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唐宋风俗在土家族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作者:李克相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人的一生,生老死三步曲,生命极有限。一个民族从弱小壮大,不断发展,似乎永无境。决定人生的是 “精气神”;而决定民族的,不是自然,不是战争,不是财富,而是文化,是习俗、是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基因,习俗则是文化中的因子。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乌江中下游,是全国四个之一、贵州省唯一的单一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富集。沿河土家先民凭借乌江之利,倚山而稼,临江而居,浮江而渔,舟楫物货,盘山而歌,即兴而舞;在历史长河中,土家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为后世传承、遗留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

    沿河土家先民,在与殷商周等频繁接触中,或因乌江而顺达长江,或因长江而与中原交流融合,或因中原文化带入“蛮夷”,或把巴蜀文化渲染中原,因而,有 “前戈后舞、歌舞以凌”,中原人也随“蛮夷”之俗而歌的记录,他们都为创造中华民族辉煌文化做出了贡献。

    现在,我们仍从昔日唐宋所兴行的歌舞、祭祀、艺术等文化中,可以窥见现存的土家习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密切渊源,让我们似乎肯定,纯因乌江的韵律而生,随长江的和声而出的沿河土家族风情习俗。我在想,难道它是从“唐宗宋祖”的习俗宫房里孕育出来的一道美丽姿势,而蔚然形成的土家民族魅力风情?

    习俗一词,大约始自春秋战国时期。《春秋繁露·王道通》说:“人主以好恶喜怒变习俗”。当一个地区和民族在生产、生活、宗教、交往等活动中在行为、信仰、礼仪、语言、思想、观念、心理等方面形成普遍认同的又共同遵循的一种习惯时,也就有了习俗。所谓“一衣一帽、一器一物、一字一语,种种所作所为,凡唱自一人,群起而随之,谓之‘时尚’。或尚坐关,群起而坐关;或尚礼忏,群起而礼忏;群起而背经,群起而持准提,群起而读等韵,群起而去注疏、专白文,群起而斋十万八千僧,群起而学书、学诗、学士大夫尺牍语,靡然成风,不约而合。”表述了习俗的具体含义。

    在人们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中,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以及自然、图腾、动植物、祖先崇拜等习俗集中地表现出来,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得以长期传承和流行。比如我们从《左传》:“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汉书·郊祀志》:“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记载中知道,我们现在仍在对土地神和谷神祭祀的习俗,早在上古时代就流行了。土家族地区在造房建坟、冲傩罡神等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还有如轿子、滑竿、船只、龙舟等交通工具使用等都看出土家族风俗习惯的原始性。 

    在很长历史时期内,地处南徼外治之 “蛮夷”,其文化习俗之风却与历朝历代的京都大朝所盛行的习俗一脉相承,尤其与唐宋所兴盛的歌舞、祭祀等习俗文化渊源密切。而今仍然从土家族围绕生育的生殖崇拜、祈求子孙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祷祝福的仪式中,从土家族围绕结婚迎亲时的巫术和祝福礼仪活动里看出,这些风俗习惯与隋唐五代宋朝等时期的风情习俗如出一辙。如:土家的“闹洞房”与唐朝“障车”、土家“祭土王”与唐朝“船祭”和“酒祭”、土家建房“抛梁巴”与唐朝建宅院“上梁”、土家“大年挂纸”祭祀与唐朝民众“迎厕所紫姑”、土家正月“拔河”与唐前“牵钩”、土家结亲抬轿与宋高宗迁都扬州时兴起的“坐轿”等等,无论形式与内容都差异不大。还有源于土家山歌的唐宋“竹枝词”与“踏蹄”、源于土家族“蘸酒敬师”的唐“蘸甲”、源于土家的傩堂戏、花灯戏面具与扮相的唐朝“狮舞”、源于土家茶楼“说怀书”的宋“勾栏”、源于土家族纸扎的北宋“皮影”等等,使人们实难分清京都大朝与外治蛮夷是谁在影响谁,谁在传承谁的习俗了。

    那么,唐宋京都大朝的信仰习俗为何在土家族地区得以长期延续和传承呢?

    首先,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因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土家族较为保守的文化性格,使土家族古老的风俗在传承中不会轻易改变。

    处于西南的土家族因长期以原始的渔猎、采集为主要的经济方式,所以这里不同的经济方式必然形成不同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习俗,不同的社会状况便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民俗,能够保留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教等;比如,当汉族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时,土家族还处在氏族部落制或更原始的社会阶段,因而土家族的原始信仰习俗大量存在。即如班固在《汉书·地理志》所记述:“楚……,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淫祀。”具有深厚民族色彩的根深蒂固特质和渗透力习俗。

    其次,在传承和接受文化时,土家族虽然一直注重自我意识和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在长期的民族交融中,不自觉地接受外来文化的浸染或将自己的文化渗透融合到其他民族文化里。我们从历史中发现,当与中原政权建立关系或中原移民进入土家数地区时,中原与土家族文化即进行双向的流通融合,这必然将许多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习俗带入中原,影响了中原民族的习俗;诸如唐宋的衣冠服饰、房舍家具、乘车骑马、日用杂品等,物无巨细,其种类、形制、质料、样式、色彩等都因相互影响和渗透,导致习俗文化京都大朝与蛮夷地区异常相似。

    这样,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在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审美情趣、传统惯例、文化差别等方面,在衣食住行、社会交往、人生仪礼、游戏娱乐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民族类似。

    当然,土家族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时,随着唐宋等朝廷与土家民族关系加强和巩固,文化交流的很大发展,彼此一些民俗还保留了传统的形式,但原始内容则日趋淡化和消亡。

    在后世的传承中一些民俗,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名目和外壳,但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一些民俗还在后世荡然无存或者由于文化的变革或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成为新出现的东西。比如,宋代出行由乘车、骑马逐步改为坐轿;住房、家具由简朴趋于奢华……这些民俗的巨大变化影响到土家族生活中,以致民俗事象虽在形式上长期延续,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在中华传统的节日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原为“恶日”端午节,自宋代开始,也被演化为“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色金,菖蒲切玉”的佳景时节,除沿袭驱瘟避邪的旧俗外,人们还“递相宴赏”,“对时行乐”。原在年节驱除鬼魅的爆竹,现在普遍用来制造欢乐喜庆的气氛。通过以下的风情风俗事象的举例,我们也许能真切地窥见和感受到土家族传统习俗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与中原朝廷间的传承与变化。 

    一、洗三  驱邪祛病的头“洗礼”

    隋唐五代时期,流行“洗三”、“洗儿”风俗,即用“桃根汤”为出生三天的婴儿沐浴。按孙思邈的说法,“桃根汤”是用桃根、李根、梅根各二两放在水里熬煮而成。这种水为孩子洗澡,可以驱邪,还可使孩子皮肤不会生疥疮。宋时还普遍使用澡豆和皂角洗涤、洗脸或洗澡。

    土家族也非常注重“洗澡”。“洗礼”伴随一个人从生到死一生。在土家族地区,一位母亲快要分娩前,接生婆就要用木盆盛半盆热水(滚烫开水)端放于床前,在水里加些盐巴或其他祛病的草药。当孩子呱呱坠地,就立即为孩子洗澡净身,确保孩子“干净”成长、无灾无祸、平安无事。平时,女人都是用大木盆盛热水在内屋里擦洗身子。当一个人闭眼逝去时,亲人要用柏木枝,用一尺二寸新白布蘸水将遗体洗净,为一个人完成最后一次“洗礼”。

   
二、月下老人  婚姻的撮合者

    在唐代的传奇故事中,有月下老人撮合姻缘的故事流传。故事传说阴间有专门掌管天下婚姻大事的月下老人,他手握一根红绳,将有姻缘为夫妻的人,从出生就将两人的双足系在一起,说明婚姻是“老天注定”的观念。

    土家族地区的婚姻除“以歌为媒”外,主要是由“媒婆”撮合。媒婆多数是能说会道的妇女。当第一次去女方为男方提亲时,不带任何礼物;如女方有意,第二次带简单的礼品,即“开口茶”。如女方“开口”同意交往,媒人就要将“书子”和简单的“茶”(如面条、白糖、衣料等)送交女方,完成“头道茶”礼仪。当男女达到婚龄,根据女方要求,媒人手拿一对大花烛,带领男方人背着“荤茶”(有衣物、猪肉、猪腿和祭品、书子等)去女家“烧香”。结婚前,媒人带着礼物和“庚书”去女家讨女孩的生辰。接亲时,媒人手拿花烛,准备箱子,带领男方接亲队伍去女方,完成媒人撮合婚姻的所有任务。由于媒婆被土家族姑娘视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代表,虽然因男女两头游说辛苦,“杵路棍都断了两三根”,但“背起碓窝跳戏——费力不好看”,土家姑娘为了发泄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愤懑,就借“哭嫁”骂媒人:“背时媒人是条狗,那头吃了这头走;……豌豆开花角对角,媒人吃了烂嘴角;铁树开花八寸长,媒人吃了烂大肠。”

 
   三、婚书  民间的婚姻法律文书

    隋唐五代时,男女订婚后,男方以家长名义送通婚书给女方,女方回复男方答婚书。婚书用好纸,以楷书书写文字,放在特制的礼函中。通婚书具有法律效用。女方有答婚书或接受了聘礼的,婚姻都有了法律效用。

    土家族婚姻缔造过程中,代表婚姻关系的民间“文书”很多。如递茶时的书子、订婚盟“烧香”时的书子、讨生庚时的书子、接亲时的书子、回门时的书子等。书子分阴阳两种。阴书子是对付女方逝去的亲人的,是博得阴间人许婚的“公文书”。阳书子主要是针对缔造婚姻礼节的文书,是表明女方态度的一种礼书。其中复杂的要数接亲时的书子,至少有十二种。通报男方接亲队伍到的文书叫“头书”,请求接见的叫“允书”,摆礼时的叫“礼书”,饭房、茶房、菜房等与吃饭相关的“谢书”等,这些文书都各有写法,内容丰富,辞藻华丽,如盟书写“谊结朱陈、亲如秦晋”等诗句,全用黄纸、红纸条制封袋,以毛笔正楷写字在皮纸等好纸上,语气谦恭,书袋规整。

    四、坐轿  宋时的宝马

    宋朝有坐轿子的习俗。轿子又名肩辇、檐子、兜子等。北宋时,文武百官多骑马,只有那些体弱多病的元老大臣得到特许后才得以坐轿子。如司马光拜相后,才得以特许坐轿。王安石罢相后,居钟山,经常坐毛驴,有人劝他乘轿,他说“自古王公虽不道,未尝敢以人代畜也。”但富商大贾招摇过市而喜欢乘轿。宋太宗时就下命令禁止贫民百姓乘四人或八人抬的大轿,但屡禁不止。宋高宗迁都扬州时,因南方道路多雨湿滑,崎岖难行,才下令允许文武百官乘轿,之后,大官小吏出入都以轿代步。而在民间迎娶新娘,因为世俗认为乘轿子要比乘花车风光,在北宋时就开始使用花轿了;到南宋时,此习俗已经普及。

    土家族地区山高坡陡,山路崎岖,行走艰难,于是肩挑背驮成为土家族地区搬运东西的一大特点。而人们出行除了骑马坐船外,最常见的奢侈方式莫过于坐“滑竿”和乘轿子了。滑竿是用两根竹竿或木棒将一个座椅固定,或用竹子、篾条绳子相系而成。有的加蓬,有踏脚的东西,形如座椅,一个人坐在上面后由两个人抬着走。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上山下坡的路。而一个人坐在一个经过装饰了的形如木箱里由2人、4人或8人抬着行走时,就叫抬轿子。轿子是木制、方形,轿板壁以木雕装饰,涂红色,以红布盖顶,四角悬彩须。土家族轿子用得最多的是接新娘。婚前一日,新郎家的迎亲队伍热热闹闹到新娘家,通过说“四言八句”行“拦门礼”后进入堂屋行“奠雁礼”。

    第二天天未大亮时,新娘出亲,要先举行“辞堂礼”,然后在新娘 “……姐弟好比鱼和水,眼下就要两离分;死死抓住兄弟手,莫要背我丢火坑。” 的哭声中由哥哥背上轿子;“送亲客”中派代表封轿门,然后抬轿倒退出大门,掉头将轿子交给男方抬轿的人。轿子抬至男家,要在大门前“回车马”,再抬轿子进堂屋,然后由一个婆婆牵出新娘进行土家族拜堂谢亲等一系列的礼,轿子才算完成了它的迎亲使命,被搁置在堂屋一角,等待下次迎娶新娘用。

    旧时,除新娘外,就只有官员或富商外出才能“以轿代步”、享受乘坐轿子的殊荣。这如同现在的轿车“宝马”,不是平常人就能够乘坐的。土家族常说谁乘坐“八抬大轿”就是表示这人很尊贵。

   
五、船祭  给予船只的饯行礼

    唐代开船前浇酒祭祀,祈求平安,在正式发船时击鼓相送。

    乌江流域介于苗岭、武陵山与大娄山山脉之间,两岸峰峦挺拔,地势陡峭,重峦叠嶂,谷深流急,滩多航险。民谣说:“走遍天下路,难过乌江渡,乌江千里滩连滩,十船九打烂”。过去乌江航道里的船舶常常触礁而葬身鱼腹。于是,在船下水航行前,都要由巫师沟通神灵,保佑船行平安。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旧时就经常看到端午节和船只出江航行时,乌江渡口就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码头上停着各种彩船,由一名道士做起法事,将雄鸡的脖子割破,扯上几根鸡毛沾上鸡血贴于龙架前后和桡片上,在绕船一周,祈求保佑百姓无灾无难,保佑船行顺利。然后鞭炮轰炸、锣鼓齐鸣,船离岸而行。

    在土家族地区,就是平时有个头痛耳热,往往就要许一个心愿,让神保佑好起来。晚上,通过端公请神送神,实现完成心愿的目的,我们就叫这种法事为“扎茅人”、“送船船”。如只在野地岔路口倒水饭,那是最简单的送瘟神叫“漂水”。而今,“送船船”与傩堂戏正戏结合,内容和程序复杂得多。只见在先生的祷告和请送下,人们用稻草编成船,通过敬香、烧纸、滴鸡血、贴咒符、打阳卦、吹牛角、唱祷歌、跳傩舞等,在火把照耀下,人们边走边洒柏香枝叶粉,然后到离寨子一定距离的道路边把草船、茅人烧掉,把一切瘟神都送出去。

    六、障车  野外闹新娘时的恶作剧

    在唐代,当迎娶新娘的车到途中,众人必拦障不让通过,新娘以酒食财物“贿赂”设障人,然后通过,因此增添逗乐欢喜。如关于土家族地区迎接新娘的描写“……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

    土家族闹新娘的手段和形式丰富多彩。其中以洞房闹新房和春节闹新娘为主。土家族在结婚当晚就要闹新房,一般闹三天,嬉闹时不分长幼、辈分。闹房时,随意逗笑,向新郎新娘出难题,越笑越好,“越闹越发,人财两旺”。春节初一,大家聚在一起,同样会对新娘进行挑逗,与闹新房一样,不论大小老幼,都与新娘嬉闹取乐。

    与唐朝障车相比,土家族地区闹新娘,只不过一个是在新娘室内或节日,一个是在迎娶新娘的半路上而已,但精神实质和形式手段一样。

    七、唐喝乐  送给新婚夫妇的礼物

    也叫“化生”。宋代民间玩具尤其是雕塑玩具兴盛,各种民间工艺雕塑的小物品活跃。宋时人们把一种泥塑或瓷器的小娃娃造型的玩具视为吉祥物,每逢七夕,送给新婚夫妇,以作生子之瑞。

    与此相似的习俗在土家族有两项,一是烧面人预示出生婴儿性别。过赶年时,夜晚小孩出去玩,家中的母亲搓汤圆和包包子时,先暗暗将面团捏成小人,放入火中烧熟后掏出。然后问大家:“面团是男是女?”如众人说像男,预示家中或寨上某孕妇要生男孩,像女就会生女孩,同时要对孕妇说吉利话,将小人给家里年岁最高的人吃,以示孩子出世后能长命富贵。二是偷瓜节。每年中秋之夜,人们去瓜地里偷瓜,将偷来的瓜用红布包好,敲锣打鼓,燃放炮竹,送到缺少儿女的人家去,接瓜的人也要敲锣打鼓地迎接,并办酒席招待。

    八、收继婚   延续婚姻的人性化习俗

    收继婚又叫转房、挽婚,是寡居的妇女有其亡夫的亲戚继娶的婚姻。转房时,可以同辈继娶,如兄死娶嫂子,弟死娶弟妇。也可以不同辈分,如父死娶后母或父妾;叔叔伯伯死娶叔婶等。

    土家族最具有特色的继婚主要有“骨种”婚,也称“回头亲”。史载:“土司旧例,凡姑氏之女必嫁舅氏之子,名曰骨种,无论年之大小,竟有姑家之女年长十余岁,必待舅氏之子成婚配。”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妇。只有当舅家不满意,姑家之女才可嫁与他人为妻。不论是否同姓,不论是否出五服,表妹表兄通婚 “万世为亲”。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的“姑家女,伸手娶;舅家要,隔河叫”说的就是这种婚姻。但土家族这种婚姻背离了唐宋时期收继婚的人性化精神。

    九、戴花  女人头上的风景

    宋人不分男女老少,贵族平民都喜欢戴花。所戴之花分生花和仿生花两种。生花即真花朵。仿生花是用绢罗为材料做成的绢花罗花,十分精巧。无论真花还是仿生花,都有专门卖的专业户。平时妇女在发髻或冠上插茉莉花、白兰花等。皇帝举行宴会时所赐之花叫“御花”。根据节日、场合不同,所赐花有别。年节宴会多为仿真花,品级高度不同,所赐花颜色、材料、数量也不同。北宋时,跟随皇帝外出人人都可得到赐花。南宋时,宫中流行戴“琉璃花”,并成为一种时尚,但因“琉璃”与“流离”同音,极为不详而在后来被一些人摒弃。

    土家族地区遍地鲜花,男女爱花纯属自然表现,他们把各种自己喜欢的花朵刺绣在布上镶在衣裤上,把衣服、裤子等都镶缝成滚栏杆花边。土家族姑娘的衣服镶花边,都是3-5色梅花朵、麦穗条,蝴蝶戏花、野鹿含花等图案。过节或走亲戚,头上佩戴花朵。新娘出嫁,在发髻上戴匝心花,插一支有梅花、菊花、牡丹花的花钎,两边各戴一朵银质的后围花。还在头上围“勒勒花”布带,头四周缀银质花朵,插银质麻花、银镶玛瑙抽心花、巴耳花、玉石花、石榴花等,头饰高耸,花枝摇曳,非常美丽。

    十、寒食清明  隋唐五代的民间艺术节

    在隋唐五代时期,最热闹的节日是连接在一起的寒食清明节了。节日里,人们斗鸡、打“毬”、荡秋千。同时出屋扫墓、踏青。人们还在寒食节里雕镂鸡蛋,制作色彩艳丽的彩蛋,用来互相馈赠,比试美术工艺,表达祝福和情意。这时还盛行为逝去人烧纸钱。

    土家族的民间艺术和一些体育活动,则主要集中在大年到正月十五之间。这半月土家族要举办丰富多彩的“迎年接福、祭年安神、送鬼逐瘟”的风俗和其他娱乐活动。

    过大年,除耍龙灯、跳花灯、舞狮子灯等活动外,还要进行“照五更”、“焰毛虫儿”、“送年神逐瘟疫”、“爆虼蚤”、“偷青”、“捏粑粑人”、放阳灯、请嬢嬢神、请箢兜(箢箕)神、踢过河儿等丰富多彩活动。

    正月十五日一早,主要是打糍粑,送神出门活动。把糍粑、“蹬子肉”、酒等供品摆在“香盒”(神龛)下的大桌上,向供奉的祖宗昭穆、东厨司命、南海观音、梓潼文官等神进行拜叩、放鞭炮声,把除夕夜就悬挂在门窗、灶头、牛栏、碓磨和家具、农具上的“吊纸”(纸钱)全烧掉,送神出家门。饭后还要跳绳、踢毽、踢过河、拔河等,但主要是小娱乐和体育活动。

    十一、角抵  唐代的摔跤运动

    “角抵”约兴于战国。最初是比武角力。秦汉时,转化为技艺表演;唐朝时,成为百戏表演之一。每年元宵、中元节是全国统一举行这些活动的日期,唐敬宗非常喜欢在朝堂大殿上观看角抵。中唐以后,角抵传到日本,成为相扑。而中国民间仍保留这项活动的精髓和表演助兴的精神。

    在土家族,把角抵称为“抵牛角”。是土家族青少年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赛时,两人俯身向前,互相用力抵头,双手稍离地面,形如牛打架。然后用力抵对方,谁最先过中线为赢家。还有就是“放膀膀干”即摔跤,两人相缚对方手膀,头相抵,然后扭动身体或手脚用力,脚步变幻,将对方放倒地为赢家。

    十二、勾栏  出入随意的戏院

    宋代的娱乐活动具有通俗化特点。比较大众化的娱乐中心叫瓦舍、瓦子、瓦肆、瓦市。瓦舍里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其中有一种设几座或十几座的表演场所设在商业繁华的都市中心,这种在全国大小城镇都有的杂剧表演云集的地方叫“勾栏”,设舞台、后台、观众席“腰棚”。勾栏四周以低矮的栏杆围成圈,门口贴广告招子,有在门口收入场费,也有在表演过程中向观众收费的。勾栏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可容纳数千人。以两人表演居多,演出的内容有戏剧、说书、相扑、武术、杂耍等,每一勾栏上演一出剧目,勾栏与勾栏之间通道相连,是平民百姓最喜欢光顾的场所,观众随来随看,看完即散,显得自由随意。

    土家族民间的戏很多,如花灯戏、狮子灯、龙灯、推推灯、猴戏、杂耍等都在集市、节日的场地上随意开戏。花灯戏演出不择场地,道具简单,几个人就可以组成一班演出,自娱自乐,与群众同乐或增添节日气氛。

    花灯原是土司官为了感天赐谢皇恩而举行的展示地方土特产和文化经济繁荣的“拜天祭茶”活动。花灯有一旦一丑两主角,旦角叫“奴幺妹”,男扮女装,左手执花手巾,右手执折叠纸扇,腼腆羞涩漂亮。丑角即“唐二”,是逗引“奴幺妹”的让表演好看的角色。跳花灯时,常是唐二在车前扮着滑稽逗笑的怪样子,奴幺妹的花车就在后面一个人的推动下跟着游动。剧目曲调有《读书调》、《劝读书》、《六里相送》、《八唱奴》、《绣荷包》、《十绣古人》、《好唱祝英台》、《送吉祥》、《阳山竹儿》、《八仙过海》、《麻雀调》、《螃蟹歌》、《记门子》、《苏杭调》、《打牌歌》、《月月红》、《十二花园姊妹》等。

    龙灯是土家族灯舞中最常见一种,黔东地区尤其以“炸龙”著名。

    推推灯是以坐“车”为道具情节表演的一种戏,舞姿独特、幽默有趣。

    “到开锣那天,本村子里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得新衣服,荷包中板带中装满了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一面看戏一面掏钱买各种零食吃。”这是对土家族地区看戏情景的真切描写。

 
   十三、竹枝词  踏着河流唱的歌

    竹枝词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的十一首巴渝民歌一种。踏歌被称为宋代的“摇滚”舞蹈。宋时,每年的春秋两个时候,衣着光鲜的年轻女子携手来到长堤之上,用脚踏地、踩着节拍,口中唱着有名的词人谱写的流行歌曲。因竹枝歌朗朗上口,节奏韵律感强,因而,宋时的流行歌曲大多是竹枝歌。竹枝歌配上节奏感强烈的舞蹈,成为当时一种时尚。时风熏染之深在宋著名画家马远所绘的《踏歌图》中得到反映,该画中小孩都在踏跳而欢。

    竹枝歌又名“巴渝竹枝”、巴歌、巴人调、巴渝辞等,也就是土家人唱的歌曲或歌词。它是源于巴渝舞曲辞的巴语歌唱的歌调,是巴渝地区人民群歌群唱群舞的一种和声调。那么,为何巴渝歌能影响到大朝廷并且成为唐宋时的一道民俗风景线呢?这一是得益于唐宋时期乌江长江等大小河流上文化频繁的交流,巴渝文化不仅受外来文化影响,同时也影响外来文化,他们在汇合交融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二是得益于唐宋朝时大批到土家族地区的“工作”、“流浪”的官绅要员和文人墨客的“吟诗作对”。李白、刘禹锡、苏轼、黄庭坚等这些人在唐宋代朝野都有重大影响,尤其像刘禹锡一样的文人作品高雅,影响宽广,在他们的倡导下,在宋朝形成一股热衷土家族风情习俗的推动力量,于是朝野“变服而从俗”。这些文化的进入和流出,都因江使然,因此踏歌有江韵,竹枝有水律,成为随江而唱的歌,踏江而起的舞。现在,竹枝歌在土家族地区随时可见,深入到人们的方方面面,“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黯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每次唱完一支小曲时,就有人笑嚷。”便是作家对土家族传承这种文化时的场景和醉人风情的描写。如今,土家族地区的祭风神、赶仗、摆手舞、“肉莲花”、薅草锣鼓、打绕棺、傩堂戏等众多民族歌舞和祭祀活动中,都会看见古代巴渝舞的遗存,让人们领略竹枝歌、踏歌的风姿与遗韵。

    十四、狮子舞  唐代的仿生舞蹈

    唐代独立的狮子舞作为百戏表演在东汉时就出现,到唐朝时形成了独立的一种仿生舞蹈表演。唐代宫廷的《太平乐》称之为五方狮子舞,表演时有乐队,奏《太平乐》曲,由人扮演五头狮子,各立一个方位,合着音乐而舞,表演狮子的各种神态。另外有两人手持绳子和“拂尘”逗引狮子。日本至今还保存古代表演时用的狮子衣物和面具。

    土家族地区,狮子灯在春节和重大庆典活动时表演。灯班由数人组成,其中有二人一前一后披上用麻或彩绸做的狮子皮,扮成狮子;一人持“宝”在前逗引,其余人打乐器。表演场地多在村落院坝、平地。如要登上数张大八仙桌子重叠的高台,狮舞动作就更加复杂高超。

    十五、说话四家  从口中说出的故事

    宋代说唱艺术十分发达,银字儿、铁骑儿、说经说参请、讲史就是宋代城市里在娱乐场中的演唱故事的门类。银字儿演述小说故事,铁骑儿演述战争故事,说经说参请专讲佛经故事,讲史专门演述朝代兴亡故事。说经说参请最初是由唐代的变文演化而来,变文是唐代一种民间说唱文学的底本,相当于现在的剧本,最早在佛寺里演出,演唱者为俗讲僧,内容就是以佛教故事为主。宋时的娱乐形式很多,说话四家就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在宴饮场合助兴和街头棚子里最受追捧的杂剧,专以市井小人物作为剧中主人翁表演取乐。

    旧时,在沿河、龚滩、淇滩、潮砥等乌江集镇闹市或码头处,土家族居民把房楼建在危崖石滩上,吊脚楼一家连着一家,长龙式的歪歪斜斜而不倒。茶楼不仅仅是人们喝茶休闲的地方,这里还是僧侣官员谈经说笑、平民百姓听书评理,商客船夫沟通信息、谈判生意地方,文雅粗俗都能在这里聚会,表演着生活情节。

    小阁茶楼除供客人住宿外,还在临江房间设茶馆,往往安一条两尺宽,一丈多长的桌子,下放长板凳,桌上摆茶碗或茶杯等喝茶之具,还有牌、棋等游戏娱乐之物。在另外一头,放一张八仙桌,上有一个“惊堂响木”,之外还要放一具“巴膀膀”,都是作为穿着长衫 “说怀书” 的文人用的。惊堂响木就是包公审案时用的几寸长寸余厚的木条,是 “说怀书”人开讲时以声镇静的道具。当“说怀书”人说到故事关键处需转折或留下悬念时,就拍着竹筒“巴膀膀”,敲出一些音乐节奏来,熏染了场氛。“说怀书”的人多为彭水、酉阳或重庆等地到沿河的。以沿河人说,因为这些地方的人有文化,会讲《说唐》、《水浒》中的英雄好汉以及《聊斋志异》中鬼怪妖魔的故事,所以,乌江边的茶楼同时提供给“说怀书”人一个安身吃饭场所。

    十六、傩戏  驱疫逐鬼的怪舞

    “傩”在最初含义是借“祭神”来驱除疠疫。宋时,凡举行大傩,人们就戴上各种奇异的面具,持法器鸣响器,舞出与鬼神作战的种种舞蹈姿势。宋人绘制的一幅《大傩图》真实反映了宋朝民间的这种“傩舞”的现场情况。

    而土家族举行这种活动时,多在堂屋或摆手堂(包括房前院坝)进行,所以在土家族地区又称“傩愿戏”为“傩堂戏”。

    《民国·沿河县志》记:“吾邑……人性犷悍,染巫祝之余习……”。傩堂戏是中国传统社会里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武陵山区土家族居住地区,更是无处不在。土家族信神崇祖,极信那些巫、祭、佛、道、儒中的昭穆、神祖、仙道、鬼魂、亡灵、君主等。生活在高山峡谷的土家乡村,在传统社会知识里,神灵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饮食起居、生老病死都与神灵相伴,一切平安幸福和兴旺发达的生活都有赖于神灵的佑保。因此,土家族地区傩堂戏十分普遍。《民国·沿河县志》记:“男巫曰端公,凡人有疾病,多不信医药,属巫诅焉,谓之‘跳端公’。跳一日者,谓之‘跳神’;三日者,谓之‘打太保’;五至七日者,谓之‘大傩’。”    
 
    “……这个人,实在可以说是好人,缺少城中法师势利习气,唱神歌跳舞磕头全非常认真,又不贪财,又不虐待徒弟。可是若当真有神有鬼有妖,花了钱的他就得去替人降伏。他的道法,究竟与他的赌术那样高明一点,真是难说的事!”这是对湘西凤凰土家族傩堂戏“端公”的记述。“只见法师左肩上挂牌带,左手拿神碗,右手执司刀法器响起,在法坛上的端公脚步踩着踏罡步,手中的牛角声吹起,号角悠扬,似乎在向天宫中的神仙,地域下的鬼魅等通报,人神相通,人神共舞的仪式开始了。开坛的舞蹈和祭祀时,每隔一会,法师烧纸于岸前,或揭竹席于膝盖,在牛角声声中,或舞或跳,或朗唱或语咒,完全进入了神人融合的境界。”这是对黔东北土家族傩舞的描写。

    傩文化以史前文化的形式发展到孔子《论语》的“乡人傩”的仪式礼仪,并通过五溪生界土家人民的保存和发展。唐末、五代至宋羁縻州时,土家歌舞成为供土酋娱乐的厅堂歌舞。现在成为以“还愿”为基本形式的集“除崇祈愿”、“禳瑞求福”、“敬神贺喜”、“祝颂娱乐”为一体的酬神娱人的戏剧。 

    十七、拜祭石  人神调和的方式

    宋代文人米芾举止怪异疯狂,人称米癫。他与石头称兄道弟,说与石有深交。说明当时拜石、拜其他物的现象已经普遍。
土家族信奉万物神灵。山石树物洞等都是拜祭的对象。拜祭大自然的目的,是认为自然神灵法术无边,能保佑人们健康成长,无灾无祸。“一株树或一片古怪的石头,收容三五十个寄儿,照本地风俗习惯,原是件极平常事情。且有人拜寄牛栏拜寄井水的,人神同处日子竟过得十分调和,毫无龃龉。”这是对土家族崇拜自热的直观诠释。

    十八、上梁  抛向空中的颂歌

    上梁是传承至今的建宅风俗。唐代建筑宅院当架竖屋梁时,即以食物犒劳工匠,并朗诵颂词;众人将饼、钱等物向梁上抛撒。上梁仪式非常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  

    在古时,沿河土家族凡是修房造屋,庆贺时,主人亲戚(多为女人娘家),为显示势力,必组织寨上族人,往往百人以上,带枪刀、抬粮食,备“抛梁巴”等贺品去祝贺;将抵寨子时,施放排枪以惊主人,主人出门接客并回放排枪作接见,这一习俗现在沿河边远地方仍然完整保留和传承。当标志一木房架子“立”起来成为房屋的大梁(房屋中堂最大的梁)上房时,掌墨师就开始了祷歌的演唱……

    大梁上好,亲戚就撒“抛梁巴”。堂中的主人、客人、木匠师傅等在堂中唱祝酒歌喝酒庆贺。如木匠师傅:“伏羲:太阳出来亮堂堂哎,主人叫我上雕梁;雕梁上有紫微照也,堂中自有财源来。主人你喝了这旬酒呀,儿孙世代辈辈有!”

    而主人立即回敬:“伏羲:一张桌子四角方,鲁班师傅建华堂;人人夸你生意好,千家有请万家忙。师傅你喝了这旬酒呀,你儿孙世代著华章!”一唱一和,非常热闹。

    十九、镜子  辟邪祈祥之器

    隋代以铜镜做照面用具,常在镜子背面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有的铜镜十分精致,如一块蟾蜍异兽纹镏金银背铜镜直径6.2厘米,菱花形,镜钮为蟾蜍形,周围分饰狮子、猴子、鹦鹉、猫头鹰等形象。宋时,镜子叫“照子”或“照台子”,为避讳宋太祖的祖父赵敬而改名为“镜子”的。它是道教中的重要法器。唐初,王度《古镜记》中描写古镜法力无边,能镇百邪。还有专门以磨镜为生的行业,他们用特制的粗布和油料擦拭铜镜,可使镜面光洁如新。

    土家族建房时,也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平时逢家中不顺,就请“端公”画符贴于门上辟邪,然后在大门上方挂一圆镜子,使妖魔不敢入室,确保宅第平安。

    土家族建房开门时为了避邪,都会在大门上挂一镜子,但镜子不能对着别人家的中堂。

    二十、炊饼  武大郎的叫卖声 

    宋代馒头,即《水浒传》里武大郎以卖求生的东西。它是以水面相调拌和发酵后蒸熟的面饼,也叫“蒸饼”,也就是现代的馒头。因宋仁宗名赵祯,为了避讳,人们改叫“炊饼”。宋代把面食都称饼,除炊饼外,还有各类汤饼,即面片汤。南宋晚期,有“细仅一分,其薄如纸”的挂面,像现代的水挂面或面条。因浇头即佐料“哨子”和做工不同而有叫三鲜面、丝鸡面、笋泼肉面等的,也有在火上烤沾芝麻、糖料、菜食等馅料不同口味 “胡饼”的。晚唐五代,人们称“蒸饼”的就是今天的包子。唐朝面食丰富多彩,品样多样,亦如今天的面食一样,分馒头、花卷、饺子、包面、水面、丝面、“麦古崽”、绿豆粉等,为人们生活丰富了美食内容。五代时有一种叫“冷淘”面食,现在人们叫冷汤面。

    二十一、碗茶碗酒  永不改变的习惯

    宋时喝茶与喝酒用碗不用杯。为何用碗,主要与唐朝的“煮茶”有关。在唐朝前期,除饮茶的碗讲究外,还讲究饮茶方法。如煎茶又称煮茶,是先将茶饼用茶碾子碾碎成细末,然后用茶釜(煮茶的锅器)烧开水,放入适量的盐(陆羽特别说明,盐巴要在茶水初次沸腾时加入),用竹夹搅拌,再放入茶末,煮沸两次,然后分出茶水喝。到晚唐五代时,将以上煮茶方法改为“点茶”,就是直接把茶末放在茶盏里,调成膏状,然后注入开水,喝茶汤。民间则流行在茶汤中加葱、姜、枣、茱萸、橘皮、薄荷等。有的人还在茶汤中加酥(乳酪),就成了奶茶了。显然,这种茶汤用杯子喝是不方便的。一个出自名窑的具有耀斑纹理的名叫“天目”的瓷碗,其创意令人称奇,是当时用来喝茶的高级茶盏。

    土家族喝茶也喜欢用碗不用杯。土家族用碗,尤其体现在喝茶方面,如喝油茶汤。“茶半碗,酒装满”,把酒装满碗和一口干是对客人的尊重。歌曲“土家族汉子,喝酒用大碗,声大嘴角宽,说话不转弯”,表现了土家族豪爽粗犷的性格。“同碗菜一锅食”表达的是生死与共的感情和血脉之源。

    如今,“大门前,卖面的正敲着竹梆梆……那是卖饺子的;也卖面,在城里却以饺子著名。三个铜元,则可以又有饺子又有面,得吃凤牌湘潭酱油。”这种用大碗装饺子吃的土家族风情在土家族的早餐傍晚随处可见。

    二十二、合食制  人们食席改革之始

    古代人席地而坐,进行分食。唐代,随着高桌椅、板凳的出现,人们围桌而坐进行合食,在宋代普及。椅子有木制、藤制和竹制的,最初在寺庙中使用,后来普及到民间,因高椅子出现,随之出现了高足桌子。

    土家族喜欢围食一桌菜,同吃一锅饭。无论过年还是红白喜事,八人一桌合食“满席菜”,座位有老幼主客之分。在堂屋坐八仙桌,上下为客人座位,左为陪客之座,右下为主人或敬酒之人。如在火铺上,客人不能坐在背对灶台的方位;因为这里是主人的空间。如有老人和受尊敬的人在一起,小辈亦不能坐上方或中间。

    二十三、油帽  戴在头上的手工品

    唐代时人们远行必备一样遮阳避雨的席帽,用竹篾丝编,上覆盖油缯,与现在的斗笠相似。油缯是用一种织的紧密的薄绢刷上油,待油干后用皂角水洗干净,再上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不漏水才算制成。同样的方法还制成雨衣,作为穿在身上的防雨衣服。

    土家族地区竹子多,竹子被人们利用的历史长。其中一种“斗笠”与唐朝油帽相似。先用竹丝编好斗笠架,然后在两个架子中间糊上皮纸或棕丝,用桐油刷几次,直到不透水为止;现在有的以橡胶布糊。手工精巧的人还在外层斗笠架上变成巧妙的花纹,增加斗笠美感。斗笠天晴下雨都可戴,晴遮太阳阴避雨,非常适用方便。

    二十四、蘸甲  用手指甲弹出的敬意

    唐代人敬酒时用手指在酒杯中蘸酒弹向空中,表示敬意。

    在黔东北的土家族地区,土老师称“端公先生”,是有权无职却在人们心里地位显赫的人物。土家族的治病驱邪、安神送鬼、祭祀祈祷、丧葬婚娶、诉讼调解、乞子还愿,敬梅山、祭风神、赶白虎、跳梯玛,节庆时、舍巴日、跳傩堂戏等等都由端公先生主持活动。

    土家族师傅收徒弟极为严格,有“跟三年学三年,辞师讨艺又三年”的说法,师傅往往对徒弟是千般考察万般训导;徒弟把师傅视为能为自己提供基本求生本领和最初生活物资的恩人和衣食父母,因此师傅死后,大三小事、烧钱化纸自不必说,平时喝酒前也要用手指蘸一些酒向身后点去,以敬天敬地敬师傅,表达徒弟的孝敬礼节。

    二十五、牵钩  牵迎厕神的礼节

    唐代的拔河叫“牵钩”。唐朝民众在正月十五夜间于厕所或猪圈旁迎接厕神紫姑。

    土家族多神,敬灶神、敬门神、敬案板、敬粮仓……只要与生活相关的都敬。大年夜,人们就将长纸钱挂在灶台、门锁、柜子、牛栏上,表示在这新年半月,每天都会宴请各方家神。正月十五日一早,送家神出门活动开始,大人把糍粑、“蹬子肉”、酒等供品摆在“香盒”(神龛)下的大桌上,向供奉的祖宗昭穆、东厨司命、南海观音、梓潼文官等神作揖磕头,在一阵鞭炮声中,把小年除夕就悬挂在门窗、灶头、牛栏、碓磨和家具农具上的“吊纸”(纸钱)全烧掉,表示把所有的神都送出家门,让神保佑家庭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运亨通、平安无事。

    二十六、火葬  特别而先进的葬俗

    火葬是在宋代流行一种与汉族传统相抵触的丧葬形式,表现了宋代人民不同的生死观。在汉朝,明文规定土葬为合法礼俗。唐末五代后,由于战乱,人们发现火葬更为卫生方便,又能节约开支。也由于佛教影响和人们节约土地的观念,到宋朝时,悄然成俗。宋代时“勤于养生,怠于送死。非士大夫之家,中户以下,亲戚丧亡,即焚其尸,纳之缸中,寄放僧寺与墓户之家,类不举葬。”江浙富裕之家,也不进行土葬,火葬之后或寄存僧寺,或投深渊。

    由于土家族长期居住在武陵山区山高坡陡、壑深洞多的自然环境中,所以,土家族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天地融合的观念深入人心。自然在丧葬习俗上不仅表现了原始的状况,也因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丧葬形式发生变化的情况。总体说,土家族在历史进程中,丧葬习俗经历了洞葬、火葬、生基葬和棺木土葬等阶段。

    总之,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这也许就是唐宋中原文化习俗与土家族间的传承与变化原因。

责任编辑
标签药膳食疗    
0

唐宋风俗在土家族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作者:李克相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人的一生,生老死三步曲,生命极有限。一个民族从弱小壮大,不断发展,似乎永无境。决定人生的是 “精气神”;而决定民族的,不是自然,不是战争,不是财富,而是文化,是习俗、是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基因,习俗则是文化中的因子。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乌江中下游,是全国四个之一、贵州省唯一的单一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富集。沿河土家先民凭借乌江之利,倚山而稼,临江而居,浮江而渔,舟楫物货,盘山而歌,即兴而舞;在历史长河中,土家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为后世传承、遗留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

    沿河土家先民,在与殷商周等频繁接触中,或因乌江而顺达长江,或因长江而与中原交流融合,或因中原文化带入“蛮夷”,或把巴蜀文化渲染中原,因而,有 “前戈后舞、歌舞以凌”,中原人也随“蛮夷”之俗而歌的记录,他们都为创造中华民族辉煌文化做出了贡献。

    现在,我们仍从昔日唐宋所兴行的歌舞、祭祀、艺术等文化中,可以窥见现存的土家习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密切渊源,让我们似乎肯定,纯因乌江的韵律而生,随长江的和声而出的沿河土家族风情习俗。我在想,难道它是从“唐宗宋祖”的习俗宫房里孕育出来的一道美丽姿势,而蔚然形成的土家民族魅力风情?

    习俗一词,大约始自春秋战国时期。《春秋繁露·王道通》说:“人主以好恶喜怒变习俗”。当一个地区和民族在生产、生活、宗教、交往等活动中在行为、信仰、礼仪、语言、思想、观念、心理等方面形成普遍认同的又共同遵循的一种习惯时,也就有了习俗。所谓“一衣一帽、一器一物、一字一语,种种所作所为,凡唱自一人,群起而随之,谓之‘时尚’。或尚坐关,群起而坐关;或尚礼忏,群起而礼忏;群起而背经,群起而持准提,群起而读等韵,群起而去注疏、专白文,群起而斋十万八千僧,群起而学书、学诗、学士大夫尺牍语,靡然成风,不约而合。”表述了习俗的具体含义。

    在人们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中,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以及自然、图腾、动植物、祖先崇拜等习俗集中地表现出来,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得以长期传承和流行。比如我们从《左传》:“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汉书·郊祀志》:“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记载中知道,我们现在仍在对土地神和谷神祭祀的习俗,早在上古时代就流行了。土家族地区在造房建坟、冲傩罡神等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还有如轿子、滑竿、船只、龙舟等交通工具使用等都看出土家族风俗习惯的原始性。 

    在很长历史时期内,地处南徼外治之 “蛮夷”,其文化习俗之风却与历朝历代的京都大朝所盛行的习俗一脉相承,尤其与唐宋所兴盛的歌舞、祭祀等习俗文化渊源密切。而今仍然从土家族围绕生育的生殖崇拜、祈求子孙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祷祝福的仪式中,从土家族围绕结婚迎亲时的巫术和祝福礼仪活动里看出,这些风俗习惯与隋唐五代宋朝等时期的风情习俗如出一辙。如:土家的“闹洞房”与唐朝“障车”、土家“祭土王”与唐朝“船祭”和“酒祭”、土家建房“抛梁巴”与唐朝建宅院“上梁”、土家“大年挂纸”祭祀与唐朝民众“迎厕所紫姑”、土家正月“拔河”与唐前“牵钩”、土家结亲抬轿与宋高宗迁都扬州时兴起的“坐轿”等等,无论形式与内容都差异不大。还有源于土家山歌的唐宋“竹枝词”与“踏蹄”、源于土家族“蘸酒敬师”的唐“蘸甲”、源于土家的傩堂戏、花灯戏面具与扮相的唐朝“狮舞”、源于土家茶楼“说怀书”的宋“勾栏”、源于土家族纸扎的北宋“皮影”等等,使人们实难分清京都大朝与外治蛮夷是谁在影响谁,谁在传承谁的习俗了。

    那么,唐宋京都大朝的信仰习俗为何在土家族地区得以长期延续和传承呢?

    首先,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因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土家族较为保守的文化性格,使土家族古老的风俗在传承中不会轻易改变。

    处于西南的土家族因长期以原始的渔猎、采集为主要的经济方式,所以这里不同的经济方式必然形成不同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习俗,不同的社会状况便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民俗,能够保留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教等;比如,当汉族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时,土家族还处在氏族部落制或更原始的社会阶段,因而土家族的原始信仰习俗大量存在。即如班固在《汉书·地理志》所记述:“楚……,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淫祀。”具有深厚民族色彩的根深蒂固特质和渗透力习俗。

    其次,在传承和接受文化时,土家族虽然一直注重自我意识和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在长期的民族交融中,不自觉地接受外来文化的浸染或将自己的文化渗透融合到其他民族文化里。我们从历史中发现,当与中原政权建立关系或中原移民进入土家数地区时,中原与土家族文化即进行双向的流通融合,这必然将许多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习俗带入中原,影响了中原民族的习俗;诸如唐宋的衣冠服饰、房舍家具、乘车骑马、日用杂品等,物无巨细,其种类、形制、质料、样式、色彩等都因相互影响和渗透,导致习俗文化京都大朝与蛮夷地区异常相似。

    这样,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在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审美情趣、传统惯例、文化差别等方面,在衣食住行、社会交往、人生仪礼、游戏娱乐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民族类似。

    当然,土家族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时,随着唐宋等朝廷与土家民族关系加强和巩固,文化交流的很大发展,彼此一些民俗还保留了传统的形式,但原始内容则日趋淡化和消亡。

    在后世的传承中一些民俗,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名目和外壳,但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一些民俗还在后世荡然无存或者由于文化的变革或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成为新出现的东西。比如,宋代出行由乘车、骑马逐步改为坐轿;住房、家具由简朴趋于奢华……这些民俗的巨大变化影响到土家族生活中,以致民俗事象虽在形式上长期延续,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在中华传统的节日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原为“恶日”端午节,自宋代开始,也被演化为“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色金,菖蒲切玉”的佳景时节,除沿袭驱瘟避邪的旧俗外,人们还“递相宴赏”,“对时行乐”。原在年节驱除鬼魅的爆竹,现在普遍用来制造欢乐喜庆的气氛。通过以下的风情风俗事象的举例,我们也许能真切地窥见和感受到土家族传统习俗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与中原朝廷间的传承与变化。 

    一、洗三  驱邪祛病的头“洗礼”

    隋唐五代时期,流行“洗三”、“洗儿”风俗,即用“桃根汤”为出生三天的婴儿沐浴。按孙思邈的说法,“桃根汤”是用桃根、李根、梅根各二两放在水里熬煮而成。这种水为孩子洗澡,可以驱邪,还可使孩子皮肤不会生疥疮。宋时还普遍使用澡豆和皂角洗涤、洗脸或洗澡。

    土家族也非常注重“洗澡”。“洗礼”伴随一个人从生到死一生。在土家族地区,一位母亲快要分娩前,接生婆就要用木盆盛半盆热水(滚烫开水)端放于床前,在水里加些盐巴或其他祛病的草药。当孩子呱呱坠地,就立即为孩子洗澡净身,确保孩子“干净”成长、无灾无祸、平安无事。平时,女人都是用大木盆盛热水在内屋里擦洗身子。当一个人闭眼逝去时,亲人要用柏木枝,用一尺二寸新白布蘸水将遗体洗净,为一个人完成最后一次“洗礼”。

   
二、月下老人  婚姻的撮合者

    在唐代的传奇故事中,有月下老人撮合姻缘的故事流传。故事传说阴间有专门掌管天下婚姻大事的月下老人,他手握一根红绳,将有姻缘为夫妻的人,从出生就将两人的双足系在一起,说明婚姻是“老天注定”的观念。

    土家族地区的婚姻除“以歌为媒”外,主要是由“媒婆”撮合。媒婆多数是能说会道的妇女。当第一次去女方为男方提亲时,不带任何礼物;如女方有意,第二次带简单的礼品,即“开口茶”。如女方“开口”同意交往,媒人就要将“书子”和简单的“茶”(如面条、白糖、衣料等)送交女方,完成“头道茶”礼仪。当男女达到婚龄,根据女方要求,媒人手拿一对大花烛,带领男方人背着“荤茶”(有衣物、猪肉、猪腿和祭品、书子等)去女家“烧香”。结婚前,媒人带着礼物和“庚书”去女家讨女孩的生辰。接亲时,媒人手拿花烛,准备箱子,带领男方接亲队伍去女方,完成媒人撮合婚姻的所有任务。由于媒婆被土家族姑娘视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代表,虽然因男女两头游说辛苦,“杵路棍都断了两三根”,但“背起碓窝跳戏——费力不好看”,土家姑娘为了发泄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愤懑,就借“哭嫁”骂媒人:“背时媒人是条狗,那头吃了这头走;……豌豆开花角对角,媒人吃了烂嘴角;铁树开花八寸长,媒人吃了烂大肠。”

 
   三、婚书  民间的婚姻法律文书

    隋唐五代时,男女订婚后,男方以家长名义送通婚书给女方,女方回复男方答婚书。婚书用好纸,以楷书书写文字,放在特制的礼函中。通婚书具有法律效用。女方有答婚书或接受了聘礼的,婚姻都有了法律效用。

    土家族婚姻缔造过程中,代表婚姻关系的民间“文书”很多。如递茶时的书子、订婚盟“烧香”时的书子、讨生庚时的书子、接亲时的书子、回门时的书子等。书子分阴阳两种。阴书子是对付女方逝去的亲人的,是博得阴间人许婚的“公文书”。阳书子主要是针对缔造婚姻礼节的文书,是表明女方态度的一种礼书。其中复杂的要数接亲时的书子,至少有十二种。通报男方接亲队伍到的文书叫“头书”,请求接见的叫“允书”,摆礼时的叫“礼书”,饭房、茶房、菜房等与吃饭相关的“谢书”等,这些文书都各有写法,内容丰富,辞藻华丽,如盟书写“谊结朱陈、亲如秦晋”等诗句,全用黄纸、红纸条制封袋,以毛笔正楷写字在皮纸等好纸上,语气谦恭,书袋规整。

    四、坐轿  宋时的宝马

    宋朝有坐轿子的习俗。轿子又名肩辇、檐子、兜子等。北宋时,文武百官多骑马,只有那些体弱多病的元老大臣得到特许后才得以坐轿子。如司马光拜相后,才得以特许坐轿。王安石罢相后,居钟山,经常坐毛驴,有人劝他乘轿,他说“自古王公虽不道,未尝敢以人代畜也。”但富商大贾招摇过市而喜欢乘轿。宋太宗时就下命令禁止贫民百姓乘四人或八人抬的大轿,但屡禁不止。宋高宗迁都扬州时,因南方道路多雨湿滑,崎岖难行,才下令允许文武百官乘轿,之后,大官小吏出入都以轿代步。而在民间迎娶新娘,因为世俗认为乘轿子要比乘花车风光,在北宋时就开始使用花轿了;到南宋时,此习俗已经普及。

    土家族地区山高坡陡,山路崎岖,行走艰难,于是肩挑背驮成为土家族地区搬运东西的一大特点。而人们出行除了骑马坐船外,最常见的奢侈方式莫过于坐“滑竿”和乘轿子了。滑竿是用两根竹竿或木棒将一个座椅固定,或用竹子、篾条绳子相系而成。有的加蓬,有踏脚的东西,形如座椅,一个人坐在上面后由两个人抬着走。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上山下坡的路。而一个人坐在一个经过装饰了的形如木箱里由2人、4人或8人抬着行走时,就叫抬轿子。轿子是木制、方形,轿板壁以木雕装饰,涂红色,以红布盖顶,四角悬彩须。土家族轿子用得最多的是接新娘。婚前一日,新郎家的迎亲队伍热热闹闹到新娘家,通过说“四言八句”行“拦门礼”后进入堂屋行“奠雁礼”。

    第二天天未大亮时,新娘出亲,要先举行“辞堂礼”,然后在新娘 “……姐弟好比鱼和水,眼下就要两离分;死死抓住兄弟手,莫要背我丢火坑。” 的哭声中由哥哥背上轿子;“送亲客”中派代表封轿门,然后抬轿倒退出大门,掉头将轿子交给男方抬轿的人。轿子抬至男家,要在大门前“回车马”,再抬轿子进堂屋,然后由一个婆婆牵出新娘进行土家族拜堂谢亲等一系列的礼,轿子才算完成了它的迎亲使命,被搁置在堂屋一角,等待下次迎娶新娘用。

    旧时,除新娘外,就只有官员或富商外出才能“以轿代步”、享受乘坐轿子的殊荣。这如同现在的轿车“宝马”,不是平常人就能够乘坐的。土家族常说谁乘坐“八抬大轿”就是表示这人很尊贵。

   
五、船祭  给予船只的饯行礼

    唐代开船前浇酒祭祀,祈求平安,在正式发船时击鼓相送。

    乌江流域介于苗岭、武陵山与大娄山山脉之间,两岸峰峦挺拔,地势陡峭,重峦叠嶂,谷深流急,滩多航险。民谣说:“走遍天下路,难过乌江渡,乌江千里滩连滩,十船九打烂”。过去乌江航道里的船舶常常触礁而葬身鱼腹。于是,在船下水航行前,都要由巫师沟通神灵,保佑船行平安。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旧时就经常看到端午节和船只出江航行时,乌江渡口就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码头上停着各种彩船,由一名道士做起法事,将雄鸡的脖子割破,扯上几根鸡毛沾上鸡血贴于龙架前后和桡片上,在绕船一周,祈求保佑百姓无灾无难,保佑船行顺利。然后鞭炮轰炸、锣鼓齐鸣,船离岸而行。

    在土家族地区,就是平时有个头痛耳热,往往就要许一个心愿,让神保佑好起来。晚上,通过端公请神送神,实现完成心愿的目的,我们就叫这种法事为“扎茅人”、“送船船”。如只在野地岔路口倒水饭,那是最简单的送瘟神叫“漂水”。而今,“送船船”与傩堂戏正戏结合,内容和程序复杂得多。只见在先生的祷告和请送下,人们用稻草编成船,通过敬香、烧纸、滴鸡血、贴咒符、打阳卦、吹牛角、唱祷歌、跳傩舞等,在火把照耀下,人们边走边洒柏香枝叶粉,然后到离寨子一定距离的道路边把草船、茅人烧掉,把一切瘟神都送出去。

    六、障车  野外闹新娘时的恶作剧

    在唐代,当迎娶新娘的车到途中,众人必拦障不让通过,新娘以酒食财物“贿赂”设障人,然后通过,因此增添逗乐欢喜。如关于土家族地区迎接新娘的描写“……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

    土家族闹新娘的手段和形式丰富多彩。其中以洞房闹新房和春节闹新娘为主。土家族在结婚当晚就要闹新房,一般闹三天,嬉闹时不分长幼、辈分。闹房时,随意逗笑,向新郎新娘出难题,越笑越好,“越闹越发,人财两旺”。春节初一,大家聚在一起,同样会对新娘进行挑逗,与闹新房一样,不论大小老幼,都与新娘嬉闹取乐。

    与唐朝障车相比,土家族地区闹新娘,只不过一个是在新娘室内或节日,一个是在迎娶新娘的半路上而已,但精神实质和形式手段一样。

    七、唐喝乐  送给新婚夫妇的礼物

    也叫“化生”。宋代民间玩具尤其是雕塑玩具兴盛,各种民间工艺雕塑的小物品活跃。宋时人们把一种泥塑或瓷器的小娃娃造型的玩具视为吉祥物,每逢七夕,送给新婚夫妇,以作生子之瑞。

    与此相似的习俗在土家族有两项,一是烧面人预示出生婴儿性别。过赶年时,夜晚小孩出去玩,家中的母亲搓汤圆和包包子时,先暗暗将面团捏成小人,放入火中烧熟后掏出。然后问大家:“面团是男是女?”如众人说像男,预示家中或寨上某孕妇要生男孩,像女就会生女孩,同时要对孕妇说吉利话,将小人给家里年岁最高的人吃,以示孩子出世后能长命富贵。二是偷瓜节。每年中秋之夜,人们去瓜地里偷瓜,将偷来的瓜用红布包好,敲锣打鼓,燃放炮竹,送到缺少儿女的人家去,接瓜的人也要敲锣打鼓地迎接,并办酒席招待。

    八、收继婚   延续婚姻的人性化习俗

    收继婚又叫转房、挽婚,是寡居的妇女有其亡夫的亲戚继娶的婚姻。转房时,可以同辈继娶,如兄死娶嫂子,弟死娶弟妇。也可以不同辈分,如父死娶后母或父妾;叔叔伯伯死娶叔婶等。

    土家族最具有特色的继婚主要有“骨种”婚,也称“回头亲”。史载:“土司旧例,凡姑氏之女必嫁舅氏之子,名曰骨种,无论年之大小,竟有姑家之女年长十余岁,必待舅氏之子成婚配。”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妇。只有当舅家不满意,姑家之女才可嫁与他人为妻。不论是否同姓,不论是否出五服,表妹表兄通婚 “万世为亲”。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的“姑家女,伸手娶;舅家要,隔河叫”说的就是这种婚姻。但土家族这种婚姻背离了唐宋时期收继婚的人性化精神。

    九、戴花  女人头上的风景

    宋人不分男女老少,贵族平民都喜欢戴花。所戴之花分生花和仿生花两种。生花即真花朵。仿生花是用绢罗为材料做成的绢花罗花,十分精巧。无论真花还是仿生花,都有专门卖的专业户。平时妇女在发髻或冠上插茉莉花、白兰花等。皇帝举行宴会时所赐之花叫“御花”。根据节日、场合不同,所赐花有别。年节宴会多为仿真花,品级高度不同,所赐花颜色、材料、数量也不同。北宋时,跟随皇帝外出人人都可得到赐花。南宋时,宫中流行戴“琉璃花”,并成为一种时尚,但因“琉璃”与“流离”同音,极为不详而在后来被一些人摒弃。

    土家族地区遍地鲜花,男女爱花纯属自然表现,他们把各种自己喜欢的花朵刺绣在布上镶在衣裤上,把衣服、裤子等都镶缝成滚栏杆花边。土家族姑娘的衣服镶花边,都是3-5色梅花朵、麦穗条,蝴蝶戏花、野鹿含花等图案。过节或走亲戚,头上佩戴花朵。新娘出嫁,在发髻上戴匝心花,插一支有梅花、菊花、牡丹花的花钎,两边各戴一朵银质的后围花。还在头上围“勒勒花”布带,头四周缀银质花朵,插银质麻花、银镶玛瑙抽心花、巴耳花、玉石花、石榴花等,头饰高耸,花枝摇曳,非常美丽。

    十、寒食清明  隋唐五代的民间艺术节

    在隋唐五代时期,最热闹的节日是连接在一起的寒食清明节了。节日里,人们斗鸡、打“毬”、荡秋千。同时出屋扫墓、踏青。人们还在寒食节里雕镂鸡蛋,制作色彩艳丽的彩蛋,用来互相馈赠,比试美术工艺,表达祝福和情意。这时还盛行为逝去人烧纸钱。

    土家族的民间艺术和一些体育活动,则主要集中在大年到正月十五之间。这半月土家族要举办丰富多彩的“迎年接福、祭年安神、送鬼逐瘟”的风俗和其他娱乐活动。

    过大年,除耍龙灯、跳花灯、舞狮子灯等活动外,还要进行“照五更”、“焰毛虫儿”、“送年神逐瘟疫”、“爆虼蚤”、“偷青”、“捏粑粑人”、放阳灯、请嬢嬢神、请箢兜(箢箕)神、踢过河儿等丰富多彩活动。

    正月十五日一早,主要是打糍粑,送神出门活动。把糍粑、“蹬子肉”、酒等供品摆在“香盒”(神龛)下的大桌上,向供奉的祖宗昭穆、东厨司命、南海观音、梓潼文官等神进行拜叩、放鞭炮声,把除夕夜就悬挂在门窗、灶头、牛栏、碓磨和家具、农具上的“吊纸”(纸钱)全烧掉,送神出家门。饭后还要跳绳、踢毽、踢过河、拔河等,但主要是小娱乐和体育活动。

    十一、角抵  唐代的摔跤运动

    “角抵”约兴于战国。最初是比武角力。秦汉时,转化为技艺表演;唐朝时,成为百戏表演之一。每年元宵、中元节是全国统一举行这些活动的日期,唐敬宗非常喜欢在朝堂大殿上观看角抵。中唐以后,角抵传到日本,成为相扑。而中国民间仍保留这项活动的精髓和表演助兴的精神。

    在土家族,把角抵称为“抵牛角”。是土家族青少年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赛时,两人俯身向前,互相用力抵头,双手稍离地面,形如牛打架。然后用力抵对方,谁最先过中线为赢家。还有就是“放膀膀干”即摔跤,两人相缚对方手膀,头相抵,然后扭动身体或手脚用力,脚步变幻,将对方放倒地为赢家。

    十二、勾栏  出入随意的戏院

    宋代的娱乐活动具有通俗化特点。比较大众化的娱乐中心叫瓦舍、瓦子、瓦肆、瓦市。瓦舍里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其中有一种设几座或十几座的表演场所设在商业繁华的都市中心,这种在全国大小城镇都有的杂剧表演云集的地方叫“勾栏”,设舞台、后台、观众席“腰棚”。勾栏四周以低矮的栏杆围成圈,门口贴广告招子,有在门口收入场费,也有在表演过程中向观众收费的。勾栏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可容纳数千人。以两人表演居多,演出的内容有戏剧、说书、相扑、武术、杂耍等,每一勾栏上演一出剧目,勾栏与勾栏之间通道相连,是平民百姓最喜欢光顾的场所,观众随来随看,看完即散,显得自由随意。

    土家族民间的戏很多,如花灯戏、狮子灯、龙灯、推推灯、猴戏、杂耍等都在集市、节日的场地上随意开戏。花灯戏演出不择场地,道具简单,几个人就可以组成一班演出,自娱自乐,与群众同乐或增添节日气氛。

    花灯原是土司官为了感天赐谢皇恩而举行的展示地方土特产和文化经济繁荣的“拜天祭茶”活动。花灯有一旦一丑两主角,旦角叫“奴幺妹”,男扮女装,左手执花手巾,右手执折叠纸扇,腼腆羞涩漂亮。丑角即“唐二”,是逗引“奴幺妹”的让表演好看的角色。跳花灯时,常是唐二在车前扮着滑稽逗笑的怪样子,奴幺妹的花车就在后面一个人的推动下跟着游动。剧目曲调有《读书调》、《劝读书》、《六里相送》、《八唱奴》、《绣荷包》、《十绣古人》、《好唱祝英台》、《送吉祥》、《阳山竹儿》、《八仙过海》、《麻雀调》、《螃蟹歌》、《记门子》、《苏杭调》、《打牌歌》、《月月红》、《十二花园姊妹》等。

    龙灯是土家族灯舞中最常见一种,黔东地区尤其以“炸龙”著名。

    推推灯是以坐“车”为道具情节表演的一种戏,舞姿独特、幽默有趣。

    “到开锣那天,本村子里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得新衣服,荷包中板带中装满了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一面看戏一面掏钱买各种零食吃。”这是对土家族地区看戏情景的真切描写。

 
   十三、竹枝词  踏着河流唱的歌

    竹枝词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的十一首巴渝民歌一种。踏歌被称为宋代的“摇滚”舞蹈。宋时,每年的春秋两个时候,衣着光鲜的年轻女子携手来到长堤之上,用脚踏地、踩着节拍,口中唱着有名的词人谱写的流行歌曲。因竹枝歌朗朗上口,节奏韵律感强,因而,宋时的流行歌曲大多是竹枝歌。竹枝歌配上节奏感强烈的舞蹈,成为当时一种时尚。时风熏染之深在宋著名画家马远所绘的《踏歌图》中得到反映,该画中小孩都在踏跳而欢。

    竹枝歌又名“巴渝竹枝”、巴歌、巴人调、巴渝辞等,也就是土家人唱的歌曲或歌词。它是源于巴渝舞曲辞的巴语歌唱的歌调,是巴渝地区人民群歌群唱群舞的一种和声调。那么,为何巴渝歌能影响到大朝廷并且成为唐宋时的一道民俗风景线呢?这一是得益于唐宋时期乌江长江等大小河流上文化频繁的交流,巴渝文化不仅受外来文化影响,同时也影响外来文化,他们在汇合交融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二是得益于唐宋朝时大批到土家族地区的“工作”、“流浪”的官绅要员和文人墨客的“吟诗作对”。李白、刘禹锡、苏轼、黄庭坚等这些人在唐宋代朝野都有重大影响,尤其像刘禹锡一样的文人作品高雅,影响宽广,在他们的倡导下,在宋朝形成一股热衷土家族风情习俗的推动力量,于是朝野“变服而从俗”。这些文化的进入和流出,都因江使然,因此踏歌有江韵,竹枝有水律,成为随江而唱的歌,踏江而起的舞。现在,竹枝歌在土家族地区随时可见,深入到人们的方方面面,“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黯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每次唱完一支小曲时,就有人笑嚷。”便是作家对土家族传承这种文化时的场景和醉人风情的描写。如今,土家族地区的祭风神、赶仗、摆手舞、“肉莲花”、薅草锣鼓、打绕棺、傩堂戏等众多民族歌舞和祭祀活动中,都会看见古代巴渝舞的遗存,让人们领略竹枝歌、踏歌的风姿与遗韵。

    十四、狮子舞  唐代的仿生舞蹈

    唐代独立的狮子舞作为百戏表演在东汉时就出现,到唐朝时形成了独立的一种仿生舞蹈表演。唐代宫廷的《太平乐》称之为五方狮子舞,表演时有乐队,奏《太平乐》曲,由人扮演五头狮子,各立一个方位,合着音乐而舞,表演狮子的各种神态。另外有两人手持绳子和“拂尘”逗引狮子。日本至今还保存古代表演时用的狮子衣物和面具。

    土家族地区,狮子灯在春节和重大庆典活动时表演。灯班由数人组成,其中有二人一前一后披上用麻或彩绸做的狮子皮,扮成狮子;一人持“宝”在前逗引,其余人打乐器。表演场地多在村落院坝、平地。如要登上数张大八仙桌子重叠的高台,狮舞动作就更加复杂高超。

    十五、说话四家  从口中说出的故事

    宋代说唱艺术十分发达,银字儿、铁骑儿、说经说参请、讲史就是宋代城市里在娱乐场中的演唱故事的门类。银字儿演述小说故事,铁骑儿演述战争故事,说经说参请专讲佛经故事,讲史专门演述朝代兴亡故事。说经说参请最初是由唐代的变文演化而来,变文是唐代一种民间说唱文学的底本,相当于现在的剧本,最早在佛寺里演出,演唱者为俗讲僧,内容就是以佛教故事为主。宋时的娱乐形式很多,说话四家就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在宴饮场合助兴和街头棚子里最受追捧的杂剧,专以市井小人物作为剧中主人翁表演取乐。

    旧时,在沿河、龚滩、淇滩、潮砥等乌江集镇闹市或码头处,土家族居民把房楼建在危崖石滩上,吊脚楼一家连着一家,长龙式的歪歪斜斜而不倒。茶楼不仅仅是人们喝茶休闲的地方,这里还是僧侣官员谈经说笑、平民百姓听书评理,商客船夫沟通信息、谈判生意地方,文雅粗俗都能在这里聚会,表演着生活情节。

    小阁茶楼除供客人住宿外,还在临江房间设茶馆,往往安一条两尺宽,一丈多长的桌子,下放长板凳,桌上摆茶碗或茶杯等喝茶之具,还有牌、棋等游戏娱乐之物。在另外一头,放一张八仙桌,上有一个“惊堂响木”,之外还要放一具“巴膀膀”,都是作为穿着长衫 “说怀书” 的文人用的。惊堂响木就是包公审案时用的几寸长寸余厚的木条,是 “说怀书”人开讲时以声镇静的道具。当“说怀书”人说到故事关键处需转折或留下悬念时,就拍着竹筒“巴膀膀”,敲出一些音乐节奏来,熏染了场氛。“说怀书”的人多为彭水、酉阳或重庆等地到沿河的。以沿河人说,因为这些地方的人有文化,会讲《说唐》、《水浒》中的英雄好汉以及《聊斋志异》中鬼怪妖魔的故事,所以,乌江边的茶楼同时提供给“说怀书”人一个安身吃饭场所。

    十六、傩戏  驱疫逐鬼的怪舞

    “傩”在最初含义是借“祭神”来驱除疠疫。宋时,凡举行大傩,人们就戴上各种奇异的面具,持法器鸣响器,舞出与鬼神作战的种种舞蹈姿势。宋人绘制的一幅《大傩图》真实反映了宋朝民间的这种“傩舞”的现场情况。

    而土家族举行这种活动时,多在堂屋或摆手堂(包括房前院坝)进行,所以在土家族地区又称“傩愿戏”为“傩堂戏”。

    《民国·沿河县志》记:“吾邑……人性犷悍,染巫祝之余习……”。傩堂戏是中国传统社会里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武陵山区土家族居住地区,更是无处不在。土家族信神崇祖,极信那些巫、祭、佛、道、儒中的昭穆、神祖、仙道、鬼魂、亡灵、君主等。生活在高山峡谷的土家乡村,在传统社会知识里,神灵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饮食起居、生老病死都与神灵相伴,一切平安幸福和兴旺发达的生活都有赖于神灵的佑保。因此,土家族地区傩堂戏十分普遍。《民国·沿河县志》记:“男巫曰端公,凡人有疾病,多不信医药,属巫诅焉,谓之‘跳端公’。跳一日者,谓之‘跳神’;三日者,谓之‘打太保’;五至七日者,谓之‘大傩’。”    
 
    “……这个人,实在可以说是好人,缺少城中法师势利习气,唱神歌跳舞磕头全非常认真,又不贪财,又不虐待徒弟。可是若当真有神有鬼有妖,花了钱的他就得去替人降伏。他的道法,究竟与他的赌术那样高明一点,真是难说的事!”这是对湘西凤凰土家族傩堂戏“端公”的记述。“只见法师左肩上挂牌带,左手拿神碗,右手执司刀法器响起,在法坛上的端公脚步踩着踏罡步,手中的牛角声吹起,号角悠扬,似乎在向天宫中的神仙,地域下的鬼魅等通报,人神相通,人神共舞的仪式开始了。开坛的舞蹈和祭祀时,每隔一会,法师烧纸于岸前,或揭竹席于膝盖,在牛角声声中,或舞或跳,或朗唱或语咒,完全进入了神人融合的境界。”这是对黔东北土家族傩舞的描写。

    傩文化以史前文化的形式发展到孔子《论语》的“乡人傩”的仪式礼仪,并通过五溪生界土家人民的保存和发展。唐末、五代至宋羁縻州时,土家歌舞成为供土酋娱乐的厅堂歌舞。现在成为以“还愿”为基本形式的集“除崇祈愿”、“禳瑞求福”、“敬神贺喜”、“祝颂娱乐”为一体的酬神娱人的戏剧。 

    十七、拜祭石  人神调和的方式

    宋代文人米芾举止怪异疯狂,人称米癫。他与石头称兄道弟,说与石有深交。说明当时拜石、拜其他物的现象已经普遍。
土家族信奉万物神灵。山石树物洞等都是拜祭的对象。拜祭大自然的目的,是认为自然神灵法术无边,能保佑人们健康成长,无灾无祸。“一株树或一片古怪的石头,收容三五十个寄儿,照本地风俗习惯,原是件极平常事情。且有人拜寄牛栏拜寄井水的,人神同处日子竟过得十分调和,毫无龃龉。”这是对土家族崇拜自热的直观诠释。

    十八、上梁  抛向空中的颂歌

    上梁是传承至今的建宅风俗。唐代建筑宅院当架竖屋梁时,即以食物犒劳工匠,并朗诵颂词;众人将饼、钱等物向梁上抛撒。上梁仪式非常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  

    在古时,沿河土家族凡是修房造屋,庆贺时,主人亲戚(多为女人娘家),为显示势力,必组织寨上族人,往往百人以上,带枪刀、抬粮食,备“抛梁巴”等贺品去祝贺;将抵寨子时,施放排枪以惊主人,主人出门接客并回放排枪作接见,这一习俗现在沿河边远地方仍然完整保留和传承。当标志一木房架子“立”起来成为房屋的大梁(房屋中堂最大的梁)上房时,掌墨师就开始了祷歌的演唱……

    大梁上好,亲戚就撒“抛梁巴”。堂中的主人、客人、木匠师傅等在堂中唱祝酒歌喝酒庆贺。如木匠师傅:“伏羲:太阳出来亮堂堂哎,主人叫我上雕梁;雕梁上有紫微照也,堂中自有财源来。主人你喝了这旬酒呀,儿孙世代辈辈有!”

    而主人立即回敬:“伏羲:一张桌子四角方,鲁班师傅建华堂;人人夸你生意好,千家有请万家忙。师傅你喝了这旬酒呀,你儿孙世代著华章!”一唱一和,非常热闹。

    十九、镜子  辟邪祈祥之器

    隋代以铜镜做照面用具,常在镜子背面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有的铜镜十分精致,如一块蟾蜍异兽纹镏金银背铜镜直径6.2厘米,菱花形,镜钮为蟾蜍形,周围分饰狮子、猴子、鹦鹉、猫头鹰等形象。宋时,镜子叫“照子”或“照台子”,为避讳宋太祖的祖父赵敬而改名为“镜子”的。它是道教中的重要法器。唐初,王度《古镜记》中描写古镜法力无边,能镇百邪。还有专门以磨镜为生的行业,他们用特制的粗布和油料擦拭铜镜,可使镜面光洁如新。

    土家族建房时,也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平时逢家中不顺,就请“端公”画符贴于门上辟邪,然后在大门上方挂一圆镜子,使妖魔不敢入室,确保宅第平安。

    土家族建房开门时为了避邪,都会在大门上挂一镜子,但镜子不能对着别人家的中堂。

    二十、炊饼  武大郎的叫卖声 

    宋代馒头,即《水浒传》里武大郎以卖求生的东西。它是以水面相调拌和发酵后蒸熟的面饼,也叫“蒸饼”,也就是现代的馒头。因宋仁宗名赵祯,为了避讳,人们改叫“炊饼”。宋代把面食都称饼,除炊饼外,还有各类汤饼,即面片汤。南宋晚期,有“细仅一分,其薄如纸”的挂面,像现代的水挂面或面条。因浇头即佐料“哨子”和做工不同而有叫三鲜面、丝鸡面、笋泼肉面等的,也有在火上烤沾芝麻、糖料、菜食等馅料不同口味 “胡饼”的。晚唐五代,人们称“蒸饼”的就是今天的包子。唐朝面食丰富多彩,品样多样,亦如今天的面食一样,分馒头、花卷、饺子、包面、水面、丝面、“麦古崽”、绿豆粉等,为人们生活丰富了美食内容。五代时有一种叫“冷淘”面食,现在人们叫冷汤面。

    二十一、碗茶碗酒  永不改变的习惯

    宋时喝茶与喝酒用碗不用杯。为何用碗,主要与唐朝的“煮茶”有关。在唐朝前期,除饮茶的碗讲究外,还讲究饮茶方法。如煎茶又称煮茶,是先将茶饼用茶碾子碾碎成细末,然后用茶釜(煮茶的锅器)烧开水,放入适量的盐(陆羽特别说明,盐巴要在茶水初次沸腾时加入),用竹夹搅拌,再放入茶末,煮沸两次,然后分出茶水喝。到晚唐五代时,将以上煮茶方法改为“点茶”,就是直接把茶末放在茶盏里,调成膏状,然后注入开水,喝茶汤。民间则流行在茶汤中加葱、姜、枣、茱萸、橘皮、薄荷等。有的人还在茶汤中加酥(乳酪),就成了奶茶了。显然,这种茶汤用杯子喝是不方便的。一个出自名窑的具有耀斑纹理的名叫“天目”的瓷碗,其创意令人称奇,是当时用来喝茶的高级茶盏。

    土家族喝茶也喜欢用碗不用杯。土家族用碗,尤其体现在喝茶方面,如喝油茶汤。“茶半碗,酒装满”,把酒装满碗和一口干是对客人的尊重。歌曲“土家族汉子,喝酒用大碗,声大嘴角宽,说话不转弯”,表现了土家族豪爽粗犷的性格。“同碗菜一锅食”表达的是生死与共的感情和血脉之源。

    如今,“大门前,卖面的正敲着竹梆梆……那是卖饺子的;也卖面,在城里却以饺子著名。三个铜元,则可以又有饺子又有面,得吃凤牌湘潭酱油。”这种用大碗装饺子吃的土家族风情在土家族的早餐傍晚随处可见。

    二十二、合食制  人们食席改革之始

    古代人席地而坐,进行分食。唐代,随着高桌椅、板凳的出现,人们围桌而坐进行合食,在宋代普及。椅子有木制、藤制和竹制的,最初在寺庙中使用,后来普及到民间,因高椅子出现,随之出现了高足桌子。

    土家族喜欢围食一桌菜,同吃一锅饭。无论过年还是红白喜事,八人一桌合食“满席菜”,座位有老幼主客之分。在堂屋坐八仙桌,上下为客人座位,左为陪客之座,右下为主人或敬酒之人。如在火铺上,客人不能坐在背对灶台的方位;因为这里是主人的空间。如有老人和受尊敬的人在一起,小辈亦不能坐上方或中间。

    二十三、油帽  戴在头上的手工品

    唐代时人们远行必备一样遮阳避雨的席帽,用竹篾丝编,上覆盖油缯,与现在的斗笠相似。油缯是用一种织的紧密的薄绢刷上油,待油干后用皂角水洗干净,再上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不漏水才算制成。同样的方法还制成雨衣,作为穿在身上的防雨衣服。

    土家族地区竹子多,竹子被人们利用的历史长。其中一种“斗笠”与唐朝油帽相似。先用竹丝编好斗笠架,然后在两个架子中间糊上皮纸或棕丝,用桐油刷几次,直到不透水为止;现在有的以橡胶布糊。手工精巧的人还在外层斗笠架上变成巧妙的花纹,增加斗笠美感。斗笠天晴下雨都可戴,晴遮太阳阴避雨,非常适用方便。

    二十四、蘸甲  用手指甲弹出的敬意

    唐代人敬酒时用手指在酒杯中蘸酒弹向空中,表示敬意。

    在黔东北的土家族地区,土老师称“端公先生”,是有权无职却在人们心里地位显赫的人物。土家族的治病驱邪、安神送鬼、祭祀祈祷、丧葬婚娶、诉讼调解、乞子还愿,敬梅山、祭风神、赶白虎、跳梯玛,节庆时、舍巴日、跳傩堂戏等等都由端公先生主持活动。

    土家族师傅收徒弟极为严格,有“跟三年学三年,辞师讨艺又三年”的说法,师傅往往对徒弟是千般考察万般训导;徒弟把师傅视为能为自己提供基本求生本领和最初生活物资的恩人和衣食父母,因此师傅死后,大三小事、烧钱化纸自不必说,平时喝酒前也要用手指蘸一些酒向身后点去,以敬天敬地敬师傅,表达徒弟的孝敬礼节。

    二十五、牵钩  牵迎厕神的礼节

    唐代的拔河叫“牵钩”。唐朝民众在正月十五夜间于厕所或猪圈旁迎接厕神紫姑。

    土家族多神,敬灶神、敬门神、敬案板、敬粮仓……只要与生活相关的都敬。大年夜,人们就将长纸钱挂在灶台、门锁、柜子、牛栏上,表示在这新年半月,每天都会宴请各方家神。正月十五日一早,送家神出门活动开始,大人把糍粑、“蹬子肉”、酒等供品摆在“香盒”(神龛)下的大桌上,向供奉的祖宗昭穆、东厨司命、南海观音、梓潼文官等神作揖磕头,在一阵鞭炮声中,把小年除夕就悬挂在门窗、灶头、牛栏、碓磨和家具农具上的“吊纸”(纸钱)全烧掉,表示把所有的神都送出家门,让神保佑家庭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运亨通、平安无事。

    二十六、火葬  特别而先进的葬俗

    火葬是在宋代流行一种与汉族传统相抵触的丧葬形式,表现了宋代人民不同的生死观。在汉朝,明文规定土葬为合法礼俗。唐末五代后,由于战乱,人们发现火葬更为卫生方便,又能节约开支。也由于佛教影响和人们节约土地的观念,到宋朝时,悄然成俗。宋代时“勤于养生,怠于送死。非士大夫之家,中户以下,亲戚丧亡,即焚其尸,纳之缸中,寄放僧寺与墓户之家,类不举葬。”江浙富裕之家,也不进行土葬,火葬之后或寄存僧寺,或投深渊。

    由于土家族长期居住在武陵山区山高坡陡、壑深洞多的自然环境中,所以,土家族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天地融合的观念深入人心。自然在丧葬习俗上不仅表现了原始的状况,也因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丧葬形式发生变化的情况。总体说,土家族在历史进程中,丧葬习俗经历了洞葬、火葬、生基葬和棺木土葬等阶段。

    总之,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这也许就是唐宋中原文化习俗与土家族间的传承与变化原因。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