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土家女儿会

时间:2020-03-20 15:29:00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信息来源:恩施市文体局网站

     在恩施市的石灰窑、大山顶,至今还奇特的保存着一个古老迷人的赶场相亲习俗,当地人叫做“赶女儿会”、“赶女儿场”, 也有人把它调侃叫作“邀妹会”、“野老公会”。这就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三、七月初九、七月十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恩施土家女儿会”。

  女儿会的来由

  相传300多年前,在恩施市东、西两个海拔1800米的高寒山区——石灰窑和大山顶的崇山峻岭中,勤劳智慧的恩施土家人,艰辛的开荒打猎创建家园,休养生息,繁衍后代,过着悠闲浪漫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后来,清政府“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实行流官制(府、县制),清政府在施南府土司地区推行中原正统的封建礼法,据乾隆版《鹤峰州志?禁肃内外》记载:要求妇女必须“以礼约其身”,给女性套上了“三从四德”的沉重的枷锁。清政府“为严肃内外以端风化事”、“女子十岁以上不许擅出中门”,“闺阃之教宜先也”。“凡一切不轻之言,对女无轻出诸口,女子说不应之话,即戒惩之”。“妇女有背夫逃归者”,事发后“将妇女律仗一百,听夫去留”。土司地区全面推行封建婚姻制度,以前女性享有崇高地位和较高自主权的土家婚姻习俗被彻底废除,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失去了自主,土家儿女失去了恋爱自由。青春男女不能再自然交往,婚姻由父母之言,媒说之命,或指腹为婚来决定。

  智慧勇敢的土家儿女为了获得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以巧妙的方式力争婚姻自主,促成了每年奇特民俗赶场相亲。每年的女儿会,湖北恩(施)、宣(恩)、鹤(峰)、建(始)四县边界地区,以及湖南湘西、重庆,湖北宜昌、武汉、江汉平原等地的人们,都源源不断的到石灰窑、大山顶集市赶场以日用百货换取“窑归”、“板党”等土特产,更重要的是在赶场活动中能寻觅到心中的爱恋。这天,当地男女老少穿戴打扮一新,穿着独特的“三滴水”(里长外短)红红绿绿的节日艳丽服装,结伴同行相邀赶场云集于市。姑娘借故销售土特产,针线绣品或购物,来暗中选择自己的如意郎君,相亲、会友。以讨价还价来审视、考察对方的聪明才智,有意者,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于是偏僻的大山里诞生了神奇的女儿会。

  这是智慧聪明的土家人与封建婚姻制度进行的一次最大地反抗,土家族女儿获得了由女神——女奴——女人的社会地位,土家人获得了幸福婚姻家庭。这是土家人的骄傲!从此,茫茫的大山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民俗文化,更坚定了土家人赶场相亲的立场。使两地成为茂林修竹,桃林遍地,风光旖旎,自给自足的一方乐土。现在两地更是远离闹市,风光迤俪,愉悦心情,净化烦恼的市外桃园。

  女儿会是土家人的生命节

  在300多年前,石灰窑、大山顶山大人稀,与世隔绝,出入遭遇豺狼虎豹,生活要战胜大自然,赶跑野兽,就只有发展人丁,于是有了传说土家人兄妹成婚的故事。但是近亲结婚严重阻扰困惑着山民的发展壮大,土家人对生殖健康,对生命的健康成长,充满了深切地渴望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一直在死亡与再生的里程中抗挣。

  在漫长的生活中,土家人认识到通过赶场相亲结成的因缘,家庭相对和睦幸福,特别是感到离开姑妈女伸手取,舅家女隔河叫的婚姻形式后,养育的后代相对减少了痴、呆、傻、疾病的发生,提高了生命的质量。每年的女儿会,给已婚男女赶场到寺庙求神许愿,为婚后无子的家庭提供了延续“香火”的机缘,部分解决了无后的重大问题。于是,赶场相亲到女儿会上找对象成为土家青年男女的重要选择。土家人把每年的女儿会看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把赶女儿会看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交活动。

  女儿会的主体是女儿,内容是婚恋,形式是土家姑娘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选择决定自己的婚恋对象,核心是提高了人口质量,目的是为了本民族的人丁兴旺,价值是生命的节日。在封建桎梏下,只有在女儿会期间,出阁的闺女才能回娘家过端午、过月半,未婚男女才能见面。

  因此,土家姑娘在女儿会上有着独特至尊的地位。这天土家女人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什么。

  女儿会是土家人的感恩节

  土家女儿会对避免近亲繁殖,提高生育质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对促进民族的繁荣发展,对恩施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土家族是一个重情重意,淳朴厚道,聪慧睿智的民族。土家人在人类生存繁衍中,土家女性无可选择的承担了家庭中的主要责任和自我牺牲精神。女儿会在奠定土家女性崇高地位时,同时就给土家女性赋予了土家人在发展壮大中,需要承担的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女儿会后孕育、生育、养育,教育子女等一系列重任就落在了女人身上。善良、贤惠、勤劳、智慧的土家女人从不退缩,从不回避退却,她们用坚韧、坚强的性格,用大山一样的脊梁,用柔弱的身躯承担起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土家族发展壮大了,土家人民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而斯文秀气的姑娘由此变成了一座大山。土家人尊重女儿会就是珍惜土家女性!因此,民间约定俗成的土家女儿会,一直延续至今。那是土家人在纪念赞颂自己的伟大母亲!现在的女儿会不仅是情人节,更是土家族的感恩节!虽然近些年交通通讯发达,外出务工者逐年曾多,但每年的女儿会,女儿会故乡的乡场比平时的赶场日仍然热闹很多。

  歌是妹的媒婆婆

  女儿会上,你会随处听到“板栗开花一条线,去年想姐到今年。去年想她容颜好,今年想得难种田,只怕前世少因缘。”

  “板栗开花吊吊稀,不想别人就想你,想你白天同路走,想你夜晚同络帐,络帐里头好成双。”

  “今儿黑来今儿黑,今日黑哒我家歇,没有饭吃煮白菜,没有菜吃杀种鸡,情哥不吃哪个吃?”

  “这山望见那山高,望见妹妹砍柴烧。没有柴烧我来砍,没有水喝我来挑,莫把妹妹累成痨。

  对门对户对条街,妹门对着郎门开。早晨对着郎洗脸,黑哒望着妹脱鞋,何不搬到一屋来?”友情男女情歌对答的声音。那是土家青年男女在赶场相亲特定而有限的时空中,抓住机会用山歌向心爱的人尽情表达自己的心声,歌是妹的媒婆婆是女儿会上的最大特色。歌声不仅吸引着本本族的青年男女,更感染着其他民族的少男少女。

  明末清初,江河湖滨水灾频发,沿河灾区难民纷纷逃往高处,在石灰窑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开荒种地,建家置业。

  外来户薛乡士,入乡随俗尊重当地民俗,每次出门贸易都要在月半节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主要是回来让自己的姑娘参与七月十二的土家女儿会。

  一次远游,在敬“亡人”前七月十一他又如期赶回了家。他把回家过月半和未出嫁的九个女儿唤到跟前吩咐:“明晨(七月十二)你姐妹可理头善装,上街赶场,游玩一日,平时不可。”其妻当即反对:“我们是懂规矩的体面人家,女儿家赶场到商埠游玩,与当地男男女女混为一团,有伤风化成何体统?”

  乡士开导说:“江湖一带女子,当老板,当掌柜,做店员,经商是把手,水上会划船,饭店会厨师,服装会缝纫,能歌善舞,杰女之多,令我钦佩。我要女儿们上街赶场,商埠游玩,增添友谊,见多识广,大有益也。再说女儿大了也要找个好儿郎呀!”妻无言。于是姐妹们五更起梳妆打扮一新,上街游玩,令街上行人个个惊奇羡艳。自此,每年七月十二,外来的本地的女儿们,都梳理打扮,相邀上街游玩交友,有意者眉目传情,用山歌互表爱意,以结良缘。不仅丰富了赶场相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女儿会的质量,融合了民族大团结。至此,女儿会一年比一年热闹,极大地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兴旺发展。

  现在,女儿会的情歌从大山深处唱进了都市,2000年,恩施州人民政府把女儿会定为全州四大民族节日之一;2007年,市人民政府把女儿会作为恩施的三张名片之一重点打造;2008年湖北省宣传工作会议把恩施土家女儿会确定为全省旅游文化节庆,极大地肯定了恩施土家女儿会民俗文化的珍贵价值;在2008年的女儿会上,刚刚评选揭晓的湖北最美丽的10位空姐参加了女儿会;喜紫燕翔黄道日,鸳鸯佳偶女儿会,来自恩施市各地的42对新人在观众的见证下,举行了隆重的集体婚礼喜结良缘;来自全国各地的3400多名青年男女参加了女儿会“赶场相亲”,其中有316人找到了自己的恋爱的对象。2009年,《恩施土家女儿会》被湖北省列入民俗类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明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成功的节庆活动是展示一个地区文明风尚的窗口,是提升一个地区对外形象的平台。

责任编辑
标签人物名录    
0

土家女儿会

时间:2020-03-20 15:29:00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信息来源:恩施市文体局网站

     在恩施市的石灰窑、大山顶,至今还奇特的保存着一个古老迷人的赶场相亲习俗,当地人叫做“赶女儿会”、“赶女儿场”, 也有人把它调侃叫作“邀妹会”、“野老公会”。这就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三、七月初九、七月十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恩施土家女儿会”。

  女儿会的来由

  相传300多年前,在恩施市东、西两个海拔1800米的高寒山区——石灰窑和大山顶的崇山峻岭中,勤劳智慧的恩施土家人,艰辛的开荒打猎创建家园,休养生息,繁衍后代,过着悠闲浪漫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后来,清政府“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实行流官制(府、县制),清政府在施南府土司地区推行中原正统的封建礼法,据乾隆版《鹤峰州志?禁肃内外》记载:要求妇女必须“以礼约其身”,给女性套上了“三从四德”的沉重的枷锁。清政府“为严肃内外以端风化事”、“女子十岁以上不许擅出中门”,“闺阃之教宜先也”。“凡一切不轻之言,对女无轻出诸口,女子说不应之话,即戒惩之”。“妇女有背夫逃归者”,事发后“将妇女律仗一百,听夫去留”。土司地区全面推行封建婚姻制度,以前女性享有崇高地位和较高自主权的土家婚姻习俗被彻底废除,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失去了自主,土家儿女失去了恋爱自由。青春男女不能再自然交往,婚姻由父母之言,媒说之命,或指腹为婚来决定。

  智慧勇敢的土家儿女为了获得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以巧妙的方式力争婚姻自主,促成了每年奇特民俗赶场相亲。每年的女儿会,湖北恩(施)、宣(恩)、鹤(峰)、建(始)四县边界地区,以及湖南湘西、重庆,湖北宜昌、武汉、江汉平原等地的人们,都源源不断的到石灰窑、大山顶集市赶场以日用百货换取“窑归”、“板党”等土特产,更重要的是在赶场活动中能寻觅到心中的爱恋。这天,当地男女老少穿戴打扮一新,穿着独特的“三滴水”(里长外短)红红绿绿的节日艳丽服装,结伴同行相邀赶场云集于市。姑娘借故销售土特产,针线绣品或购物,来暗中选择自己的如意郎君,相亲、会友。以讨价还价来审视、考察对方的聪明才智,有意者,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于是偏僻的大山里诞生了神奇的女儿会。

  这是智慧聪明的土家人与封建婚姻制度进行的一次最大地反抗,土家族女儿获得了由女神——女奴——女人的社会地位,土家人获得了幸福婚姻家庭。这是土家人的骄傲!从此,茫茫的大山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民俗文化,更坚定了土家人赶场相亲的立场。使两地成为茂林修竹,桃林遍地,风光旖旎,自给自足的一方乐土。现在两地更是远离闹市,风光迤俪,愉悦心情,净化烦恼的市外桃园。

  女儿会是土家人的生命节

  在300多年前,石灰窑、大山顶山大人稀,与世隔绝,出入遭遇豺狼虎豹,生活要战胜大自然,赶跑野兽,就只有发展人丁,于是有了传说土家人兄妹成婚的故事。但是近亲结婚严重阻扰困惑着山民的发展壮大,土家人对生殖健康,对生命的健康成长,充满了深切地渴望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一直在死亡与再生的里程中抗挣。

  在漫长的生活中,土家人认识到通过赶场相亲结成的因缘,家庭相对和睦幸福,特别是感到离开姑妈女伸手取,舅家女隔河叫的婚姻形式后,养育的后代相对减少了痴、呆、傻、疾病的发生,提高了生命的质量。每年的女儿会,给已婚男女赶场到寺庙求神许愿,为婚后无子的家庭提供了延续“香火”的机缘,部分解决了无后的重大问题。于是,赶场相亲到女儿会上找对象成为土家青年男女的重要选择。土家人把每年的女儿会看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把赶女儿会看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交活动。

  女儿会的主体是女儿,内容是婚恋,形式是土家姑娘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选择决定自己的婚恋对象,核心是提高了人口质量,目的是为了本民族的人丁兴旺,价值是生命的节日。在封建桎梏下,只有在女儿会期间,出阁的闺女才能回娘家过端午、过月半,未婚男女才能见面。

  因此,土家姑娘在女儿会上有着独特至尊的地位。这天土家女人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什么。

  女儿会是土家人的感恩节

  土家女儿会对避免近亲繁殖,提高生育质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对促进民族的繁荣发展,对恩施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土家族是一个重情重意,淳朴厚道,聪慧睿智的民族。土家人在人类生存繁衍中,土家女性无可选择的承担了家庭中的主要责任和自我牺牲精神。女儿会在奠定土家女性崇高地位时,同时就给土家女性赋予了土家人在发展壮大中,需要承担的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女儿会后孕育、生育、养育,教育子女等一系列重任就落在了女人身上。善良、贤惠、勤劳、智慧的土家女人从不退缩,从不回避退却,她们用坚韧、坚强的性格,用大山一样的脊梁,用柔弱的身躯承担起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土家族发展壮大了,土家人民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而斯文秀气的姑娘由此变成了一座大山。土家人尊重女儿会就是珍惜土家女性!因此,民间约定俗成的土家女儿会,一直延续至今。那是土家人在纪念赞颂自己的伟大母亲!现在的女儿会不仅是情人节,更是土家族的感恩节!虽然近些年交通通讯发达,外出务工者逐年曾多,但每年的女儿会,女儿会故乡的乡场比平时的赶场日仍然热闹很多。

  歌是妹的媒婆婆

  女儿会上,你会随处听到“板栗开花一条线,去年想姐到今年。去年想她容颜好,今年想得难种田,只怕前世少因缘。”

  “板栗开花吊吊稀,不想别人就想你,想你白天同路走,想你夜晚同络帐,络帐里头好成双。”

  “今儿黑来今儿黑,今日黑哒我家歇,没有饭吃煮白菜,没有菜吃杀种鸡,情哥不吃哪个吃?”

  “这山望见那山高,望见妹妹砍柴烧。没有柴烧我来砍,没有水喝我来挑,莫把妹妹累成痨。

  对门对户对条街,妹门对着郎门开。早晨对着郎洗脸,黑哒望着妹脱鞋,何不搬到一屋来?”友情男女情歌对答的声音。那是土家青年男女在赶场相亲特定而有限的时空中,抓住机会用山歌向心爱的人尽情表达自己的心声,歌是妹的媒婆婆是女儿会上的最大特色。歌声不仅吸引着本本族的青年男女,更感染着其他民族的少男少女。

  明末清初,江河湖滨水灾频发,沿河灾区难民纷纷逃往高处,在石灰窑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开荒种地,建家置业。

  外来户薛乡士,入乡随俗尊重当地民俗,每次出门贸易都要在月半节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主要是回来让自己的姑娘参与七月十二的土家女儿会。

  一次远游,在敬“亡人”前七月十一他又如期赶回了家。他把回家过月半和未出嫁的九个女儿唤到跟前吩咐:“明晨(七月十二)你姐妹可理头善装,上街赶场,游玩一日,平时不可。”其妻当即反对:“我们是懂规矩的体面人家,女儿家赶场到商埠游玩,与当地男男女女混为一团,有伤风化成何体统?”

  乡士开导说:“江湖一带女子,当老板,当掌柜,做店员,经商是把手,水上会划船,饭店会厨师,服装会缝纫,能歌善舞,杰女之多,令我钦佩。我要女儿们上街赶场,商埠游玩,增添友谊,见多识广,大有益也。再说女儿大了也要找个好儿郎呀!”妻无言。于是姐妹们五更起梳妆打扮一新,上街游玩,令街上行人个个惊奇羡艳。自此,每年七月十二,外来的本地的女儿们,都梳理打扮,相邀上街游玩交友,有意者眉目传情,用山歌互表爱意,以结良缘。不仅丰富了赶场相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女儿会的质量,融合了民族大团结。至此,女儿会一年比一年热闹,极大地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兴旺发展。

  现在,女儿会的情歌从大山深处唱进了都市,2000年,恩施州人民政府把女儿会定为全州四大民族节日之一;2007年,市人民政府把女儿会作为恩施的三张名片之一重点打造;2008年湖北省宣传工作会议把恩施土家女儿会确定为全省旅游文化节庆,极大地肯定了恩施土家女儿会民俗文化的珍贵价值;在2008年的女儿会上,刚刚评选揭晓的湖北最美丽的10位空姐参加了女儿会;喜紫燕翔黄道日,鸳鸯佳偶女儿会,来自恩施市各地的42对新人在观众的见证下,举行了隆重的集体婚礼喜结良缘;来自全国各地的3400多名青年男女参加了女儿会“赶场相亲”,其中有316人找到了自己的恋爱的对象。2009年,《恩施土家女儿会》被湖北省列入民俗类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明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成功的节庆活动是展示一个地区文明风尚的窗口,是提升一个地区对外形象的平台。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