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湖北沙道沟散落的民间文化

时间:2020-03-20 15:28:52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汪盛华 郭祖铭 段太儒 熊茂平    信息来源:恩施新闻网


    11月10日,我们走进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命名的“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宣恩县沙道沟镇,了解和感受这里丰富多彩、内涵深刻、极具魅力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沙道沟镇南部与湖南龙山县相接,东南部与湖南桑植县接壤,该镇5.9万多人生活在567.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70%。

    沙道沟镇地处“五溪”之一的酉水流域源头,古称夷蛮地,唐设忠峒安抚司,名珍州,宋改顺州,是土家族祖先“武陵蛮”世居繁衍之所。1957年,这里发现一顶书有“猛烈貔貅”四字的土司帽,后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

    沙道沟古镇境内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沿龙潭河向上2.5公里处,映入眼帘的是依山傍水、与神奇自然景观互为映衬的彭家寨吊脚楼群,2005年,彭家寨被州政府命名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彭家寨吊脚楼群始建于清朝前期,吊脚楼群共23栋,建筑群面积约1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5000平方米。中国古建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先生称彭家寨为“人间仙居”,是湖北省吊脚楼“头号种子选手”。张良皋先生在《武陵土家》一书中评介我国西南地区古建筑吊脚楼时说:“彭家寨无疑是最光彩照人的明珠。”并赋诗赞美道:“未了武陵今世缘,频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如今,沙道沟镇仅龙潭河流域似“一圈项链”的吊脚楼群首尾就长达15公里,串起了像彭家寨吊脚楼一样的伍家寨、曾家寨、何家寨、汪家寨、符家寨、袁家寨、覃家寨等。这些古吊脚楼群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将沙道沟镇装点成人间仙境。这些吊脚楼群充分展示了土家建筑艺术的辉煌和特色,成为沙道沟镇乃至宣恩县最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亮点。

    “青山多见巴人迹”。2007年1月14日,《光明日报》在《八宝铜铃舞:土家族文化的活字典》一文中描写道:“一群舞者头戴嵌金镶玉的凤冠,身穿五彩缤纷的八幅罗裙,手摇绸带串吊的精巧铜铃,围着一张像坐骑的长凳边唱边舞,铃儿丁当,歌声激越,舞姿粗犷。湖北宣恩的悠悠酉水,孕育了古老的八宝铜铃舞。”源于沙道沟镇的八宝铜铃舞,融歌、舞、乐于一体,它的舞蹈是步伐、形态、构图的有机统一,具有流动的韵律美,其唱词为土家梯玛所传唱的《神歌》,具有竹枝词的风格,以土家族语言为载体世代口耳相传,或以汉字记音方式世代传承,是研究土家族的活字典;它的音乐是以“嗬嗬腔”为内核而形成的一种独具土家特色的歌乐门类,是中国民族基本乐理中“摇声”之说的古老源头。因此,这里传承的八宝铜铃舞为宣恩酉水流域土家族所独有,它不仅是一种精彩的歌舞艺术,同时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蕴涵着哲学般的教化意义。1977年至1979年,宣恩县文化馆和宣恩县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挖掘、整理,创作出八宝铜铃舞《喜迎宝书到山寨》、《山寨婚礼》等节目,分别获省创作奖,并摄入电影艺术纪录片《山花烂漫》,收入《百花集》。目前,八宝铜铃舞已在宣恩县各乡镇广泛流传,成为土家族独具特色的舞蹈之一。2006年,八宝铜铃舞被公布为州级、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王庙里人如海,每到新年摆手歌”。这是篆刻在沙道沟镇星火田摆手堂的一副对联,这座曾被称为“酉水摆手舞第一堂”的土王庙,始建于清代中期,里面供奉有土王、王妃及配像7尊,长期享受着后世子孙的香火。摆手舞古称“跳年”,土家族叫“舍日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至元宵节,这里的土家人都要齐集土王庙,由土老司带领,率众首先向土王拜年,祈求平安丰收,然后在庙堂或广场大树下围成一个大圆圈,“男女相携,蹁跹进退”,在锣鼓的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齐和,边歌边舞,诚所谓“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沙道沟镇的“龙潭山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唱响整个恩施山区,各族人民对山歌情有独钟,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山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入沙道沟镇,犹如荡舟在歌的海洋,随风飘来的阵阵歌声,像泉水丁冬,似惊涛拍岸,让人领略到独特的山乡特色和浓郁的泥土风味。

    沙道沟镇的夹钹锣鼓遍及各村寨,全镇有100多个锣鼓班子。它历史悠久,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礼仪民俗息息相关,因其应天时、合地利、遵民俗、达人情而备受欢迎。
沙道沟镇的三棒鼓、薅草锣鼓也有悠久的传承历史。龙潭村七组敲三棒鼓的能手杨正高老人,抛刀表演技艺令人惊叹,他能同抛数把锋利无比的尖刀、镰刀、菜刀等,被人们誉为“抛刀大王”。

    沙道沟镇的民族民间文化,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民族团结、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对外交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关注,多次进行专题报道。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也多次到沙道沟实地考察,对彭家寨吊脚楼群等古建筑、以八宝铜铃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了高度评价,慕名前来的观光旅游者数不胜数,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沙道沟镇政府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纳入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了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沙道沟一批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得到细心呵护,得以延续民族的“基因”、“文脉”,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日益彰显迷人的魅力……
责任编辑
标签文化动态    
0
民族新闻

湖北沙道沟散落的民间文化

时间:2020-03-20 15:28:52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汪盛华 郭祖铭 段太儒 熊茂平    信息来源:恩施新闻网


    11月10日,我们走进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命名的“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宣恩县沙道沟镇,了解和感受这里丰富多彩、内涵深刻、极具魅力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沙道沟镇南部与湖南龙山县相接,东南部与湖南桑植县接壤,该镇5.9万多人生活在567.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70%。

    沙道沟镇地处“五溪”之一的酉水流域源头,古称夷蛮地,唐设忠峒安抚司,名珍州,宋改顺州,是土家族祖先“武陵蛮”世居繁衍之所。1957年,这里发现一顶书有“猛烈貔貅”四字的土司帽,后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

    沙道沟古镇境内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沿龙潭河向上2.5公里处,映入眼帘的是依山傍水、与神奇自然景观互为映衬的彭家寨吊脚楼群,2005年,彭家寨被州政府命名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彭家寨吊脚楼群始建于清朝前期,吊脚楼群共23栋,建筑群面积约1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5000平方米。中国古建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先生称彭家寨为“人间仙居”,是湖北省吊脚楼“头号种子选手”。张良皋先生在《武陵土家》一书中评介我国西南地区古建筑吊脚楼时说:“彭家寨无疑是最光彩照人的明珠。”并赋诗赞美道:“未了武陵今世缘,频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如今,沙道沟镇仅龙潭河流域似“一圈项链”的吊脚楼群首尾就长达15公里,串起了像彭家寨吊脚楼一样的伍家寨、曾家寨、何家寨、汪家寨、符家寨、袁家寨、覃家寨等。这些古吊脚楼群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将沙道沟镇装点成人间仙境。这些吊脚楼群充分展示了土家建筑艺术的辉煌和特色,成为沙道沟镇乃至宣恩县最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亮点。

    “青山多见巴人迹”。2007年1月14日,《光明日报》在《八宝铜铃舞:土家族文化的活字典》一文中描写道:“一群舞者头戴嵌金镶玉的凤冠,身穿五彩缤纷的八幅罗裙,手摇绸带串吊的精巧铜铃,围着一张像坐骑的长凳边唱边舞,铃儿丁当,歌声激越,舞姿粗犷。湖北宣恩的悠悠酉水,孕育了古老的八宝铜铃舞。”源于沙道沟镇的八宝铜铃舞,融歌、舞、乐于一体,它的舞蹈是步伐、形态、构图的有机统一,具有流动的韵律美,其唱词为土家梯玛所传唱的《神歌》,具有竹枝词的风格,以土家族语言为载体世代口耳相传,或以汉字记音方式世代传承,是研究土家族的活字典;它的音乐是以“嗬嗬腔”为内核而形成的一种独具土家特色的歌乐门类,是中国民族基本乐理中“摇声”之说的古老源头。因此,这里传承的八宝铜铃舞为宣恩酉水流域土家族所独有,它不仅是一种精彩的歌舞艺术,同时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蕴涵着哲学般的教化意义。1977年至1979年,宣恩县文化馆和宣恩县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挖掘、整理,创作出八宝铜铃舞《喜迎宝书到山寨》、《山寨婚礼》等节目,分别获省创作奖,并摄入电影艺术纪录片《山花烂漫》,收入《百花集》。目前,八宝铜铃舞已在宣恩县各乡镇广泛流传,成为土家族独具特色的舞蹈之一。2006年,八宝铜铃舞被公布为州级、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王庙里人如海,每到新年摆手歌”。这是篆刻在沙道沟镇星火田摆手堂的一副对联,这座曾被称为“酉水摆手舞第一堂”的土王庙,始建于清代中期,里面供奉有土王、王妃及配像7尊,长期享受着后世子孙的香火。摆手舞古称“跳年”,土家族叫“舍日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至元宵节,这里的土家人都要齐集土王庙,由土老司带领,率众首先向土王拜年,祈求平安丰收,然后在庙堂或广场大树下围成一个大圆圈,“男女相携,蹁跹进退”,在锣鼓的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齐和,边歌边舞,诚所谓“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沙道沟镇的“龙潭山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唱响整个恩施山区,各族人民对山歌情有独钟,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山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入沙道沟镇,犹如荡舟在歌的海洋,随风飘来的阵阵歌声,像泉水丁冬,似惊涛拍岸,让人领略到独特的山乡特色和浓郁的泥土风味。

    沙道沟镇的夹钹锣鼓遍及各村寨,全镇有100多个锣鼓班子。它历史悠久,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礼仪民俗息息相关,因其应天时、合地利、遵民俗、达人情而备受欢迎。
沙道沟镇的三棒鼓、薅草锣鼓也有悠久的传承历史。龙潭村七组敲三棒鼓的能手杨正高老人,抛刀表演技艺令人惊叹,他能同抛数把锋利无比的尖刀、镰刀、菜刀等,被人们誉为“抛刀大王”。

    沙道沟镇的民族民间文化,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民族团结、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对外交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关注,多次进行专题报道。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也多次到沙道沟实地考察,对彭家寨吊脚楼群等古建筑、以八宝铜铃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了高度评价,慕名前来的观光旅游者数不胜数,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沙道沟镇政府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纳入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了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沙道沟一批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得到细心呵护,得以延续民族的“基因”、“文脉”,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日益彰显迷人的魅力……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