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叶红专:谈搞摄影的三点体会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湘西摄影网作者:叶红专

4-1211151K1115M.jpg

边城雄关 叶红专 摄

《艺术人家》的编辑老师,多次找到我说,准备给我做一个摄影专辑,要我谈谈摄影方面的体会。 说实在的,掐指算来爱好摄影这门艺术已30多年了,自己还从未认真去总结过,也没有去做任何形式的宣传。也许是个性使然吧,我觉得,摄影是我的个人爱好,不想搞得那么轰轰烈烈。我知道,与专业摄影家相比,我的作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值得去宣传。本来这次开始我也谢绝了编辑老师的好意,但最终我不想辜负他们的一片真情,加之我的老领导武吉海同志的鼓动,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那就谈谈吧。 

       我搞摄影主要因为三个方面: 

       一、源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源于自己对美的追求。

       我的父亲是从捞车河畔一个叫叶家寨的小山村走出来的。这里是土家族聚集区,不仅自然风光十分优美,而且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保存十分完好,这里有洗车河千年古镇,有色彩斑斓的西兰卡普,有千人同跳的摆手舞。小时每次随父亲回到故乡,我总是被这些自然和人文的美所吸引。也许是受到了美的熏陶,上学以后我对美术发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县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开展得比较好,于是父母就送我到文化馆,利用课余和假期去学美术。教我们的是周学开、李子南两位老师,他们是文化馆的美术专干,是当时县里最有名的画家。在他们的辅导下,使我打下了较好的绘画功底,心想今后一定要当个有名的画家。这样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前后在这里坚持学了5、6年时间。

       1975年初我高中毕业,那时正处于文革后期,17岁的我被下放到兴隆街知青场。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下,当画家的梦想仍没有破灭。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来练习画画。有一年,我还被选派到州里参加版画培训班。与我同期的何辉、田绍煦,后来均成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或美术理论家。我非常羡慕他们,曾经梦想着也能够在画画方面有所成就,但可惜没有把这个爱好一直坚持下去。  

       后来出现的一个人,改变了我的初衷。那个人叫陈庭茂,当时他是县委宣传部的新闻干事,后来摄影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大奖,成为全国知名的摄影记者,湘西州摄影家协会首任主席。有一次,他到我们知青场采访,我看见胸前悬挂着的海鸥牌照相机的他格外神气,我心里很是羡慕。那次,通过他的一组宣传照片,我们知青场一下子成为了州里的宣传典型。我想,画画可以表现大自然和生活的美,而摄影这种写实的东西,更能真实地再现生活,更能真实地反映大自然的美。在这里,我开始萌发了学摄影的想法。 

       我因有绘画特长,1977年10月被县民贸二局领导看上,于是得以进城工作,就这样结束了近3年的知青生活。在民贸二局,我开始做一些学习板报和商业宣传工作,最后主要从事基建计划管理和建筑设计,前后算来搞了差不多近10年的施工管理和设计。 

       另一方面,我开始自学摄影。我首先从朋友那里借了一部120照相机,学习基本操作。后来攒了3个月工资120元,找熟人批了一张计划票,购买了一部海鸥牌4B型双镜头照相机。那时,县城里只有照相馆和个别重要单位有照相机,个人有相机的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当时自己喜悦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社会上懂摄影的人很少,自己也只有自学摸索,于是下班后照着说明书操作,仅打开照相机的按钮就琢磨了一阵子。艺术是相通的,由于有美术功底,我很快就学会了如何用光,如何构图。稍会了以后就给家人、朋友拍生活照,或邀朋友外出拍风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张家界刚刚被外人知晓,我于是邀上几个朋友专门跑到张家界,登上黄石寨。我们被张家界那种鬼斧神工的景致所吸引、所陶醉,我们在山上拍摄了两天,也在山上住了两天。晚上我们借住在林场的职工宿舍里,与工人们聊天,得知前不久香港摄影家陈复礼、简庆福到这里创作,拍摄了大量作品,通过他们将张家界推向了海内外。而且,他们就住在我们所住的房间里。听后,使我们心里莫名兴奋,彻夜难眠,那可是我们心目中崇敬的摄影大师啊。 

       这样,我从此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湘西,是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这里有八面山、洛塔界、乌龙山大峡谷、高望界、红石林、小溪、沅水、酉水、猛洞河等自然风光,有凤凰、乾州、里耶、王村、浦市、茶峒、洗车河等保存较好的古城古镇,有茅古斯、摆手舞、苗鼓、打溜子、傩堂戏等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表演,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土家苗寨,等等。湘西的奇异山水风光,浓郁民俗风景,灿烂民族民间文化,为摄影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几十年来,我利用节假日几乎跑遍了湘西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拍摄了大量风光和民俗照片。 

       我爱好摄影,既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比赛,故以前很少有人见过我的作品,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摄影水平到底如何。2001年12月,凤凰古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全方位展示凤凰古城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中国摄影家协会、人民画报社联合主办“凤凰古城”全国摄影大奖赛。这是在我家门口举行的全国大赛,我抱着检验一下自己水平的想法,选送了9张作品参赛。评选结果公布后,我竟有3张获奖,其中《边城雄关》获铜奖,《沱江风光》获优秀奖,《龙过沱江》获入选奖。那次大赛一共收到全国各地作品过万幅,投稿作者涵盖各省市自治区,部分作品来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有作者参赛。而大赛仅设金、银、铜奖15名,可见竞争之激烈。我的获奖出乎自己的预料。这里还有个故事,当评选结果出来后,凤凰县有个朋友看见获奖名单,见了我的名字后,感到很惊讶,专门打电话告诉我此事,以为是外地哪个摄影家与我同名。 

       要创作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除了技术,还要有耐心、毅力,当然也有运气。为了拍摄《边城雄关》,我在半年时间内牺牲了五个周末,五次登上南方长城。最后那次,我4点多钟起床,赶到南方长城等候,突然我惊喜地发现阳光透射过来,南方长城在晨曦的光影里,显得是那么沧桑,画面是那么有冲击力,于是我抓住了这一难得的瞬间。而拍摄《龙过沱江》,却有些偶然。2001年春节期间,我邀长沙摄影家王再先生到凤凰搞创作,当赶到沱江边时,突然发现一玩龙灯的队伍举着长龙越过跳岩向北门城内跑去,我马上拿出便携式照相机抓拍了两张,其中一张后来获了奖。而王再先生,由于拿着笨重的专业相机,当他摆好架势,长龙早已跑过江去了。为此,他后悔不迭。

       二、可以启迪自己的思路,为工作提供帮助。 

      1987年我调入县计委,一年后又调入州计委。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要下乡拍摄一些工程资料。后来由于一些原因,我也息拍了几年。但一次偶然的机遇,又使我重操旧业。 

       记得那年是1999年,我从吉首坐火车去长沙出差,在同一车厢里,发现一个带着大小摄影包的人,于是主动与他打起了招呼,一交谈,得知他叫陈永恒,是深圳市摄影家协会的。这些年他多次到湘西,拍摄农村题材照片。他给看了拍摄的一组永顺县列夕乡一缺水村寨的照片,由于天旱无雨,为了吃水,老老少少排着长长的队伍,翻山越岭到天坑背水,这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计委的干部,我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出差回来后,我就到列夕乡实地调查,最终解决了他们的饮水问题。陈永恒先生知道这件事后,很是高兴,在深圳市摄影家协会的年会上进行了介绍,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广大摄影家纷纷伸出援手,捐资近30万元,于2000年在永顺县建了一所“深圳摄影希望小学”。此后,陆续有深圳摄影家到湘西来扶贫帮困,救助失学儿童。在开展这些救助活动中,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一个真正摄影家的良知和爱心,因此我与陈永恒等许多摄影家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后,我就利用手中的相机,来拍摄资料,反映我们的工作。 

       2006年4月,我被组织派往凤凰任县委书记。凤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古城有了新的变化,这个变化我曾作为一个摄影人用镜头作过记录。而现在,我成为了古城的保护者和建设者,这种角色的转换,也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和更大的挑战。好在10来年学美术、10来年搞建筑设计、30来年爱好摄影的经历,给予我工作极大的帮助,通过调研,我要求要用美术家的眼光、摄影家的视角、建筑设计师的理念来搞好凤凰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在景点建设上修旧如旧,增强景观的层次感、纵深感,注意色彩的协调搭配,使山、水、城融为一体。例如,为了增强层次感,远景在山顶上修复了八角楼,中景兴建了笔架山公园,设立了最佳观景台和摄影点,近景打造了沱江河畔的游道,使游客能够亲近古城、亲近沱江。在色彩营造上,确立了黑灰色基调,对一些刺眼不协调的建筑进行了整治。同时,打造了沱江两岸的夜景灯光,使凤凰的夜晚如诗如梦、美仑美幻。 

       我经常利用早晨或傍晚散步的机会,拍摄一些作品,一是记录古城的变化,二是从画面中去寻找一些不协调的东西,以便去改进、去完善。我也利用出差的机会,考察了丽江、周庄、乌镇、瘦西湖等地,将有特色、可供参考的景点用照相机拍下来,储存在电脑里,回来后与同事一起观摩、学习、借鉴。为此我专门拍摄了城门、牌坊、亭阁、楼台、绿化带、夜景灯光、卫生间、指路牌、垃圾桶等10多个专题,并分别建立了档案,这些为我指导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后来,我从凤凰调到吉首,后又调到州政府工作,我都坚持用摄影为工作服务。例如2010年11月,中组部安排我到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在现场教学时参观了昆山市经济发展博物馆。昆山是全国百强县之首,其发展经验有着借鉴意义。我利用有限的参观时间,将展馆内容完整地拍了下来,相当于搬回了一个博物馆。回来后对照学习,对启迪我的工作思路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为了休闲放松,减轻工作带来的压力。 

       以前在发改委工作时,经常要到北京、长沙跑项目,有时一出去就是十天、半月的,要不停找有关领导汇报,陈述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困难,千方百计地要把项目争取回来,可以说,压力很大,既紧张又单调。每遇周六、周日,我便到北京的大街小巷或郊外去拍片子,回到宾馆后就与同事一起欣赏、点评,一些好片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夸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通过拍片,使我得到了放松,愉悦了心灵,锻炼了身体。 

       2000年开始,我先后担任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县市委和州政府主要领导,工作任务加重了,自己的思想压力也加大了。特别是作为一名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要思考一个县市,一个州的发展、改革和稳定大计,其压力之大是从未有过的。过去作为一般工作人员或部门负责人,节假日可以由自己来支配,而现在几乎快成了奢望,真有点像别人所形容的那样“白加黑,五加二,全天候”。

       湘西州是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全省的差距很大,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也只处于中下游的位置,湘鄂渝黔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作为一州之长,我没有理由去懈怠,不然将无颜面对我的父老乡亲。超负荷的工作,常常使人身心疲惫,这样我依然用摄影来减压,来放松紧张的大脑。外出专门拍片的机会和时间少了,我就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打开电脑,欣赏我原来拍摄的照片,有时我一个人,有时也与同事,或打电话叫来摄影发烧友,一同欣赏,一同聊一聊摄影的话题。这样,我发觉自己轻松多了,又为自己的工作攒足了精神。 

       摄影,是我一生的爱好,一生的追求。今后我还会用我的镜头来歌颂我的湘西,丰富我的生活,促进我的工作。
 

责任编辑
标签人物风采    
0

叶红专:谈搞摄影的三点体会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湘西摄影网

作者:叶红专

4-1211151K1115M.jpg

边城雄关 叶红专 摄

《艺术人家》的编辑老师,多次找到我说,准备给我做一个摄影专辑,要我谈谈摄影方面的体会。 说实在的,掐指算来爱好摄影这门艺术已30多年了,自己还从未认真去总结过,也没有去做任何形式的宣传。也许是个性使然吧,我觉得,摄影是我的个人爱好,不想搞得那么轰轰烈烈。我知道,与专业摄影家相比,我的作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值得去宣传。本来这次开始我也谢绝了编辑老师的好意,但最终我不想辜负他们的一片真情,加之我的老领导武吉海同志的鼓动,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那就谈谈吧。 

       我搞摄影主要因为三个方面: 

       一、源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源于自己对美的追求。

       我的父亲是从捞车河畔一个叫叶家寨的小山村走出来的。这里是土家族聚集区,不仅自然风光十分优美,而且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保存十分完好,这里有洗车河千年古镇,有色彩斑斓的西兰卡普,有千人同跳的摆手舞。小时每次随父亲回到故乡,我总是被这些自然和人文的美所吸引。也许是受到了美的熏陶,上学以后我对美术发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县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开展得比较好,于是父母就送我到文化馆,利用课余和假期去学美术。教我们的是周学开、李子南两位老师,他们是文化馆的美术专干,是当时县里最有名的画家。在他们的辅导下,使我打下了较好的绘画功底,心想今后一定要当个有名的画家。这样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前后在这里坚持学了5、6年时间。

       1975年初我高中毕业,那时正处于文革后期,17岁的我被下放到兴隆街知青场。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下,当画家的梦想仍没有破灭。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来练习画画。有一年,我还被选派到州里参加版画培训班。与我同期的何辉、田绍煦,后来均成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或美术理论家。我非常羡慕他们,曾经梦想着也能够在画画方面有所成就,但可惜没有把这个爱好一直坚持下去。  

       后来出现的一个人,改变了我的初衷。那个人叫陈庭茂,当时他是县委宣传部的新闻干事,后来摄影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大奖,成为全国知名的摄影记者,湘西州摄影家协会首任主席。有一次,他到我们知青场采访,我看见胸前悬挂着的海鸥牌照相机的他格外神气,我心里很是羡慕。那次,通过他的一组宣传照片,我们知青场一下子成为了州里的宣传典型。我想,画画可以表现大自然和生活的美,而摄影这种写实的东西,更能真实地再现生活,更能真实地反映大自然的美。在这里,我开始萌发了学摄影的想法。 

       我因有绘画特长,1977年10月被县民贸二局领导看上,于是得以进城工作,就这样结束了近3年的知青生活。在民贸二局,我开始做一些学习板报和商业宣传工作,最后主要从事基建计划管理和建筑设计,前后算来搞了差不多近10年的施工管理和设计。 

       另一方面,我开始自学摄影。我首先从朋友那里借了一部120照相机,学习基本操作。后来攒了3个月工资120元,找熟人批了一张计划票,购买了一部海鸥牌4B型双镜头照相机。那时,县城里只有照相馆和个别重要单位有照相机,个人有相机的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当时自己喜悦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社会上懂摄影的人很少,自己也只有自学摸索,于是下班后照着说明书操作,仅打开照相机的按钮就琢磨了一阵子。艺术是相通的,由于有美术功底,我很快就学会了如何用光,如何构图。稍会了以后就给家人、朋友拍生活照,或邀朋友外出拍风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张家界刚刚被外人知晓,我于是邀上几个朋友专门跑到张家界,登上黄石寨。我们被张家界那种鬼斧神工的景致所吸引、所陶醉,我们在山上拍摄了两天,也在山上住了两天。晚上我们借住在林场的职工宿舍里,与工人们聊天,得知前不久香港摄影家陈复礼、简庆福到这里创作,拍摄了大量作品,通过他们将张家界推向了海内外。而且,他们就住在我们所住的房间里。听后,使我们心里莫名兴奋,彻夜难眠,那可是我们心目中崇敬的摄影大师啊。 

       这样,我从此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湘西,是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这里有八面山、洛塔界、乌龙山大峡谷、高望界、红石林、小溪、沅水、酉水、猛洞河等自然风光,有凤凰、乾州、里耶、王村、浦市、茶峒、洗车河等保存较好的古城古镇,有茅古斯、摆手舞、苗鼓、打溜子、傩堂戏等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表演,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土家苗寨,等等。湘西的奇异山水风光,浓郁民俗风景,灿烂民族民间文化,为摄影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几十年来,我利用节假日几乎跑遍了湘西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拍摄了大量风光和民俗照片。 

       我爱好摄影,既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比赛,故以前很少有人见过我的作品,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摄影水平到底如何。2001年12月,凤凰古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全方位展示凤凰古城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中国摄影家协会、人民画报社联合主办“凤凰古城”全国摄影大奖赛。这是在我家门口举行的全国大赛,我抱着检验一下自己水平的想法,选送了9张作品参赛。评选结果公布后,我竟有3张获奖,其中《边城雄关》获铜奖,《沱江风光》获优秀奖,《龙过沱江》获入选奖。那次大赛一共收到全国各地作品过万幅,投稿作者涵盖各省市自治区,部分作品来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有作者参赛。而大赛仅设金、银、铜奖15名,可见竞争之激烈。我的获奖出乎自己的预料。这里还有个故事,当评选结果出来后,凤凰县有个朋友看见获奖名单,见了我的名字后,感到很惊讶,专门打电话告诉我此事,以为是外地哪个摄影家与我同名。 

       要创作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除了技术,还要有耐心、毅力,当然也有运气。为了拍摄《边城雄关》,我在半年时间内牺牲了五个周末,五次登上南方长城。最后那次,我4点多钟起床,赶到南方长城等候,突然我惊喜地发现阳光透射过来,南方长城在晨曦的光影里,显得是那么沧桑,画面是那么有冲击力,于是我抓住了这一难得的瞬间。而拍摄《龙过沱江》,却有些偶然。2001年春节期间,我邀长沙摄影家王再先生到凤凰搞创作,当赶到沱江边时,突然发现一玩龙灯的队伍举着长龙越过跳岩向北门城内跑去,我马上拿出便携式照相机抓拍了两张,其中一张后来获了奖。而王再先生,由于拿着笨重的专业相机,当他摆好架势,长龙早已跑过江去了。为此,他后悔不迭。

       二、可以启迪自己的思路,为工作提供帮助。 

      1987年我调入县计委,一年后又调入州计委。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要下乡拍摄一些工程资料。后来由于一些原因,我也息拍了几年。但一次偶然的机遇,又使我重操旧业。 

       记得那年是1999年,我从吉首坐火车去长沙出差,在同一车厢里,发现一个带着大小摄影包的人,于是主动与他打起了招呼,一交谈,得知他叫陈永恒,是深圳市摄影家协会的。这些年他多次到湘西,拍摄农村题材照片。他给看了拍摄的一组永顺县列夕乡一缺水村寨的照片,由于天旱无雨,为了吃水,老老少少排着长长的队伍,翻山越岭到天坑背水,这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计委的干部,我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出差回来后,我就到列夕乡实地调查,最终解决了他们的饮水问题。陈永恒先生知道这件事后,很是高兴,在深圳市摄影家协会的年会上进行了介绍,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广大摄影家纷纷伸出援手,捐资近30万元,于2000年在永顺县建了一所“深圳摄影希望小学”。此后,陆续有深圳摄影家到湘西来扶贫帮困,救助失学儿童。在开展这些救助活动中,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一个真正摄影家的良知和爱心,因此我与陈永恒等许多摄影家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后,我就利用手中的相机,来拍摄资料,反映我们的工作。 

       2006年4月,我被组织派往凤凰任县委书记。凤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古城有了新的变化,这个变化我曾作为一个摄影人用镜头作过记录。而现在,我成为了古城的保护者和建设者,这种角色的转换,也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和更大的挑战。好在10来年学美术、10来年搞建筑设计、30来年爱好摄影的经历,给予我工作极大的帮助,通过调研,我要求要用美术家的眼光、摄影家的视角、建筑设计师的理念来搞好凤凰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在景点建设上修旧如旧,增强景观的层次感、纵深感,注意色彩的协调搭配,使山、水、城融为一体。例如,为了增强层次感,远景在山顶上修复了八角楼,中景兴建了笔架山公园,设立了最佳观景台和摄影点,近景打造了沱江河畔的游道,使游客能够亲近古城、亲近沱江。在色彩营造上,确立了黑灰色基调,对一些刺眼不协调的建筑进行了整治。同时,打造了沱江两岸的夜景灯光,使凤凰的夜晚如诗如梦、美仑美幻。 

       我经常利用早晨或傍晚散步的机会,拍摄一些作品,一是记录古城的变化,二是从画面中去寻找一些不协调的东西,以便去改进、去完善。我也利用出差的机会,考察了丽江、周庄、乌镇、瘦西湖等地,将有特色、可供参考的景点用照相机拍下来,储存在电脑里,回来后与同事一起观摩、学习、借鉴。为此我专门拍摄了城门、牌坊、亭阁、楼台、绿化带、夜景灯光、卫生间、指路牌、垃圾桶等10多个专题,并分别建立了档案,这些为我指导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后来,我从凤凰调到吉首,后又调到州政府工作,我都坚持用摄影为工作服务。例如2010年11月,中组部安排我到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在现场教学时参观了昆山市经济发展博物馆。昆山是全国百强县之首,其发展经验有着借鉴意义。我利用有限的参观时间,将展馆内容完整地拍了下来,相当于搬回了一个博物馆。回来后对照学习,对启迪我的工作思路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为了休闲放松,减轻工作带来的压力。 

       以前在发改委工作时,经常要到北京、长沙跑项目,有时一出去就是十天、半月的,要不停找有关领导汇报,陈述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困难,千方百计地要把项目争取回来,可以说,压力很大,既紧张又单调。每遇周六、周日,我便到北京的大街小巷或郊外去拍片子,回到宾馆后就与同事一起欣赏、点评,一些好片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夸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通过拍片,使我得到了放松,愉悦了心灵,锻炼了身体。 

       2000年开始,我先后担任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县市委和州政府主要领导,工作任务加重了,自己的思想压力也加大了。特别是作为一名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要思考一个县市,一个州的发展、改革和稳定大计,其压力之大是从未有过的。过去作为一般工作人员或部门负责人,节假日可以由自己来支配,而现在几乎快成了奢望,真有点像别人所形容的那样“白加黑,五加二,全天候”。

       湘西州是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全省的差距很大,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也只处于中下游的位置,湘鄂渝黔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作为一州之长,我没有理由去懈怠,不然将无颜面对我的父老乡亲。超负荷的工作,常常使人身心疲惫,这样我依然用摄影来减压,来放松紧张的大脑。外出专门拍片的机会和时间少了,我就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打开电脑,欣赏我原来拍摄的照片,有时我一个人,有时也与同事,或打电话叫来摄影发烧友,一同欣赏,一同聊一聊摄影的话题。这样,我发觉自己轻松多了,又为自己的工作攒足了精神。 

       摄影,是我一生的爱好,一生的追求。今后我还会用我的镜头来歌颂我的湘西,丰富我的生活,促进我的工作。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