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旧站数据

湖北民族学院举办第二届机器人擂台赛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麻龙周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提升大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丰富校园学术科技文化氛围,6月11日上午,由湖北民族学院教务处、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两部门联合主办,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二届机器人擂台赛”在该校大学生广场隆重举行。该校教务处副处长陈以平、科技学院副院长邓利群、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军、院长谭建军、副院长谢坤武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谭建军主持。 

    比赛伊始,教务处副处长陈以平致辞。他首先对该校近两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学校相关单位要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活跃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实力。接着他指出,机器人大赛是启发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一项比赛,其以“科技含量高、学科跨度大、趣味性浓和展示型强”等特点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凸显出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他还指出机器人大赛是一场高科技的比赛和较量,涉及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通讯传感、精密结构和自动控制等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技术集成。最后,他希望同学们要继续保持高度的热情,深刻理解参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不断促进自己素质的全面发展。

    随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谢坤武宣布了比赛规则,老师廖红华代表裁判员宣誓。

    本届比赛有34支专业组参赛队,9支非专业组参赛队,共计129人参加。与上届相比,规模成倍增长。在比赛时,每个各参赛队有三名同学组成,他们根据比赛要求自行制作、组装一台机器人,完成大赛组委会所要求的任务。

    据了解,此届大赛的举办,旨在促进交流、激发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提升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让更多同学从中体会科技的魅力和创新的快乐。

责任编辑
标签旧站数据    
0
旧站数据
参与互动
010-63385503
公共微信

湖北民族学院举办第二届机器人擂台赛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麻龙周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提升大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丰富校园学术科技文化氛围,6月11日上午,由湖北民族学院教务处、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两部门联合主办,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二届机器人擂台赛”在该校大学生广场隆重举行。该校教务处副处长陈以平、科技学院副院长邓利群、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军、院长谭建军、副院长谢坤武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谭建军主持。 

    比赛伊始,教务处副处长陈以平致辞。他首先对该校近两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学校相关单位要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活跃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实力。接着他指出,机器人大赛是启发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一项比赛,其以“科技含量高、学科跨度大、趣味性浓和展示型强”等特点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凸显出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他还指出机器人大赛是一场高科技的比赛和较量,涉及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通讯传感、精密结构和自动控制等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技术集成。最后,他希望同学们要继续保持高度的热情,深刻理解参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不断促进自己素质的全面发展。

    随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谢坤武宣布了比赛规则,老师廖红华代表裁判员宣誓。

    本届比赛有34支专业组参赛队,9支非专业组参赛队,共计129人参加。与上届相比,规模成倍增长。在比赛时,每个各参赛队有三名同学组成,他们根据比赛要求自行制作、组装一台机器人,完成大赛组委会所要求的任务。

    据了解,此届大赛的举办,旨在促进交流、激发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提升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让更多同学从中体会科技的魅力和创新的快乐。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