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旧站数据

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调查与建议

时间:2020-03-20 15:28:53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万勇  信息来源:江口人民政府网


    梵净山西线指江口县德旺坝溪至印江县团龙、棉絮岭上梵净山沿线。梵净山西线区域的地质、生物区古老,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环境质量良好,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较高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一、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价值意义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佛教名山,属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近二十年来,梵净山旅游已逐步活跃起来,前来拜游梵净山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梵净山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旅游热点。但是,目前梵净山的旅游开发线路仅仅只有两条,一条是从江口县黑湾河鱼坳上梵净山,一条是从印江棉絮岭上梵净山,由于线路的单一,已远远不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使梵净山的旅游开发受到制约。因此,开发梵净山西线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对全方位综合开发梵净山,使梵净山形成立体开发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梵净山的旅游路线不仅能互相连接,形成东西贯通的旅游路线网,对梵净山的旅游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重点开发梵净山西线旅游,打造梵净山西线精品旅游路线,将使梵净山形成整体开发的良好格局。

    二、梵净山西线旅游资源状况

    梵净山西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沿途有河谷风光、奇峰怪石、珍稀动植物、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

    1、河谷风光。主要有坝溪河、牛尾河。坝溪河从坝溪至德旺长11公里,牛尾河起源于太子石脚,从太子石到坝溪长10余公里。两河周围森林郁郁葱葱,环境清幽静雅,河中流水清澈见底,冰凉透骨。特别是牛尾河有十多处高达三十至六十多米不等的瀑布群,蔚为壮观。在牛尾河源头的太子石下有一处深不透底的天然湖,宽五、六米,长百余米,很有观赏和探索价值,还有飞水岩、穿洞等自然风光,让人心驰神往,心旷神怡。

    2、奇峰怪石。主要有太子石、剪刀峡。太子石挺立在百丈深谷之上,独立挺拔,高标玉笋,象头戴皇冠的太子而名“太子石”,是传说中到梵净山寻找其母亲九皇娘娘的明太子的化身。这块神奇的巨石从山脚到山尖约800米,盛气凌人。剪刀峡像一把朝天的剪刀,将山一分为二,从山中剪出道路,从峡谷中一眼可以看到金顶。

    3、珍稀动植物。主要有鸽子花、长苞铁杉、杜鹃、黔金丝猴等。鸽子花,头状花絮形如鸽头,百色苞片如白鸽展翅,盛开时如满树白鸽群集,故又名“中国鸽子树”。长苞铁杉,集中在剪刀峡一带,树干笔直挺拔,树形遒劲优美,长在山脊两旁,蛐干秀丽而迎风招展,可与黄山松并美,人称“迎客松”,为国家保护植物,沿途皆有。梵净山杜鹃,集中在薄刀岭一带,有大叶杜鹃、绒毛杜鹃等,每年的四、五月份开放,遍山的杜鹃花,汇成杜鹃花海,人在步道行,犹如漫步在杜鹃画廊,令人如痴如醉。还有各种鸟类、黔金丝猴、华南虎、娃娃鱼、胡子青蛙等动物也生活在牛尾河一带。

    4、人文景观。主要有坝梅寺遗址、朝阳寺、坝梅寺和尚墓群、三角庄红号军根据地、护国禅寺等。坝梅寺遗址:坝梅寺原名承恩寺,始建于明朝初期,位于梵净山西麓坝溪、梅溪之间,故俗名坝梅寺,属梵净山五大皇庵之一,属县文物保护单位。坝梅寺和尚墓群:和尚墓群距离坝梅寺不远,历代主持死后多葬于此,共有墓13座,墓形中为舍利塔,石质六面四层,塔后竖碑三十块,呈半圆形排列,正中一块直书“临济正宗世和尚长生塔”,两旁多有记载和尚生平的文章式偈、赞、诗、词及对联,现仅存坝梅寺侧月意禅师长塔,塔跟前(地名)密空和尚塔和印落寺严兴和尚三座,其余塔毁碑存,属县级文物。朝阳寺:始建于明朝初期,位于江口县德旺乡杨柳村朝阳山上,因山得名,是江口县境内目前保存完好的梵净山脚庵。庵为四合院,寺内原有释迦弥勒、观音、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及韦驮,神座佛龛、龙盘凤绕,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角庄红号军根据地:始建于咸丰六年(1856),位于梵净山杨柳坝,是清咸同年间黔东红号军起义的根据地,由三座相连的土山组成,周围约2.5公里,面临顺溪河、背靠朝阳山,是通往凤凰山的咽喉。山上尚有当年红号军所筑前营、中营、后营遗址,残留土筑围墙高1.6米左右,墙内战壕宽1.7米,深1米左右,一面大门,筑土战壕三道,前营最高点,原有土塔一座,作根据地标志,现为省级保护文物。护国禅寺:位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西线半山腰。原称“天池院”,改称“护国寺”,属梵净山五大皇庵之一。 

    5、其它景观。主要有棉絮岭(拜千米睡佛)、梵净山西线步道、薄刀岭、迎客松、黑巷子、九树同休、拜佛台、接引佛、叫化洞、黔山第一石、滴水岩等多处自然景点。

    三、梵净山西线开发的优势和前景

    从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前景来看,梵净山西线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是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前提,西线旅游开发的价值不亚于东线,开发后的西线旅游会吸引很多游客来观光旅游。在开发中如把江口县德旺乡飞水岩、平顶山穿洞、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朝阳寺、坝梅寺和尚墓群、百亩鸽子花和百亩长苞铁杉林、牛尾河梯级瀑布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牛尾河太子石景点有机的联接在一起,又把太子石、金顶与九龙池等景点联接起来,这样就盘活了整个梵净山旅游资源,那么开发梵净山西线旅游的前景不可估量。从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优势来看,这条线路的开发可作为梵净山西线一条重要线路。从梵净山东线黑湾河鱼坳上山,无疑是一条最近的一条道路,加上现在正在修索道,更为便捷。从印江棉絮岭上山也很方便,但这两条线路景点单一,没有德旺至坝溪到团龙有观赏价值和探究价值;从路途来看,现在从铜仁方向来的游客,从铜仁到江口县德旺乡坝溪至团龙上梵净山仅有130公里,而从铜仁到印江方向上梵净山有210余公里。因此、开发梵净上西线旅游线路既可以进一步盘活梵净山旅游资源,还可达到“一链十珠”的目的。

    四、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1、建议省、地、县把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纳入梵净山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与梵净山东线黑湾河沿线同等开发利用,力争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利用、统一宣传。让梵净山西线成为新的旅游路线,推动整个梵净山旅游业的发展。

    2、修建德旺至坝溪到团龙的旅游公路。从德旺—坝溪—团龙公路全长30公里,现已拉通了毛路,而且德旺至坝溪11公里公路已填好并镶了边,只剩下坝溪到团龙10余公里没有镶边,但公路已拉通到了团龙。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把这条旅游公路纳入省、地、县公路建设的总体规划,建成三级油路,缓解梵净山旅游交通压力。

    3、加快梵净山西线旅游的服务设施建设。一是修建进山山门,加强管理。现在有许多游客都是从德旺坝溪到团龙上梵净山,没有人员管理,这不利于梵净山旅游资源的发展;二是要建立梵净山西线旅游服务机构,对梵净山西线旅游进行管理和服务,并且纳入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统一规划管理范围,;三是在德旺坝溪建设一个旅游度假村,修建供游客食宿的饭店、宾馆等,方便游客,为游客提供吃、住、玩服务。为此,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梵净山西线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除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地资金投入外,应拓宽引进开发资金渠道,可学习和借鉴外地发展旅游的先进经验,采取谁投资谁开发、谁开发谁经营、谁经营谁管理、谁管理谁受益的方式来开发梵净山西线旅游,使梵净山西线旅游资源尽快盘活,形成东西互补的格局。建议地委、行署在旅游项目建设上给予倾斜,牵线搭桥,多渠道引进资金。
责任编辑
标签旧站数据    
0
旧站数据
参与互动
010-63385503
公共微信

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调查与建议

时间:2020-03-20 15:28:53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万勇  信息来源:江口人民政府网


    梵净山西线指江口县德旺坝溪至印江县团龙、棉絮岭上梵净山沿线。梵净山西线区域的地质、生物区古老,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环境质量良好,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较高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一、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价值意义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佛教名山,属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近二十年来,梵净山旅游已逐步活跃起来,前来拜游梵净山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梵净山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旅游热点。但是,目前梵净山的旅游开发线路仅仅只有两条,一条是从江口县黑湾河鱼坳上梵净山,一条是从印江棉絮岭上梵净山,由于线路的单一,已远远不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使梵净山的旅游开发受到制约。因此,开发梵净山西线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对全方位综合开发梵净山,使梵净山形成立体开发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梵净山的旅游路线不仅能互相连接,形成东西贯通的旅游路线网,对梵净山的旅游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重点开发梵净山西线旅游,打造梵净山西线精品旅游路线,将使梵净山形成整体开发的良好格局。

    二、梵净山西线旅游资源状况

    梵净山西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沿途有河谷风光、奇峰怪石、珍稀动植物、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

    1、河谷风光。主要有坝溪河、牛尾河。坝溪河从坝溪至德旺长11公里,牛尾河起源于太子石脚,从太子石到坝溪长10余公里。两河周围森林郁郁葱葱,环境清幽静雅,河中流水清澈见底,冰凉透骨。特别是牛尾河有十多处高达三十至六十多米不等的瀑布群,蔚为壮观。在牛尾河源头的太子石下有一处深不透底的天然湖,宽五、六米,长百余米,很有观赏和探索价值,还有飞水岩、穿洞等自然风光,让人心驰神往,心旷神怡。

    2、奇峰怪石。主要有太子石、剪刀峡。太子石挺立在百丈深谷之上,独立挺拔,高标玉笋,象头戴皇冠的太子而名“太子石”,是传说中到梵净山寻找其母亲九皇娘娘的明太子的化身。这块神奇的巨石从山脚到山尖约800米,盛气凌人。剪刀峡像一把朝天的剪刀,将山一分为二,从山中剪出道路,从峡谷中一眼可以看到金顶。

    3、珍稀动植物。主要有鸽子花、长苞铁杉、杜鹃、黔金丝猴等。鸽子花,头状花絮形如鸽头,百色苞片如白鸽展翅,盛开时如满树白鸽群集,故又名“中国鸽子树”。长苞铁杉,集中在剪刀峡一带,树干笔直挺拔,树形遒劲优美,长在山脊两旁,蛐干秀丽而迎风招展,可与黄山松并美,人称“迎客松”,为国家保护植物,沿途皆有。梵净山杜鹃,集中在薄刀岭一带,有大叶杜鹃、绒毛杜鹃等,每年的四、五月份开放,遍山的杜鹃花,汇成杜鹃花海,人在步道行,犹如漫步在杜鹃画廊,令人如痴如醉。还有各种鸟类、黔金丝猴、华南虎、娃娃鱼、胡子青蛙等动物也生活在牛尾河一带。

    4、人文景观。主要有坝梅寺遗址、朝阳寺、坝梅寺和尚墓群、三角庄红号军根据地、护国禅寺等。坝梅寺遗址:坝梅寺原名承恩寺,始建于明朝初期,位于梵净山西麓坝溪、梅溪之间,故俗名坝梅寺,属梵净山五大皇庵之一,属县文物保护单位。坝梅寺和尚墓群:和尚墓群距离坝梅寺不远,历代主持死后多葬于此,共有墓13座,墓形中为舍利塔,石质六面四层,塔后竖碑三十块,呈半圆形排列,正中一块直书“临济正宗世和尚长生塔”,两旁多有记载和尚生平的文章式偈、赞、诗、词及对联,现仅存坝梅寺侧月意禅师长塔,塔跟前(地名)密空和尚塔和印落寺严兴和尚三座,其余塔毁碑存,属县级文物。朝阳寺:始建于明朝初期,位于江口县德旺乡杨柳村朝阳山上,因山得名,是江口县境内目前保存完好的梵净山脚庵。庵为四合院,寺内原有释迦弥勒、观音、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及韦驮,神座佛龛、龙盘凤绕,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角庄红号军根据地:始建于咸丰六年(1856),位于梵净山杨柳坝,是清咸同年间黔东红号军起义的根据地,由三座相连的土山组成,周围约2.5公里,面临顺溪河、背靠朝阳山,是通往凤凰山的咽喉。山上尚有当年红号军所筑前营、中营、后营遗址,残留土筑围墙高1.6米左右,墙内战壕宽1.7米,深1米左右,一面大门,筑土战壕三道,前营最高点,原有土塔一座,作根据地标志,现为省级保护文物。护国禅寺:位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西线半山腰。原称“天池院”,改称“护国寺”,属梵净山五大皇庵之一。 

    5、其它景观。主要有棉絮岭(拜千米睡佛)、梵净山西线步道、薄刀岭、迎客松、黑巷子、九树同休、拜佛台、接引佛、叫化洞、黔山第一石、滴水岩等多处自然景点。

    三、梵净山西线开发的优势和前景

    从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前景来看,梵净山西线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是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前提,西线旅游开发的价值不亚于东线,开发后的西线旅游会吸引很多游客来观光旅游。在开发中如把江口县德旺乡飞水岩、平顶山穿洞、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朝阳寺、坝梅寺和尚墓群、百亩鸽子花和百亩长苞铁杉林、牛尾河梯级瀑布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牛尾河太子石景点有机的联接在一起,又把太子石、金顶与九龙池等景点联接起来,这样就盘活了整个梵净山旅游资源,那么开发梵净山西线旅游的前景不可估量。从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优势来看,这条线路的开发可作为梵净山西线一条重要线路。从梵净山东线黑湾河鱼坳上山,无疑是一条最近的一条道路,加上现在正在修索道,更为便捷。从印江棉絮岭上山也很方便,但这两条线路景点单一,没有德旺至坝溪到团龙有观赏价值和探究价值;从路途来看,现在从铜仁方向来的游客,从铜仁到江口县德旺乡坝溪至团龙上梵净山仅有130公里,而从铜仁到印江方向上梵净山有210余公里。因此、开发梵净上西线旅游线路既可以进一步盘活梵净山旅游资源,还可达到“一链十珠”的目的。

    四、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1、建议省、地、县把梵净山西线旅游开发纳入梵净山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与梵净山东线黑湾河沿线同等开发利用,力争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利用、统一宣传。让梵净山西线成为新的旅游路线,推动整个梵净山旅游业的发展。

    2、修建德旺至坝溪到团龙的旅游公路。从德旺—坝溪—团龙公路全长30公里,现已拉通了毛路,而且德旺至坝溪11公里公路已填好并镶了边,只剩下坝溪到团龙10余公里没有镶边,但公路已拉通到了团龙。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把这条旅游公路纳入省、地、县公路建设的总体规划,建成三级油路,缓解梵净山旅游交通压力。

    3、加快梵净山西线旅游的服务设施建设。一是修建进山山门,加强管理。现在有许多游客都是从德旺坝溪到团龙上梵净山,没有人员管理,这不利于梵净山旅游资源的发展;二是要建立梵净山西线旅游服务机构,对梵净山西线旅游进行管理和服务,并且纳入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统一规划管理范围,;三是在德旺坝溪建设一个旅游度假村,修建供游客食宿的饭店、宾馆等,方便游客,为游客提供吃、住、玩服务。为此,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梵净山西线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除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地资金投入外,应拓宽引进开发资金渠道,可学习和借鉴外地发展旅游的先进经验,采取谁投资谁开发、谁开发谁经营、谁经营谁管理、谁管理谁受益的方式来开发梵净山西线旅游,使梵净山西线旅游资源尽快盘活,形成东西互补的格局。建议地委、行署在旅游项目建设上给予倾斜,牵线搭桥,多渠道引进资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