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翰墨飘香誉邛江 印江成功申报 “中国书法之乡”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印江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综述
作者:顾宗富  陈晓岚
 

    2011年11月7日,中国书法之乡·印江授牌仪式在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授予印江“中国书法之乡”称号。这是武陵山民族地区首个“中国书法之乡”。 印江县长杨维权说:“印江获得‘中国书法之乡’殊荣,是中国书协对印江的关心与肯定,是印江43万各族人民的骄傲,是全县广大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的荣誉,对促进印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书法文化,古韵天成

    印江坐落在铜仁地区西部,钟灵毓秀、神奇古老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屹立在她的东南部,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土家、苗、汉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颇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永乐年间开始“改土归流”,随着大批汉族群众迁入,武陵山土家族地区受汉文化影响,书法艺术也逐渐兴起。印江土家族苗族重视书法尊重书法家的社会风气,书法艺术尤为突出,无疑成为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瑰宝。印江梵天佛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书法文化,古韵天成。印江书法在清代空前繁荣,书法家可谓群星璀璨。如道光年间书题文昌阁数层窗额、楹联的魏祖镛,民谚所称“写字要算唐钟英”的唐钟英,人称诗书画三绝的鄢师竹,清咸丰年间因抗击英帝国侵略者而尽于苍梧的陆川知县王佑之(王道行之子)以及吴步云、王孔滋、白遂之、张伯谦等数十人,皆卓然大家。民国时期,印江又出现了魏幼安、徐儒质、王孔滋、魏经略、白遂之、戴传忠等书法家,对印江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代的印江书坛更是群星灿烂,书法名家辈出无穷。著名的有王峙苍、魏宇平、杨昌刚等现代书法名家,还涌现了像李敦礼、王新华、汪定强、覃义元、吴道琪、安天权、杨炳权、王芝富等现代书法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印江的书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各级书法协会会员1037人,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34人,地级82人。印江书协荣获省级先进团体称号3次、优秀会员3人,2008年、2009年被中书协评为“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全县14个乡镇成立了乡镇书法协会,同时在县城的机关单位已成立了书法协会或是兴趣小组。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改琴为印江“中国书法之乡”授牌。她说:“这次来到印江县,我感觉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从看到这么景色美,就想到文化肯定发展很好了。我对这次作品展整体效果非常满意,不愧‘中国书法之乡’的命名,说明命名是准确的、成功的。”
 
申报创建,筚路蓝缕

    创建“书法之乡”的路是一条艰辛的路,漫长的路,凝聚着县委、县政府几届领导人的心血,凝聚着宣传文化人的甘苦。 申报创建“中国书法之乡”有严格的程序和条件。推选时需要的第一个条件是领导重视,发展思路明确,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及经费支持;第二是必须具有健全的书法组织和稳定的书法队伍,并且在本地书法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才方面应有中国书协会员若干人,省级书协会员若干人,地市级书协会员若干人;第三是应具有一定规模的书法展览场馆及书法活动场所,并且举办过连续性书法展览、赛事、书法节或与书法艺术有关联的文化活动;第四是应当举办过全国或省、市一级书法展览、赛事或其他相关活动,在书法界具有一定的影响;第五是应当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书法基础,并且开展有本地特色的群众书法活动。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建立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机制等。

    印江县委、县政府早在1982年就将申创“中国书法之乡”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1995年开始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的,2001年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通过多年来的筹备和建设,申报的条件日渐成熟。2008年5月17日,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正式启动申报工作,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 8月28日召开了全县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会议,明确了相关部门工作职责。2008年9月9日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申报工作。2009年进一步加大申报工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书法教育普及工作。2010年县委常委会多次听取了申报工作情况汇报,召开了申报工作调度会、推进会。编辑出版了申报资料影像片、《申报资料汇编》和《印江书法志》,并向省书协呈送了申报报告和申报资料。近几年,印江还举办了系列书法活动:2008年5月10日,利用邮政总局发行严寅亮“颐和园”邮票首发式之机,成功召开了“严寅亮书法艺术研讨会”、2008中国梵净山·国际书法大赛、“2008中国梵净山·印江严寅亮书法艺术”研讨会和 “2009中国梵净山·印江严寅亮书法艺术节”,2010年举办“2010中国梵净山·印江书法艺术节”,借此打响“书法印江”这张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地委行暑确立了“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书法印江”的文化定位,著名剧作家林亚军创作了印江籍中国书法大师《严寅亮》剧本,被列为贵州省2008年重点剧目之一,严寅亮生平事迹将被搬上戏剧舞台,为打响“中国书法之乡”文化品牌起了深远影响。

    2011年 3月10日完成了所有申报资料的制作。为了迎接中国书协的考察评估,多次召开了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推进会、调度会 ,检查督促各项工作落实。2011年5月8日 ,由中国书协副主席吴善璋率领的中国书协考察评估组一行到达我县,听取了自治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汇报,考察了合水古法造纸、永义紫薇园、梵净山碑林、县严氏宗祠、县档案馆、县民族陈列馆书法作品陈列室。在县档案馆开展了书法作品点评活动,还考察了县书协办公室以及书法作品创作室。10日上午考察了县民族中学依仁书院、县职校、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申报资料陈列室,下午在县委2号会议室由张陆一主任主持了考察情况反馈总结会。按照考察组反馈的意见,县委召开第十五次常委会议,研究《印江自治县关于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整改意见》,会议确定了关于县书协专职人员、书法文化建设经费、场馆建设、书法教育教学、书法人才队伍建设、城乡书法文化建设、举办大型书法赛事等问题的整改措施。5月20日,申报办拟写的《印江自治县关于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整改情况报告》。

    长期以来,印江还加强书法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书法文化旅游品位。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设了永义紫薇园、县城民族陈列馆、严氏宗祠、严寅亮故居、严演亮雕像、梵净山护国寺碑林、县城防洪堤书法文化长廊、文昌广场、体育场等书法游览景点,聚集了著名书法家严寅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启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等许多书法家的墨宝,丰富了人文景观。目前,印江的书法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初具雏形,在全县范围内专业从事书法作品创作、装裱的有20多家,并逐步成立了城乡一体化书法协会网络,书法艺术已经深入到了全县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
 
书法普及,星火燎原

    印江从1982年就成立线级书法家协会。目前,全县乡镇和县直机关单位成立书法协会分会26个、中心完小以上学校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县申报领导小组适时指导督促检查分会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县书法协会和各分会的发展。书法艺术文化的传承,经历了普及和提高的发展阶段。出台了书法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书法人才队伍培训规划。

    一是开办书法培训班,致力于书法的普及工作,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开办了各种类型的书法培训班。经常性开办少年书法培训班。老年大学成立了老年书画研究会 。二是书法进入中小学课堂。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包括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都开了书法课,或者是成立课外书法兴趣小组,推动书法的普及工作。三是走出去,请进来,搞研讨,致力书法水平的提高。印江书法人深深懂得,坐井观天、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必然只能原地踏步、孤芳自赏,技艺不会有进步;只有学习名家,接受培训,观摩书展,才能扩大眼界,增长见识,提高书艺。于是汪定强等一批印江书法人先后走出印江,接触书法名流,参加高级书法学习。
 
书法之乡  今誉重辉

    2011年11月 7日,以“走进梵天净土,陶醉翰墨邛江 ”为主题,举办了“中国书法之乡-印江”授牌仪式暨贵州省第四届“茫父杯”书法大赛双年展、百名书家写梵净活动。金字招牌“中国书法之乡印江”今誉重辉,500多幅书法作品纷呈展出,100名书法家相聚,挥毫泼墨,写意梵净,留下130多幅书法珍品;近万名干部群众参与活动;30多名中央省地记者聚焦印江,共庆精美丰盛文化大典,极大地展现了印江对外的良好形象。一是清新整洁的县城面貌和浓郁的书乡氛围给宾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二是书法展示,规模空前,场面恢弘,充分展示了书法之乡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和灿烂夺目的书法艺术。三是书法名家写梵净名山,多家媒体现场聚焦,极大地提高了印江中国书法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增添了梵净山旅游的文化内涵。四是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文艺活动多姿多彩,充分体现欢乐、祥和、热烈,社会宣传效果良好。五是极大地增强了印江人民的文化自信,将推动着印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邓健说:“因为印江也很多书法大家、书法名家,使得印江的书法事业和书法爱好者非常广泛,而且基础也比较深厚、历史渊源也比较长远。所以他们的相对水平在我们省来说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状态下,书法活动也开展的非常好,所以对当地的文化发展或是经济发展都有一种带动作用。贵州省第四届‘茫父杯’书法大赛双年展,是第一次在县级单位举行,也有可能是唯一一次,这也是对印江书法文化的一种肯定。”“中国书法之乡”这张名片在武陵山土家族地区是首家。这次“中国书法之乡”的授牌,既是对印江以前书法工作的肯定,也掀开了印江书法事业的新篇章,对增强印江文化厚重感,提升印江梵净山旅游目的地城市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印江风光秀美、民俗浓郁、人文底蕴厚重。印江将倍加珍惜荣誉,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中国书法之乡”品牌影响力,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书法文化,以梵净山文化旅游为龙头,以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推进印江经济社会的赶超跨越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部要求普通中小学设置书法课,“中国书法之乡”这张金色的文化名片将在武陵山区更加灿烂夺目。
 
责任编辑
标签民族新闻    
0
民族新闻

翰墨飘香誉邛江 印江成功申报 “中国书法之乡”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印江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综述
作者:顾宗富  陈晓岚
 

    2011年11月7日,中国书法之乡·印江授牌仪式在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授予印江“中国书法之乡”称号。这是武陵山民族地区首个“中国书法之乡”。 印江县长杨维权说:“印江获得‘中国书法之乡’殊荣,是中国书协对印江的关心与肯定,是印江43万各族人民的骄傲,是全县广大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的荣誉,对促进印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书法文化,古韵天成

    印江坐落在铜仁地区西部,钟灵毓秀、神奇古老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屹立在她的东南部,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土家、苗、汉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颇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永乐年间开始“改土归流”,随着大批汉族群众迁入,武陵山土家族地区受汉文化影响,书法艺术也逐渐兴起。印江土家族苗族重视书法尊重书法家的社会风气,书法艺术尤为突出,无疑成为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瑰宝。印江梵天佛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书法文化,古韵天成。印江书法在清代空前繁荣,书法家可谓群星璀璨。如道光年间书题文昌阁数层窗额、楹联的魏祖镛,民谚所称“写字要算唐钟英”的唐钟英,人称诗书画三绝的鄢师竹,清咸丰年间因抗击英帝国侵略者而尽于苍梧的陆川知县王佑之(王道行之子)以及吴步云、王孔滋、白遂之、张伯谦等数十人,皆卓然大家。民国时期,印江又出现了魏幼安、徐儒质、王孔滋、魏经略、白遂之、戴传忠等书法家,对印江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代的印江书坛更是群星灿烂,书法名家辈出无穷。著名的有王峙苍、魏宇平、杨昌刚等现代书法名家,还涌现了像李敦礼、王新华、汪定强、覃义元、吴道琪、安天权、杨炳权、王芝富等现代书法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印江的书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各级书法协会会员1037人,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34人,地级82人。印江书协荣获省级先进团体称号3次、优秀会员3人,2008年、2009年被中书协评为“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全县14个乡镇成立了乡镇书法协会,同时在县城的机关单位已成立了书法协会或是兴趣小组。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改琴为印江“中国书法之乡”授牌。她说:“这次来到印江县,我感觉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从看到这么景色美,就想到文化肯定发展很好了。我对这次作品展整体效果非常满意,不愧‘中国书法之乡’的命名,说明命名是准确的、成功的。”
 
申报创建,筚路蓝缕

    创建“书法之乡”的路是一条艰辛的路,漫长的路,凝聚着县委、县政府几届领导人的心血,凝聚着宣传文化人的甘苦。 申报创建“中国书法之乡”有严格的程序和条件。推选时需要的第一个条件是领导重视,发展思路明确,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及经费支持;第二是必须具有健全的书法组织和稳定的书法队伍,并且在本地书法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才方面应有中国书协会员若干人,省级书协会员若干人,地市级书协会员若干人;第三是应具有一定规模的书法展览场馆及书法活动场所,并且举办过连续性书法展览、赛事、书法节或与书法艺术有关联的文化活动;第四是应当举办过全国或省、市一级书法展览、赛事或其他相关活动,在书法界具有一定的影响;第五是应当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书法基础,并且开展有本地特色的群众书法活动。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建立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机制等。

    印江县委、县政府早在1982年就将申创“中国书法之乡”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1995年开始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的,2001年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通过多年来的筹备和建设,申报的条件日渐成熟。2008年5月17日,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正式启动申报工作,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 8月28日召开了全县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会议,明确了相关部门工作职责。2008年9月9日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申报工作。2009年进一步加大申报工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书法教育普及工作。2010年县委常委会多次听取了申报工作情况汇报,召开了申报工作调度会、推进会。编辑出版了申报资料影像片、《申报资料汇编》和《印江书法志》,并向省书协呈送了申报报告和申报资料。近几年,印江还举办了系列书法活动:2008年5月10日,利用邮政总局发行严寅亮“颐和园”邮票首发式之机,成功召开了“严寅亮书法艺术研讨会”、2008中国梵净山·国际书法大赛、“2008中国梵净山·印江严寅亮书法艺术”研讨会和 “2009中国梵净山·印江严寅亮书法艺术节”,2010年举办“2010中国梵净山·印江书法艺术节”,借此打响“书法印江”这张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地委行暑确立了“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书法印江”的文化定位,著名剧作家林亚军创作了印江籍中国书法大师《严寅亮》剧本,被列为贵州省2008年重点剧目之一,严寅亮生平事迹将被搬上戏剧舞台,为打响“中国书法之乡”文化品牌起了深远影响。

    2011年 3月10日完成了所有申报资料的制作。为了迎接中国书协的考察评估,多次召开了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推进会、调度会 ,检查督促各项工作落实。2011年5月8日 ,由中国书协副主席吴善璋率领的中国书协考察评估组一行到达我县,听取了自治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汇报,考察了合水古法造纸、永义紫薇园、梵净山碑林、县严氏宗祠、县档案馆、县民族陈列馆书法作品陈列室。在县档案馆开展了书法作品点评活动,还考察了县书协办公室以及书法作品创作室。10日上午考察了县民族中学依仁书院、县职校、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申报资料陈列室,下午在县委2号会议室由张陆一主任主持了考察情况反馈总结会。按照考察组反馈的意见,县委召开第十五次常委会议,研究《印江自治县关于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整改意见》,会议确定了关于县书协专职人员、书法文化建设经费、场馆建设、书法教育教学、书法人才队伍建设、城乡书法文化建设、举办大型书法赛事等问题的整改措施。5月20日,申报办拟写的《印江自治县关于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整改情况报告》。

    长期以来,印江还加强书法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书法文化旅游品位。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设了永义紫薇园、县城民族陈列馆、严氏宗祠、严寅亮故居、严演亮雕像、梵净山护国寺碑林、县城防洪堤书法文化长廊、文昌广场、体育场等书法游览景点,聚集了著名书法家严寅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启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等许多书法家的墨宝,丰富了人文景观。目前,印江的书法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初具雏形,在全县范围内专业从事书法作品创作、装裱的有20多家,并逐步成立了城乡一体化书法协会网络,书法艺术已经深入到了全县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
 
书法普及,星火燎原

    印江从1982年就成立线级书法家协会。目前,全县乡镇和县直机关单位成立书法协会分会26个、中心完小以上学校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县申报领导小组适时指导督促检查分会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县书法协会和各分会的发展。书法艺术文化的传承,经历了普及和提高的发展阶段。出台了书法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书法人才队伍培训规划。

    一是开办书法培训班,致力于书法的普及工作,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开办了各种类型的书法培训班。经常性开办少年书法培训班。老年大学成立了老年书画研究会 。二是书法进入中小学课堂。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包括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都开了书法课,或者是成立课外书法兴趣小组,推动书法的普及工作。三是走出去,请进来,搞研讨,致力书法水平的提高。印江书法人深深懂得,坐井观天、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必然只能原地踏步、孤芳自赏,技艺不会有进步;只有学习名家,接受培训,观摩书展,才能扩大眼界,增长见识,提高书艺。于是汪定强等一批印江书法人先后走出印江,接触书法名流,参加高级书法学习。
 
书法之乡  今誉重辉

    2011年11月 7日,以“走进梵天净土,陶醉翰墨邛江 ”为主题,举办了“中国书法之乡-印江”授牌仪式暨贵州省第四届“茫父杯”书法大赛双年展、百名书家写梵净活动。金字招牌“中国书法之乡印江”今誉重辉,500多幅书法作品纷呈展出,100名书法家相聚,挥毫泼墨,写意梵净,留下130多幅书法珍品;近万名干部群众参与活动;30多名中央省地记者聚焦印江,共庆精美丰盛文化大典,极大地展现了印江对外的良好形象。一是清新整洁的县城面貌和浓郁的书乡氛围给宾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二是书法展示,规模空前,场面恢弘,充分展示了书法之乡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和灿烂夺目的书法艺术。三是书法名家写梵净名山,多家媒体现场聚焦,极大地提高了印江中国书法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增添了梵净山旅游的文化内涵。四是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文艺活动多姿多彩,充分体现欢乐、祥和、热烈,社会宣传效果良好。五是极大地增强了印江人民的文化自信,将推动着印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邓健说:“因为印江也很多书法大家、书法名家,使得印江的书法事业和书法爱好者非常广泛,而且基础也比较深厚、历史渊源也比较长远。所以他们的相对水平在我们省来说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状态下,书法活动也开展的非常好,所以对当地的文化发展或是经济发展都有一种带动作用。贵州省第四届‘茫父杯’书法大赛双年展,是第一次在县级单位举行,也有可能是唯一一次,这也是对印江书法文化的一种肯定。”“中国书法之乡”这张名片在武陵山土家族地区是首家。这次“中国书法之乡”的授牌,既是对印江以前书法工作的肯定,也掀开了印江书法事业的新篇章,对增强印江文化厚重感,提升印江梵净山旅游目的地城市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印江风光秀美、民俗浓郁、人文底蕴厚重。印江将倍加珍惜荣誉,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中国书法之乡”品牌影响力,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书法文化,以梵净山文化旅游为龙头,以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推进印江经济社会的赶超跨越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部要求普通中小学设置书法课,“中国书法之乡”这张金色的文化名片将在武陵山区更加灿烂夺目。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