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关于传承与发展土家女儿会文化几个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0-03-20 15:29:00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田发刚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内容摘要:本文对恩施市打造女儿会名片的成就与贡献作了概略阐述,对统一对女儿会习俗节日创新发展的认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见解,如对女儿会习俗存在的民族认同还需强化,对女儿会的文化认识要求同存异,情、缘、美是创新发展核心要求等,都是一些有指导意义的话题。 
  
     我这里是一个偏重于工作的论谈,而不是纯学术研究的论谈。当前,前者比后者更显得重要。谈几点想法,以达到相互交流、推进女儿会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近几年来,恩施土家女儿会作为恩施市对外开放的一张特色名片,打造得颇见成效

    概略地说,对女儿会这一传统习俗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群众的节日愿景与政府的引导活动逐步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一年一度以女儿会为中心的大型文化与商贸(旅游)活动渐入人心;对女儿会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播初见成效,尤其是由恩施市政协崔在辉先生2005年开始领衔研究整理编篡成书的《恩施土家女儿会》,2010年公开出版,2008年创办恩施土家女儿论坛及《女儿会》杂志,打开了女儿会文化研究、传播的一个新天地。即女儿会习俗文化的传播与研究有了一本权可作为沿革流变的理性支撑的著作,有了一个交流发表意见的官方沙龙,有了一个正在培育的文学阵地;女儿会申遗工作已经取得成功;通过女儿会节日的开展,群众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进一步得到培植,参与意识越来越表现强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家和文化活动家的热心介入,展现了女儿会文化变成一种新的活力;社会对女儿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来没有今天这么高的关注度),品牌正在形成。所有这些,都为恩施市的文化与旅游名片之一——土家女儿会的传承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传承发展土家女儿会已经成为某些人群的内在要求,成为张扬民族个性、丰富群众生活、陶冶大众情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成为恩施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呵护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局面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二、对女儿会习俗存在的民族属性认同还需要强化,有些认识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

    关于女儿会这一传统民俗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崔在辉主编的《恩施土家女儿会》,对记录与阐述这一民俗作了三点努力。一是较为翔实地记述了大量可信的田野调查资料,访谈对象众多,仅书中就记载了近5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事人;二是深入挖掘了一部分论证女儿会习俗存在的有价值史料;三是对其文化意义作了尝试性阐释。这是以崔在辉为代表的课题组对女儿会文化的重要贡献。在这项成果中做出贡献的代表性文化专家当数贺孝贵、蔡元亨,代表性活动家与见证人当数齐书清。对女儿会的文化研究,女儿会习俗的客观存在是大前提,演变至今的形式变异以及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是一种文化客观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对女儿会的研究依然存在着一些分歧,尤其是在2006年的“申遗”过程中,少数高层专家认为女儿会是“伪民俗”,这种文化官僚的结论曾经引起了一些人对女儿会这一民俗的疑虑。即使现在申遗成功,这种负面影响的阴影至今犹存。“伪民俗”的粗暴结论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原则问题,起码是对少数民族习俗的了解程度肤浅所致。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不能用“文化观念不同是自然的”简单结论来解决。如果我们对有些认识上的差距与方法上的不同把握不当,就会影响这一名片(品牌)的打造。
我这里也就两个属原则性的问题发表一点见解。

    1. 关于女儿会的民族属性

    女儿会的民族属性为土家族已是当前的主流认识。一度时期少数学者专家、文化工作者根据一些零散而不系统的有的甚至是道听途说的资料,企图证明女儿会是苗族节日,这是不便提倡的。

    首先,女儿会流行在土家族的部分聚居区。这个为各民族文化交流演变而成的一种习俗,土家族民众是尊奉这个习俗的主体。我这里援引鄂西民族史家胡挠先生1984年调查石灰窑女儿会的一段记录:

    1981年12月初,恩施州著名的民族研究专家胡挠先生在恩施市红土乡搞民族调查时,参加调查的石灰窑公社的易善云就曾介绍,石灰窑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是女儿会。过去,每到这一天,青年男女赶场集会,妇女特别多,所以称为女儿会。赶集的除本地人外,还有相邻的宣恩、鹤峰、建始等地的群众和来自四川、湖南的商人。商品丰富,琳琅满目。女青年穿红戴绿,比美争妍,长衣服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叫做节节高。这一天男女谈情说爱,已订婚的青年男女,来此见面述情,未订婚的青年男女,在买卖物品中选择意中人。双方以目传情,中意者约定地点交谈,互通身世,倾吐爱意,以至约定终身。在建国前几年,由于国民党抓兵拉伕,就衰落下来。建国初恢复起来,在大跃进时又被停止下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恢复起来。

    (胡挠)当天晚上召开一次有关女儿会的调查研究座谈会,到了一些老年人,公社一位副社长也参加了,他谈的情况较多。他是平锦人,已在这里工作多年,对风俗习惯了解较多。在调查中发现,石灰窑的张、蒋、李、滕、杨五姓是从湖南麻阳迁来的,一种说法女儿会就是这五姓兴起的。他们的婚嫁也有特点。姑娘出嫁时,兄弟姊妹送亲,新婚晚上,新郎新娘不同宿,新娘与自己的姊妹同宿,三日后,送亲的都走了新郎新娘才同宿。石灰窑的女儿会与苗族的赶秋较为相似,时间也大体相同。这可能与这里的一些居民来自湖南麻阳有关系,他们将赶秋的习俗融入到石灰窑的女儿会习俗形成过程中。

    经过分析比较,可以形成这样一个概念,石灰窑是土家族的聚居区,这五姓与土家族杂居,共同生产生活,彼此通婚,风俗习惯逐渐融合,以张、蒋、李、滕、杨五姓等外来居民也接受石灰窑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彼此之间非常融洽,没有什么民族之间的芥蒂,故在1982年申报民族成份时,他们自报为土家族了。(摘引自胡挠著《建州前后民族研究纪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这个调查真实程度较高,分析也较客观。我在帮胡挠先生整理这部著作时,同他探讨了女儿会属性。结论是在朝廷“招民宅田”政策引导而来的外来移民与当地原住民一种文化交流渐演成一个共同习俗而形成的节日。

    我们还可以从民族性格的形成来讨论。每个民族都是一个世界。同一民族由于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历史渊源,承接着大体一致的文化积淀,因而又具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或曰民族性格。土家族聚居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但这里的土家族民众却有着开放包容的个性,于是就形成开放的文化。土家族在构建自己的文化过程中,善于吸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在古代社会,土家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移民、卫所驻军、朝贡与回赐、流官执政等,这些都影响着土家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现在女儿会已被公认为是土家族的节日,我州确定的四大民族节日没有讲民族属性,就是从民族节日的共同性考虑的。

    2. 关于女儿会的原生地

    大多数人已经能够认同石灰窑、大山顶都是女儿会的原生地。石灰窑与大山顶女儿会的相同与不同点,我们可以选出最具特色的事象来考察。石灰窑女儿会是在废止“汉不入峒,蛮不出境”的政策情势下,乾隆设府后,客户迁贸而来,典型的历史是“十个棚”,这是创业的“十个棚”。有了“十个棚”就有了客户与本户之分,就有了文化之交流,习俗之融合。这种交流渐演成新的习俗,有代表性的是薛乡士唤九女允其理头上妆,上街赶场,于是才有相亲觅偶为主的女儿会。大山顶则是商业活动促进了“男女欢爱不禁”场期的形成。当地风俗因商而开放不禁。这和“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都是相悖的。于是就有了“风流场”、赶“野老公场”或“邀妹场”之说(参见崔在辉主编《恩施土家女儿会》,2010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无论是大山顶、石灰窑,女儿会虽时间不同,形成因素有差别,但寻求意中人的动机,以歌为媒、以贸易为媒的方式是相同的。正因为如此,不必要再去争什么原生地了。
 
    三、恩施土家女儿会习俗文化内核的再认识

    对民族民间文化而言,抢救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抢救传承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创新发展是抢救传承的生命。换一种说法,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们不是原生态文化一点不能变论者,也不是传承民族文化关键在于经济动力论者。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马克思说:在不同所有制的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按照这种观念去认识女儿会文化,女儿会文化的原生态内容的内核是什么?是在相对落后的生存方式和社会条件下,人们追求的一种崇高,这种崇高集中表现为男女青年在那个条件下的最高理想:寻找情投意合的伴侣,土家族把它称之为终身大事。寻找的方式不是媒妁之言,而是自由选择。那时有可以自由选择的环境:“男女同行,无拘亲疏,道途相遇,以歌为奸淫之媒,虽亲夫当前,无所畏避。”这里的奸淫,与今天的含义不同,可理解为调情、打情骂俏,有的只是打打骂骂而已,有的则发展到偷情幽会,渐而生情,虽出嫁他乡而不能忘怀旧情,于是有权的父母和民间的习俗给他们叙旧情的机会。女儿会七月十二、五月初九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男女青年向往、盼望的一天,这就成节日了。当事人是一种追求,旁观者是一种宽容。不然,能够成节日吗?这种现象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女人有相应的地位,能追求自由,向往新生活;相对的性开放,性自由(但不是乱性)。追求自由,向往新生活永远是人生的主题,而相对的性开放、性自由就是人类逐步演进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需要抑制的。前者是需要创新发展的,通过女儿会的节日交流在整个社会中尤其是青年男女中营造良好氛围,激活他们积极向上的感情追求、理想追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地塑造自己。这是创新发展的内核。我们将女儿会打造成名片,要研究女儿会原生态的形成发展、形式内容,而不是说我们今天要去办原生态女儿会,不能走入这个误区。这就要处理好学术研究与新时代倾力打造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儿会是一个民族的符号。
 
    四、创新发展是女儿会节日延续的生命,情、缘、美则是创新发展核心要求

    女儿会作为一个民族节日,现在是越办越大,越办越红火。但女儿会是一种开放而细腻的情感文化,目前存在两种倾向无疑不利于这种文化氛围的培育。一是政府实际上是每年女儿会的主办方,很难说承办部门不是当作任务来完成,不去考虑深入研究,存在敷衍交差的情况,“女儿会论坛”的夭折足可以说明;二是摆脱不了“文化搭台,经贸(旅游)唱戏”的窠臼。或许正是这两个原因,女儿会的内容除每次的没有多少情、缘、美效果的“相亲”形式以外,就是展销和演戏,这就难免显现重复与枯燥。参与群众除看热闹外,并没有得到多少节日的欢快愉悦。

    传统经贸活动是与女儿会习俗共生的,无论是原生地的古老女儿会,还是建国后群众自发或政府引导组织的女儿会,都离不开经贸活动。应该说,现在的经贸与旅游活动更为女儿会文化的张扬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只是经贸、旅游活动的丰富与女儿会习俗的张扬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存共荣。女儿会是一道风情风景,使整个城市、整个乡村充满了一种吸引人的生机,这就给吸引商贸与旅游创造了条件,而商贸与旅游的的发达又给少男少女们相亲结对创造了更好的场所、更多的机会。可以说,女儿会期间的经贸与旅游活动是女儿会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相亲与男女交游办得情至名归则是一个节点,如何建设交友相亲的场所与发挥现代网络的特殊作用就是一些需要下功夫的事情。

    综上所述,女儿会的发展创新应当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培育男女青年乃至整个社会一种追求自由、追求理想的积极向上精神,而且把这种个体的追求变成一种感染社会的力量,影响社会。女儿会只有抓住情、缘、美,以少男少女寻情觅友为核心,衍生出一种文化群落(歌舞、赛事等),这对文化是一种发展。有组织地开展经贸与旅游活动,尤其是突破赶场交易,发展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节日,它的作用就是不可低估的了。 (作者为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主席)
  

责任编辑
标签中医养生    
0

关于传承与发展土家女儿会文化几个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0-03-20 15:29:00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田发刚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内容摘要:本文对恩施市打造女儿会名片的成就与贡献作了概略阐述,对统一对女儿会习俗节日创新发展的认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见解,如对女儿会习俗存在的民族认同还需强化,对女儿会的文化认识要求同存异,情、缘、美是创新发展核心要求等,都是一些有指导意义的话题。 
  
     我这里是一个偏重于工作的论谈,而不是纯学术研究的论谈。当前,前者比后者更显得重要。谈几点想法,以达到相互交流、推进女儿会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近几年来,恩施土家女儿会作为恩施市对外开放的一张特色名片,打造得颇见成效

    概略地说,对女儿会这一传统习俗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群众的节日愿景与政府的引导活动逐步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一年一度以女儿会为中心的大型文化与商贸(旅游)活动渐入人心;对女儿会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播初见成效,尤其是由恩施市政协崔在辉先生2005年开始领衔研究整理编篡成书的《恩施土家女儿会》,2010年公开出版,2008年创办恩施土家女儿论坛及《女儿会》杂志,打开了女儿会文化研究、传播的一个新天地。即女儿会习俗文化的传播与研究有了一本权可作为沿革流变的理性支撑的著作,有了一个交流发表意见的官方沙龙,有了一个正在培育的文学阵地;女儿会申遗工作已经取得成功;通过女儿会节日的开展,群众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进一步得到培植,参与意识越来越表现强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家和文化活动家的热心介入,展现了女儿会文化变成一种新的活力;社会对女儿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来没有今天这么高的关注度),品牌正在形成。所有这些,都为恩施市的文化与旅游名片之一——土家女儿会的传承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传承发展土家女儿会已经成为某些人群的内在要求,成为张扬民族个性、丰富群众生活、陶冶大众情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成为恩施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呵护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局面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二、对女儿会习俗存在的民族属性认同还需要强化,有些认识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

    关于女儿会这一传统民俗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崔在辉主编的《恩施土家女儿会》,对记录与阐述这一民俗作了三点努力。一是较为翔实地记述了大量可信的田野调查资料,访谈对象众多,仅书中就记载了近5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事人;二是深入挖掘了一部分论证女儿会习俗存在的有价值史料;三是对其文化意义作了尝试性阐释。这是以崔在辉为代表的课题组对女儿会文化的重要贡献。在这项成果中做出贡献的代表性文化专家当数贺孝贵、蔡元亨,代表性活动家与见证人当数齐书清。对女儿会的文化研究,女儿会习俗的客观存在是大前提,演变至今的形式变异以及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是一种文化客观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对女儿会的研究依然存在着一些分歧,尤其是在2006年的“申遗”过程中,少数高层专家认为女儿会是“伪民俗”,这种文化官僚的结论曾经引起了一些人对女儿会这一民俗的疑虑。即使现在申遗成功,这种负面影响的阴影至今犹存。“伪民俗”的粗暴结论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原则问题,起码是对少数民族习俗的了解程度肤浅所致。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不能用“文化观念不同是自然的”简单结论来解决。如果我们对有些认识上的差距与方法上的不同把握不当,就会影响这一名片(品牌)的打造。
我这里也就两个属原则性的问题发表一点见解。

    1. 关于女儿会的民族属性

    女儿会的民族属性为土家族已是当前的主流认识。一度时期少数学者专家、文化工作者根据一些零散而不系统的有的甚至是道听途说的资料,企图证明女儿会是苗族节日,这是不便提倡的。

    首先,女儿会流行在土家族的部分聚居区。这个为各民族文化交流演变而成的一种习俗,土家族民众是尊奉这个习俗的主体。我这里援引鄂西民族史家胡挠先生1984年调查石灰窑女儿会的一段记录:

    1981年12月初,恩施州著名的民族研究专家胡挠先生在恩施市红土乡搞民族调查时,参加调查的石灰窑公社的易善云就曾介绍,石灰窑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是女儿会。过去,每到这一天,青年男女赶场集会,妇女特别多,所以称为女儿会。赶集的除本地人外,还有相邻的宣恩、鹤峰、建始等地的群众和来自四川、湖南的商人。商品丰富,琳琅满目。女青年穿红戴绿,比美争妍,长衣服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叫做节节高。这一天男女谈情说爱,已订婚的青年男女,来此见面述情,未订婚的青年男女,在买卖物品中选择意中人。双方以目传情,中意者约定地点交谈,互通身世,倾吐爱意,以至约定终身。在建国前几年,由于国民党抓兵拉伕,就衰落下来。建国初恢复起来,在大跃进时又被停止下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恢复起来。

    (胡挠)当天晚上召开一次有关女儿会的调查研究座谈会,到了一些老年人,公社一位副社长也参加了,他谈的情况较多。他是平锦人,已在这里工作多年,对风俗习惯了解较多。在调查中发现,石灰窑的张、蒋、李、滕、杨五姓是从湖南麻阳迁来的,一种说法女儿会就是这五姓兴起的。他们的婚嫁也有特点。姑娘出嫁时,兄弟姊妹送亲,新婚晚上,新郎新娘不同宿,新娘与自己的姊妹同宿,三日后,送亲的都走了新郎新娘才同宿。石灰窑的女儿会与苗族的赶秋较为相似,时间也大体相同。这可能与这里的一些居民来自湖南麻阳有关系,他们将赶秋的习俗融入到石灰窑的女儿会习俗形成过程中。

    经过分析比较,可以形成这样一个概念,石灰窑是土家族的聚居区,这五姓与土家族杂居,共同生产生活,彼此通婚,风俗习惯逐渐融合,以张、蒋、李、滕、杨五姓等外来居民也接受石灰窑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彼此之间非常融洽,没有什么民族之间的芥蒂,故在1982年申报民族成份时,他们自报为土家族了。(摘引自胡挠著《建州前后民族研究纪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这个调查真实程度较高,分析也较客观。我在帮胡挠先生整理这部著作时,同他探讨了女儿会属性。结论是在朝廷“招民宅田”政策引导而来的外来移民与当地原住民一种文化交流渐演成一个共同习俗而形成的节日。

    我们还可以从民族性格的形成来讨论。每个民族都是一个世界。同一民族由于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历史渊源,承接着大体一致的文化积淀,因而又具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或曰民族性格。土家族聚居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但这里的土家族民众却有着开放包容的个性,于是就形成开放的文化。土家族在构建自己的文化过程中,善于吸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在古代社会,土家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移民、卫所驻军、朝贡与回赐、流官执政等,这些都影响着土家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现在女儿会已被公认为是土家族的节日,我州确定的四大民族节日没有讲民族属性,就是从民族节日的共同性考虑的。

    2. 关于女儿会的原生地

    大多数人已经能够认同石灰窑、大山顶都是女儿会的原生地。石灰窑与大山顶女儿会的相同与不同点,我们可以选出最具特色的事象来考察。石灰窑女儿会是在废止“汉不入峒,蛮不出境”的政策情势下,乾隆设府后,客户迁贸而来,典型的历史是“十个棚”,这是创业的“十个棚”。有了“十个棚”就有了客户与本户之分,就有了文化之交流,习俗之融合。这种交流渐演成新的习俗,有代表性的是薛乡士唤九女允其理头上妆,上街赶场,于是才有相亲觅偶为主的女儿会。大山顶则是商业活动促进了“男女欢爱不禁”场期的形成。当地风俗因商而开放不禁。这和“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都是相悖的。于是就有了“风流场”、赶“野老公场”或“邀妹场”之说(参见崔在辉主编《恩施土家女儿会》,2010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无论是大山顶、石灰窑,女儿会虽时间不同,形成因素有差别,但寻求意中人的动机,以歌为媒、以贸易为媒的方式是相同的。正因为如此,不必要再去争什么原生地了。
 
    三、恩施土家女儿会习俗文化内核的再认识

    对民族民间文化而言,抢救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抢救传承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创新发展是抢救传承的生命。换一种说法,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们不是原生态文化一点不能变论者,也不是传承民族文化关键在于经济动力论者。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马克思说:在不同所有制的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按照这种观念去认识女儿会文化,女儿会文化的原生态内容的内核是什么?是在相对落后的生存方式和社会条件下,人们追求的一种崇高,这种崇高集中表现为男女青年在那个条件下的最高理想:寻找情投意合的伴侣,土家族把它称之为终身大事。寻找的方式不是媒妁之言,而是自由选择。那时有可以自由选择的环境:“男女同行,无拘亲疏,道途相遇,以歌为奸淫之媒,虽亲夫当前,无所畏避。”这里的奸淫,与今天的含义不同,可理解为调情、打情骂俏,有的只是打打骂骂而已,有的则发展到偷情幽会,渐而生情,虽出嫁他乡而不能忘怀旧情,于是有权的父母和民间的习俗给他们叙旧情的机会。女儿会七月十二、五月初九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男女青年向往、盼望的一天,这就成节日了。当事人是一种追求,旁观者是一种宽容。不然,能够成节日吗?这种现象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女人有相应的地位,能追求自由,向往新生活;相对的性开放,性自由(但不是乱性)。追求自由,向往新生活永远是人生的主题,而相对的性开放、性自由就是人类逐步演进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需要抑制的。前者是需要创新发展的,通过女儿会的节日交流在整个社会中尤其是青年男女中营造良好氛围,激活他们积极向上的感情追求、理想追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地塑造自己。这是创新发展的内核。我们将女儿会打造成名片,要研究女儿会原生态的形成发展、形式内容,而不是说我们今天要去办原生态女儿会,不能走入这个误区。这就要处理好学术研究与新时代倾力打造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儿会是一个民族的符号。
 
    四、创新发展是女儿会节日延续的生命,情、缘、美则是创新发展核心要求

    女儿会作为一个民族节日,现在是越办越大,越办越红火。但女儿会是一种开放而细腻的情感文化,目前存在两种倾向无疑不利于这种文化氛围的培育。一是政府实际上是每年女儿会的主办方,很难说承办部门不是当作任务来完成,不去考虑深入研究,存在敷衍交差的情况,“女儿会论坛”的夭折足可以说明;二是摆脱不了“文化搭台,经贸(旅游)唱戏”的窠臼。或许正是这两个原因,女儿会的内容除每次的没有多少情、缘、美效果的“相亲”形式以外,就是展销和演戏,这就难免显现重复与枯燥。参与群众除看热闹外,并没有得到多少节日的欢快愉悦。

    传统经贸活动是与女儿会习俗共生的,无论是原生地的古老女儿会,还是建国后群众自发或政府引导组织的女儿会,都离不开经贸活动。应该说,现在的经贸与旅游活动更为女儿会文化的张扬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只是经贸、旅游活动的丰富与女儿会习俗的张扬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存共荣。女儿会是一道风情风景,使整个城市、整个乡村充满了一种吸引人的生机,这就给吸引商贸与旅游创造了条件,而商贸与旅游的的发达又给少男少女们相亲结对创造了更好的场所、更多的机会。可以说,女儿会期间的经贸与旅游活动是女儿会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相亲与男女交游办得情至名归则是一个节点,如何建设交友相亲的场所与发挥现代网络的特殊作用就是一些需要下功夫的事情。

    综上所述,女儿会的发展创新应当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培育男女青年乃至整个社会一种追求自由、追求理想的积极向上精神,而且把这种个体的追求变成一种感染社会的力量,影响社会。女儿会只有抓住情、缘、美,以少男少女寻情觅友为核心,衍生出一种文化群落(歌舞、赛事等),这对文化是一种发展。有组织地开展经贸与旅游活动,尤其是突破赶场交易,发展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节日,它的作用就是不可低估的了。 (作者为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主席)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