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覃代伦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土家文博人覃代伦与美国马里兰州一大酋长在索尔斯伯里大学
策展人覃代伦与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在一起
湘西人本色
土家策展人覃代伦在土家族展板前
美国威尔逊高级中学的贵族学生在观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兄弟般的民族,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节日文化!作为一个张家界大山里走出的土家族文博人,如何展示这些美仑美奂的节日文化呢?
一、我们做个节日展给美国人看
2011年4月,我从民族出版社调到中国民族博物馆工作不久,顾群馆长找我谈话。他认为中国55个民族的节日,集中反应了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历史传说、时令历法和生产生活习俗,而且以赏心悦目的美歌美舞、美酒美食、美人美服展现出来。我们中国人过节,美国人也过节,世界人民都过节,我们可以做一个中型的专题展览给美国人看。我从事民族文化类的图书编辑20年,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展览主题,在征求分管领导韦荣慧副馆长意见时,她认为此展可以配合“2011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服饰展演团美国行”动态展演。尚方宝剑在手,我就立即执行策展了。
首先要有个展览脚本。我查阅了大量书刊资料,没有找到一本专门介绍55个民族节日的图书,所有有关某一民族节日的介绍,都星星点点散见在该民族的各类文献资料中。书海钩沉,我按该民族人口数量、分布地区、节日时间和类型、节日特点,花2个月时间写出了55个民族节日展览文本。召开专家论证会时,民族学家白振声和展览专家何宴龙一致认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不仅仅是“55个少数民族”,还应该包括人口115940万人的汉族,而且汉族节日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对许多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影响甚大,因此展名就从《我们大中华的民族节日》,确定为《中华民族节日文化展》了。
其次是民族节日图片收集。55个少数民族散居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个民族过节的时间点又不同,甚至同一个民族(如苗族、土家族)同一个节日(如苗年,如土家族赶年),在不同地区还有不同名称与过法,要收齐收全,何其难哉!先是漫天撒网,我从民族地区的摄影家朋友、报社、电视台和博物馆,第一次收集1000余张图片,切合展览主题且技术参数可用的不足100张;第二次又收集300余张,可用的不足50张。最后重点捕鱼,从《民族画报》、《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杂志社和新疆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终于把余片50余张补齐了,万事俱备只待设计了!
最后是展板设计。我找到了北京设计界有名的牧羊人工作室,按前言、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图、56个民族和结束语设计了60块展板。考虑到美国人身高,为了最佳的平视效果,我们把展板设计成宽80cm,高200cm。考虑到弘扬民族书法艺术,我请裕固族书法家郭正英题写了展名“中华民族节日文化展”。考虑到美国华裔大都认识繁体字,展板文字说明我用了繁体字与英文对照。展板彩打样送到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和文化宣传司审订,吴金光副司长和马继祖副司长高度评价展览主题有新意,展板也漂亮好看。吴金光副司长是个英语通,还对几个民族节日译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让我这个执行策展人受益匪浅。
2011年11月5日,涵盖56个民族、300余个代表性节日、200张彩色图片的60块展板终于设计制作完成了!
二、你们的展览向我们完美地展现了中国文化
2011年11月7日,我们一行48人在吴金光团长的率领下登上了UA898航班。在跨洋跨洲的美联航飞机上,我心其实有点茫然。美国文化在当今世界是强势文化,霸权文化,美国人举国过圣诞节、感恩节和情人节,他们会接收我们跨洋跨洲带来的民族节日文化展吗?
巡展第一站是马里兰州安那斯波利市Chesapeake艺术中心,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8日。我们展览组一行3人早早在该中心前厅布好展,恭候美国主流社会观众的到来。没想到,第一批观众竟然是2010年“多彩中华”访美团员的Hostfamily(接待家庭)。离别的感情经过一年的发酵,老团员们和他们的家长在我们的展板前忙着拥抱。白族导演董锦汉教授第一个把他的Hostfamily带到“白族”展板前,用蹩脚的中式英语告诉他们他是云南大理的白族,过“三月三节”,美国主人则用夸张的语言说:“Wonderful!”(太神奇了!)。我那天穿着统一发的团服唐装,从服装上看不出我的土家族成分来。于是我也灵机一动带着我的接待家长Pat和John Remias来到“土家族”展板前,他们认真阅读了“土家族”的英文说明,一边热情地拥抱我,一边说“What a Great Tujia ethnics,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伟大的土家民族)!也许是我和董导演的示范作用,回族副团长马继祖也把他的接待家庭带到“回族”展板前,壮族团员黄云博士把他的接待家庭带到“壮族”展板前,维吾尔族美女团员伟尼拉·尼加提把她的接待家庭带到“维吾尔族”展板前,藏族演员觉泽把他的接待家庭带到“藏族”展板前……哈哈,在美国巡回展的第一站,我们的节日文化展,居然成为团中少数民族团员的“民族名片”了。待美国观众在我们的展板前来又去,去又来,我忐忑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美国人真是一个喜欢求真、求知的民族,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孩子般的好奇心!
巡展第二站是宾夕法尼亚州威尔逊高级中学(Welson high School),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9日。有数千学生的威尔逊高级中学是当地贵族学校,大礼堂富丽堂皇,宽敞又明亮。我和张剑辉处长、旦周多杰教授刚布完展,学生们就围拢过来了,一层又一层,一拨又一拨,学生们在60块展板前指指点点,有许多学生甚至还拿笔记着什么,一个穿着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军服的白人男子带着他在威尔逊高中就读的儿子也来看展览,他兴冲冲地说:“My God,There are amazing culture in China。Welcome to American。”(我的天,中国有这么令人惊奇的文化。欢迎你们到美国来。)闻言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因为我们把中国56个民族的节日文化带到了超级大国美国的贵族中学!在接待一批又一批学生观众后,一个牵着4岁左右华裔女孩的美国白人中年妇女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过去说:“Can I help you?”(我能帮你吗?)她告诉我去年她领养了一个4岁的中国云南孤儿,她想让她的中国宝贝看一看她的故乡云南。我心里突然一热,把这母女俩带到云南世居的“阿昌族”、“佤族”、“傣族”、“景颇族”、“独龙族”、“傈僳族”展板前,美国养母牵着华裔孤儿的小手,指着图文并茂的展板温情慈爱地说:“This is you hometown,Don’t forget it!”(这是你的故乡,不要忘记她)。没想到,真没想到,实在没想到,我们的展览会让一个漂洋过海的中国云南孤儿找到回家的路!
巡展第三站是马里兰州索尔斯伯理大学(Salisbury University),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16日—17日。索尔斯伯理大学有10000多名各族裔师生,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索尔斯伯理大学大礼堂前厅,青春洋溢的各肤色大学生和文质彬彬的大学教授们接鐘而至,其中一个中东裔男子模样的洋教授在看完“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展板后告诉我:“中国的穆斯林也过古尔邦节和开斋节,这让我感到震惊。你们的展览让我了解了中国的穆斯林节日,谢谢你们!”然后他很客气地告诉我一个英文翻译的小问题:美国穆斯林把“古尔邦节”译成“Carban”,你们译成“Corban”,美国的穆斯林可能会看不懂,希望你们在方便的时候改一下。美国穆斯林观众的极端认真一时让我汗颜,没想到,真没想到,实在没想到,我在万里之遥的美国又有了一个“一字之师”!
巡展第四站……
巡展第五站……
撤展回到酒店,上万人次的美国观众流量,还有数百条的留言和签名让我兴奋不已。美国世界艺术家体验组织主席贝蒂·麦肯金尼斯说这个展览“very beautiful”(太美了)。美国观众Amy Schneiderhan留言说:“你们的展览向我们完美地展现了中国文化,请一定再次回来。”Moryn Hagll留言说:“我一直都认为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而这些民族的节日文化正好充分证明了你们不可思议的文化。非常感谢你们来到美国。”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杨子刚总结说:“文化架起了中美两国沟通的桥梁,两国民众以文化为纽带,联结成一个特殊的大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三、美国博物馆给我们民博人的启示录
美国1776年建国,迄今只有235年历史,相比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美国历史短得可怜。但是,只有2.7亿人口235年历史的美国却有30000余家博物馆,而拥有13亿人口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却只有4000余家博物馆,美国人保护自己历史和文明的自觉,让我们这些民博人相当震撼!超级震撼!!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10日下午,我们一行48人考察宾夕法尼亚阿米什社区(Amish Courty)生态博物馆。这家博物馆,建于1746年,是幢两层石板楼,楼外有条小溪,有木栅栏圈起来的牧场,虽然是深秋十一月,但草色依然青青。主人是德国后裔,居然穿着18世纪的德裔服装接待我们,让我们一下子穿越到200年前的18世纪!小石楼内家具依旧,房间依旧,地窖也依旧。小石楼外仓房依旧,铁匠铺依旧,马厩也依旧。而这家社区博物馆所纪念的,只是一个名叫daniel boone 的德裔人,他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帮助数千德裔移民摆脱了饥饿、寒冷、疾病,并英勇地走上前线!而中国少数民族英雄人物,如壮族侬智高,苗族吴八月,土家族彭翼南等等,他们的故居可建生态博物馆的又知多少?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11日上午,我们考察了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Reginald Lewis African American.这是一家非洲裔美国人博物馆,它的捐建者就是巴尔的摩黑人大款Reginald Lewis,1993年50岁死于肺癌,他没有将他数十亿美元的资产留给嫡亲子子孙孙培养富二代、富三代、富N代,而是成立一家基金会管理这家博物馆,因为这位黑人老兄深谙非洲黑人移民美国的血泪史。在博物馆外百余米就是著名的巴尔的摩海港,一船又一船的非洲黑人就是从那里上岸,先成为白人农场里的黑人奴隶,南北战争后又受白人歧视百年,直到马丁·路德·金振臂一呼“我有一个梦想”,他们才得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有幸成为美国认同的“非洲裔美国人,”其泪斑斑兮,其路漫漫兮”!..中国新富新贵的boss们、大款们、大享们,有几人有此胸怀?有几人有此眼光?有几人有此魄力?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12日下午,我们考察了华盛顿特区印第安人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ican Indian)。这家博物馆,似乎是美国白人的良心发现,是美国政府对殖民时代毁灭印第安人土著文化的补偿。这家似穹芦的建筑,从设计理念上就体现了印第安人的宇宙观。在这座高科技声、光、电的博物馆里,展陈的却是最原始古老的三大主题:Our universes(我们的宇宙)、Our peoples(我们的人民)、Our lives(我们的生活)。其建筑设计理念和展陈模式,难道不值得全国400余家民族博物馆借鉴?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11日,巴尔的摩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The walters Art Museum)……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14日下午,华盛顿美国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14日下午,华盛顿特区肯尼迪艺术中心(The Kennedy Center)……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18日,纽约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The Cloisters Meseum and Gardens)……
启示录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