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田发刚:文化人物精神在于使命感和执着创新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恩施新闻网作者:孙涛 陈千恩

QQ截图20210419095918.jpg田发刚在“2011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  朱峰 摄影

     不论在位之时,还是退休之后,他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热情始终如一,与全州民族文化工作者一道,在保护和抢救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取得累累硕果。他,即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长、州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田发刚。

       12月14日,“2011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田发刚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授予“2011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在他看来——
 
       穿过挂着“文化穿越工作室”牌子的门、走过一段走廊,就到了田发刚现在的工作室。这间工作室不过十来个平方,中间摆着大大的办公桌,一面是整面墙的书柜,一面墙上挂着两幅书法条幅,一幅题着“形散而神聚”几个字,一幅题着他的座右铭——世人评说总纷纭,自己要有八两秤。

       “这是土家族的荣誉,也是我们团队的荣誉,更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对恩施州民族文化工作尤其是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抢救工作的褒扬。”12月19日,在这间狭小的工作室里,田发刚用他在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作为开场白,和记者谈起他所经历的我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之路,言语间透露出的那份执着和坚守,尤其动人。 
 
       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

       生于巴东县野三关镇,从小深受土家文化熏陶,这也许是田发刚投身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原始动力。1978年8月,田发刚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全国著名民间文艺家刘守华教授,选修民间文学,并成为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我的民族养育了我,也激发了我保护土家文化的激情。”毕业后一直从政的他,却始终未放下心中的民族文化情结。1998年,田发刚调到州民宗委工作。这对一直深爱土家文化的他来说,正好是一个可以认真研究、静心做民族文化工作的良好机遇。他说:“我当时的想法很坚定,恩施州是全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我有责任把土家文化的主要内容介绍给社会。”

       但当时的民间艺术工作,面临两个后继乏人:民间艺术传承人后继乏人、民族文化工作者后继乏人。随着民间艺人年事渐高、相继离开人世,许多民间艺术品种处于濒危状态。以巴东堂戏为例,在整理时,2001年前尚健在的在建国前就演堂戏的老艺人,只有从艺近80年、能唱100多出戏的95岁的黄大国。当从老人脑中、口中将资料收录整理下来,《巴东堂戏》刚刚出版时,黄大国老人就不幸谢世了。如果抢救工作稍有迟缓,损失便无法挽回。

      “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2001年12月,在恩施州首届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一次理事会上,田发刚提出了开展“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的想法。在他看来,没有大师,土家文化就不是“活”的,不是真实的存在和传承。在全国尚未提出非遗保护的当时,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倡。

       在普遍赢得民间文艺家们认同的同时,他的这一建议,也被州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采纳。相关部门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寻访,初步掌握了100多位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农民艺人。

       民间艺术大师必须具备是某项民间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有带徒传艺的能力、德艺双馨等3个基本条件。经过筛选认定,我州首批确定了16位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艺人,并将他们齐聚州城展示各自的风采和绝活。在田发刚和他的团队助推下,首批16位民间艺术大师于2003年8月获州政府正式命名。

       此后,州政府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民间艺术大师,到2011年,先后命名了五批共48人,州政府为他们颁发证书,每年给他们发放津贴。大师们得到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被重新唤起了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热情。 
  
       把档案资料变成可供社会共享和利用的文化资源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州就掀起了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热潮,这个时期亦被视作我州民间文艺大集成时期。全州近700名专业和业余文化工作者,历时12年,走访民间艺人4500多人次,采集民间歌谣、民间舞蹈、民间故事、民间歌曲、民间谚语、民间戏曲、民间器乐等民间文艺作品总计6万多件,仅州一级就完成了民间文化集成、志、史料汇编15种。

       但在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这项文化工作未能有序延续,这些绝版性的民族文化资料,大多成了闲置档案。曾经有一个县市文化馆馆长去世后,他的老婆、儿子不知道资料的宝贵性,将他保存的大量民族民间文化资料给当废纸丢弃了。

       这件事情深深地触动了田发刚。他意识到,这些档案资料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及时抢救,甚至存在得而复失的危险。于是,他精心撰写了论文《简述民间文化后集成时代的实践与意义》,并通过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了“恩施州民间文艺集成成果再抢救工程”。

       2000年,在田发刚的积极推动下,恩施州民委提出恩施州民族文化研究大纲,其中包括40余个书目,第一套民族文化研究丛书共10本至此得以面世。为整理恩施灯戏,两名民间艺术工作者完全靠手工记谱记词,过程充满艰辛。成书出版后,他们老泪纵横,称“实在想不到,几十年前收集的东西,还有出书面世的可能”。

       第一套民族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使田发刚振奋了精神,坚定了深入进行这项工作的决心。在他的努力下,组织、动员、发动民族文化人,先是选择州级的主要民族文化品种加以整理出版。由于每个县市的特色不同,于是州民协和州文促会又以县为单位,组织全州8个县市将民间文艺集成资料整理为丛书。

       随着2011年4月鹤峰县民族文化丛书出版,他主持策划、组织协调、编纂的民族文化丛书宣告完成。丛书共计14套99本,100多名民族文化人参加了这项浩大工程。这是对恩施州各门类民间民族文化家底进行的盘点,比如地方戏曲、山民歌、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吹打乐、民间舞蹈等,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文字整理。

       “整理散存的档案文化资料并公开出版,就是为了把档案资料变成可供社会共享和利用的文化资源。”田发刚如此说。 
  
       推进活态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在田发刚看来,原生态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面是艺术家的介入与摄取,通过田野采风、文字记载、音像记录等手段,把民族民间文化“固定”下来。另一方面是“活化”,即让文化资源地的人们实现民族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是通过民间艺人带徒传艺的形式以及民间文化活动来实现。本质上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回到劳动链中存活下去,实现传承的社会化。
    
       2008年6月,恩施州文促会在建始县高坪镇八角村,创办了全州首个“民族文化‘活化传承’示范村”。民间文艺品牌闹灵歌即是在这个村里唱响,传人龙世斌还被命名为州级民间艺术大师。

       在挂牌仪式上,对着村民们,田发刚提出了“活态传承”的核心理念——它是一项原生态的文化传承活动,是一项旨在抢救保护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探索良性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由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

       早在进行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之后,州人民政府就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村。2006年4月,在田发刚的倡导下,州文联、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以民间艺术大师领衔,以全州20个保护村为基地,建立了25支由农民艺人组成、以非遗文化品种为主要表演内容的民间艺术表演队。到目前,全州已成立州级民间艺术表演队32支。

       2006年8月,他又倡导在全州寻找原生态山民歌手活动,由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公布了80名原生态山民歌手。通过组织全州原生态山民歌手大赛,选派的歌手在当年到省里参赛,包揽了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最佳组合三项金奖。据不完全统计,全州至今已有100余人次在州外的比赛活动中获奖,10多名歌手陆续登上了央视的舞台。他还组织州文促会对原生态舞蹈和山民歌进行抢救性拍摄,制作成DVD,成为可视性示范资料片。

      “这些工作也是一种文化抢救行动。”田发刚认为,“活态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必须继续加以推进,因为其示范效应和文化推广价值不可估量。”

       结束采访前,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华文化人物”称号时,田发刚仍用自己获奖感言中的话作答:“从三届获奖者的事迹看,在文化工作领域,大家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在自己从事的职业或事业中,都具有一种弘扬文化的使命感,以及文化创意理念和文化创新的思维,体现出了‘文化执着与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
标签土家人物    
0

田发刚:文化人物精神在于使命感和执着创新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恩施新闻网

作者:孙涛 陈千恩

QQ截图20210419095918.jpg田发刚在“2011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  朱峰 摄影

     不论在位之时,还是退休之后,他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热情始终如一,与全州民族文化工作者一道,在保护和抢救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取得累累硕果。他,即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长、州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田发刚。

       12月14日,“2011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田发刚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授予“2011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在他看来——
 
       穿过挂着“文化穿越工作室”牌子的门、走过一段走廊,就到了田发刚现在的工作室。这间工作室不过十来个平方,中间摆着大大的办公桌,一面是整面墙的书柜,一面墙上挂着两幅书法条幅,一幅题着“形散而神聚”几个字,一幅题着他的座右铭——世人评说总纷纭,自己要有八两秤。

       “这是土家族的荣誉,也是我们团队的荣誉,更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对恩施州民族文化工作尤其是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抢救工作的褒扬。”12月19日,在这间狭小的工作室里,田发刚用他在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作为开场白,和记者谈起他所经历的我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之路,言语间透露出的那份执着和坚守,尤其动人。 
 
       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

       生于巴东县野三关镇,从小深受土家文化熏陶,这也许是田发刚投身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原始动力。1978年8月,田发刚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全国著名民间文艺家刘守华教授,选修民间文学,并成为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我的民族养育了我,也激发了我保护土家文化的激情。”毕业后一直从政的他,却始终未放下心中的民族文化情结。1998年,田发刚调到州民宗委工作。这对一直深爱土家文化的他来说,正好是一个可以认真研究、静心做民族文化工作的良好机遇。他说:“我当时的想法很坚定,恩施州是全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我有责任把土家文化的主要内容介绍给社会。”

       但当时的民间艺术工作,面临两个后继乏人:民间艺术传承人后继乏人、民族文化工作者后继乏人。随着民间艺人年事渐高、相继离开人世,许多民间艺术品种处于濒危状态。以巴东堂戏为例,在整理时,2001年前尚健在的在建国前就演堂戏的老艺人,只有从艺近80年、能唱100多出戏的95岁的黄大国。当从老人脑中、口中将资料收录整理下来,《巴东堂戏》刚刚出版时,黄大国老人就不幸谢世了。如果抢救工作稍有迟缓,损失便无法挽回。

      “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2001年12月,在恩施州首届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一次理事会上,田发刚提出了开展“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的想法。在他看来,没有大师,土家文化就不是“活”的,不是真实的存在和传承。在全国尚未提出非遗保护的当时,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倡。

       在普遍赢得民间文艺家们认同的同时,他的这一建议,也被州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采纳。相关部门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寻访,初步掌握了100多位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农民艺人。

       民间艺术大师必须具备是某项民间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有带徒传艺的能力、德艺双馨等3个基本条件。经过筛选认定,我州首批确定了16位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艺人,并将他们齐聚州城展示各自的风采和绝活。在田发刚和他的团队助推下,首批16位民间艺术大师于2003年8月获州政府正式命名。

       此后,州政府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民间艺术大师,到2011年,先后命名了五批共48人,州政府为他们颁发证书,每年给他们发放津贴。大师们得到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被重新唤起了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热情。 
  
       把档案资料变成可供社会共享和利用的文化资源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州就掀起了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热潮,这个时期亦被视作我州民间文艺大集成时期。全州近700名专业和业余文化工作者,历时12年,走访民间艺人4500多人次,采集民间歌谣、民间舞蹈、民间故事、民间歌曲、民间谚语、民间戏曲、民间器乐等民间文艺作品总计6万多件,仅州一级就完成了民间文化集成、志、史料汇编15种。

       但在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这项文化工作未能有序延续,这些绝版性的民族文化资料,大多成了闲置档案。曾经有一个县市文化馆馆长去世后,他的老婆、儿子不知道资料的宝贵性,将他保存的大量民族民间文化资料给当废纸丢弃了。

       这件事情深深地触动了田发刚。他意识到,这些档案资料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及时抢救,甚至存在得而复失的危险。于是,他精心撰写了论文《简述民间文化后集成时代的实践与意义》,并通过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了“恩施州民间文艺集成成果再抢救工程”。

       2000年,在田发刚的积极推动下,恩施州民委提出恩施州民族文化研究大纲,其中包括40余个书目,第一套民族文化研究丛书共10本至此得以面世。为整理恩施灯戏,两名民间艺术工作者完全靠手工记谱记词,过程充满艰辛。成书出版后,他们老泪纵横,称“实在想不到,几十年前收集的东西,还有出书面世的可能”。

       第一套民族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使田发刚振奋了精神,坚定了深入进行这项工作的决心。在他的努力下,组织、动员、发动民族文化人,先是选择州级的主要民族文化品种加以整理出版。由于每个县市的特色不同,于是州民协和州文促会又以县为单位,组织全州8个县市将民间文艺集成资料整理为丛书。

       随着2011年4月鹤峰县民族文化丛书出版,他主持策划、组织协调、编纂的民族文化丛书宣告完成。丛书共计14套99本,100多名民族文化人参加了这项浩大工程。这是对恩施州各门类民间民族文化家底进行的盘点,比如地方戏曲、山民歌、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吹打乐、民间舞蹈等,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文字整理。

       “整理散存的档案文化资料并公开出版,就是为了把档案资料变成可供社会共享和利用的文化资源。”田发刚如此说。 
  
       推进活态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在田发刚看来,原生态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面是艺术家的介入与摄取,通过田野采风、文字记载、音像记录等手段,把民族民间文化“固定”下来。另一方面是“活化”,即让文化资源地的人们实现民族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是通过民间艺人带徒传艺的形式以及民间文化活动来实现。本质上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回到劳动链中存活下去,实现传承的社会化。
    
       2008年6月,恩施州文促会在建始县高坪镇八角村,创办了全州首个“民族文化‘活化传承’示范村”。民间文艺品牌闹灵歌即是在这个村里唱响,传人龙世斌还被命名为州级民间艺术大师。

       在挂牌仪式上,对着村民们,田发刚提出了“活态传承”的核心理念——它是一项原生态的文化传承活动,是一项旨在抢救保护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探索良性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由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

       早在进行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之后,州人民政府就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村。2006年4月,在田发刚的倡导下,州文联、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以民间艺术大师领衔,以全州20个保护村为基地,建立了25支由农民艺人组成、以非遗文化品种为主要表演内容的民间艺术表演队。到目前,全州已成立州级民间艺术表演队32支。

       2006年8月,他又倡导在全州寻找原生态山民歌手活动,由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公布了80名原生态山民歌手。通过组织全州原生态山民歌手大赛,选派的歌手在当年到省里参赛,包揽了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最佳组合三项金奖。据不完全统计,全州至今已有100余人次在州外的比赛活动中获奖,10多名歌手陆续登上了央视的舞台。他还组织州文促会对原生态舞蹈和山民歌进行抢救性拍摄,制作成DVD,成为可视性示范资料片。

      “这些工作也是一种文化抢救行动。”田发刚认为,“活态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必须继续加以推进,因为其示范效应和文化推广价值不可估量。”

       结束采访前,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华文化人物”称号时,田发刚仍用自己获奖感言中的话作答:“从三届获奖者的事迹看,在文化工作领域,大家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在自己从事的职业或事业中,都具有一种弘扬文化的使命感,以及文化创意理念和文化创新的思维,体现出了‘文化执着与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