,祭祀对象除八部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等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带有显著的祭祀和祖先崇拜痕迹。各地对摆手舞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湖南龙山一带叫做“社巴日”,保靖称之为“调年”,永顺又叫“社巴巴”,其民俗意义都是一致的- - 祈禳。如今,在有“摆手舞之乡”之称的酉阳县和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湘西自治州,摆手舞活动最为盛行。
2. 活动规律
举行摆手活动的时间,有的地方在二、三月份或五、六月进行外,称为“三月堂”或“五月堂”,永定的土家族人则在农历“六月六”举行,但大部分地区均在正月初三至十七之间举行,且大多在夜晚。短则三天,长则可达七天。酉阳、龙山、保靖的土家族人在农历二月初七举行,称为“社巴日”。摆手活动一般在“摆手堂”或“摆手坪”或“土王庙”举行。凡百户之乡,皆建有摆手堂,有的还建有排楼、戏台等。来凤舍米湖、大河,以及酉阳县等地现有摆手堂遗迹。清乾隆二十八年编修的《永顺府志?风俗篇》载:“各寨有摆手堂,又名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司衙署。每岁正月初三到十七日止,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清同治九年编修的《龙山县志》也记载说:“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钲,跳舞唱歌,竟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翩跹进退,故谓之摆手。”可见古时摆手舞是有相对固定的表演时间和场地的。
3. 服饰道具
摆手舞活动是土家族人缅怀祖先、追忆民族迁徙的艰辛、再现田园生活的恬静的大型舞蹈史诗,其服装和道具也蕴含着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和道具将摆手堂装饰得隆重而热烈。摆手场上插着许多幡旗,人们手举龙凤旗队(用红、兰、白、黄四色绸料制成) ,身披“西兰卡布”(花被面) ,捧着贴有“福”字的酒罐,担五谷、担猎物、端粑粑、挑团馓、提豆腐,手持齐眉棍、神刀、朝筒,扛着鸟枪、齐眉棍、梭镖等道具,吹起牛角、土号、唢呐,点响三眼铳,锣鼓喧天,歌声动地,男欢女乐,舞姿翩翩,气氛非常热烈。正如一首土家族竹枝词描写的那样:“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迭,一片缠绵摆手歌。”
4. 动律特点
摆手舞其身体动作主要取材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战斗。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在长期发展变化,在各地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特点却是一致的,即顺拐、屈膝、颤动、下沉。顺拐是摆手舞最主要的特征,即甩同边手,它要求手脚配合默契,动作一致,以身体的律动带动手的甩动,手的摆动幅度一般不超过双肩,摆动线条流畅、自然、大方;屈膝要求膝盖向下稍稍弯曲一下,上身摆正,脚掌用力,显得敦实、稳健;颤动是脚部与双臂略带小幅度抖动,给人一种有弹性和韧劲的感觉;下沉是指在伴奏重拍时身体有一种向下的感觉,动作沉稳而坚实。这些扭、转、屈、蹲等动作组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的紧张、松弛交替转换与协调用力和上下肢的密切配合。因此,摆手舞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
5. 音乐乐器
舞蹈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跳摆手舞也不例外。摆手舞的音乐很有特色。摆手舞进行时,由梯玛(土语意为巫师) ,用土家语演唱摆手歌(即舍巴歌) ,舞蹈者和观众合唱。土家诗人彭勇行的《竹枝词》:“摆手堂前艳会多,姑娘联袂缓行歌。咚咚鼓杂喃喃语,煞尾一声嗬也嗬。”就是对这种一人领唱众人和唱场面的描绘。这种唱腔多为喊腔,旋律性不强,但颇有声势,能表现强烈的欢乐情绪。摆手舞的伴奏乐器比较简单,以锣和鼓为主,通过锣、鼓的节奏来控制舞蹈队形和动作的变化。不同的舞蹈内容有不同的节奏。表现战斗动作时,节奏高亢激越;表现追忆祖先动作时,节奏舒缓而庄重;表现生产劳动时,节奏快慢有致;表现生活时,节奏轻松活泼。锣鼓声伴随着众人发出有节奏的“嗬也嗬”的和唱声,营造出一种刚劲而稳健、热烈又庄重的氛围。
二、摆手舞的综合价值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土家族在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社会生产发展的缩影和艺术性的表现,它的成长、发展伴随了土家族这一民族共同体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全过程,是土家族民间文化的综合载体。摆手舞的价值不是一般的艺术形式所能替代的,它在土家族的社会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1.传承民族文化,强化民族意识
古老的摆手舞既是一种的宗教祭祀活动,也是一个进行本民族历史教育的大课堂。摆手舞中“梯玛”的唱词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鬼神的敬畏、丰收平安的向往。摆手舞场面凝重庄严、巫师威严神圣、祭祀队伍虔诚痴迷,在这种强势能训导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部族民众的教化。土家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在没有文字和书本的时代,这种祭祀、庆典无疑成为以巫师为导师传授某种技能,传授礼仪习俗及部落历史知识的最佳场所,统治者又恰当地借用了摆手舞这种活动达到了强化民族宗教信仰、禁锢部族思想意识,讴歌民族历史,传承和强化民族特性的目的。
2. 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
从内容上看,摆手舞活动既是追忆祖先征战、迁徙、创业历史的仪式,又是本民族生产生活的场景的再现,它是土家人的一部活的历史画卷。从本质上看,祭祀和追忆祖先强化的是本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和图腾崇拜; 摆手舞中“渔猎舞”、“农事舞”等对生产劳动过程的模仿性动作,强调的是对处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及共同的心理特征民族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凝聚力。摆手舞作为土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土家族人民心理认同的肢体语言符号,这种原生态文化形态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商品流通,活跃民族经济
土家族人们居住在湘、渝、鄂、黔交界的山区。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寨之间极为分散,“本寨数十里外辄为足迹所不致”,人们交往、交流非常不便。而且土家族地区“山寒水冷,收获甚薄”,不得不常年劳作于田地,使得人们“鲜片刻之暇”,更无以为乐。摆手舞作为一种大型舞蹈、祭祀活动,不仅将土家族,还将汉族、苗族人民吸引、聚集在摆手堂,使摆手堂成为人们交流与交往的中心。许多客商则带着土家人自己不能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来到摆手堂外,利用土家族人“不识商贾”的特点,做起买卖。因而,摆手舞活动不但是人们娱乐的方式,而且也为本民族与外界进行交流交往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
4.增进身心健康,繁荣文化生活
摆手舞既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体育手段,具有较强的自娱和娱人性。所谓自娱是通过练习者身体运动来实现宣泄情绪、欢娱身心;而娱人是给外界观众的满足,能吸引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摆手舞动作都以肩背带动全身,双手随着一个方向甩顺边手、身子左右扭动前行,显得奇特多趣,耐人寻味。长期练习摆手舞,能够帮助练习者纠正肩、胸、背、腿等身体不良姿势,克服形体和动作上的毛病,提高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改善体质状况,具有较高的健心健体价值。
摆手舞也是一项优雅大方的文艺活动。在雄浑歌声与简洁的一锣一鼓的伴奏中练习摆手舞,有一种仿佛来到了田园牧歌般的自然环境,使人的心灵获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向往、审美的愉悦。因此,无论是观看表演或是亲自体验,人们都能从中得到愉快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
三、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策略
摆手舞作为一项全面展示土家族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优秀艺术形式,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国家的保护。然而,摆手舞也面临着动作失传、文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危险,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站在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实施综合保护与开发战略。
1.资源调查
由于土家族无本民族的文字,没有专门记载摆手舞活动的相关文献资料,关于摆手舞的起源至今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摆手舞动作也不完整,尤其是大摆手中“战舞”动作已经失传;现存的摆手堂遗址也所剩无几。因此,开展资源调查,整理出版书籍是实施综合保护与开发摆手舞的前提和先期必做的一项工作。各有关省(市) 文化部门和高等院校应加强协调,搭建专门工作机构,组织考古、民俗、历史专家,深入土家族地区城乡,广泛开展田野作业,摸清历史、特点和现状,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挖掘整理出版摆手舞书籍。
2.生态保护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地理环境、族源关系、人文生态等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千百年来形成的土家族传统文化已经或者正在受到破坏:自然资源的过度或不合理开发影响了生态环境;在外来文化强势能的作用下,本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我们已经很难在土家族地区城镇见到别具一格的“吊脚楼”和身披“西兰卡布”的土家人,更难得一见原汁原味、古朴庄重的“摆手舞”了。土家族文化的边界正逐渐缩小,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正在恶化。文化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就以文化的内环境来说,多元的、多样的文化生态是文化发展的前提,这是由文化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保护土家族摆手舞,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土家族的文化生态环境,但这必须得到政府重视,全社会参与,才能收到成效。
3.学校保护
长期以来,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体育和艺术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自己祖辈留下的东西往往被当成“下里巴”文化而被排斥在中小学体育课堂、美术课堂和音乐课堂之外。人为阻断,导致文化延续的断裂。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自己的悲哀。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学校教育者责无旁贷。民族地区中小学应改变因循守旧的教学思想,将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积极主动地保护和创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4.展示保护
展示摆手舞是保护与开发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这方面,广西桂林举办的“印象刘三姐”和云南昆明的“云南映像”的做法值得借鉴。举办类似于“云南映象”的大型土家族歌舞表演活动,不仅可以展示、宣传和保护土家族传统经典文化,而且还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湘、渝、鄂、黔边区均属经济欠发达地区,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而从实际出发,以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来带动旅游业,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不失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5.集中保护
集中保护是将土家族传统体育艺术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美术品等汇集在一起,通过构建民族文化走廊的形式,集中展示和保护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方法。构建民族文化走廊不仅有利于全面保护土家族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利于突出城市特色,提升文化品味。这一点尤其值得决策者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考虑。
土家族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刘彦 袁革 信息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生活在湘、渝、鄂、黔边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摆手舞融土家族歌、舞及民间体育、娱乐于一身,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独有的文化,在体育界有“土家族体育舞蹈”的美誉。摆手舞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鲜明而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2005 年被国务院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挖掘整理、保护与开发摆手舞,对于认识和了解土家族,全面展示、发展土家族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摆手舞的基本描述
1. 流行区域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流传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及沅水流域一带,尤以酉水流域最为集中。在重庆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湖北来凤、恩施,贵州沿河、印江等地均有摆手舞活动的文献记载。古代摆手舞主要服务于祭祀、祈祷活动,祭祀对象除八部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等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带有显著的祭祀和祖先崇拜痕迹。各地对摆手舞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湖南龙山一带叫做“社巴日”,保靖称之为“调年”,永顺又叫“社巴巴”,其民俗意义都是一致的- - 祈禳。如今,在有“摆手舞之乡”之称的酉阳县和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湘西自治州,摆手舞活动最为盛行。
2. 活动规律
举行摆手活动的时间,有的地方在二、三月份或五、六月进行外,称为“三月堂”或“五月堂”,永定的土家族人则在农历“六月六”举行,但大部分地区均在正月初三至十七之间举行,且大多在夜晚。短则三天,长则可达七天。酉阳、龙山、保靖的土家族人在农历二月初七举行,称为“社巴日”。摆手活动一般在“摆手堂”或“摆手坪”或“土王庙”举行。凡百户之乡,皆建有摆手堂,有的还建有排楼、戏台等。来凤舍米湖、大河,以及酉阳县等地现有摆手堂遗迹。清乾隆二十八年编修的《永顺府志?风俗篇》载:“各寨有摆手堂,又名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司衙署。每岁正月初三到十七日止,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清同治九年编修的《龙山县志》也记载说:“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钲,跳舞唱歌,竟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翩跹进退,故谓之摆手。”可见古时摆手舞是有相对固定的表演时间和场地的。
3. 服饰道具
摆手舞活动是土家族人缅怀祖先、追忆民族迁徙的艰辛、再现田园生活的恬静的大型舞蹈史诗,其服装和道具也蕴含着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和道具将摆手堂装饰得隆重而热烈。摆手场上插着许多幡旗,人们手举龙凤旗队(用红、兰、白、黄四色绸料制成) ,身披“西兰卡布”(花被面) ,捧着贴有“福”字的酒罐,担五谷、担猎物、端粑粑、挑团馓、提豆腐,手持齐眉棍、神刀、朝筒,扛着鸟枪、齐眉棍、梭镖等道具,吹起牛角、土号、唢呐,点响三眼铳,锣鼓喧天,歌声动地,男欢女乐,舞姿翩翩,气氛非常热烈。正如一首土家族竹枝词描写的那样:“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迭,一片缠绵摆手歌。”
4. 动律特点
摆手舞其身体动作主要取材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战斗。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在长期发展变化,在各地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特点却是一致的,即顺拐、屈膝、颤动、下沉。顺拐是摆手舞最主要的特征,即甩同边手,它要求手脚配合默契,动作一致,以身体的律动带动手的甩动,手的摆动幅度一般不超过双肩,摆动线条流畅、自然、大方;屈膝要求膝盖向下稍稍弯曲一下,上身摆正,脚掌用力,显得敦实、稳健;颤动是脚部与双臂略带小幅度抖动,给人一种有弹性和韧劲的感觉;下沉是指在伴奏重拍时身体有一种向下的感觉,动作沉稳而坚实。这些扭、转、屈、蹲等动作组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的紧张、松弛交替转换与协调用力和上下肢的密切配合。因此,摆手舞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
5. 音乐乐器
舞蹈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跳摆手舞也不例外。摆手舞的音乐很有特色。摆手舞进行时,由梯玛(土语意为巫师) ,用土家语演唱摆手歌(即舍巴歌) ,舞蹈者和观众合唱。土家诗人彭勇行的《竹枝词》:“摆手堂前艳会多,姑娘联袂缓行歌。咚咚鼓杂喃喃语,煞尾一声嗬也嗬。”就是对这种一人领唱众人和唱场面的描绘。这种唱腔多为喊腔,旋律性不强,但颇有声势,能表现强烈的欢乐情绪。摆手舞的伴奏乐器比较简单,以锣和鼓为主,通过锣、鼓的节奏来控制舞蹈队形和动作的变化。不同的舞蹈内容有不同的节奏。表现战斗动作时,节奏高亢激越;表现追忆祖先动作时,节奏舒缓而庄重;表现生产劳动时,节奏快慢有致;表现生活时,节奏轻松活泼。锣鼓声伴随着众人发出有节奏的“嗬也嗬”的和唱声,营造出一种刚劲而稳健、热烈又庄重的氛围。
二、摆手舞的综合价值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土家族在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社会生产发展的缩影和艺术性的表现,它的成长、发展伴随了土家族这一民族共同体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全过程,是土家族民间文化的综合载体。摆手舞的价值不是一般的艺术形式所能替代的,它在土家族的社会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1.传承民族文化,强化民族意识
古老的摆手舞既是一种的宗教祭祀活动,也是一个进行本民族历史教育的大课堂。摆手舞中“梯玛”的唱词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鬼神的敬畏、丰收平安的向往。摆手舞场面凝重庄严、巫师威严神圣、祭祀队伍虔诚痴迷,在这种强势能训导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部族民众的教化。土家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在没有文字和书本的时代,这种祭祀、庆典无疑成为以巫师为导师传授某种技能,传授礼仪习俗及部落历史知识的最佳场所,统治者又恰当地借用了摆手舞这种活动达到了强化民族宗教信仰、禁锢部族思想意识,讴歌民族历史,传承和强化民族特性的目的。
2. 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
从内容上看,摆手舞活动既是追忆祖先征战、迁徙、创业历史的仪式,又是本民族生产生活的场景的再现,它是土家人的一部活的历史画卷。从本质上看,祭祀和追忆祖先强化的是本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和图腾崇拜; 摆手舞中“渔猎舞”、“农事舞”等对生产劳动过程的模仿性动作,强调的是对处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及共同的心理特征民族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凝聚力。摆手舞作为土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土家族人民心理认同的肢体语言符号,这种原生态文化形态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商品流通,活跃民族经济
土家族人们居住在湘、渝、鄂、黔交界的山区。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寨之间极为分散,“本寨数十里外辄为足迹所不致”,人们交往、交流非常不便。而且土家族地区“山寒水冷,收获甚薄”,不得不常年劳作于田地,使得人们“鲜片刻之暇”,更无以为乐。摆手舞作为一种大型舞蹈、祭祀活动,不仅将土家族,还将汉族、苗族人民吸引、聚集在摆手堂,使摆手堂成为人们交流与交往的中心。许多客商则带着土家人自己不能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来到摆手堂外,利用土家族人“不识商贾”的特点,做起买卖。因而,摆手舞活动不但是人们娱乐的方式,而且也为本民族与外界进行交流交往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
4.增进身心健康,繁荣文化生活
摆手舞既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体育手段,具有较强的自娱和娱人性。所谓自娱是通过练习者身体运动来实现宣泄情绪、欢娱身心;而娱人是给外界观众的满足,能吸引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摆手舞动作都以肩背带动全身,双手随着一个方向甩顺边手、身子左右扭动前行,显得奇特多趣,耐人寻味。长期练习摆手舞,能够帮助练习者纠正肩、胸、背、腿等身体不良姿势,克服形体和动作上的毛病,提高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改善体质状况,具有较高的健心健体价值。
摆手舞也是一项优雅大方的文艺活动。在雄浑歌声与简洁的一锣一鼓的伴奏中练习摆手舞,有一种仿佛来到了田园牧歌般的自然环境,使人的心灵获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向往、审美的愉悦。因此,无论是观看表演或是亲自体验,人们都能从中得到愉快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
三、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策略
摆手舞作为一项全面展示土家族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优秀艺术形式,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国家的保护。然而,摆手舞也面临着动作失传、文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危险,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站在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实施综合保护与开发战略。
1.资源调查
由于土家族无本民族的文字,没有专门记载摆手舞活动的相关文献资料,关于摆手舞的起源至今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摆手舞动作也不完整,尤其是大摆手中“战舞”动作已经失传;现存的摆手堂遗址也所剩无几。因此,开展资源调查,整理出版书籍是实施综合保护与开发摆手舞的前提和先期必做的一项工作。各有关省(市) 文化部门和高等院校应加强协调,搭建专门工作机构,组织考古、民俗、历史专家,深入土家族地区城乡,广泛开展田野作业,摸清历史、特点和现状,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挖掘整理出版摆手舞书籍。
2.生态保护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地理环境、族源关系、人文生态等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千百年来形成的土家族传统文化已经或者正在受到破坏:自然资源的过度或不合理开发影响了生态环境;在外来文化强势能的作用下,本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我们已经很难在土家族地区城镇见到别具一格的“吊脚楼”和身披“西兰卡布”的土家人,更难得一见原汁原味、古朴庄重的“摆手舞”了。土家族文化的边界正逐渐缩小,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正在恶化。文化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就以文化的内环境来说,多元的、多样的文化生态是文化发展的前提,这是由文化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保护土家族摆手舞,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土家族的文化生态环境,但这必须得到政府重视,全社会参与,才能收到成效。
3.学校保护
长期以来,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体育和艺术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自己祖辈留下的东西往往被当成“下里巴”文化而被排斥在中小学体育课堂、美术课堂和音乐课堂之外。人为阻断,导致文化延续的断裂。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自己的悲哀。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学校教育者责无旁贷。民族地区中小学应改变因循守旧的教学思想,将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积极主动地保护和创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4.展示保护
展示摆手舞是保护与开发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这方面,广西桂林举办的“印象刘三姐”和云南昆明的“云南映像”的做法值得借鉴。举办类似于“云南映象”的大型土家族歌舞表演活动,不仅可以展示、宣传和保护土家族传统经典文化,而且还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湘、渝、鄂、黔边区均属经济欠发达地区,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而从实际出发,以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来带动旅游业,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不失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5.集中保护
集中保护是将土家族传统体育艺术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美术品等汇集在一起,通过构建民族文化走廊的形式,集中展示和保护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方法。构建民族文化走廊不仅有利于全面保护土家族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利于突出城市特色,提升文化品味。这一点尤其值得决策者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考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