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保靖土家语实录》七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易果 张承印  信息来源:红网


     三位土家族著者,其中两位是民间古稀艺人,一位是土家文化研究会学家,历时多年,几经周折,合编的《保靖土家语实录》于今年7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献礼党的十八大。

  “岩坷——阿可”、“酉水河——酋泽湖拔”、“老婆婆——倮婆巴”、“薅谷秧——利不席哈”、“三人一条心——双胡打里土罗闹”……《保靖土家语实录》总字数28万余字,除了收录汉语与土家语对照翻译的4000多条土家族单词、词组及短句,书中还有400多首土家语山歌,全部标注国际音标。其中,土家族单词、词组、短句,按照空间地理、人称、人体、动植物、生产生活、运输、商业、时间、方位、教育、宗教等10大门类归类入册。

  土家人喜唱山歌,会唱山歌,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常用木叶伴山歌传情、叙事,悠扬歌声于山沟山巅此起彼落,广泛流传,颇有浓厚的乡土风情和真切的民族风味。《保靖土家语实录》中收录的土家语山歌中,《改革开放真真好》、《祖国呀母亲万寿无疆》、《村民大家笑盈盈》等叙事山歌深刻表达了土家人对伟大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和崇敬,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深情;《拣桐子》、《年猪钉来挂满炕》、《穿起蓑衣犁高田》、《团鱼石蚌相碰着》、《家家卖油百余斤》等生产类山歌表达了土家族人民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情趣的生产生活;《心里相摘怕不得》、《炮火连天接进房》、《万年同心心连心》、《你我终久要团圆》等展现了土家族青年男女美好、忠贞不渝的爱情……

  保靖县委书记宋清宏在该书序言中写道:“《保靖土家语实录》是土家语百科全书,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瑰宝。”“阅读全书,使人顿生如入语言迷宫之感,并强烈感受到土家族顽强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个性。”该书作者之一、湘西州土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保靖县政协副主席向治学在书《后记》中写道:“此书的出版,乃保靖县文史工作之大事,它必定为酉水流域土家文化遗产的抢救和存留走出第一步,对传承土家族传统文化垫稳了基石”。

  土家族主要聚集在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它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长期以来,由于与汉族杂居,汉语逐渐成为各民族间的交际工具。现在除少数地方外,土家族语言正逐渐消失。作为土家族发祥地之一的保靖县,目前,该县17万土家族人口中,会讲土家语的不足5%,大多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地方,且老年人居多。

  身为土家族农民,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村民贾心惠、碗米坡镇马蹄村村民向魁益,这两位民间老艺人,不忍心看到土家族语言一代一代逐步消失,自发投入抢救、保护、传承土家语工作中。为了传承土家族文化,宣传民族政策,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遗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向魁益就着手对土家语和土话山歌进行搜集、研究和撰写。当时,他是县外贸代购员,时常在土家族聚居区收取香菇,与此同时,他走访多位土家族老人,搜集、记录了不少土家语和土话山歌的有关资料。常常苦于自己只是初中文化,加上家庭经济条件差,又患有肩周炎、骨质增生、风湿等多种疾病,老伴李自兰更是腿有残疾,行走不便,儿女们都不在身边,收集写作起来困难重重。但是,想到土家族的故事、山歌、语言、风俗习惯一直只是口头传说,文字流传的资料少之又少,向魁益就心急如焚,遇到再多的困难也下定决心一一克服。有时为了搜集一首山歌,向魁益要跋山涉水几十公里,有时甚至挑灯夜战……

  贾心惠虽是农民,但他不但精通当地土语,而且精通三个县的土语的地方差,1959年中央修建并且成立了“中国民族文化宫”,贾心惠曾经代表湖南到中央民族文化宫里担任两年时间的湖南馆讲解员。一九六一年该机构撤消而回到农村。为搜集土家族语言,贾心惠不辞辛劳,跋山涉水,经常一人奔走在山大人稀的土家族居住地。即使坐骨神经发作,贾心惠也就是找来木棍作拐杖,坚持考察,走访了2县13个乡镇、30个村组、4所敬老院,3名梯玛,1支文艺队,先后拜访60岁到90岁的土家老人300多人次。

  2006年至2008年,在贾心惠的邀请下,向魁益与贾心惠这两位民间老艺人克服各种困难,一同考察土家族语言,大量田野考察和资料搜集,整理土家族单词、词组、短句以及山歌。两人上门上户找能说土家语的人士搜集资料、相互切磋,这些既得到了保靖县民族局、文化局、统战部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而且还得到了吉首大学学者叶德书、龙山县学者宿通权、田志慧等土家族语言学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与此同时,在土家族聚居村、保靖县碗米坡镇补足村土生土长的向治学,他在工作之余,坚持土家语的编辑整理。补足村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土家族语言和土家族民风民俗保存完好的村寨之一,这儿的小孩从小都讲土家族语。同样不忍心看到土家族语言逐步消亡,讲着一口流利土家语的向治学,也致力于土家族语言的抢救及挖掘整理:先后以土家语作词不少原创土家语歌曲,比如《可爱的家乡》、《土家山寨》,以及正在创作中的《酉水恋歌》;参与主编《土家族发祥地首八峒》一书;在《山村烙印》、《为我遮风挡雨的爷爷》等散文中,表达土家族语言的魅力;先后参与组织拍摄《土家摆手舞》、《民族文化进机关》、《可爱的家乡 广场舞》等土家族语言传承的光碟以及视频资料,担任40句常用土家语的口语教学教师,现在,有关《民族文化读本》的宣传册以及光碟资料在保靖县县直机关、各乡镇中广为流传,全县掀起一股学习本民族语言的热潮。

  除了偶尔受邀到保靖县迁陵学校、碗小坡小学进行土家语教学,向治学还不时深入土家山寨,到土家语保存相对完好的马蹄村、沙湾村、补足村、首八峒村等酉水河流域村寨走访,田野调查,校对、核实并考证《保靖土家语实录》样稿,交流收集土家语词汇。为了促成《保靖土家语实录》早日出版发行,向治学四处奔走,积极协调,该县政协组织力量对资料本进行进一步整理完善,并积极筹措经费。为了确保《保靖土家语实录》出版的严谨性,更加适合本地化语言,将本地土家语方言发音与国际音标融合更准确,向治学一行还特意邀请了叶德书、田智慧等土家语专家,以及本土专家一起进行为期一年多时间的逐字逐句的核对工作。

  捧着这本浸染着三位土家语学者辛勤的心血、汗水、泪水,交织而成的土家语遗存,呕心沥血的结晶,这本为酉水流域土家族奉献的完整的土家族语言资料,我们倍感欣慰。“这本书资料翔实,易读易记,实用性强,将更加方便土家族地区人们习俗、情感的交流。依照书上的这些对应词语译音,土家族人民也就不会忘记土家族语言,土家族也会因此立于民族之林而不衰。”保靖县政协退休干部、土家语学者田廷清自豪地说道。

责任编辑
标签文化动态    
0
民族新闻

《保靖土家语实录》七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易果 张承印  信息来源:红网


     三位土家族著者,其中两位是民间古稀艺人,一位是土家文化研究会学家,历时多年,几经周折,合编的《保靖土家语实录》于今年7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献礼党的十八大。

  “岩坷——阿可”、“酉水河——酋泽湖拔”、“老婆婆——倮婆巴”、“薅谷秧——利不席哈”、“三人一条心——双胡打里土罗闹”……《保靖土家语实录》总字数28万余字,除了收录汉语与土家语对照翻译的4000多条土家族单词、词组及短句,书中还有400多首土家语山歌,全部标注国际音标。其中,土家族单词、词组、短句,按照空间地理、人称、人体、动植物、生产生活、运输、商业、时间、方位、教育、宗教等10大门类归类入册。

  土家人喜唱山歌,会唱山歌,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常用木叶伴山歌传情、叙事,悠扬歌声于山沟山巅此起彼落,广泛流传,颇有浓厚的乡土风情和真切的民族风味。《保靖土家语实录》中收录的土家语山歌中,《改革开放真真好》、《祖国呀母亲万寿无疆》、《村民大家笑盈盈》等叙事山歌深刻表达了土家人对伟大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和崇敬,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深情;《拣桐子》、《年猪钉来挂满炕》、《穿起蓑衣犁高田》、《团鱼石蚌相碰着》、《家家卖油百余斤》等生产类山歌表达了土家族人民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情趣的生产生活;《心里相摘怕不得》、《炮火连天接进房》、《万年同心心连心》、《你我终久要团圆》等展现了土家族青年男女美好、忠贞不渝的爱情……

  保靖县委书记宋清宏在该书序言中写道:“《保靖土家语实录》是土家语百科全书,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瑰宝。”“阅读全书,使人顿生如入语言迷宫之感,并强烈感受到土家族顽强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个性。”该书作者之一、湘西州土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保靖县政协副主席向治学在书《后记》中写道:“此书的出版,乃保靖县文史工作之大事,它必定为酉水流域土家文化遗产的抢救和存留走出第一步,对传承土家族传统文化垫稳了基石”。

  土家族主要聚集在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它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长期以来,由于与汉族杂居,汉语逐渐成为各民族间的交际工具。现在除少数地方外,土家族语言正逐渐消失。作为土家族发祥地之一的保靖县,目前,该县17万土家族人口中,会讲土家语的不足5%,大多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地方,且老年人居多。

  身为土家族农民,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村民贾心惠、碗米坡镇马蹄村村民向魁益,这两位民间老艺人,不忍心看到土家族语言一代一代逐步消失,自发投入抢救、保护、传承土家语工作中。为了传承土家族文化,宣传民族政策,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遗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向魁益就着手对土家语和土话山歌进行搜集、研究和撰写。当时,他是县外贸代购员,时常在土家族聚居区收取香菇,与此同时,他走访多位土家族老人,搜集、记录了不少土家语和土话山歌的有关资料。常常苦于自己只是初中文化,加上家庭经济条件差,又患有肩周炎、骨质增生、风湿等多种疾病,老伴李自兰更是腿有残疾,行走不便,儿女们都不在身边,收集写作起来困难重重。但是,想到土家族的故事、山歌、语言、风俗习惯一直只是口头传说,文字流传的资料少之又少,向魁益就心急如焚,遇到再多的困难也下定决心一一克服。有时为了搜集一首山歌,向魁益要跋山涉水几十公里,有时甚至挑灯夜战……

  贾心惠虽是农民,但他不但精通当地土语,而且精通三个县的土语的地方差,1959年中央修建并且成立了“中国民族文化宫”,贾心惠曾经代表湖南到中央民族文化宫里担任两年时间的湖南馆讲解员。一九六一年该机构撤消而回到农村。为搜集土家族语言,贾心惠不辞辛劳,跋山涉水,经常一人奔走在山大人稀的土家族居住地。即使坐骨神经发作,贾心惠也就是找来木棍作拐杖,坚持考察,走访了2县13个乡镇、30个村组、4所敬老院,3名梯玛,1支文艺队,先后拜访60岁到90岁的土家老人300多人次。

  2006年至2008年,在贾心惠的邀请下,向魁益与贾心惠这两位民间老艺人克服各种困难,一同考察土家族语言,大量田野考察和资料搜集,整理土家族单词、词组、短句以及山歌。两人上门上户找能说土家语的人士搜集资料、相互切磋,这些既得到了保靖县民族局、文化局、统战部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而且还得到了吉首大学学者叶德书、龙山县学者宿通权、田志慧等土家族语言学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与此同时,在土家族聚居村、保靖县碗米坡镇补足村土生土长的向治学,他在工作之余,坚持土家语的编辑整理。补足村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土家族语言和土家族民风民俗保存完好的村寨之一,这儿的小孩从小都讲土家族语。同样不忍心看到土家族语言逐步消亡,讲着一口流利土家语的向治学,也致力于土家族语言的抢救及挖掘整理:先后以土家语作词不少原创土家语歌曲,比如《可爱的家乡》、《土家山寨》,以及正在创作中的《酉水恋歌》;参与主编《土家族发祥地首八峒》一书;在《山村烙印》、《为我遮风挡雨的爷爷》等散文中,表达土家族语言的魅力;先后参与组织拍摄《土家摆手舞》、《民族文化进机关》、《可爱的家乡 广场舞》等土家族语言传承的光碟以及视频资料,担任40句常用土家语的口语教学教师,现在,有关《民族文化读本》的宣传册以及光碟资料在保靖县县直机关、各乡镇中广为流传,全县掀起一股学习本民族语言的热潮。

  除了偶尔受邀到保靖县迁陵学校、碗小坡小学进行土家语教学,向治学还不时深入土家山寨,到土家语保存相对完好的马蹄村、沙湾村、补足村、首八峒村等酉水河流域村寨走访,田野调查,校对、核实并考证《保靖土家语实录》样稿,交流收集土家语词汇。为了促成《保靖土家语实录》早日出版发行,向治学四处奔走,积极协调,该县政协组织力量对资料本进行进一步整理完善,并积极筹措经费。为了确保《保靖土家语实录》出版的严谨性,更加适合本地化语言,将本地土家语方言发音与国际音标融合更准确,向治学一行还特意邀请了叶德书、田智慧等土家语专家,以及本土专家一起进行为期一年多时间的逐字逐句的核对工作。

  捧着这本浸染着三位土家语学者辛勤的心血、汗水、泪水,交织而成的土家语遗存,呕心沥血的结晶,这本为酉水流域土家族奉献的完整的土家族语言资料,我们倍感欣慰。“这本书资料翔实,易读易记,实用性强,将更加方便土家族地区人们习俗、情感的交流。依照书上的这些对应词语译音,土家族人民也就不会忘记土家族语言,土家族也会因此立于民族之林而不衰。”保靖县政协退休干部、土家语学者田廷清自豪地说道。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102号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3015328号
版权所有:《武陵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