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湘西人和湘西文化
——离开故土的情感,是没有根的
我,一个故乡的子弟,在外漂泊了70多年。吃了苦,受了磨难,或者是在文化活动中思想枯竭了,情感干瘪了,学识迟钝了,但一想起家乡的山、水、父老长辈、朋友、同学,于是一切的苦况都烟消云散,画也就活了,文章也明亮了。大湘西的水土给了我思想,也给了我意志。离开故土的情感。是没有根的。
举一个实在的例子。文革时期,中央民族学院外头的两个年轻人在我的背上打了224鞭,我一动不动地受着折磨,围观者中有我的一个同事,过后他对我说,我看你一动不动挨打,我全身都打颤。我告诉他: “没什么,我是湘西人!”那天是我的生日,旧历七月初九。回到家里,爱人告诉我:“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吃碗生日面吧!”我说:“慢来,给你们看样东西!”脱下外衣,背心粘满血迹揭不下来。我爱人哭着一边用热水给我泡开粘在背上的背心,一边说:“当时有人叫你不要回来,你就是不听!”我说:“不要难过,世界不可能永远是这样的!”各位看看,今天我们不是等到了吗?
挨打受苦不哭不叫是湘西人的人格基础。挨打也要有个挨打的架式。我这里讲的是意志这东西,在湘西人身上特别见家伙。从历史上看?我们湘西有的是英雄豪杰。我只是他们鸡毛蒜皮的小子孙,一个抽样的小细胞。湘西人性格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不信邪.一个是幽默感。不信邪,包括无止境的勇气和创造性,于是就要试一试,于是就要冲锋陷阵,科研成果、城市建设、企业开发,一件一件揭开历史的篇章;幽默感是一种冷峻的、客观的、超脱的快乐面目,看透事情的质性。这东西既深情而又严峻,就像卡夫卡所说的,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痛苦。也是一种对人对己、对人生充满好意的排解。
小时候,我的小舅打仗带伤回来.一进门对外婆说:“妈,你看,给我脸上搞了两个眼,一个在左边额角,一个在左上角的牙床上.子弹都取出来了却没有死!”当然这包括一点矜持。薛家有位公子.小时候他带我放过风筝,他来往于汉口、上海、长沙等大地方,明显的是位有钱的世家子弟。解放后七八十年,我回凤凰时,见他在街边卖生烟叶子。看见他,我就叫他,说到我家走玩去好不好。他迟疑了一阵, “慢新客陪坐客,你应先来看我!”第二天,我登门拜访,见到他屋里孤立的小方桌板凳,冷火清烟,明白他落魄的风景了,他没向我告过穷,要个画,连暗示都没有。所谓矜持,是我们湘西的山水哺育出来的高尚教养。这,跟脾气丑不一样,脾气丑是做出来的,是个装出来的架式,经不起推敲。这种人其实是小器、敏感,你不理他就是了。凤凰人在三年灾害期间,关门全家挨饿没有一个讨饭的.街上讨饭的百分之百是外乡人。
说了一大堆罗嗦话,不外是想说说我们湘西人是只有湘西山水才养得出来的。
凤凰县以外其它县我没有太多的知识.这是因为我12岁就出了门的缘故。不过在外面飘荡了几十年,读了些书,见了些世面,有所比较,才清楚我们湘西文化在全国来说也是数得上的。文化比较有很多方面,有多少文化的重点根基,出多少个名人,曾经是个历史战场等这类东西。从我的角度看.我更喜欢亮出老百姓普遍的文化底蕴。比如,过春节我们凤凰人自己写的春联,用词和书法,外乡人看了都很佩服惊讶。
上世纪20年代,棉寨有一家学校,有楼上楼下的教室,有走廊。有栏杆,栏杆外挂满黄色的花,浓密的树丛。30年代末期,学校凋落了,遗落在人的记忆之外.我四叔在那里教过书,我小时候跟叔叔在那里玩过。1950年我回到凤凰,那个学校依然屹立在棉寨,走廊依然,黄花依然,教员上课准备时的玻璃柜、柜里的解剖蚕虫的刀具和办公桌都依然。八年抗战,凤凰年轻人牺牲了近4个师团。孤儿寡妇满城,贫穷到家,居然没有动蚕叶学校一根毫毛。这不是文化道德修养是什么?这不是深刻的文化自我约制又是什么?湘西人尊重文化,自古相传。往日的楼观庙宇常有驻军。走后打扫干净,成为常事。那时候的庙宇楼观,大多与风景游览相联系。有井水处必有柳词,凤凰遍城都是井泉,花草繁茂,真有一点山山庙宇处处公园的意思。听老人说,城里城外有28座庙宇,另一些里手又说不止不止。湘西的成色,湘西的分量在哪里?
说到改革开放,别说陈渠珍,就是蒋介石做梦都没有傲过。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提得非常好.尤其对中国人讲,对历史讲。好到一想起来就会流眼泪。改革开放前,县、州领导个个匍匐于以粮为纲的大罩子下,背负着万斤重担责任,成天在山沟里转,皮肤晒得木炭那么黑。我当时看了着实感动,万分尊敬,也充满感慨——为什么要让他们这么辛苦这么累.就没有别的法子让他们轻松一下吗?这样的状况怎么能使我们的领导干部有想象力、创造心呢?这样的含辛茹苦有效率吗——大家都苦,为何仍然吃不饱?
解放思想是句老话,放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来看,成为挽救全中国的灵丹妙药。解放思想有坚强的现代化科学基础,和一整套科学法子,按照科学规矩办事,效果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出。我在香港有几个朋友一起吃饭,我说有机会回大陆看看吧,就看看四通八达的交通,就知道什么是今天中国伟大的现状了。铁路通到西藏你们想过吗?免收农民的农业税,你们做梦也没想到!过去讲理想,好像画饼充饥;今天讲理想,小的今天成为现实,大的明年后年成为现实。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由不得你不笑。
我们做老头子的,还有没有可以做的事情呢?我看有!我们可以在后面擂鼓助威;还有没有我们老头子倚老卖老发挥优势的地方呢?有!我们可以依靠回忆,打扮和诠释我们湘西的传统
文化、文明。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更新更美的民族文化,这就是我们今天坐在一起开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新的形势发展太快,老头乎心脏不好,腿脚不好跟不上怎么办?那就坐下来回忆,出主意,用老脑子、老嘴皮子来指点江山。
我比较清楚凤凰的文化的开发,当然要从旅游说起。说到这里,我们要深深地悼念凤凰的旅游开拓者和先行者田时烈同志。他是个不为名利羁绊而投身旅游事业的、对未来充满乐观的共产党员,他的智慧、辛劳和热爱家乡的心情,为凤凰老人不断念到没有他的努力,凤凰的旅游事业绝没有今天。
我想过很多关于故乡的好多老事情,比如井,井文化。凤凰有几十口井,现在被淹没了。为什么家里有了自来水还要到河边洗衣,还要在井边打水,这里面有个文化感情问题。以前古人说,柳三变的词总与井水联系在一起。想想看。一旦我们把凤凰的井泉都恢复了。打扮了。许多外来的游客纷纷聚集在井水旁边做一些文化活动,会是一种什么景象?
我也做过一些这类事.查一些历史资料和地方志,看看想想还有一些什么名胜古迹,文入学者被我们遗忘了,被历史淹没了。比如,古丈县的萧离、萧凤,为什么不进行一些研究与开发呢?凤凰县老诗人田星六先生,新出版了一千多版诗集,他跟凤凰书法大家田名瑜是师生关系,都是南社成员。我在老先生的诗集里.找到了不少被今人失落的名胜古迹。
类似的情况。各县一定有大可发掘之处。回去试试。以此类推,饮食啦,节日啦,歌曲、婚礼仪式、节日排场、过去的童谣啦,不要杜撰瞎弄,而是真正理出纹路。说到节日排场。我12岁跟家父的父亲去长沙,曾在乾城所里(今吉首)邓公保府上参加到过一次晚宴。那排场至今还占在我回忆中的首席位置。现在府不在了,那些遗址呢,难道字字都无?我们要做好资料搜集、整理,让好的回忆都活回来,有利于湘西未来文化全方位的发展。
有些人在国外或国内参观一趟,按照本人的浅薄趣味和意愿,把一些根本不合时宜的东西带进来,失败了还说是“交学费”,这学费又不是你家里掏出来的,真是岂有此理!一二十年前,张家界两三个人到香港我的家里来看我,他们试探性地问我,张家界是不是可以开赌场,我一听蹦了起来,骂他们:“你们还可以开婊子铺吗?”从此。他们不再找我。
文化素质、文化趣味的矛盾,让我常常碰得满头疱。谁让我是湘西人呢?保存凤凰传统遗址。
水碾子、油坊、染坊、戏台、祠堂,我嚷了几十年。陈家祠堂原打算做铁器加工厂的,我几乎是要动武才保存下来。几十年过去了,我老成这样子,没有劲再去纠缠,末一个得意的纠缠,是那个文化广场。我说我设计得好又不要钱,为什么要那个丑陋而又要钱的设计呢?我赢了。其实还有些问题,至今还在头痛,旅游发展了,街上挤满了人,却没有地方花钱,眼睁睁地让游客把钱带回去了。旅游发展了,而做生意的有人损坏了凤凰声誉怎么办?凤凰的文明和文化态度有待调整。
既然我们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那就要问我们的本色、我们的成色、我们的分量在哪里?游客们来到凤凰,看到苗族女孩子彩虹般的衣着、耀眼的银首饰、漂亮的眉毛、白皮肤、白牙齿、好看的笑容,听着好听的苗歌:于是照相留念。买完纪念品,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一批来,一批去,年复年,月复月,给人的 印象好像是几千年来,苗族是靠唱歌打鼓跳舞、穿花衣服过日子的。固然为了旅游,孩子们有了这份快乐、就业机会,总是让人宽心的好事。我谈的不是这个,我是希望让全世界人.全国人,包括快乐的旅游者,更深一层认识我们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厚重——我们土家族苗族人不但能歌善舞,而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祖先流传至今的家庭关系、道德观、经济观、文化关系、爱情关系,非常高级,非常先进:苗族婚姻自由,人人都知道;苗族妇女经济独立,劳动所得自己所有,从吉到今都是如此:历来湘西银器市场特别活跃.都是苗族妇女爱好银饰的结果;苗族人不打儿童,从世界标准来看,也不是个小事;苗族人尊重老人、孝顺父母,苗族人守信重义;苗族语言密度很足,汉族人讲十分钟的故事,苗族人三分钟就解决了,既不偷工减料,也不少斤短两,多了不起!举这些个例子,是我亲身体会,是诚实的记录。从这些基础出发,应该严肃地尊重地虔诚地长远地进行一些研究。我觉得吉首大学应该有个认真完备的机构,长远地对土家族苗族文化、历史作深入的研究,要做出成果,而不是一时兴起。我们凤凰有位扎实诚笃的苗族学者吴曦云,就是个孤独行者,我建议吉首大学应该与他建立一种关系。以便认真研究这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工作。
黄永玉:湘西人和湘西文化
时间:2020-04-15 00:00:00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黄永玉
——离开故土的情感,是没有根的
我,一个故乡的子弟,在外漂泊了70多年。吃了苦,受了磨难,或者是在文化活动中思想枯竭了,情感干瘪了,学识迟钝了,但一想起家乡的山、水、父老长辈、朋友、同学,于是一切的苦况都烟消云散,画也就活了,文章也明亮了。大湘西的水土给了我思想,也给了我意志。离开故土的情感。是没有根的。
举一个实在的例子。文革时期,中央民族学院外头的两个年轻人在我的背上打了224鞭,我一动不动地受着折磨,围观者中有我的一个同事,过后他对我说,我看你一动不动挨打,我全身都打颤。我告诉他: “没什么,我是湘西人!”那天是我的生日,旧历七月初九。回到家里,爱人告诉我:“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吃碗生日面吧!”我说:“慢来,给你们看样东西!”脱下外衣,背心粘满血迹揭不下来。我爱人哭着一边用热水给我泡开粘在背上的背心,一边说:“当时有人叫你不要回来,你就是不听!”我说:“不要难过,世界不可能永远是这样的!”各位看看,今天我们不是等到了吗?
挨打受苦不哭不叫是湘西人的人格基础。挨打也要有个挨打的架式。我这里讲的是意志这东西,在湘西人身上特别见家伙。从历史上看?我们湘西有的是英雄豪杰。我只是他们鸡毛蒜皮的小子孙,一个抽样的小细胞。湘西人性格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不信邪.一个是幽默感。不信邪,包括无止境的勇气和创造性,于是就要试一试,于是就要冲锋陷阵,科研成果、城市建设、企业开发,一件一件揭开历史的篇章;幽默感是一种冷峻的、客观的、超脱的快乐面目,看透事情的质性。这东西既深情而又严峻,就像卡夫卡所说的,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痛苦。也是一种对人对己、对人生充满好意的排解。
小时候,我的小舅打仗带伤回来.一进门对外婆说:“妈,你看,给我脸上搞了两个眼,一个在左边额角,一个在左上角的牙床上.子弹都取出来了却没有死!”当然这包括一点矜持。薛家有位公子.小时候他带我放过风筝,他来往于汉口、上海、长沙等大地方,明显的是位有钱的世家子弟。解放后七八十年,我回凤凰时,见他在街边卖生烟叶子。看见他,我就叫他,说到我家走玩去好不好。他迟疑了一阵, “慢新客陪坐客,你应先来看我!”第二天,我登门拜访,见到他屋里孤立的小方桌板凳,冷火清烟,明白他落魄的风景了,他没向我告过穷,要个画,连暗示都没有。所谓矜持,是我们湘西的山水哺育出来的高尚教养。这,跟脾气丑不一样,脾气丑是做出来的,是个装出来的架式,经不起推敲。这种人其实是小器、敏感,你不理他就是了。凤凰人在三年灾害期间,关门全家挨饿没有一个讨饭的.街上讨饭的百分之百是外乡人。
说了一大堆罗嗦话,不外是想说说我们湘西人是只有湘西山水才养得出来的。
凤凰县以外其它县我没有太多的知识.这是因为我12岁就出了门的缘故。不过在外面飘荡了几十年,读了些书,见了些世面,有所比较,才清楚我们湘西文化在全国来说也是数得上的。文化比较有很多方面,有多少文化的重点根基,出多少个名人,曾经是个历史战场等这类东西。从我的角度看.我更喜欢亮出老百姓普遍的文化底蕴。比如,过春节我们凤凰人自己写的春联,用词和书法,外乡人看了都很佩服惊讶。
上世纪20年代,棉寨有一家学校,有楼上楼下的教室,有走廊。有栏杆,栏杆外挂满黄色的花,浓密的树丛。30年代末期,学校凋落了,遗落在人的记忆之外.我四叔在那里教过书,我小时候跟叔叔在那里玩过。1950年我回到凤凰,那个学校依然屹立在棉寨,走廊依然,黄花依然,教员上课准备时的玻璃柜、柜里的解剖蚕虫的刀具和办公桌都依然。八年抗战,凤凰年轻人牺牲了近4个师团。孤儿寡妇满城,贫穷到家,居然没有动蚕叶学校一根毫毛。这不是文化道德修养是什么?这不是深刻的文化自我约制又是什么?湘西人尊重文化,自古相传。往日的楼观庙宇常有驻军。走后打扫干净,成为常事。那时候的庙宇楼观,大多与风景游览相联系。有井水处必有柳词,凤凰遍城都是井泉,花草繁茂,真有一点山山庙宇处处公园的意思。听老人说,城里城外有28座庙宇,另一些里手又说不止不止。湘西的成色,湘西的分量在哪里?
说到改革开放,别说陈渠珍,就是蒋介石做梦都没有傲过。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提得非常好.尤其对中国人讲,对历史讲。好到一想起来就会流眼泪。改革开放前,县、州领导个个匍匐于以粮为纲的大罩子下,背负着万斤重担责任,成天在山沟里转,皮肤晒得木炭那么黑。我当时看了着实感动,万分尊敬,也充满感慨——为什么要让他们这么辛苦这么累.就没有别的法子让他们轻松一下吗?这样的状况怎么能使我们的领导干部有想象力、创造心呢?这样的含辛茹苦有效率吗——大家都苦,为何仍然吃不饱?
解放思想是句老话,放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来看,成为挽救全中国的灵丹妙药。解放思想有坚强的现代化科学基础,和一整套科学法子,按照科学规矩办事,效果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出。我在香港有几个朋友一起吃饭,我说有机会回大陆看看吧,就看看四通八达的交通,就知道什么是今天中国伟大的现状了。铁路通到西藏你们想过吗?免收农民的农业税,你们做梦也没想到!过去讲理想,好像画饼充饥;今天讲理想,小的今天成为现实,大的明年后年成为现实。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由不得你不笑。
我们做老头子的,还有没有可以做的事情呢?我看有!我们可以在后面擂鼓助威;还有没有我们老头子倚老卖老发挥优势的地方呢?有!我们可以依靠回忆,打扮和诠释我们湘西的传统
文化、文明。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更新更美的民族文化,这就是我们今天坐在一起开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新的形势发展太快,老头乎心脏不好,腿脚不好跟不上怎么办?那就坐下来回忆,出主意,用老脑子、老嘴皮子来指点江山。
我比较清楚凤凰的文化的开发,当然要从旅游说起。说到这里,我们要深深地悼念凤凰的旅游开拓者和先行者田时烈同志。他是个不为名利羁绊而投身旅游事业的、对未来充满乐观的共产党员,他的智慧、辛劳和热爱家乡的心情,为凤凰老人不断念到没有他的努力,凤凰的旅游事业绝没有今天。
我想过很多关于故乡的好多老事情,比如井,井文化。凤凰有几十口井,现在被淹没了。为什么家里有了自来水还要到河边洗衣,还要在井边打水,这里面有个文化感情问题。以前古人说,柳三变的词总与井水联系在一起。想想看。一旦我们把凤凰的井泉都恢复了。打扮了。许多外来的游客纷纷聚集在井水旁边做一些文化活动,会是一种什么景象?
我也做过一些这类事.查一些历史资料和地方志,看看想想还有一些什么名胜古迹,文入学者被我们遗忘了,被历史淹没了。比如,古丈县的萧离、萧凤,为什么不进行一些研究与开发呢?凤凰县老诗人田星六先生,新出版了一千多版诗集,他跟凤凰书法大家田名瑜是师生关系,都是南社成员。我在老先生的诗集里.找到了不少被今人失落的名胜古迹。
类似的情况。各县一定有大可发掘之处。回去试试。以此类推,饮食啦,节日啦,歌曲、婚礼仪式、节日排场、过去的童谣啦,不要杜撰瞎弄,而是真正理出纹路。说到节日排场。我12岁跟家父的父亲去长沙,曾在乾城所里(今吉首)邓公保府上参加到过一次晚宴。那排场至今还占在我回忆中的首席位置。现在府不在了,那些遗址呢,难道字字都无?我们要做好资料搜集、整理,让好的回忆都活回来,有利于湘西未来文化全方位的发展。
有些人在国外或国内参观一趟,按照本人的浅薄趣味和意愿,把一些根本不合时宜的东西带进来,失败了还说是“交学费”,这学费又不是你家里掏出来的,真是岂有此理!一二十年前,张家界两三个人到香港我的家里来看我,他们试探性地问我,张家界是不是可以开赌场,我一听蹦了起来,骂他们:“你们还可以开婊子铺吗?”从此。他们不再找我。
文化素质、文化趣味的矛盾,让我常常碰得满头疱。谁让我是湘西人呢?保存凤凰传统遗址。
水碾子、油坊、染坊、戏台、祠堂,我嚷了几十年。陈家祠堂原打算做铁器加工厂的,我几乎是要动武才保存下来。几十年过去了,我老成这样子,没有劲再去纠缠,末一个得意的纠缠,是那个文化广场。我说我设计得好又不要钱,为什么要那个丑陋而又要钱的设计呢?我赢了。其实还有些问题,至今还在头痛,旅游发展了,街上挤满了人,却没有地方花钱,眼睁睁地让游客把钱带回去了。旅游发展了,而做生意的有人损坏了凤凰声誉怎么办?凤凰的文明和文化态度有待调整。
既然我们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那就要问我们的本色、我们的成色、我们的分量在哪里?游客们来到凤凰,看到苗族女孩子彩虹般的衣着、耀眼的银首饰、漂亮的眉毛、白皮肤、白牙齿、好看的笑容,听着好听的苗歌:于是照相留念。买完纪念品,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一批来,一批去,年复年,月复月,给人的 印象好像是几千年来,苗族是靠唱歌打鼓跳舞、穿花衣服过日子的。固然为了旅游,孩子们有了这份快乐、就业机会,总是让人宽心的好事。我谈的不是这个,我是希望让全世界人.全国人,包括快乐的旅游者,更深一层认识我们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厚重——我们土家族苗族人不但能歌善舞,而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祖先流传至今的家庭关系、道德观、经济观、文化关系、爱情关系,非常高级,非常先进:苗族婚姻自由,人人都知道;苗族妇女经济独立,劳动所得自己所有,从吉到今都是如此:历来湘西银器市场特别活跃.都是苗族妇女爱好银饰的结果;苗族人不打儿童,从世界标准来看,也不是个小事;苗族人尊重老人、孝顺父母,苗族人守信重义;苗族语言密度很足,汉族人讲十分钟的故事,苗族人三分钟就解决了,既不偷工减料,也不少斤短两,多了不起!举这些个例子,是我亲身体会,是诚实的记录。从这些基础出发,应该严肃地尊重地虔诚地长远地进行一些研究。我觉得吉首大学应该有个认真完备的机构,长远地对土家族苗族文化、历史作深入的研究,要做出成果,而不是一时兴起。我们凤凰有位扎实诚笃的苗族学者吴曦云,就是个孤独行者,我建议吉首大学应该与他建立一种关系。以便认真研究这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工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