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影响沿河土家族自治地区教育公平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李克相

内容提要】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沿河土家族地区的教育,历史以来处于经济社会政治的从属地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兴衰相关联,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人民接受教育的质量有了根本性提高,但教育公平的问题,仍然是影响社会公平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教育  公平  思考

       一、沿河土家族接受教育情况

       沿河是以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土家族占总人口54%以上的民族自治区域(以下称沿河土家族自治地区),因处于湘鄂川黔渝边陲,历史上被统治者称为偏隅蛮夷之地。沿河土家族地区虽为隋务川县治、唐思州治、元明清祐溪长官司治及现代县治或自治县治所地,但长期处于“古无学校,胶痒(学校)之制莫赌,钟鼓之声无闻”——《民国·沿河县志·学校志》,教育的萧条及其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低下地位,严重制约了沿河的发展与进步。宋绍兴年间至清光绪32年,沿河所建鸾塘书院、竹溪胜院、培宗书室、竹溪书屋、鹤鸣书院、竹溪书院等都为乡党义士贤达之举,接受教育者为殷商富庶子弟,穷人布衣难享其授。清朝,崇尚愚民政治,虽有学校,但都形同虚设,并无多少学生入学,学成者,三年才参加一试;中原各民族优秀人才借居于沿河的,无不爬山涉水远赴云南或京城参试。咸丰间(1851-1861)号军攻陷思南府城,郡守治所搬到沿河,黎培敬即在沿河县城西岸下街陕西会馆(自治县政协宿舍地)、其左张氏住宅及春游堡(原自治县政府地)肖家住宅部分设武学堂,但设施简陋,地域狭窄。清光绪32年(1906)罢科举制度后,土家族各方人士踊跃建设学堂,沿河学校方遍及各地。解放前民国时期,沿河设官立高等小学堂2所,县立两等小学2所,县立女校2所等,但因时势变化,所毕业学生不多。1945年,沿河有县立初级中学1所,县立女子小学1所,城乡中心学校19所,保设学校78所,乡代用学校24所。县政府统筹教育经费年均在44万左右,学校经费来源于屠宰税(每头猪300文),需年有增加,但难以为继,后倡导各地自筹,提公产捐款由县财政统筹支付。

       明清时期,沿河教育多为私塾,但这难以普及贫民子弟。由于土家族长期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政治上受歧视,民族成分得不到肯定,自然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条件都不健全。沿河学前教育始于1938年,也只有谯家、沙子、夹石、妙坝、思渠5班。私塾名教出了一些文武之才,明清时,沿河举人55人(文举33人,武举32人),贡生65人,副榜6人。

       解放后,对待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教育的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所重视和关心的,土家族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法律的保障。毛主席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要诚心实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邓小平在1958年讨论教育工作的一次会上说“教育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要普及,二要提高……把中小学大部分交给地方办”。1954年后,随着土家族民族成分的确定,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和国家民族政策在沿河的贯彻实施,沿河土家族接受教育的对象、程度、规模、质量等情况都有了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成为全社会共识,在沿河土家族地区普遍建立人民办教育转为政府办教育的办学体制,土家族居住村寨大部分设有学校,教师多为土家族人才,土家族学生占学校学生总数60%以上。在沿河,设置在土家族居住地的学校从1949年的57所发展到2009年各类学校543所;学生人数从1949年的4000人发展到2009年的13万人(土家族8万人);校舍面积在40万平方米以上,小学生均校舍面积3.5平方米,初中生均在3.9平方米左右。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幼儿园班112所240班近8500人(土家族约6000人);中学34所600多班3.7万人;职业中学3所20多班1200人左右(土家族600人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在沿河土家族地区基本形成,教育发展保障了广大土家族民众受到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为沿河自治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土家族自治地区教育现阶段问题及成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很显然,在我国,不仅教育质量影响到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而且教育公平成为突出的、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具体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地区,教育问题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学校布局失衡。县城中小学校无论是学校规模,还是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都比农村好,中心集镇和交通方便的村寨比边远、贫困村好。一方面,因为农村教育质量差,学生没有好成绩回报家庭的付出而辍学;二方面,农村孩子为了享受良好教育,拼命往县城挤。当条件无法满足入学门槛时,农村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立即丧失。其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沿河,有的村至今无法通公路通水,基本生活条件都不具备,无专职老师上课,学校为私学。有的村路远各方面条件差,留不住老师,引不进人才,就一二个老师留守维持。在这些地方的孩子,只是上得了学;而上好的学校却是梦想。

       二是学校教育质量差。受经济、自然条件影响,出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异。教师、学生的择校热高温不降,在沿河曾经出现教师移民潮和学生外流热,就是此种问题及矛盾的外在反映。2004年,大量优秀教师舍去饭碗到外面学校应聘,2005年小学毕业生上百人去报考遵义航天中学和德江一所民办中学。现在,仍有大量学生到外面就读,许多家长放去生产和工作陪孩子读书。一方面,沿河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吃饭靠救济,用钱靠补助的经济状况一直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财政收入和支出一直处于3亿元的空缺。就沿河教育投入最多的2005年举例,当年虽然投入教育财政经费1亿3千万元,占全县财政支出近一半,但在全省仍然处于第3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居倒数第3位。很明显,不仅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显弱,农民承受小孩接受良好教育的能力极为有限。长期以来,因为沿河经济发展滞后,各乡镇对教育投入不足,造成沿河教育普遍先天营养不足,发展后劲不力,加剧了全县内教育资源和学校之间质量的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和三农发展,农民对教育的需求明显提高,教育投资成为家庭的主要支出;为了博得择校和就业的筹码,家长不得不倾其所能,把孩子送入好学校或选择好教师,这样造成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或资源浪费,即县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农村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县城学校出现80人的班额,而一些农村学校全校六级六班只有20人。

       三是对教育的保障力弱。由于机制体制不科学、不完善,造成困难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得不到保障。农村困难和无关系的孩子享受不到良好教育,许多打工孩子就读于办学条件不达标的私办学校,农村学前儿童享受不到学前教育,残疾儿童教育覆盖率和受教育水平都很低。由于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户籍制度和省级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社会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同等教育的机会条件和法律制度都未成熟和健全,

       三、解决土家族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

       推进教育公平关键是义务教育领域的公平,即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受到教育、平等地享受有质量教育的机会。党和政府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要更加注意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首要问题,以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为目标,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村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一要以人为本提素质。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保障下,尽管土家族同其他民族平等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但因土家族长期居住在西部老少边穷地区,欠发达欠开发的环境长期影响着土家族教育发展和人的素质,客观上形成人才、物力资源的短缺劣势,农村与城市,沿河与外面发达地区二元结构状况一直得不到改变。推进土家族自治地区的教育公平,一定要正视历史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差距,充分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土家族自治地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是要科学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减少县城大班额和农村小班额多班级的状况,充分珍惜科学利用,不浪费教育资源和人才,切实减轻农村教师负担过重。二是注重学校质量标准,在校舍建设、学校周边环境、学校软环境及教师岗位等方面有统一硬性的标准,使教育质量量化指标化,有具体的尺码衡量。三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教育工程。

       二要增加投入重配置。解决土家族自治地区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其根本措施在合理配置资源,增加教育投入。除加快土家族自治地区民族经济发展外,要学习陕西吴起县经验,在全县、全地区、全省统一建校标准,实现教育条件均等化。要按照学校生均教室,校舍面积、生均食堂、浴室面积、学校周边地质灾害、治安环境、交通因素、水电、电视电教、生活教师、保安人员等方面的硬性评估和资金投入的规定,科学规划,逐年分期建设达标,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三要注重倾斜缩差距。在实现城乡全面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等都要向农村教育和边缘、贫困村寨倾斜,向农民工子女倾斜,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倾斜。要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及对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投入和补助实行优先;对边缘、贫困村寨的投入加大;对农民工子女补助加重;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和生活的救助面要加宽。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弱势与强势的差距。

       四要创新思维建机制。在土家族自治地区创造“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安徽铜陵模式,关键要有长效机制作保障。比如,政府要解放思想,制定建校办学、提高质量的激励机制,把教育作为兴办产业一样重视。在学校建设标准、质量评估、办学模式、户籍制度、学生资助体系、对农民务工家庭补助制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都有建立或改革,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法律、制度支持和保障。

    总之,从土家族教育的历史看,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质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土家族教育的公平目标远大,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还长,任务艰巨。这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也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日之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既要看到希望,不能气馁;又不能急躁,急功近利。相信,随着土家族自治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教育公平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
       本文参考文献:

      1、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5
      2、中共中央宣传部  《七个怎么看》  2010 -52
      3、《民国·沿河县志·学校志》  杨化育  1945
      4、中共中央委员会  《求是》  2009-16  于海波  56  科教天地

责任编辑
标签社会发展    
0

影响沿河土家族自治地区教育公平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李克相

内容提要】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沿河土家族地区的教育,历史以来处于经济社会政治的从属地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兴衰相关联,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人民接受教育的质量有了根本性提高,但教育公平的问题,仍然是影响社会公平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教育  公平  思考

       一、沿河土家族接受教育情况

       沿河是以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土家族占总人口54%以上的民族自治区域(以下称沿河土家族自治地区),因处于湘鄂川黔渝边陲,历史上被统治者称为偏隅蛮夷之地。沿河土家族地区虽为隋务川县治、唐思州治、元明清祐溪长官司治及现代县治或自治县治所地,但长期处于“古无学校,胶痒(学校)之制莫赌,钟鼓之声无闻”——《民国·沿河县志·学校志》,教育的萧条及其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低下地位,严重制约了沿河的发展与进步。宋绍兴年间至清光绪32年,沿河所建鸾塘书院、竹溪胜院、培宗书室、竹溪书屋、鹤鸣书院、竹溪书院等都为乡党义士贤达之举,接受教育者为殷商富庶子弟,穷人布衣难享其授。清朝,崇尚愚民政治,虽有学校,但都形同虚设,并无多少学生入学,学成者,三年才参加一试;中原各民族优秀人才借居于沿河的,无不爬山涉水远赴云南或京城参试。咸丰间(1851-1861)号军攻陷思南府城,郡守治所搬到沿河,黎培敬即在沿河县城西岸下街陕西会馆(自治县政协宿舍地)、其左张氏住宅及春游堡(原自治县政府地)肖家住宅部分设武学堂,但设施简陋,地域狭窄。清光绪32年(1906)罢科举制度后,土家族各方人士踊跃建设学堂,沿河学校方遍及各地。解放前民国时期,沿河设官立高等小学堂2所,县立两等小学2所,县立女校2所等,但因时势变化,所毕业学生不多。1945年,沿河有县立初级中学1所,县立女子小学1所,城乡中心学校19所,保设学校78所,乡代用学校24所。县政府统筹教育经费年均在44万左右,学校经费来源于屠宰税(每头猪300文),需年有增加,但难以为继,后倡导各地自筹,提公产捐款由县财政统筹支付。

       明清时期,沿河教育多为私塾,但这难以普及贫民子弟。由于土家族长期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政治上受歧视,民族成分得不到肯定,自然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条件都不健全。沿河学前教育始于1938年,也只有谯家、沙子、夹石、妙坝、思渠5班。私塾名教出了一些文武之才,明清时,沿河举人55人(文举33人,武举32人),贡生65人,副榜6人。

       解放后,对待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教育的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所重视和关心的,土家族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法律的保障。毛主席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要诚心实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邓小平在1958年讨论教育工作的一次会上说“教育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要普及,二要提高……把中小学大部分交给地方办”。1954年后,随着土家族民族成分的确定,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和国家民族政策在沿河的贯彻实施,沿河土家族接受教育的对象、程度、规模、质量等情况都有了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成为全社会共识,在沿河土家族地区普遍建立人民办教育转为政府办教育的办学体制,土家族居住村寨大部分设有学校,教师多为土家族人才,土家族学生占学校学生总数60%以上。在沿河,设置在土家族居住地的学校从1949年的57所发展到2009年各类学校543所;学生人数从1949年的4000人发展到2009年的13万人(土家族8万人);校舍面积在40万平方米以上,小学生均校舍面积3.5平方米,初中生均在3.9平方米左右。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幼儿园班112所240班近8500人(土家族约6000人);中学34所600多班3.7万人;职业中学3所20多班1200人左右(土家族600人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在沿河土家族地区基本形成,教育发展保障了广大土家族民众受到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为沿河自治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土家族自治地区教育现阶段问题及成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很显然,在我国,不仅教育质量影响到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而且教育公平成为突出的、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具体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地区,教育问题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学校布局失衡。县城中小学校无论是学校规模,还是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都比农村好,中心集镇和交通方便的村寨比边远、贫困村好。一方面,因为农村教育质量差,学生没有好成绩回报家庭的付出而辍学;二方面,农村孩子为了享受良好教育,拼命往县城挤。当条件无法满足入学门槛时,农村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立即丧失。其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沿河,有的村至今无法通公路通水,基本生活条件都不具备,无专职老师上课,学校为私学。有的村路远各方面条件差,留不住老师,引不进人才,就一二个老师留守维持。在这些地方的孩子,只是上得了学;而上好的学校却是梦想。

       二是学校教育质量差。受经济、自然条件影响,出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异。教师、学生的择校热高温不降,在沿河曾经出现教师移民潮和学生外流热,就是此种问题及矛盾的外在反映。2004年,大量优秀教师舍去饭碗到外面学校应聘,2005年小学毕业生上百人去报考遵义航天中学和德江一所民办中学。现在,仍有大量学生到外面就读,许多家长放去生产和工作陪孩子读书。一方面,沿河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吃饭靠救济,用钱靠补助的经济状况一直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财政收入和支出一直处于3亿元的空缺。就沿河教育投入最多的2005年举例,当年虽然投入教育财政经费1亿3千万元,占全县财政支出近一半,但在全省仍然处于第3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居倒数第3位。很明显,不仅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显弱,农民承受小孩接受良好教育的能力极为有限。长期以来,因为沿河经济发展滞后,各乡镇对教育投入不足,造成沿河教育普遍先天营养不足,发展后劲不力,加剧了全县内教育资源和学校之间质量的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和三农发展,农民对教育的需求明显提高,教育投资成为家庭的主要支出;为了博得择校和就业的筹码,家长不得不倾其所能,把孩子送入好学校或选择好教师,这样造成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或资源浪费,即县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农村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县城学校出现80人的班额,而一些农村学校全校六级六班只有20人。

       三是对教育的保障力弱。由于机制体制不科学、不完善,造成困难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得不到保障。农村困难和无关系的孩子享受不到良好教育,许多打工孩子就读于办学条件不达标的私办学校,农村学前儿童享受不到学前教育,残疾儿童教育覆盖率和受教育水平都很低。由于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户籍制度和省级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社会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同等教育的机会条件和法律制度都未成熟和健全,

       三、解决土家族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

       推进教育公平关键是义务教育领域的公平,即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受到教育、平等地享受有质量教育的机会。党和政府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要更加注意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首要问题,以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为目标,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村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一要以人为本提素质。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保障下,尽管土家族同其他民族平等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但因土家族长期居住在西部老少边穷地区,欠发达欠开发的环境长期影响着土家族教育发展和人的素质,客观上形成人才、物力资源的短缺劣势,农村与城市,沿河与外面发达地区二元结构状况一直得不到改变。推进土家族自治地区的教育公平,一定要正视历史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差距,充分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土家族自治地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是要科学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减少县城大班额和农村小班额多班级的状况,充分珍惜科学利用,不浪费教育资源和人才,切实减轻农村教师负担过重。二是注重学校质量标准,在校舍建设、学校周边环境、学校软环境及教师岗位等方面有统一硬性的标准,使教育质量量化指标化,有具体的尺码衡量。三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教育工程。

       二要增加投入重配置。解决土家族自治地区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其根本措施在合理配置资源,增加教育投入。除加快土家族自治地区民族经济发展外,要学习陕西吴起县经验,在全县、全地区、全省统一建校标准,实现教育条件均等化。要按照学校生均教室,校舍面积、生均食堂、浴室面积、学校周边地质灾害、治安环境、交通因素、水电、电视电教、生活教师、保安人员等方面的硬性评估和资金投入的规定,科学规划,逐年分期建设达标,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三要注重倾斜缩差距。在实现城乡全面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等都要向农村教育和边缘、贫困村寨倾斜,向农民工子女倾斜,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倾斜。要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及对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投入和补助实行优先;对边缘、贫困村寨的投入加大;对农民工子女补助加重;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和生活的救助面要加宽。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弱势与强势的差距。

       四要创新思维建机制。在土家族自治地区创造“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安徽铜陵模式,关键要有长效机制作保障。比如,政府要解放思想,制定建校办学、提高质量的激励机制,把教育作为兴办产业一样重视。在学校建设标准、质量评估、办学模式、户籍制度、学生资助体系、对农民务工家庭补助制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都有建立或改革,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法律、制度支持和保障。

    总之,从土家族教育的历史看,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质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土家族教育的公平目标远大,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还长,任务艰巨。这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也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日之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既要看到希望,不能气馁;又不能急躁,急功近利。相信,随着土家族自治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教育公平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
       本文参考文献:

      1、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5
      2、中共中央宣传部  《七个怎么看》  2010 -52
      3、《民国·沿河县志·学校志》  杨化育  1945
      4、中共中央委员会  《求是》  2009-16  于海波  56  科教天地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