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守护”与“启示”——评陈廷亮博士《守护民族精神家园》

时间:2020-03-20 15:29:00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胡炳章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非遗保护浪潮的翻卷,国内非遗保护工作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而高度的重视。2004年,国家在云南召开了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并将湘西定为全国第二批综合试点之一。这一喜讯传来,仿佛整个湘西大地都沐浴在民族文化的春光里。人们欢欣鼓舞,用各种热情洋溢的形式表达着内心的愉悦。为了搞好试点工作,湘西州政府及文化局及时地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湘西综合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湘西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于当年就在全州范围内展开了非遗大普查行动。到2008年5月止,基本完成了对全州8县(市)164个乡镇,1969个村的非遗现状普查,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然而,非遗普查工作毕竟只是整个非遗保护工程的起步阶段,要真正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更多更难的工作需要我们着手进行,还有更多更高的山峰等着我们去顽强攀登。说实话,湘西成为全国非遗保护试点的唯一的自治州,既是一种无上的光荣,也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这个时候,人们盼望的是一种切实的研究。因为,新的工作经验,需要不断地总结、积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富有良知的人们真切地揭示;前进的道路,更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指明。正是在这种热切的盼望中,一篇专门研究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篇博士论文终于完成(那还是2009年5月的初夏),它就是今天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的陈廷亮博士的学术专著《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前身。

博士论文的完稿,对于湘西自治州的非遗保护工作而言,不啻于是一场及时雨。它具体针对湘西自治州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成绩、经验、不足、教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深入研究,对湘西自治州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高屋建瓴地对湘西州今后的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积极性建议,从而深受湘西州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工作人员的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后的几年时光中,陈廷亮教授依然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并不断地在湘西州进行田野调查,不断地吸取新的相关材料,不断进行自己新的探索。直到2013年底,他在自己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不断地精心修订,终于完成了《守护民族精神家园》这一心血之作。

在我个人看来,陈博士的这部学术专著的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两大板块,一是守护,一是启示。先说其“守护”。陈博士之所以对湘西深怀真情,是因为湘西正是他生长于斯的土地,土家语是他祖辈给他留下的母语。这块土地上,他的祖祖辈辈生活过,也叹息过;忧伤过,也快乐过。正是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故乡情结,催逼着他如数家珍般地梳理着湘西的非遗项目,分类、整理、分析、总结……就像一位年轻的骑兵战士爱护自己的战马,就像一位艄公守护自己的渡船一样。在陈博士的深情“守护”中,湘西浩如烟海的众多非遗项目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逐渐地在人们心目中清晰起来,明了起来,正可谓“文化在不断流逝,命令他守护”。有了陈博士的这种深情的“守护”,湘西州人民政府和有关工作人员也才真正地了解到自己家中到底有些什么宝贝,这些宝贝该怎样去爱惜,去开发,去利用……

再说“启示”。一部学术著作,之所以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关键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领域中有自己独到的发现,能推动本学科理论向前发展;一是能够合理地运用专门的学术理论武器,解决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指明一种前进的方向。我想,陈博士的这本专著的“启示”应该属于后一类。

譬如说,他第一次将湘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口头文化遗产、表演艺术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饮食文化遗产、医药文化遗产、传统体育竞技与民间绝技文化遗产等七大种类,这种崭新的分类方法,足以帮助湘西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自己手头所掌握的非遗项目进行清晰的分类整理,使得那种有如乱麻般的非遗项目一下子清楚起来。这对于湘西州的非遗保护工作而言,确实具有切实的实效。但这还不是其主要功绩,更为突出的是作者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敢于对湘西非遗保护工作中显在或一些隐在的问题一言中的,发人深思。这种坦然、真诚的学术研究态度,确实是值得学界认真反思。

人们普遍认为,湘西州的非遗保护工作处于前沿状态,是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的。但在本书中,陈博士却指出湘西州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尚存在有很多不足。譬如说湘西州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有“重申轻保”的倾向。人们在申报非遗项目上是十分积极的,但是在具体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中,做得还远远不够。“因此,一边是政府积极地申报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边是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仍然在不断的濒危和面临消失的危险,有的正在逐渐由‘遗产’变成‘绝产’”。又譬如说,湘西州的非遗保护工作中,也存在着“保护性破坏”现象。作者在书中列举了湘西州凤凰县、吉首市、永顺县等地,过度开发利用非遗,以发展当地的文化旅游事业,结果却事与愿违的事实,给依然执迷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作者认为,一些非遗项目在导演们改造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空壳,“已经看不出原生的元素了。”作者甚至还直言相告:“这种在服务于旅游开发的目的下,原生态的歌舞按照当代肤浅时尚的审美趣味加以改造;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大量机械复制;古老村落成了喧嚣的闹市。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被保护项目的繁荣,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根本性伤害。”同时,作者还进一步看到湘西州一些民间传承人的不断老化,年轻一代因为经济原因而纷纷外出,从而使得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专著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建议。譬如说五项湘西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本真性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民间事民间办的原则和濒危遗产优先与精品保护原则等。作者还从国外非遗保护工作中,积极借鉴一些合理的建议和经验,并立足于湘西非遗保护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有关湘西非遗项目开发利用的基本模式的构想等等。尽管这些建议和构想的实际效果还有待于日后的工作实践来证实,但作者深情的“守护”与真诚的思考,确实令每一位湘西州有关方面的人员深深的佩服和感动。正因为如此,陈博士的这篇博士学位论文也得到了答辩评委的较高评价(参见该书“序”)。

今天,作为陈博士的同行,在读完他的《守护民族精神家园》这部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专著后,确实感到有很多话要说。也许正是因为有许多的话,所以,在真正说出来的时候,常常因为言意之间的永恒壕沟而反倒显得有些模糊与朦胧。当然,我并不埋怨自己语言表达水平的低下。因为,在我个人看来,只要能够将自己内心的一点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考表达出来,也就够了。学无止境,“说”亦无止境吧。

链接:

     陈廷亮,男,土家族,1964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龙山县一个叫光山比条的以土家语为母语的偏僻的土家山寨,精通土家族语言。1981年9月考入中南民族学院(即今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次年升入该校历史系本科学习。1986年6月分配至吉首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6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中国民族史”专业博士研究生,2009年6月获法学(民族学)博士学位。2008年调入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任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历史学、民族学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出版(含合著)有《守护民族精神家园——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土家族婚俗与婚礼歌》、《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湖南少数民族史》、《湘西文化大辞典》、《湘西文化揭秘》、《中国土家族》、《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等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土家族历史与文化艺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人类学等。现为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湖北省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南省民族学会常务理事。
 
责任编辑
标签人物特写    
0

“守护”与“启示”——评陈廷亮博士《守护民族精神家园》

时间:2020-03-20 15:29:00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胡炳章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非遗保护浪潮的翻卷,国内非遗保护工作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而高度的重视。2004年,国家在云南召开了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并将湘西定为全国第二批综合试点之一。这一喜讯传来,仿佛整个湘西大地都沐浴在民族文化的春光里。人们欢欣鼓舞,用各种热情洋溢的形式表达着内心的愉悦。为了搞好试点工作,湘西州政府及文化局及时地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湘西综合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湘西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于当年就在全州范围内展开了非遗大普查行动。到2008年5月止,基本完成了对全州8县(市)164个乡镇,1969个村的非遗现状普查,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然而,非遗普查工作毕竟只是整个非遗保护工程的起步阶段,要真正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更多更难的工作需要我们着手进行,还有更多更高的山峰等着我们去顽强攀登。说实话,湘西成为全国非遗保护试点的唯一的自治州,既是一种无上的光荣,也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这个时候,人们盼望的是一种切实的研究。因为,新的工作经验,需要不断地总结、积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富有良知的人们真切地揭示;前进的道路,更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指明。正是在这种热切的盼望中,一篇专门研究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篇博士论文终于完成(那还是2009年5月的初夏),它就是今天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的陈廷亮博士的学术专著《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前身。

博士论文的完稿,对于湘西自治州的非遗保护工作而言,不啻于是一场及时雨。它具体针对湘西自治州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成绩、经验、不足、教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深入研究,对湘西自治州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高屋建瓴地对湘西州今后的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积极性建议,从而深受湘西州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工作人员的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后的几年时光中,陈廷亮教授依然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并不断地在湘西州进行田野调查,不断地吸取新的相关材料,不断进行自己新的探索。直到2013年底,他在自己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不断地精心修订,终于完成了《守护民族精神家园》这一心血之作。

在我个人看来,陈博士的这部学术专著的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两大板块,一是守护,一是启示。先说其“守护”。陈博士之所以对湘西深怀真情,是因为湘西正是他生长于斯的土地,土家语是他祖辈给他留下的母语。这块土地上,他的祖祖辈辈生活过,也叹息过;忧伤过,也快乐过。正是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故乡情结,催逼着他如数家珍般地梳理着湘西的非遗项目,分类、整理、分析、总结……就像一位年轻的骑兵战士爱护自己的战马,就像一位艄公守护自己的渡船一样。在陈博士的深情“守护”中,湘西浩如烟海的众多非遗项目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逐渐地在人们心目中清晰起来,明了起来,正可谓“文化在不断流逝,命令他守护”。有了陈博士的这种深情的“守护”,湘西州人民政府和有关工作人员也才真正地了解到自己家中到底有些什么宝贝,这些宝贝该怎样去爱惜,去开发,去利用……

再说“启示”。一部学术著作,之所以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关键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领域中有自己独到的发现,能推动本学科理论向前发展;一是能够合理地运用专门的学术理论武器,解决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指明一种前进的方向。我想,陈博士的这本专著的“启示”应该属于后一类。

譬如说,他第一次将湘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口头文化遗产、表演艺术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饮食文化遗产、医药文化遗产、传统体育竞技与民间绝技文化遗产等七大种类,这种崭新的分类方法,足以帮助湘西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自己手头所掌握的非遗项目进行清晰的分类整理,使得那种有如乱麻般的非遗项目一下子清楚起来。这对于湘西州的非遗保护工作而言,确实具有切实的实效。但这还不是其主要功绩,更为突出的是作者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敢于对湘西非遗保护工作中显在或一些隐在的问题一言中的,发人深思。这种坦然、真诚的学术研究态度,确实是值得学界认真反思。

人们普遍认为,湘西州的非遗保护工作处于前沿状态,是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的。但在本书中,陈博士却指出湘西州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尚存在有很多不足。譬如说湘西州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有“重申轻保”的倾向。人们在申报非遗项目上是十分积极的,但是在具体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中,做得还远远不够。“因此,一边是政府积极地申报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边是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仍然在不断的濒危和面临消失的危险,有的正在逐渐由‘遗产’变成‘绝产’”。又譬如说,湘西州的非遗保护工作中,也存在着“保护性破坏”现象。作者在书中列举了湘西州凤凰县、吉首市、永顺县等地,过度开发利用非遗,以发展当地的文化旅游事业,结果却事与愿违的事实,给依然执迷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作者认为,一些非遗项目在导演们改造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空壳,“已经看不出原生的元素了。”作者甚至还直言相告:“这种在服务于旅游开发的目的下,原生态的歌舞按照当代肤浅时尚的审美趣味加以改造;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大量机械复制;古老村落成了喧嚣的闹市。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被保护项目的繁荣,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根本性伤害。”同时,作者还进一步看到湘西州一些民间传承人的不断老化,年轻一代因为经济原因而纷纷外出,从而使得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专著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建议。譬如说五项湘西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本真性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民间事民间办的原则和濒危遗产优先与精品保护原则等。作者还从国外非遗保护工作中,积极借鉴一些合理的建议和经验,并立足于湘西非遗保护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有关湘西非遗项目开发利用的基本模式的构想等等。尽管这些建议和构想的实际效果还有待于日后的工作实践来证实,但作者深情的“守护”与真诚的思考,确实令每一位湘西州有关方面的人员深深的佩服和感动。正因为如此,陈博士的这篇博士学位论文也得到了答辩评委的较高评价(参见该书“序”)。

今天,作为陈博士的同行,在读完他的《守护民族精神家园》这部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专著后,确实感到有很多话要说。也许正是因为有许多的话,所以,在真正说出来的时候,常常因为言意之间的永恒壕沟而反倒显得有些模糊与朦胧。当然,我并不埋怨自己语言表达水平的低下。因为,在我个人看来,只要能够将自己内心的一点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考表达出来,也就够了。学无止境,“说”亦无止境吧。

链接:

     陈廷亮,男,土家族,1964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龙山县一个叫光山比条的以土家语为母语的偏僻的土家山寨,精通土家族语言。1981年9月考入中南民族学院(即今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次年升入该校历史系本科学习。1986年6月分配至吉首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6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中国民族史”专业博士研究生,2009年6月获法学(民族学)博士学位。2008年调入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任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历史学、民族学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出版(含合著)有《守护民族精神家园——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土家族婚俗与婚礼歌》、《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湖南少数民族史》、《湘西文化大辞典》、《湘西文化揭秘》、《中国土家族》、《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等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土家族历史与文化艺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人类学等。现为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湖北省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南省民族学会常务理事。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