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这里是我的根——记戴秉国同志的家乡情结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印江自治县门户网 作者:顾宗富

群山连绵,云雾缭绕。

       在莽莽苍苍的大山深处,有一块纯朴的土地,在这块纯朴的土地上,有一条蜿蜒的小溪,在这条蜿蜒的小溪之畔,有一个名叫对马的村寨。就是从这个偏僻遥远的村寨里,走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外交家。他,就是中共中央委员、国务委员戴秉国。他怀着对党和国家无比忠诚,周旋于国际事务中。离开家乡40多年,至今只回过故乡四次,但他却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戴秉国回家乡,我曾两次以地方新闻记者的身份随访,他那满含深情的几句话语,至今让我久久难忘。

       回家有飞机真好

       2001年7月7日17时,在一片热烈的欢呼声中,一架波音737飞机徐徐降落在铜仁大兴机场。这是铜仁大兴机场正式通航后迎来的第一批尊贵客人,走在前面的一位就是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部长的戴秉国。他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走下悬梯,与前来迎接的家乡领导一一亲切握手。戴秉国是此行受铜仁地委行署的邀请特来参加铜仁大兴机场通航和渝怀铁路贵州铜仁段开工典礼的。这位阔别家乡多年的印江骄子,从山旮旯里走出去的外交家,面对新修的机场,喜不自禁地说:“家乡的变化很大啊!”他还告诉陪同人员,在飞机上,乘务员让他留言,他就写下了两句话:“回家的感觉真好!回家的飞机真好!”

       当时我正在铜仁日报社实习,与报社的记者一起采访戴秉国。戴部长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没想到铜仁能通飞机,能修铁路。这是我们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结果,是铜仁抢抓机遇的结果。只有共产党,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面貌才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我经常在国外,外国人都很惊讶中国这些年来的变化,他们对中国的评价都很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中国大有希望,前途光明。

       由于国事繁忙,戴秉国第二天就要飞回北京,印江老乡们和县几家班子的同志只能前往铜仁与他见面。晚上10点钟,戴秉国挤出时间主动赶到宾馆看望来自老家的亲人。喜见故乡人,乐闻故乡事。望着一张张热情的面孔,戴秉国高兴地说:“我在北京已听说了,印江这几年发展非常快,我很感谢印江自治县的几大班子领导,感谢广大干部群众为改变印江落后面貌所作出的努力和奉献。因时间匆忙,我不能回到印江,我感到非常遗憾。希望印江人民在地委、行署,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据对马村老支书戴恒程介绍,戴秉国在家乡对马读完初小后,先后在10公里远的板溪读小学,30公里远的印江县城读初中,150多公里远的邻县松桃读高中。读书期间,每次回家返校,他都是徒步往返在崎岖的山路上。由于家境贫寒,他穿的是自家打的线耳草鞋,有时鞋底磨破了,就只好光着脚走路。戴秉国考上四川大学那年,由于路费不多,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步行170多公里到铜仁专署文教局领了15元钱,再步行400多公里到涪陵,然后才乘船坐车到成都,他到达学校时,已开学10天了。

       如今,家乡有了飞机,上北京,加上坐汽车,也只需要半天时间。当年,他父亲去世前,他多么想回家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可是国事大于家事,再说回家路上就要花去几天时间,工作耽搁不起,没有尽到孝,以致长时间感到内疚。那时如果有飞机,他不就可以忠孝两全了吗!“回家有飞机真好!”这既是戴秉国的肺腑之言,也是更多游子的心声。

       2007年2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外交部党委书记、常务副部长兼中央外事办主任的戴秉国第四次回到家乡。这天下午,在铜仁人大地工委原主任戴振华和印江自治县委书记陈康、县长肖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严天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明,副县长苏天前等陪同下在县城参观,他坚持步行不坐车。他说:“印江县城的街道宽敞、清洁、漂亮,这种变化我要亲自感受感受。”在走访母校印江民族中学时,他在新校门口与参与陪同的地县领导、印江民族中学班子成员分别合影留念。戴秉国1956年毕业于印江初中,当时学校是文昌阁下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依仁书院”。现在,学校占地面积已达8万多平方米,是当年的20倍。教学规模从当年的几个班增加到现在的56个班,学生人数达3000多人。学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已成功申创为省级示范性高中。“依仁书院”已成了学校的陈列馆。戴秉国看到印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看到他当年就读的“依仁书院”还保存完好,感慨万分。

       戴秉国在回家短短的时间里,还走访了他的启蒙学校对马小学,学校的变化让他非常高兴。据他小学时的老师谭承周回忆,戴秉国在对马初小读书时,上课是在谭家祠堂里,学生很少,只能办复式班,两个年级一间教室。那时他10岁,由于之前读过私塾,基础好,他一来就直接读三年级,之后跳级到板溪小学读五年级。戴秉国爱看书,记忆非凡,练字很勤奋,字也写得非常漂亮。戴秉国的小学同学戴秉衡还告诉我,那时人们都很穷,纸张也紧缺,学生练习写字是用手指或树枝在沙盘上练习。沙盘是用河沙铺在木盆或砖砌成的圆圈里做成的。有一年,生产队找人写宣传标语,年少的戴秉国主动举手说,我来写。大人们看了他写的字之后赞叹道:“真没想到,这个小朋友用悬笔都写得这么漂亮。”

       如今,对马小学已是一个拥有200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学校有图书室、实验室,还配上了电脑、电视、DVD等远程教育设备。目前,投资上100万元的新学校正在易地修建过程中。

       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里是我的根

       虽然多年工作在外,但血浓于水的故土情结是无法阻隔的。2007年春节,戴秉国回家探亲,在参观县民族陈列馆结束时,他饱含深情地在留言处挥洒毛笔写了一个大字:“根”。他说:“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里是我的根。”

       1941年春天,戴秉国出生在印江偏僻落后的杉树对马村纱帽山组一个农民家里。据他87岁的三姑戴恒秀回忆,当时戴秉国家里很穷,几分薄田根本养不活家人,他父亲白天带上他母亲不分昼夜地织出来的土布,去几十里外的乡场换盐巴钱,晚上乘着月色干农活。昏暗的桐油灯和叽叽的织布声,伴随着戴秉国度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戴秉国天资聪颖,所以的他父母总是节衣缩食,坚持送他读书。戴秉国从小读书非常专心,吟诗作对总是信手拈来。在老家一位亲戚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他孩提时代的纸质已发黄的习作:“白云一点在空中,一走西来一走东;雾云已散斜光照,日起青山满目融。”从中不难看出他聪颖的天资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959年,戴秉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他成了村里第一个飞出深山的大学生。

       戴秉国始终不忘生养他的父母,不忘关心支持过他的乡亲,不忘滋养过他的故乡山水。他回家,第一件事是去给他的父母上坟,第二件事就是去看望对马村的乡邻寨友,第三件事是拜访他的老师和母校。令对马村人记忆犹新的是,1972年,戴秉国到北京工作后第一次回到故乡。他来就带着夫人黄浩走遍了村寨家家户户,向寨邻老少问好,问候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07年春节,戴秉国与其夫人黄浩第四次回到故乡。走到老家对马村杉帽山时,早早就站在村口等待着的乡亲们,点燃了鞭炮,隆重欢迎这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家乡骄子。戴秉国一下车就笑容满面地和乡亲们逐一握手,不停地与堂公伯叔、老师、同学、邻里亲戚们叙旧情,拉家常,谈今昔变化,满脸流露出喜悦的故土情怀。他的夫人黄浩曾告诉我,她家里至今还珍藏着戴秉国读书时的木箱子和书籍。那些充满记忆烙印的物件,无疑是他对“根”的一种特别的怀念。

       他已经是省部级领导了,但他每次回家都要去看他的老师。据他的老师谭承周说,戴秉国工作虽然很忙,没有时间写信,但他经常打电话来慰问老师的生活情况和身体情况。谭承周一次去北京旅游,戴秉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赶到宾馆看望他。在回家探亲走访印江民族中学时,戴秉国还特意去看望了他的初中老师甘怀亮,他热情地拉着老师的手,嘘寒问暖,畅谈往事,离开时还留下深深的祝福。他十分关注母校的建设,经过他的牵线搭桥和努力争取,为杉树中学争取到100万元教育扶贫资金,他为学校题写了“尊师重教”四个大字,如今杉树中学的教学楼是该地最宏伟最美丽的建筑。2000年,印江中学建校60周年,他欣然命笔题写了“依仁新颜,黔东名校”八个大字。他还联系匈牙利布达佩斯贸易中心,捐资10万元在该校设立了“校长奖学金”,勉励印江中学为祖国、为家乡多培养人才。

       “我是喝印江水长大的,往事历历在目,在印江我学会了怎样做人,虽然1959年我高考离开了印江,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的家乡,我的父老乡亲。”身为国务委员的戴秉国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一刻也没有淡忘过。在北京的家里,他还珍藏着赴成都读书时从家里带去的木箱和当时的书籍。

       2008年7月上旬,戴秉国向印江民族陈列馆捐赠了155件馆藏物品。这批物品主要是他的一些国际友人赠送的小型纪念品和国内一些大型活动的纪念品,如法国自由女神像、美国联邦参议院送的碗、泰国的佛塔、非洲铁皮画、俄罗斯水壶、日本铜镜、上海合作组织五周年纪念章、香港紫荆花纪念章等。还有700多本他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些书籍。这些物品,每一件都有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都有一个优美的故事。每一件都印有戴秉国的手痕,每一件都都富含一个高级领导人恋家乡、想家乡的祖“根”之情。这是一种爱,是一种大爱,是对故土、对乡情浓缩了的一种爱。这种大爱,只有多年在外为祖国的荣誉和安全奔波的人才会更真切、更深切!这种大爱,更是一种包含真情的希望,他希望家乡发展、发达,希望家乡更多的青少年健康成长、茁壮成长,也希望参观者不忘记自己的“根”,有了这个“根”,才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
标签真情故事    
0

这里是我的根——记戴秉国同志的家乡情结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印江自治县门户网

作者:顾宗富

群山连绵,云雾缭绕。

       在莽莽苍苍的大山深处,有一块纯朴的土地,在这块纯朴的土地上,有一条蜿蜒的小溪,在这条蜿蜒的小溪之畔,有一个名叫对马的村寨。就是从这个偏僻遥远的村寨里,走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外交家。他,就是中共中央委员、国务委员戴秉国。他怀着对党和国家无比忠诚,周旋于国际事务中。离开家乡40多年,至今只回过故乡四次,但他却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戴秉国回家乡,我曾两次以地方新闻记者的身份随访,他那满含深情的几句话语,至今让我久久难忘。

       回家有飞机真好

       2001年7月7日17时,在一片热烈的欢呼声中,一架波音737飞机徐徐降落在铜仁大兴机场。这是铜仁大兴机场正式通航后迎来的第一批尊贵客人,走在前面的一位就是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部长的戴秉国。他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走下悬梯,与前来迎接的家乡领导一一亲切握手。戴秉国是此行受铜仁地委行署的邀请特来参加铜仁大兴机场通航和渝怀铁路贵州铜仁段开工典礼的。这位阔别家乡多年的印江骄子,从山旮旯里走出去的外交家,面对新修的机场,喜不自禁地说:“家乡的变化很大啊!”他还告诉陪同人员,在飞机上,乘务员让他留言,他就写下了两句话:“回家的感觉真好!回家的飞机真好!”

       当时我正在铜仁日报社实习,与报社的记者一起采访戴秉国。戴部长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没想到铜仁能通飞机,能修铁路。这是我们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结果,是铜仁抢抓机遇的结果。只有共产党,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面貌才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我经常在国外,外国人都很惊讶中国这些年来的变化,他们对中国的评价都很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中国大有希望,前途光明。

       由于国事繁忙,戴秉国第二天就要飞回北京,印江老乡们和县几家班子的同志只能前往铜仁与他见面。晚上10点钟,戴秉国挤出时间主动赶到宾馆看望来自老家的亲人。喜见故乡人,乐闻故乡事。望着一张张热情的面孔,戴秉国高兴地说:“我在北京已听说了,印江这几年发展非常快,我很感谢印江自治县的几大班子领导,感谢广大干部群众为改变印江落后面貌所作出的努力和奉献。因时间匆忙,我不能回到印江,我感到非常遗憾。希望印江人民在地委、行署,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据对马村老支书戴恒程介绍,戴秉国在家乡对马读完初小后,先后在10公里远的板溪读小学,30公里远的印江县城读初中,150多公里远的邻县松桃读高中。读书期间,每次回家返校,他都是徒步往返在崎岖的山路上。由于家境贫寒,他穿的是自家打的线耳草鞋,有时鞋底磨破了,就只好光着脚走路。戴秉国考上四川大学那年,由于路费不多,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步行170多公里到铜仁专署文教局领了15元钱,再步行400多公里到涪陵,然后才乘船坐车到成都,他到达学校时,已开学10天了。

       如今,家乡有了飞机,上北京,加上坐汽车,也只需要半天时间。当年,他父亲去世前,他多么想回家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可是国事大于家事,再说回家路上就要花去几天时间,工作耽搁不起,没有尽到孝,以致长时间感到内疚。那时如果有飞机,他不就可以忠孝两全了吗!“回家有飞机真好!”这既是戴秉国的肺腑之言,也是更多游子的心声。

       2007年2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外交部党委书记、常务副部长兼中央外事办主任的戴秉国第四次回到家乡。这天下午,在铜仁人大地工委原主任戴振华和印江自治县委书记陈康、县长肖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严天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明,副县长苏天前等陪同下在县城参观,他坚持步行不坐车。他说:“印江县城的街道宽敞、清洁、漂亮,这种变化我要亲自感受感受。”在走访母校印江民族中学时,他在新校门口与参与陪同的地县领导、印江民族中学班子成员分别合影留念。戴秉国1956年毕业于印江初中,当时学校是文昌阁下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依仁书院”。现在,学校占地面积已达8万多平方米,是当年的20倍。教学规模从当年的几个班增加到现在的56个班,学生人数达3000多人。学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已成功申创为省级示范性高中。“依仁书院”已成了学校的陈列馆。戴秉国看到印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看到他当年就读的“依仁书院”还保存完好,感慨万分。

       戴秉国在回家短短的时间里,还走访了他的启蒙学校对马小学,学校的变化让他非常高兴。据他小学时的老师谭承周回忆,戴秉国在对马初小读书时,上课是在谭家祠堂里,学生很少,只能办复式班,两个年级一间教室。那时他10岁,由于之前读过私塾,基础好,他一来就直接读三年级,之后跳级到板溪小学读五年级。戴秉国爱看书,记忆非凡,练字很勤奋,字也写得非常漂亮。戴秉国的小学同学戴秉衡还告诉我,那时人们都很穷,纸张也紧缺,学生练习写字是用手指或树枝在沙盘上练习。沙盘是用河沙铺在木盆或砖砌成的圆圈里做成的。有一年,生产队找人写宣传标语,年少的戴秉国主动举手说,我来写。大人们看了他写的字之后赞叹道:“真没想到,这个小朋友用悬笔都写得这么漂亮。”

       如今,对马小学已是一个拥有200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学校有图书室、实验室,还配上了电脑、电视、DVD等远程教育设备。目前,投资上100万元的新学校正在易地修建过程中。

       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里是我的根

       虽然多年工作在外,但血浓于水的故土情结是无法阻隔的。2007年春节,戴秉国回家探亲,在参观县民族陈列馆结束时,他饱含深情地在留言处挥洒毛笔写了一个大字:“根”。他说:“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里是我的根。”

       1941年春天,戴秉国出生在印江偏僻落后的杉树对马村纱帽山组一个农民家里。据他87岁的三姑戴恒秀回忆,当时戴秉国家里很穷,几分薄田根本养不活家人,他父亲白天带上他母亲不分昼夜地织出来的土布,去几十里外的乡场换盐巴钱,晚上乘着月色干农活。昏暗的桐油灯和叽叽的织布声,伴随着戴秉国度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戴秉国天资聪颖,所以的他父母总是节衣缩食,坚持送他读书。戴秉国从小读书非常专心,吟诗作对总是信手拈来。在老家一位亲戚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他孩提时代的纸质已发黄的习作:“白云一点在空中,一走西来一走东;雾云已散斜光照,日起青山满目融。”从中不难看出他聪颖的天资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959年,戴秉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他成了村里第一个飞出深山的大学生。

       戴秉国始终不忘生养他的父母,不忘关心支持过他的乡亲,不忘滋养过他的故乡山水。他回家,第一件事是去给他的父母上坟,第二件事就是去看望对马村的乡邻寨友,第三件事是拜访他的老师和母校。令对马村人记忆犹新的是,1972年,戴秉国到北京工作后第一次回到故乡。他来就带着夫人黄浩走遍了村寨家家户户,向寨邻老少问好,问候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07年春节,戴秉国与其夫人黄浩第四次回到故乡。走到老家对马村杉帽山时,早早就站在村口等待着的乡亲们,点燃了鞭炮,隆重欢迎这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家乡骄子。戴秉国一下车就笑容满面地和乡亲们逐一握手,不停地与堂公伯叔、老师、同学、邻里亲戚们叙旧情,拉家常,谈今昔变化,满脸流露出喜悦的故土情怀。他的夫人黄浩曾告诉我,她家里至今还珍藏着戴秉国读书时的木箱子和书籍。那些充满记忆烙印的物件,无疑是他对“根”的一种特别的怀念。

       他已经是省部级领导了,但他每次回家都要去看他的老师。据他的老师谭承周说,戴秉国工作虽然很忙,没有时间写信,但他经常打电话来慰问老师的生活情况和身体情况。谭承周一次去北京旅游,戴秉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赶到宾馆看望他。在回家探亲走访印江民族中学时,戴秉国还特意去看望了他的初中老师甘怀亮,他热情地拉着老师的手,嘘寒问暖,畅谈往事,离开时还留下深深的祝福。他十分关注母校的建设,经过他的牵线搭桥和努力争取,为杉树中学争取到100万元教育扶贫资金,他为学校题写了“尊师重教”四个大字,如今杉树中学的教学楼是该地最宏伟最美丽的建筑。2000年,印江中学建校60周年,他欣然命笔题写了“依仁新颜,黔东名校”八个大字。他还联系匈牙利布达佩斯贸易中心,捐资10万元在该校设立了“校长奖学金”,勉励印江中学为祖国、为家乡多培养人才。

       “我是喝印江水长大的,往事历历在目,在印江我学会了怎样做人,虽然1959年我高考离开了印江,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的家乡,我的父老乡亲。”身为国务委员的戴秉国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一刻也没有淡忘过。在北京的家里,他还珍藏着赴成都读书时从家里带去的木箱和当时的书籍。

       2008年7月上旬,戴秉国向印江民族陈列馆捐赠了155件馆藏物品。这批物品主要是他的一些国际友人赠送的小型纪念品和国内一些大型活动的纪念品,如法国自由女神像、美国联邦参议院送的碗、泰国的佛塔、非洲铁皮画、俄罗斯水壶、日本铜镜、上海合作组织五周年纪念章、香港紫荆花纪念章等。还有700多本他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些书籍。这些物品,每一件都有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都有一个优美的故事。每一件都印有戴秉国的手痕,每一件都都富含一个高级领导人恋家乡、想家乡的祖“根”之情。这是一种爱,是一种大爱,是对故土、对乡情浓缩了的一种爱。这种大爱,只有多年在外为祖国的荣誉和安全奔波的人才会更真切、更深切!这种大爱,更是一种包含真情的希望,他希望家乡发展、发达,希望家乡更多的青少年健康成长、茁壮成长,也希望参观者不忘记自己的“根”,有了这个“根”,才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