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模式调查研究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曹大明 黄柏权 黄东升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以宜昌车溪土家族村为例

    2009年10月,财政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1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宜昌市点军区车溪土家族村是湖北省民委确定的第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寨。车溪本身没有古老的村落及其负载的文化资源,该村之所以能成为第一批受保护与发展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因为其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对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模式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实践的逻辑,而且可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可行的路径。

    一、车溪概况


    车溪土家族村位于宜昌市点军区西南部,距宜昌市中心城区18公里。截至2009年底,该村辖区下辖8个村民小组,760户、2186人。其之所以被称为“车溪”,是因为从前在贯穿该村的溪流上有6家纸厂,4家香粉厂,厂厂使用水车。据悉,过去车溪纸厂、粉厂货物除少量经土城寺走陆路转至宜昌、长阳、恩施外,大量的土纸、米粉是沿着车溪-中坝-马鞍山-碑坳-萝卜塘的小道肩挑背扛至三斗坪码头(即今日的三峡大坝所在地),再经码头上抵重庆、四川,下达武汉。

    车溪主要的姓氏有邓、刘、周等。其中邓、刘两姓是车溪之大姓。邓姓人丁兴旺时,占原车溪村人口的60%以上。人旺并不意味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掌控车溪话语权的是人口不到20%的刘姓。直到20世纪40年代该姓仍控制着村内的经济命脉。最好的耕地、造纸厂、水车房皆由刘氏家族占据、经营。解放后,政治气候的变化让刘姓遭受重创,不仅原来积累的财产被集体没收,而且刘氏家族中有三个地主被处决。刘氏家族在地方的地位随之一落千丈。在村民记忆中,邓、刘两姓不仅是大姓,也是拓荒者,且皆是清中叶从江西迁徙而来。据邓姓村民D(土家族,73岁)介绍,车溪邓姓开基祖名世忠,死后埋在村内公共墓地。邓姓老族谱“文革”时虽被销毁,但世系却为后代所铭记,诗曰:“世德忠义远,家声启意长,子孙层原某,十里万代昌”。自开基世字辈至今已传10代。据此推算,车溪建村历史至少有200年。对此,刘姓村民也表示认同。刘姓村民L(汉族,61岁)告诉笔者,自开基的永字辈至现在的国字辈,已历经11代。由此可见,刘姓在车溪定居时间也不少于200年。伫立于车溪陶坊右边、落款时间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的修路功德碑对此给予了佐证。

   根据国家民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可知,要成为试点特色村寨需具备两项硬条件:一是少数民族人口聚居且比例较高,主体民族为世居少数民族;二是村寨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车溪作为土家族村,土家族人口比例并不存在问题,但它不是古老的土家山寨,没有相应的文化负载,故没有比较突出的民族特点。鉴此,在旅游开发的推动下,车溪走上了建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的道路。

    二、
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的主要内容

    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意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脱贫致富的同时,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传统和文化遗产。自工作开展以来,车溪根据自身优势与劣势,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大力开展了以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主要内容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在其实施过程中,国家、地方、各类精英以及民众立足于本位,相互作用,合力将车溪塑造成了国家4A级景区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 以改造特色民居为抓手,彰显土家族建筑符号

    民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车溪特色民居既是土家文化存在的空间,也是土家文化的反映。在现代社会中,民居因具有可视性、可触摸的真实性日益成为国家与民族理解自我、阅读过去、表达特有属性的文化表征。与此不同,车溪土家族特色民居的保护与改造并不具有凝聚认同、彰显民族身份的功能,而是与旅游相结合的“象征资本”。

    车溪现有民居主要分为砖结构(含砖土、砖木)、土木结构两类。在打造之前,上述两类民居建筑与宜昌周边地区一样,并无表征土家族群认同的功能。但当周围地区在大势摧毁旧民居、修建钢筋混泥土洋房的时候,车溪村就已经控制了对钢筋混泥土房屋的修建。2008年,为彰显车溪民族文化特色,宜昌市和点军区民族部门外出考察,学习和借鉴外地民居改造的经验。之后在省市民族部门及点军区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从湘西聘请从事土家族民居设计与建造的技师对车溪民居改造进行设计和施工。外形按照土家族民居的样式进行统一设计和施工,室内采用现代设施,每户一张设计施工图纸。外形改造用木头做成杆栏样式,门、窗用木质材料仿照土家建筑的雕花窗格,黛瓦粉墙,其外观打上了深深的民族建筑的烙印。

    车溪民居改造从车溪景区内开始,后来延伸到进入车溪村的外围公路沿线,范围不断扩大。民居改造2008年起步,2009年完成第一批改造,涉及86户;2010年完成第二批改造,涉及70户。结合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市、区、乡党委政府组织各级各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分别完善了车溪村组公路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电网改造升级、安全饮水工程、生态家园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等一大批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车溪村的基础设施。经过改造后的车溪,基础设施完善,村寨容貌靓丽,民族特色突出,呈现出一派独特而崭新的风貌。

    2
、以挖掘保护和移植创新为手段,保护和利用土家族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少数民族村寨宝贵财富和巨大优势,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车溪一直坚持挖掘、保护与移植并用,利用与保护并重,努力建设具有土家文化内涵的特色村寨,初步达到了“走进车溪村、认识土家族、了解土家文化”的目的。

    第一,毕兹卡坊的组建。如果说土家特色民居是车溪土家族文化外显的标志,那么移植而来的民俗和歌舞就是灵魂。自1997年车溪开发旅游以来,土家族民俗的移植得到了地方政府与旅游开发商的高度重视。

    车溪因其处于土家族聚居区的边沿地带,土家族文化没有深厚的积淀,为了展示土家族文化,充实景区的文化内涵,车溪景区把文化移植作为手段。1998年初,景区建立“毕兹卡坊”,从相邻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招聘了12名男女演员,并聘请文化专业人员教巴山舞、长阳南曲、山歌对唱、皮影戏、单手鼓等,同时编排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毕兹卡的演员是流动的,演员常年保留在15人左右。现在的比兹卡艺术团里除团长外,共12人,其中9人从艺术中专直接招聘而来,4人来自民间。在这13人中,有7人来自长阳,且均系土家族,车溪本地村民1人,其他5人分别来自荆州等地。这些人大多有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的吹、拉、弹、唱基础,较易接受毕兹卡坊民俗表演的“翻新”。从艺术团建立以来,节目表演主要由土家族的民歌、南曲、说唱、哭嫁、婚俗表演等组成,虽然期间有一些变化,但基本节目保留下来。现存的节目有:器乐曲《迎宾曲》、民歌演唱《女人谣》、小品《夸丈夫》、互动节目《打硪歌》和《伙计歌》,最后是抛绣球及土家族婚俗表演。节目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互动性。在民俗表演改动之前,一般先由车溪旅游公司组织土家族文化专业创作人员到本市的长阳、五峰或者恩施甚至湘西采风,然后根据旅游需要遴选、改编、创作一些节目,在此基础上对演员进行培训,最后才搬上舞台展演。不过,由于培训老师对土家族文化的把握以及受训演员理解限制等原因,毕兹卡艺术团表演的节目与真实的土家族文化具有较大差异。不过,在一般的游客眼中,那就是令他们无限向往的土家族民俗文化。

    第二,建立农家博物馆。位于车溪三峡民俗村的农家博物馆,原是生产队的房屋,其样式为土木结构的农家庭院,上下两层,面积约800平方米,是以“家”的形式、以“农”为题材,号称全国第一家反映土家族文化的农家博物馆。展出的实物是从长阳、五峰、秭归、兴山、宜昌、恩施、巴东等县市边远山区收集的,共有30余类8600余件。包括神龛、春台、木桌、太师椅、灯具、茶具、烟具、柜床、梳妆台、服饰、刺绣、炊具、餐饮具、农事用具、狩猎用具等。2000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9月17日湖北省文物局正式批准设立“宜昌车溪农家博物馆”。该馆由堂屋、火房、卧房等组成,展出也根据房屋的结构进行实景展示。堂屋是农家博物馆的核心,现在改成“摆手阁”。堂屋分成两部分,堂屋的后方设有神龛,摆放有春台,是举行祭祀、表演巴山舞的场所。神龛上供奉着赵公明、观世音、孔丘塑像和祖宗牌位;左右墙边各放四把太师椅和两个茶几。进大门的前半部分两边摆设木制椅子,供游客观赏表演。卧房摆放各类床、箱子、衣柜等起居用具。厨房摆放着菜刀、肉抓、粑锤、蒸鳖等厨具。农具房存放着搭耙、晒席、筛灰栏、撮箕等生产用具。加工坊有传统榨油、粮食加打铁等作坊。书桌上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墙壁上悬挂着一些看似具有一定历史的字画。以上这些展品主要是由公司从民间搜集而来,但也有部分是民间文物爱好者私家“博物馆”的挪移。2009年农家博物馆新建的馆中馆就是如此。“土家博物馆”占据三个房间、约100平方米,内藏白虎、黑虎面具、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土官老爷等神明的塑像以及能表征土家文化的服饰、民间文书的实物等。这些馆藏均系长阳民间文化人士田昌杰20多年的积累。

    车溪农家博物馆展示的不仅有静态的实物,还有动态的祭祀仪式及与其伴生的舞蹈。这些仪式与舞蹈均在摆手阁中展演。据演员W(土家族,67岁)介绍,前些年他们展演过“茅古斯”。后因茅古斯需大量稻草、茅草等配套用具,加上其本身是祭奠祖灵、驱秽辟邪的“舞蹈”,具有神圣、神秘性,故演出一段后又放弃了。另据演员X(土家族,42岁)介绍,“摆手堂”以前叫“后乐书屋”,是专跳“撒尔嗬”的地方。后因部分游客和公司高层认为,撒尔嗬是祭祀时跳的舞蹈,不吉利,于是改跳“摆手舞”。在景区文化创作人员看来,摆手舞是土家族日常生产、生活动作的浓缩,如插秧、砍柴、种地等。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摆手舞也是源自祭祀。

    第三,建立水车博物馆,恢复古作坊。车溪水车在历史上就有名,为了给游客展示农耕文化的记忆,车溪村在河边集中建立了水车博物馆,2002年3月,水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水车博物馆的水车都是由当地技师做的。水车博物馆共陈列16种30余架水车。水车大小不一,形态和用途各异,有应用于提水浇灌的,有用于碾米的,有用于碾山竹的;有水力水车,牛力水车,人力水车。游客可以观赏,也可以亲自体验。现在水车博物馆已经成为景区的主要景点。

    过去车溪村沿河流建有多家纸厂、香粉厂、古酿酒坊,厂厂使用水车。为了保留历史的记忆,弘扬传统文化,1998年春,开始恢复酿酒作坊、造纸作坊、制陶作坊、打铁作坊、榨油作坊等,6月18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在古作坊里游客可以目睹竹子变成纸、泥巴变成陶、苞谷变成酒的过程,并让游客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过程,体验创造的乐趣。

    通过挖掘、保护、移植、创新,不仅给车溪景区增添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品,而且移植保护了一批土家族文化传承人和土家族文化,使古老的土家族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
、以旅游为核心,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培育特色产业,让少数民族群众尽快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紧临宜昌城区、地处“两坝一峡”的地理区位以及秀美的峡谷风光是车溪旅游的最大优势。依靠这些,车溪可以“小富”。如想实现跨越、可持续的大发展,开发复合的旅游产品,尤其是土家民俗风情旅游是其必然的选择。针对这一现状,宜昌市民族宗教局会同点军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联席会,确定了以“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以民族文化为特色,以旅游经济为支撑,以景村共荣为导向,努力促进车溪土家族村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在此思路和目标下,车溪土家族村一方面引进旅游投资商开发建设了车溪民族民俗旅游区,另一方面通过省、市、区、乡、村五级联动、投资2000多万元全力实施了“368”工程,即“用三年时间把车溪土家族村建设成为湖北省旅游名村、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第一村和国家5A级景区,实现景区道路黑色化。民居风格特色化。软件管理规范化、旅游产品民族化、区域环境生态化、服务质量精细化,实施道路提档升级、特色民居改造、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景区软件建设等八大工程”。“368”工程的实施,不仅实现了车溪旅游软硬件的升级,还丰富、深化了旅游产品,增强了车溪旅游核心竞争力;不仅促进了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还保护一批土家族传统文化。 

    三、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的主要成效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少数民族村寨的落后面目,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少数民族村寨各族群众真正受益。车溪土家族村在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以来,以旅游开发为推手,不仅促进了村民思想的大解放,而且推动了村寨文明程度的大进步;不仅实现了村寨经济的大发展,而且抢救、保护和开发了一批土家族传统文化。

    1
、促进了土汉群众思想观念的解放

    经济基础虽是观念意识的基础,但观念意识对经济基础同样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没有思想观念的大解放,经济发展必然受到牵制,失去方向。在省、市、区各级民宗部门的精心组织下,车溪村委干部以及村民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推进以来,许多村民放下锄把子,拿起笔杆子,主动学习充电,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职业技能;通过参与旅游服务的实践,车溪人逐渐由满足温饱向发家致富转变,由等客上门向开拓市场转变,由单打独斗向组织化、团队化转变,从业素质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车溪土家族村,户户都有一门“发财艺”,家家都有一本“发展经”,成为远近文明的富裕村、先进村、文明村。

    2
、推动了村寨文明的进步

    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后,车溪土家村先后吸收省、市、区三级的交通、旅游、扶贫、水利和农业等部门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了通村公路拓宽刷黑、安全饮水工程和生态家园建设等项目,极大地改变了全村面貌。目前,车溪土家族村村民“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1%,村级卫生室通过标准化验收,村干部纳入了养老统筹范围,孤寡老人供养和贫困家庭救助实现了全覆盖。村民几乎家家都有摩托车,部分村民购买了汽车。全村50%农户住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楼房,90%以上的农户安装了卫星电视,95%以上的农户安装了电话,不少还开通了宽带上网。在车溪土家村寨,现代文明与传统民族文化实现无缝对接与完美融合。广泛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示范户及“文明村”、“和谐家庭”、文化中心户创建活动,更是促进了村寨内土汉群众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呈现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可喜局面。

    3
、实现了村寨经济的发展

    车溪的优势在于优美的峡谷自然风光,劣势则是土家传统文化层较薄。通过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车溪景区土家文化内涵明显得到了彰显,核心竞争力明显得到增强,游客数量明显有了提升。据统计,2010车溪游客量可超50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10万人次以上。村寨依托旅游建立的农家乐、商业、服务业、加工业在民居改造后赢得了更多商机,极大地带动了村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实施民居改造的农户旅游收入可在现有基础上可增加1500-2000元,全村经济总收入3-5年内可达8000万元。村民T(土家族,42岁)依托景区开设的农家乐“久妹餐馆”,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由于生意兴隆,T在景区增开了一家连锁餐馆,并雇用了4位村民做帮工。与T一样,开设农家乐的村民还有20多户,年纯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未开农家乐的土汉农户也利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收入的明显增加,生活的明显改善。

    4
、民族特色得以彰显,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旅游的需要就是动力。在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为弥补土家族文化贫瘠的弱势,车溪景区组织人员踏访长阳、五峰、秭归、兴山、宜昌、恩施、巴东等县市边远山区,搜集了大量的土家族先民劳耕稼作和生活起居用品,挖掘、整理了不少濒危的土家族传统歌舞、山歌、民族器乐表演。现在的车溪土家族文化,动静结合,相互映衬,一批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歌舞、民俗、产品、文物被开发展示。动态的不仅有悠扬的山歌、铿锵的劳作号子、情意绵绵的情歌、传统的土家婚嫁、异彩纷呈的舞蹈,还有与祭祀相伴生的摆手舞、茅古斯、祭火神;静态的不仅有日常生活用具,还有诸如白虎、黑虎、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土官老爷的神明塑像以及家谱、族谱的民间文书。不仅如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开展还给车溪营造了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社区和景区民族文化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景区开展了民族文化培训,导游能说土家话,能唱土家歌、能跳土家舞;村里农家乐、旅游服务人员均穿上了土家民族服装,许多成年人成为了主动学习民族文化的“小学生”。村民在增加民族文化知识的同时,愈发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所在。

    四、车溪土家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的主要启示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在几乎没有土家文化禀赋的车溪之所以实现成功探索,既是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离不开领导关心、部门联动。车溪的成功,不仅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而且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1
、领导关心,部门联动

    车溪自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高度关心与支持。时任省委书记罗清泉亲自率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旅游局到车溪村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车溪发展旅游的经验和模式;时任省长、现任省委书记李洪忠视察车溪时,提出要彰显民族特色,打造旅游精品。张岱黎副省长要求把车溪村打造成“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团结进步第一村”;省委副书记杨松、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苏晓云和省直部门等领导也先后到车溪检查工作;国家民委王铁志司长两次带领调研组到车溪调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省民宗委领导多次到车溪考察调研,并在车溪召开党组专题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了把车溪打造成“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示范村”、“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第一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的四大目标以及相应的思路、政策、措施;宜昌市委、市政府、市民宗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并对村寨公路建设等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依靠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在车溪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各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新农村试点建设、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统筹安排,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并建立了“渠道不变、管理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投入机制。民族部门筹资129万元用于车溪特色民居改造,交通部门投入1200万元黑化通村公路,农业部门投入61万元开展了“一改三建”生态家园建设。在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下,通过“368”工程的实施,车溪不仅实现软硬件的提档升级、旅游产业的壮大,而且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极大改善。

    2
、合理规划,准确定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确定自身保护对象、发展主导产业时,要进行科学论证和思考,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重点保护和发展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乡土建筑和文化。同时,要根据自身优势与劣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科学制定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基于此,政府多次深入车溪“问诊把脉”。大家一致认为,车溪的优劣势没有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文化的挖掘,特色的打造,景区的提档升级。车溪的优势在于:一,良好的区位。车溪所在的土城镇位于宜昌县西南部,西北、北与点军区之三斗坪(现三峡大坝所在地)毗邻,东同桥边乡接壤。对距市中心仅18公里的车溪而言,宜昌“两坝一峡”的优势也是其自身的优势,到宜昌旅游的游客也是其自身的客源。二,车溪后倚土家族文化大县长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不仅可为车溪旅游发展、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还贡献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三,车溪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峡谷风光、恬静的乡村生活。劣势也很明显,即车溪没有古老的村落及其负载的文化资源。找准了提档升级的突破口,宜昌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促进车溪土家族村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提出了车溪提档升级的“368”工程,并聘请专家对其进行了科学论证与合理规划。用规划引导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3
、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学者参谋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自车溪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来,宜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分别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学者详细制定了保护与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安排了不少专项资金,统一指挥、统一宣传、统一实施,充分发挥了统筹协调、组织指导的作用。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村民的主体参与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村民才能切身感受到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进而提高积极性;也只有这样,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车溪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协商、群众自愿的原则。逐人逐户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目的、意义、程序、政策,注重听取村民意见,注意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在统一思想认识、取得群众村民认可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不包办代替、不强行命令,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的作用。

    4
、产业主导,协调发展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脱贫致富是是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主要目的。产业是带动少数民族村寨稳定脱贫、逐步致富、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因此,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地处宜昌点军区土城镇西南、距宜昌市区18公里、峡谷风光优美的车溪利用自身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的优势,长期坚持培育、壮大旅游产业,以带动依托旅游建立的农家乐、商业、服务业,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传承、保护和发展了土家传统文化,密切了土汉民族关系。可见,在规划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各级政府需根据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交通和人力资源条件,帮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选择、选准主导产业,常抓不懈,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村寨的全面协调发展。

    5
、在挖掘和移植中保护特色,在保护中实现特色的传承和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优势在于“特”,出路也在“特”。具有深厚文化资源的村寨可在挖掘中保护特色,在保护中实现发展。没有古老村落与文化禀赋的少数民族村寨不可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也可根据既有优势与劣势,通过深挖与适度移植并举的方式寻求特色的建构、特色的保护与发展。车溪尽管不是古老的村落,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但在其实践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坚持走在挖掘、移植中保护特色,在保护中实现特色的传承和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保护和改造特色民居中,车溪秉持“整旧如旧”的原则,在保留吊脚转角、飞檐翘脚、花格门窗、青瓦坡面、木栏扶手、悬梁吊檐、压脊裹檐等具有土家文化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吸收现代建筑的优秀成果,使其民居既具有土家文化意味,又符合现代审美。建材的使用更是打破传统束缚,坚持现代、节能与环保的原则;布局则强调实用第一,坚持与现代生活相适应。在保护与传承特色文化过程,车溪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挖掘整理、妥善保护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又深入其他地方调研,在移植的基础上研究民族服饰、民族习俗、民族歌舞等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的嬗变轨迹,积极开发,打造了一些既能弘扬土家优良传统,又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把以土家族民风、民俗、民情为特点的人文景观与车溪秀美的峡谷风光有机结合,以旅游为驱动,带动村寨乃至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综上可知,车溪在建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的过程中,大力开展了以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保护与发展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土汉群众思想观念的解放,而且推动了村寨文明程度的进步;不仅实现了村寨经济的发展,而且抢救、保护、传承了一批土家族传统文化。车溪的成功,不仅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而且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
标签田野调查    
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模式调查研究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曹大明 黄柏权 黄东升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以宜昌车溪土家族村为例

    2009年10月,财政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1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宜昌市点军区车溪土家族村是湖北省民委确定的第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寨。车溪本身没有古老的村落及其负载的文化资源,该村之所以能成为第一批受保护与发展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因为其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对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模式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实践的逻辑,而且可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可行的路径。

    一、车溪概况


    车溪土家族村位于宜昌市点军区西南部,距宜昌市中心城区18公里。截至2009年底,该村辖区下辖8个村民小组,760户、2186人。其之所以被称为“车溪”,是因为从前在贯穿该村的溪流上有6家纸厂,4家香粉厂,厂厂使用水车。据悉,过去车溪纸厂、粉厂货物除少量经土城寺走陆路转至宜昌、长阳、恩施外,大量的土纸、米粉是沿着车溪-中坝-马鞍山-碑坳-萝卜塘的小道肩挑背扛至三斗坪码头(即今日的三峡大坝所在地),再经码头上抵重庆、四川,下达武汉。

    车溪主要的姓氏有邓、刘、周等。其中邓、刘两姓是车溪之大姓。邓姓人丁兴旺时,占原车溪村人口的60%以上。人旺并不意味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掌控车溪话语权的是人口不到20%的刘姓。直到20世纪40年代该姓仍控制着村内的经济命脉。最好的耕地、造纸厂、水车房皆由刘氏家族占据、经营。解放后,政治气候的变化让刘姓遭受重创,不仅原来积累的财产被集体没收,而且刘氏家族中有三个地主被处决。刘氏家族在地方的地位随之一落千丈。在村民记忆中,邓、刘两姓不仅是大姓,也是拓荒者,且皆是清中叶从江西迁徙而来。据邓姓村民D(土家族,73岁)介绍,车溪邓姓开基祖名世忠,死后埋在村内公共墓地。邓姓老族谱“文革”时虽被销毁,但世系却为后代所铭记,诗曰:“世德忠义远,家声启意长,子孙层原某,十里万代昌”。自开基世字辈至今已传10代。据此推算,车溪建村历史至少有200年。对此,刘姓村民也表示认同。刘姓村民L(汉族,61岁)告诉笔者,自开基的永字辈至现在的国字辈,已历经11代。由此可见,刘姓在车溪定居时间也不少于200年。伫立于车溪陶坊右边、落款时间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的修路功德碑对此给予了佐证。

   根据国家民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可知,要成为试点特色村寨需具备两项硬条件:一是少数民族人口聚居且比例较高,主体民族为世居少数民族;二是村寨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车溪作为土家族村,土家族人口比例并不存在问题,但它不是古老的土家山寨,没有相应的文化负载,故没有比较突出的民族特点。鉴此,在旅游开发的推动下,车溪走上了建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的道路。

    二、
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的主要内容

    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意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脱贫致富的同时,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传统和文化遗产。自工作开展以来,车溪根据自身优势与劣势,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大力开展了以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主要内容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在其实施过程中,国家、地方、各类精英以及民众立足于本位,相互作用,合力将车溪塑造成了国家4A级景区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 以改造特色民居为抓手,彰显土家族建筑符号

    民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车溪特色民居既是土家文化存在的空间,也是土家文化的反映。在现代社会中,民居因具有可视性、可触摸的真实性日益成为国家与民族理解自我、阅读过去、表达特有属性的文化表征。与此不同,车溪土家族特色民居的保护与改造并不具有凝聚认同、彰显民族身份的功能,而是与旅游相结合的“象征资本”。

    车溪现有民居主要分为砖结构(含砖土、砖木)、土木结构两类。在打造之前,上述两类民居建筑与宜昌周边地区一样,并无表征土家族群认同的功能。但当周围地区在大势摧毁旧民居、修建钢筋混泥土洋房的时候,车溪村就已经控制了对钢筋混泥土房屋的修建。2008年,为彰显车溪民族文化特色,宜昌市和点军区民族部门外出考察,学习和借鉴外地民居改造的经验。之后在省市民族部门及点军区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从湘西聘请从事土家族民居设计与建造的技师对车溪民居改造进行设计和施工。外形按照土家族民居的样式进行统一设计和施工,室内采用现代设施,每户一张设计施工图纸。外形改造用木头做成杆栏样式,门、窗用木质材料仿照土家建筑的雕花窗格,黛瓦粉墙,其外观打上了深深的民族建筑的烙印。

    车溪民居改造从车溪景区内开始,后来延伸到进入车溪村的外围公路沿线,范围不断扩大。民居改造2008年起步,2009年完成第一批改造,涉及86户;2010年完成第二批改造,涉及70户。结合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市、区、乡党委政府组织各级各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分别完善了车溪村组公路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电网改造升级、安全饮水工程、生态家园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等一大批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车溪村的基础设施。经过改造后的车溪,基础设施完善,村寨容貌靓丽,民族特色突出,呈现出一派独特而崭新的风貌。

    2
、以挖掘保护和移植创新为手段,保护和利用土家族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少数民族村寨宝贵财富和巨大优势,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车溪一直坚持挖掘、保护与移植并用,利用与保护并重,努力建设具有土家文化内涵的特色村寨,初步达到了“走进车溪村、认识土家族、了解土家文化”的目的。

    第一,毕兹卡坊的组建。如果说土家特色民居是车溪土家族文化外显的标志,那么移植而来的民俗和歌舞就是灵魂。自1997年车溪开发旅游以来,土家族民俗的移植得到了地方政府与旅游开发商的高度重视。

    车溪因其处于土家族聚居区的边沿地带,土家族文化没有深厚的积淀,为了展示土家族文化,充实景区的文化内涵,车溪景区把文化移植作为手段。1998年初,景区建立“毕兹卡坊”,从相邻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招聘了12名男女演员,并聘请文化专业人员教巴山舞、长阳南曲、山歌对唱、皮影戏、单手鼓等,同时编排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毕兹卡的演员是流动的,演员常年保留在15人左右。现在的比兹卡艺术团里除团长外,共12人,其中9人从艺术中专直接招聘而来,4人来自民间。在这13人中,有7人来自长阳,且均系土家族,车溪本地村民1人,其他5人分别来自荆州等地。这些人大多有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的吹、拉、弹、唱基础,较易接受毕兹卡坊民俗表演的“翻新”。从艺术团建立以来,节目表演主要由土家族的民歌、南曲、说唱、哭嫁、婚俗表演等组成,虽然期间有一些变化,但基本节目保留下来。现存的节目有:器乐曲《迎宾曲》、民歌演唱《女人谣》、小品《夸丈夫》、互动节目《打硪歌》和《伙计歌》,最后是抛绣球及土家族婚俗表演。节目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互动性。在民俗表演改动之前,一般先由车溪旅游公司组织土家族文化专业创作人员到本市的长阳、五峰或者恩施甚至湘西采风,然后根据旅游需要遴选、改编、创作一些节目,在此基础上对演员进行培训,最后才搬上舞台展演。不过,由于培训老师对土家族文化的把握以及受训演员理解限制等原因,毕兹卡艺术团表演的节目与真实的土家族文化具有较大差异。不过,在一般的游客眼中,那就是令他们无限向往的土家族民俗文化。

    第二,建立农家博物馆。位于车溪三峡民俗村的农家博物馆,原是生产队的房屋,其样式为土木结构的农家庭院,上下两层,面积约800平方米,是以“家”的形式、以“农”为题材,号称全国第一家反映土家族文化的农家博物馆。展出的实物是从长阳、五峰、秭归、兴山、宜昌、恩施、巴东等县市边远山区收集的,共有30余类8600余件。包括神龛、春台、木桌、太师椅、灯具、茶具、烟具、柜床、梳妆台、服饰、刺绣、炊具、餐饮具、农事用具、狩猎用具等。2000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9月17日湖北省文物局正式批准设立“宜昌车溪农家博物馆”。该馆由堂屋、火房、卧房等组成,展出也根据房屋的结构进行实景展示。堂屋是农家博物馆的核心,现在改成“摆手阁”。堂屋分成两部分,堂屋的后方设有神龛,摆放有春台,是举行祭祀、表演巴山舞的场所。神龛上供奉着赵公明、观世音、孔丘塑像和祖宗牌位;左右墙边各放四把太师椅和两个茶几。进大门的前半部分两边摆设木制椅子,供游客观赏表演。卧房摆放各类床、箱子、衣柜等起居用具。厨房摆放着菜刀、肉抓、粑锤、蒸鳖等厨具。农具房存放着搭耙、晒席、筛灰栏、撮箕等生产用具。加工坊有传统榨油、粮食加打铁等作坊。书桌上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墙壁上悬挂着一些看似具有一定历史的字画。以上这些展品主要是由公司从民间搜集而来,但也有部分是民间文物爱好者私家“博物馆”的挪移。2009年农家博物馆新建的馆中馆就是如此。“土家博物馆”占据三个房间、约100平方米,内藏白虎、黑虎面具、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土官老爷等神明的塑像以及能表征土家文化的服饰、民间文书的实物等。这些馆藏均系长阳民间文化人士田昌杰20多年的积累。

    车溪农家博物馆展示的不仅有静态的实物,还有动态的祭祀仪式及与其伴生的舞蹈。这些仪式与舞蹈均在摆手阁中展演。据演员W(土家族,67岁)介绍,前些年他们展演过“茅古斯”。后因茅古斯需大量稻草、茅草等配套用具,加上其本身是祭奠祖灵、驱秽辟邪的“舞蹈”,具有神圣、神秘性,故演出一段后又放弃了。另据演员X(土家族,42岁)介绍,“摆手堂”以前叫“后乐书屋”,是专跳“撒尔嗬”的地方。后因部分游客和公司高层认为,撒尔嗬是祭祀时跳的舞蹈,不吉利,于是改跳“摆手舞”。在景区文化创作人员看来,摆手舞是土家族日常生产、生活动作的浓缩,如插秧、砍柴、种地等。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摆手舞也是源自祭祀。

    第三,建立水车博物馆,恢复古作坊。车溪水车在历史上就有名,为了给游客展示农耕文化的记忆,车溪村在河边集中建立了水车博物馆,2002年3月,水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水车博物馆的水车都是由当地技师做的。水车博物馆共陈列16种30余架水车。水车大小不一,形态和用途各异,有应用于提水浇灌的,有用于碾米的,有用于碾山竹的;有水力水车,牛力水车,人力水车。游客可以观赏,也可以亲自体验。现在水车博物馆已经成为景区的主要景点。

    过去车溪村沿河流建有多家纸厂、香粉厂、古酿酒坊,厂厂使用水车。为了保留历史的记忆,弘扬传统文化,1998年春,开始恢复酿酒作坊、造纸作坊、制陶作坊、打铁作坊、榨油作坊等,6月18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在古作坊里游客可以目睹竹子变成纸、泥巴变成陶、苞谷变成酒的过程,并让游客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过程,体验创造的乐趣。

    通过挖掘、保护、移植、创新,不仅给车溪景区增添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品,而且移植保护了一批土家族文化传承人和土家族文化,使古老的土家族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
、以旅游为核心,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培育特色产业,让少数民族群众尽快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紧临宜昌城区、地处“两坝一峡”的地理区位以及秀美的峡谷风光是车溪旅游的最大优势。依靠这些,车溪可以“小富”。如想实现跨越、可持续的大发展,开发复合的旅游产品,尤其是土家民俗风情旅游是其必然的选择。针对这一现状,宜昌市民族宗教局会同点军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联席会,确定了以“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以民族文化为特色,以旅游经济为支撑,以景村共荣为导向,努力促进车溪土家族村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在此思路和目标下,车溪土家族村一方面引进旅游投资商开发建设了车溪民族民俗旅游区,另一方面通过省、市、区、乡、村五级联动、投资2000多万元全力实施了“368”工程,即“用三年时间把车溪土家族村建设成为湖北省旅游名村、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第一村和国家5A级景区,实现景区道路黑色化。民居风格特色化。软件管理规范化、旅游产品民族化、区域环境生态化、服务质量精细化,实施道路提档升级、特色民居改造、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景区软件建设等八大工程”。“368”工程的实施,不仅实现了车溪旅游软硬件的升级,还丰富、深化了旅游产品,增强了车溪旅游核心竞争力;不仅促进了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还保护一批土家族传统文化。 

    三、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的主要成效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少数民族村寨的落后面目,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少数民族村寨各族群众真正受益。车溪土家族村在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以来,以旅游开发为推手,不仅促进了村民思想的大解放,而且推动了村寨文明程度的大进步;不仅实现了村寨经济的大发展,而且抢救、保护和开发了一批土家族传统文化。

    1
、促进了土汉群众思想观念的解放

    经济基础虽是观念意识的基础,但观念意识对经济基础同样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没有思想观念的大解放,经济发展必然受到牵制,失去方向。在省、市、区各级民宗部门的精心组织下,车溪村委干部以及村民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推进以来,许多村民放下锄把子,拿起笔杆子,主动学习充电,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职业技能;通过参与旅游服务的实践,车溪人逐渐由满足温饱向发家致富转变,由等客上门向开拓市场转变,由单打独斗向组织化、团队化转变,从业素质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车溪土家族村,户户都有一门“发财艺”,家家都有一本“发展经”,成为远近文明的富裕村、先进村、文明村。

    2
、推动了村寨文明的进步

    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后,车溪土家村先后吸收省、市、区三级的交通、旅游、扶贫、水利和农业等部门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了通村公路拓宽刷黑、安全饮水工程和生态家园建设等项目,极大地改变了全村面貌。目前,车溪土家族村村民“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1%,村级卫生室通过标准化验收,村干部纳入了养老统筹范围,孤寡老人供养和贫困家庭救助实现了全覆盖。村民几乎家家都有摩托车,部分村民购买了汽车。全村50%农户住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楼房,90%以上的农户安装了卫星电视,95%以上的农户安装了电话,不少还开通了宽带上网。在车溪土家村寨,现代文明与传统民族文化实现无缝对接与完美融合。广泛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示范户及“文明村”、“和谐家庭”、文化中心户创建活动,更是促进了村寨内土汉群众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呈现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可喜局面。

    3
、实现了村寨经济的发展

    车溪的优势在于优美的峡谷自然风光,劣势则是土家传统文化层较薄。通过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车溪景区土家文化内涵明显得到了彰显,核心竞争力明显得到增强,游客数量明显有了提升。据统计,2010车溪游客量可超50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10万人次以上。村寨依托旅游建立的农家乐、商业、服务业、加工业在民居改造后赢得了更多商机,极大地带动了村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实施民居改造的农户旅游收入可在现有基础上可增加1500-2000元,全村经济总收入3-5年内可达8000万元。村民T(土家族,42岁)依托景区开设的农家乐“久妹餐馆”,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由于生意兴隆,T在景区增开了一家连锁餐馆,并雇用了4位村民做帮工。与T一样,开设农家乐的村民还有20多户,年纯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未开农家乐的土汉农户也利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收入的明显增加,生活的明显改善。

    4
、民族特色得以彰显,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旅游的需要就是动力。在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为弥补土家族文化贫瘠的弱势,车溪景区组织人员踏访长阳、五峰、秭归、兴山、宜昌、恩施、巴东等县市边远山区,搜集了大量的土家族先民劳耕稼作和生活起居用品,挖掘、整理了不少濒危的土家族传统歌舞、山歌、民族器乐表演。现在的车溪土家族文化,动静结合,相互映衬,一批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歌舞、民俗、产品、文物被开发展示。动态的不仅有悠扬的山歌、铿锵的劳作号子、情意绵绵的情歌、传统的土家婚嫁、异彩纷呈的舞蹈,还有与祭祀相伴生的摆手舞、茅古斯、祭火神;静态的不仅有日常生活用具,还有诸如白虎、黑虎、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土官老爷的神明塑像以及家谱、族谱的民间文书。不仅如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开展还给车溪营造了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社区和景区民族文化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景区开展了民族文化培训,导游能说土家话,能唱土家歌、能跳土家舞;村里农家乐、旅游服务人员均穿上了土家民族服装,许多成年人成为了主动学习民族文化的“小学生”。村民在增加民族文化知识的同时,愈发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所在。

    四、车溪土家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的主要启示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在几乎没有土家文化禀赋的车溪之所以实现成功探索,既是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离不开领导关心、部门联动。车溪的成功,不仅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而且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1
、领导关心,部门联动

    车溪自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高度关心与支持。时任省委书记罗清泉亲自率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旅游局到车溪村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车溪发展旅游的经验和模式;时任省长、现任省委书记李洪忠视察车溪时,提出要彰显民族特色,打造旅游精品。张岱黎副省长要求把车溪村打造成“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团结进步第一村”;省委副书记杨松、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苏晓云和省直部门等领导也先后到车溪检查工作;国家民委王铁志司长两次带领调研组到车溪调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省民宗委领导多次到车溪考察调研,并在车溪召开党组专题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了把车溪打造成“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示范村”、“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第一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的四大目标以及相应的思路、政策、措施;宜昌市委、市政府、市民宗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并对村寨公路建设等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依靠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在车溪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各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新农村试点建设、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统筹安排,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并建立了“渠道不变、管理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投入机制。民族部门筹资129万元用于车溪特色民居改造,交通部门投入1200万元黑化通村公路,农业部门投入61万元开展了“一改三建”生态家园建设。在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下,通过“368”工程的实施,车溪不仅实现软硬件的提档升级、旅游产业的壮大,而且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极大改善。

    2
、合理规划,准确定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确定自身保护对象、发展主导产业时,要进行科学论证和思考,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重点保护和发展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乡土建筑和文化。同时,要根据自身优势与劣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科学制定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基于此,政府多次深入车溪“问诊把脉”。大家一致认为,车溪的优劣势没有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文化的挖掘,特色的打造,景区的提档升级。车溪的优势在于:一,良好的区位。车溪所在的土城镇位于宜昌县西南部,西北、北与点军区之三斗坪(现三峡大坝所在地)毗邻,东同桥边乡接壤。对距市中心仅18公里的车溪而言,宜昌“两坝一峡”的优势也是其自身的优势,到宜昌旅游的游客也是其自身的客源。二,车溪后倚土家族文化大县长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不仅可为车溪旅游发展、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还贡献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三,车溪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峡谷风光、恬静的乡村生活。劣势也很明显,即车溪没有古老的村落及其负载的文化资源。找准了提档升级的突破口,宜昌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促进车溪土家族村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提出了车溪提档升级的“368”工程,并聘请专家对其进行了科学论证与合理规划。用规划引导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3
、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学者参谋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自车溪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来,宜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分别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学者详细制定了保护与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安排了不少专项资金,统一指挥、统一宣传、统一实施,充分发挥了统筹协调、组织指导的作用。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村民的主体参与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村民才能切身感受到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进而提高积极性;也只有这样,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车溪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协商、群众自愿的原则。逐人逐户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目的、意义、程序、政策,注重听取村民意见,注意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在统一思想认识、取得群众村民认可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不包办代替、不强行命令,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的作用。

    4
、产业主导,协调发展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脱贫致富是是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主要目的。产业是带动少数民族村寨稳定脱贫、逐步致富、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因此,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地处宜昌点军区土城镇西南、距宜昌市区18公里、峡谷风光优美的车溪利用自身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的优势,长期坚持培育、壮大旅游产业,以带动依托旅游建立的农家乐、商业、服务业,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传承、保护和发展了土家传统文化,密切了土汉民族关系。可见,在规划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各级政府需根据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交通和人力资源条件,帮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选择、选准主导产业,常抓不懈,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村寨的全面协调发展。

    5
、在挖掘和移植中保护特色,在保护中实现特色的传承和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优势在于“特”,出路也在“特”。具有深厚文化资源的村寨可在挖掘中保护特色,在保护中实现发展。没有古老村落与文化禀赋的少数民族村寨不可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也可根据既有优势与劣势,通过深挖与适度移植并举的方式寻求特色的建构、特色的保护与发展。车溪尽管不是古老的村落,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但在其实践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坚持走在挖掘、移植中保护特色,在保护中实现特色的传承和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保护和改造特色民居中,车溪秉持“整旧如旧”的原则,在保留吊脚转角、飞檐翘脚、花格门窗、青瓦坡面、木栏扶手、悬梁吊檐、压脊裹檐等具有土家文化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吸收现代建筑的优秀成果,使其民居既具有土家文化意味,又符合现代审美。建材的使用更是打破传统束缚,坚持现代、节能与环保的原则;布局则强调实用第一,坚持与现代生活相适应。在保护与传承特色文化过程,车溪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挖掘整理、妥善保护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又深入其他地方调研,在移植的基础上研究民族服饰、民族习俗、民族歌舞等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的嬗变轨迹,积极开发,打造了一些既能弘扬土家优良传统,又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把以土家族民风、民俗、民情为特点的人文景观与车溪秀美的峡谷风光有机结合,以旅游为驱动,带动村寨乃至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综上可知,车溪在建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的过程中,大力开展了以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保护与发展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土汉群众思想观念的解放,而且推动了村寨文明程度的进步;不仅实现了村寨经济的发展,而且抢救、保护、传承了一批土家族传统文化。车溪的成功,不仅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而且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