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四改织机,让土家织锦“数字化”——记“荆楚工匠”田若兰

时间:2020-03-20 15:29:00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信息来源:恩施新闻网 作者: 黎袁媛  吴雪莲


               田若兰和她的立式织机。(记者 黎袁媛 实习生 吴雪莲 摄)
    从下岗女工到打火机销售代理,再到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的传承人……12年来,田若兰痴迷于西兰卡普,自主研发多款织机并获得国家专利。她让土家织锦这门传统技艺迈进“数字化”时代,她生产的西兰卡普系列产品更作为土家族的文化载体,走向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前,湖北省2019年第三届“荆楚工匠”名单公布,她成为其中之一。

    沉淀,传承古老技艺

    “这是最经典的图案四十八钩,这是土家人的吉祥鸟阳雀花,这是苗族的祖先蝴蝶妈妈……”轻轻抚过一幅幅西兰卡普,田若兰如数家珍。

    1974年,田若兰出生于宣恩县高罗乡下坝村。这是一个群山环抱、流水潺潺的土家族小村庄。

    走出嘎吱嘎吱的吊脚楼,走过晃晃悠悠的吊桥,田若兰考上了州粮食学校,毕业后又分配回宣恩县沙道沟镇粮管所,成为国家职工。

    2000年,田若兰在国企改革中失去了“铁饭碗”,好强的她立即奔赴浙江温州打工。7年后,有了一定积累的她选择回到家乡自己创业,将非常“小众”的西兰卡普作为创业项目。2007年5月,专业生产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传统精品的湖北恩施州土家山寨织锦工艺有限公司成立了。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间的家庭手工织锦,在土家族语中的意思为“土花铺盖”。色彩绚烂、纹饰立体的它是祖祖辈辈土家族女儿最重要的嫁妆,被视为智慧、技艺的结晶。1988年,土家织锦包《双阳雀》作为国礼,由李鹏总理赠送给访华的美国总统布什及夫人。2005年,它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厚重的西兰卡普被面早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市场到底有能多大?对于田若兰的选择,朋友们纷纷劝阻。

    可她有她的理由:“恩施即将通高速公路和铁路,旅游业马上会迎来井喷,西兰卡普产品一定卖得出去!”她四处拜师学艺,访遍了武陵山区的西兰卡普老师傅。

    越学,她越感受到这门技艺的传承紧迫性:农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会织西兰卡普的人越来越老、越来越少。西兰卡普原有的400多种图案,流传至今的只剩下了100多种。

    由于土家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这些纹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字的作用,四十八勾、卍字符、人马纹、蛇纹……都是土家族高度浓缩的文化密码,代表着土家族人对于天地、爱情、万物、生命等等的独到见解。有专家评价:毫不夸张地说,西兰卡普就是土家族无言的民族史诗。

    田若兰深深感受到,如果一味走老路,这门古老的手艺终将消失:“如果流传了几千年的西兰卡普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传,那该多么遗憾!”

    钻研,改造传统织机


    让传承活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让西兰卡普重新进入现代生活。

    首先,是“人”的问题。如果按老传统,坐在斜织机上带徒弟,一个一个教,传艺速度太慢。2007年10月,田若兰在宣恩县城开办了第一个土家织锦培训班,开始了大规模培训之路。她承诺,学会了能在公司就业,如果不愿意进公司,也可回收产品。
经过培训,第一批30名员工学会了技术,但坚持做下来的织锦工竟然只有1个!工人们都嫌西兰卡普学起来难,做起来累,收入也不高。

    学西兰卡普难,难在整个织造动作的繁复。它采取通经断纬的方式,在古老的斜织机上反面挑织而成。织女腰捆绑带,手拿梭子和竹筒,需要全身一起流畅联动才能将三层经线分层,既苦又累,效率又低。一个纹样稍微复杂点的西兰卡普,一天最多只能织几厘米长。如果一个地方织错,就要全部拆掉重来。

    解决“技术难”的问题才能解决“人”的问题。她想,如果能在保持西兰卡普“通经断纬,反面挑花”核心工艺不变的前提下改进织机,会不会让织锦更轻松一些呢?

    为了将织机改进得更加合理,她反复研究它的工艺原理和结构原理;为了获得更坚固的织机木料,她提笔给时任州委书记写信请求支援……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多次试验后,田若兰研发的新型立式织锦机成功了,并于2013年4月17日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这款立式织锦机,只需要轻踩踏板就能实现经线分层,学起来简单,织锦工的劳动强度大幅减轻。

    在和宣恩县残联合作培训残疾人的过程中,她进一步改造了织机,生产出折叠式织机。这种织机不仅搬卸方便,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不用脚踏便能进行经线分层,大大方便了下肢残疾人的操作。

    可这种织机只能将经线分为两层,能织出的西兰卡普图案、颜色单调。她又一头扎进织机的改造中。终于,能分三层经线的便携式折叠织机诞生了。这一下,宣恩县残联订了一百多台织机,让许多残疾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与传统机器相比,我设计的新机器操作起来更简单,一般人只需学习10分钟就会了,不过让我更加骄傲的是这台机器成为多个高校的示教器械。”田若兰笑着说。立式机很快批量走进了州内的大专院校和宜昌市长阳中等职校,传统的土家族织锦工艺因此在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播。

    创新,非遗融入生活

    西兰卡普难以走入现今寻常百姓家的一大原因在于手工织品成本高、价格贵,一幅小挂毯动辄数千的价格让一般人望而却步。数字化智能织锦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10月23日,走进恩施州土家山寨织锦工艺公司,一道道美丽的西兰卡普从空中垂下。记录着田若兰创业历程的斜式织机、直立式织机、便携式织机排列有序。角落里,一台高达五米的织机正在忙碌,为海南客户赶制一条长七米宽两米的挂毯。

    这台数字化智能织锦机,只需输入程序,就能自动生产西兰卡普。它是一项国家科技项目——《土家织锦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成果,由田若兰的公司和湖北民院及华中师范大学共同研发,是目前我国土家族织锦行业唯一的生产性国家级科研项目,是对传统西兰卡普织锦工艺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从坐织机到写程序,怎么办到的?田若兰说:“我是硬着头皮抱着《经纬纺织原理》睡了半年‘啃’出来的。”接到这个项目,她把书交给了公司的设计师,没想到一周后,设计师把书还了回来:天书,看不懂。只有亲自上阵的田若兰一句一句地查资料、找专家请教。当1月16日,织机终于通过科技部的专家验收时,她的头发已白了一片。

    田若兰自豪地说:“数字化智能织锦机生产效率比之前的老式织锦机效率提升接近百倍。换作以前,这条挂毯要织一两个月,而机器织锦的纹理跟原来一模一样,只需要一周就能完成。”随着价格降低,星级酒店、民宿、特色餐厅……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西兰卡普进行装饰。

    可她并不知足:“除开挂毯、床品、包等产品,我还在对机器进行改造,让织锦更薄、色彩更丰富,能运用到服装上。”

    “土家织锦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整个图案极富生活情趣。公司现在将主打产品定位在室内软装饰,让这一传统的文化产品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居家装饰中的‘神来一笔’。”田若兰说。

    她希望,西兰卡普最终会成为一种装饰风格,走出山门,走向世界;这项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终会重新融入现代生活,涅槃新生。

责任编辑
标签人物特写    
0

四改织机,让土家织锦“数字化”——记“荆楚工匠”田若兰

时间:2020-03-20 15:29:00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信息来源:恩施新闻网 作者: 黎袁媛  吴雪莲


               田若兰和她的立式织机。(记者 黎袁媛 实习生 吴雪莲 摄)
    从下岗女工到打火机销售代理,再到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的传承人……12年来,田若兰痴迷于西兰卡普,自主研发多款织机并获得国家专利。她让土家织锦这门传统技艺迈进“数字化”时代,她生产的西兰卡普系列产品更作为土家族的文化载体,走向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前,湖北省2019年第三届“荆楚工匠”名单公布,她成为其中之一。

    沉淀,传承古老技艺

    “这是最经典的图案四十八钩,这是土家人的吉祥鸟阳雀花,这是苗族的祖先蝴蝶妈妈……”轻轻抚过一幅幅西兰卡普,田若兰如数家珍。

    1974年,田若兰出生于宣恩县高罗乡下坝村。这是一个群山环抱、流水潺潺的土家族小村庄。

    走出嘎吱嘎吱的吊脚楼,走过晃晃悠悠的吊桥,田若兰考上了州粮食学校,毕业后又分配回宣恩县沙道沟镇粮管所,成为国家职工。

    2000年,田若兰在国企改革中失去了“铁饭碗”,好强的她立即奔赴浙江温州打工。7年后,有了一定积累的她选择回到家乡自己创业,将非常“小众”的西兰卡普作为创业项目。2007年5月,专业生产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传统精品的湖北恩施州土家山寨织锦工艺有限公司成立了。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间的家庭手工织锦,在土家族语中的意思为“土花铺盖”。色彩绚烂、纹饰立体的它是祖祖辈辈土家族女儿最重要的嫁妆,被视为智慧、技艺的结晶。1988年,土家织锦包《双阳雀》作为国礼,由李鹏总理赠送给访华的美国总统布什及夫人。2005年,它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厚重的西兰卡普被面早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市场到底有能多大?对于田若兰的选择,朋友们纷纷劝阻。

    可她有她的理由:“恩施即将通高速公路和铁路,旅游业马上会迎来井喷,西兰卡普产品一定卖得出去!”她四处拜师学艺,访遍了武陵山区的西兰卡普老师傅。

    越学,她越感受到这门技艺的传承紧迫性:农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会织西兰卡普的人越来越老、越来越少。西兰卡普原有的400多种图案,流传至今的只剩下了100多种。

    由于土家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这些纹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字的作用,四十八勾、卍字符、人马纹、蛇纹……都是土家族高度浓缩的文化密码,代表着土家族人对于天地、爱情、万物、生命等等的独到见解。有专家评价:毫不夸张地说,西兰卡普就是土家族无言的民族史诗。

    田若兰深深感受到,如果一味走老路,这门古老的手艺终将消失:“如果流传了几千年的西兰卡普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传,那该多么遗憾!”

    钻研,改造传统织机


    让传承活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让西兰卡普重新进入现代生活。

    首先,是“人”的问题。如果按老传统,坐在斜织机上带徒弟,一个一个教,传艺速度太慢。2007年10月,田若兰在宣恩县城开办了第一个土家织锦培训班,开始了大规模培训之路。她承诺,学会了能在公司就业,如果不愿意进公司,也可回收产品。
经过培训,第一批30名员工学会了技术,但坚持做下来的织锦工竟然只有1个!工人们都嫌西兰卡普学起来难,做起来累,收入也不高。

    学西兰卡普难,难在整个织造动作的繁复。它采取通经断纬的方式,在古老的斜织机上反面挑织而成。织女腰捆绑带,手拿梭子和竹筒,需要全身一起流畅联动才能将三层经线分层,既苦又累,效率又低。一个纹样稍微复杂点的西兰卡普,一天最多只能织几厘米长。如果一个地方织错,就要全部拆掉重来。

    解决“技术难”的问题才能解决“人”的问题。她想,如果能在保持西兰卡普“通经断纬,反面挑花”核心工艺不变的前提下改进织机,会不会让织锦更轻松一些呢?

    为了将织机改进得更加合理,她反复研究它的工艺原理和结构原理;为了获得更坚固的织机木料,她提笔给时任州委书记写信请求支援……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多次试验后,田若兰研发的新型立式织锦机成功了,并于2013年4月17日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这款立式织锦机,只需要轻踩踏板就能实现经线分层,学起来简单,织锦工的劳动强度大幅减轻。

    在和宣恩县残联合作培训残疾人的过程中,她进一步改造了织机,生产出折叠式织机。这种织机不仅搬卸方便,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不用脚踏便能进行经线分层,大大方便了下肢残疾人的操作。

    可这种织机只能将经线分为两层,能织出的西兰卡普图案、颜色单调。她又一头扎进织机的改造中。终于,能分三层经线的便携式折叠织机诞生了。这一下,宣恩县残联订了一百多台织机,让许多残疾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与传统机器相比,我设计的新机器操作起来更简单,一般人只需学习10分钟就会了,不过让我更加骄傲的是这台机器成为多个高校的示教器械。”田若兰笑着说。立式机很快批量走进了州内的大专院校和宜昌市长阳中等职校,传统的土家族织锦工艺因此在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播。

    创新,非遗融入生活

    西兰卡普难以走入现今寻常百姓家的一大原因在于手工织品成本高、价格贵,一幅小挂毯动辄数千的价格让一般人望而却步。数字化智能织锦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10月23日,走进恩施州土家山寨织锦工艺公司,一道道美丽的西兰卡普从空中垂下。记录着田若兰创业历程的斜式织机、直立式织机、便携式织机排列有序。角落里,一台高达五米的织机正在忙碌,为海南客户赶制一条长七米宽两米的挂毯。

    这台数字化智能织锦机,只需输入程序,就能自动生产西兰卡普。它是一项国家科技项目——《土家织锦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成果,由田若兰的公司和湖北民院及华中师范大学共同研发,是目前我国土家族织锦行业唯一的生产性国家级科研项目,是对传统西兰卡普织锦工艺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从坐织机到写程序,怎么办到的?田若兰说:“我是硬着头皮抱着《经纬纺织原理》睡了半年‘啃’出来的。”接到这个项目,她把书交给了公司的设计师,没想到一周后,设计师把书还了回来:天书,看不懂。只有亲自上阵的田若兰一句一句地查资料、找专家请教。当1月16日,织机终于通过科技部的专家验收时,她的头发已白了一片。

    田若兰自豪地说:“数字化智能织锦机生产效率比之前的老式织锦机效率提升接近百倍。换作以前,这条挂毯要织一两个月,而机器织锦的纹理跟原来一模一样,只需要一周就能完成。”随着价格降低,星级酒店、民宿、特色餐厅……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西兰卡普进行装饰。

    可她并不知足:“除开挂毯、床品、包等产品,我还在对机器进行改造,让织锦更薄、色彩更丰富,能运用到服装上。”

    “土家织锦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整个图案极富生活情趣。公司现在将主打产品定位在室内软装饰,让这一传统的文化产品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居家装饰中的‘神来一笔’。”田若兰说。

    她希望,西兰卡普最终会成为一种装饰风格,走出山门,走向世界;这项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终会重新融入现代生活,涅槃新生。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