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湖南省副省长韩永文到永顺老司城调研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罗奋飞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5月8日,湖南副省长韩永文带领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金融办、省交通运输厅、省住建厅等部门负责人来永顺县老司城调研,州领导郭建群、邝邹飞,县领导李平、石治平、曾维秀、鲍忠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司城村,距离县城19.5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核心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老司城遗址为溪州彭氏土司司治所在地,彭氏世袭溪州刺史(元朝改为土司),始于公元910年,止于公元1728年清“改土归流”,世袭28代,共35位,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元、明、清九个封建王朝,历时818年。鼎盛时期辖二十州,范围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地。《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上》载:“初,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州……总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附焉”,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百里之边城”的记载,老司城遗址是中国土司制度的物化见证,填补了土司考古学的空白,为研究国家制度、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源,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典型的古文化遗存。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2011年6月,老司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0月,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1年1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入选为“2010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同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现在正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韩永文一行先后视察了老司城古遗址、老司城进出口公路县城入口、县城规划沙盘等地,每到一处,韩永文听了介绍后都要详细询问,了解情况,他对永顺县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
责任编辑
标签文化动态    
0
民族新闻

湖南省副省长韩永文到永顺老司城调研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罗奋飞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5月8日,湖南副省长韩永文带领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金融办、省交通运输厅、省住建厅等部门负责人来永顺县老司城调研,州领导郭建群、邝邹飞,县领导李平、石治平、曾维秀、鲍忠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司城村,距离县城19.5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核心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老司城遗址为溪州彭氏土司司治所在地,彭氏世袭溪州刺史(元朝改为土司),始于公元910年,止于公元1728年清“改土归流”,世袭28代,共35位,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元、明、清九个封建王朝,历时818年。鼎盛时期辖二十州,范围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地。《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上》载:“初,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州……总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附焉”,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百里之边城”的记载,老司城遗址是中国土司制度的物化见证,填补了土司考古学的空白,为研究国家制度、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源,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典型的古文化遗存。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2011年6月,老司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0月,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1年1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入选为“2010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同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现在正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韩永文一行先后视察了老司城古遗址、老司城进出口公路县城入口、县城规划沙盘等地,每到一处,韩永文听了介绍后都要详细询问,了解情况,他对永顺县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