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民族联谊活动机制创新研究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罗奋飞 吕泽琴 刘植靖

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把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和跨省合作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重要文件。 

       同时,武陵山片区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笔者通过对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等地区的调研,认为新时期,特别是近十年要搞好武陵山片区的民族联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在机制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完善内容,演绎片区特色联谊   
   
       调查:(2012年7月12日—8月30日,笔者组织调研组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的相关地区深入实地调研)。    

       永顺县砂坝镇、桑植县利福塔镇、永定区青安坪乡毗邻,同属土家、苗、白、回、汉族聚居地,2002年以前,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了该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的状况,导致该地区由于民族风俗、地域资源、边贸利益等原因,群众经常发生摩擦及打架斗殴等现象。2002年,在三县(区)民族事务局综合调研后,决定发起由三乡镇轮流定期举行边界民族团结联谊会,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来加强和促进边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10年来,边界乡镇紧密合作,已成功举办四届民族团结联谊会,在边界民族团结联谊会的推动下,有力地促进了三县(区)边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加强了三县(区)人民的交流和团结,增进了三县(区)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边界乡镇矛盾纠纷及打架斗殴现象逐渐减少,逐步显现出民族团结和睦、地区协作共赢、经济快速发展良好局面,为大湘西甚至是湖南省树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主要成效:三县边界乡镇联谊会根据实际情况每两年至三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是第五届。十年来,三县区民族联谊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政治方面,边界“战事”由大化小,由小化无。永顺县砂坝镇、桑植县利福塔镇、永定区青安坪乡地域相交、交通相连,有的农户住房之间仅隔几十米远。过去,双方或三方之间时常出现各种纠纷,尤其是民间的土地、劳资、水利、山林、婚姻等纠纷,由于缺乏明确的责任明细及有效的协调机制,而互相推诿往往处理不及时,使得矛盾扩大化,甚至演变成群殴群斗,造成流血事件,群众对此意见大。“边界乡镇民族联谊会”建立之初的目的也仅在于此,自从有了“边界乡镇民族联谊会”这个“官方组织”,类似事件均妥善得到解决,以前的交界处管理空白区也得到了很好的规划管理。同时,联谊会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永顺桑植永定边界乡镇关于创建和谐平安边界的实施方案》,并年年签订《永顺·桑植·永定边界乡镇综治维稳工作协作协议书》,为三县边界乡镇处理边界矛盾纠纷时提供了政策依据,打开了三县边界地区平安和谐、协作发展、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据了解,自2002年三县开始举办联谊会至今,三方之间尚未发生一起大的刑事案件,综治维稳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第二,经济方面,领导重视层面不断提升,项目投入资金进一步加大。从2002年举办首届三县边界乡镇民族团结联谊会的县民族局领导和乡镇领导参加到第四届的统战部长、主管副县长等县领导出席,充分说明了县边界民族团结联谊会的定期交流意义重大而深远,边界的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永顺县在县民族局的努力下,多方协调组织资金,为民族团结联系点砂坝镇立项三大象征民族团结的标志性工程:总投资155万元长3500米的民族团结渠、总投资80万元长1000米的民族团结堤、总投资33万元面积320亩的民族团结林,均在2011年前完工;2011年在永顺县民族局的积极协调下,由永顺县发改局、县农开办等单位共同完成民族引水工程投资35万,民族联系桥投资20万,通组公路投资20万,700亩香桂树投资20万。真正实现了,桃子溪村“农田灌溉水进田、人畜饮水进农户、公路交通进村寨、山坡荒滩全绿化”,80%农户新建了小康房,今日永顺县砂坝镇桃子溪村已经成为周边三县集民族团结、富裕、和谐为一体小康示范村。同时,还引进桉树种植项目,建成象征永顺桑植两地土、苗、白等各族群众团结友谊的500亩桉树“民族团结林”示范工程。桉树是提炼香料、造纸、制造高档家俱的重要速生树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颇佳,计划五年内两地共开发5000余亩,并在永顺县建成香精香料提炼加工厂,此项目将成为两地少数民族群众新的收入增长点。

       第三,文化方面,参与范围逐渐扩大,民间艺术得到传承。截至目前,联谊会参与单位从传统的砂坝镇、利福塔镇、青安坪乡3个乡镇扩大到15个乡镇(砂坝镇、利福塔镇、青安坪乡、车坪乡、塔卧镇、桥头乡、罗水乡、教子娅镇、三家馆乡、澧源镇、温塘镇、罗塔坪乡、瑞塔铺镇、上洞街乡、廖家村镇);而这15个乡镇均有地方特色民间艺术,尤其是2008年被中宣部授予“文化艺术之乡”之称的永顺县砂坝镇,据初步统计,有花灯戏、傩堂戏、纸扎、打溜子、唢呐、狮子灯、蚌壳灯、上刀梯、九子鞭、花鼓、围鼓、汉戏、阳戏等十几种民间艺术,种类颇多,且都有继承人,并已申报为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艺术之所以能得到传承,乡镇边界联谊会的出现绝对功不可没,正是因为有了联谊会这样一个平台,民间艺术才能展示给大家,才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来继承。  

       从2002年以来,湘西自治州的永顺县、张家界市的永定区和桑植县分别举办了四届“民族局主导,乡镇共参与”的民族联谊活动。虽然每届相对以前在参与人员、地域、影响都有所扩大,但还是没有跳出“文化联谊”的圈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包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礼仪习惯以及各种物质载体和符号系统。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历史的精神写照,是民族生命中的智慧之花,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力源泉。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切实抓紧抓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提高武陵山片区文化竞争力,推动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笔者组织调研组对永定区、桑植县和永顺县的民族局和相关乡镇进行了实地深入调研,通过与当地干部群众和联谊会参与人员的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得出要搞好当前民族联谊活动来促进民族团结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应该在民族联谊活动内容完善方面进行创新。  

       一是政治联谊  

       调查:

       1、近年来,张家界市各级党委及组织部、民委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组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抓住“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培养选拔、管理监督”四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安排使用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全市共有少数民族干部5520人,占全市干部人数6778人的81%。已选拔少数民族地厅级干部16人,少数民族县处级干部398人,少数民族乡科级干部3545人。张家界市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做法是:一是各级党委加强对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领导。市委常委会议决定:把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牵头抓,统战、民族、人事等部门配合的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机制。二是选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根据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精神,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区(县)长。市、区(县)人大常委会选配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民族乡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三是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各级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重视理论政策学习,选派数百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中央社院、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和省委党校、省社院、省民族干部学校培训。突出实践锻炼,安排千余名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到乡镇基层历炼,选派百余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到国务院有关部委、省政府有关厅局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四是加大中青年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力度。大胆选拔中青年少数民族优秀干部进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破格提拔特别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干部。鼓励中青年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职位公开选拔考试。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一是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机制。湘西州把培养选拔民族干部作为全州干部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规划,出台《湘西自治州2001—2005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意见》、《湘西自治州人才开发十一·五规划》、《湘西自治州2007—2011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对全州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在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市)委也制定了规划和目标,为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梯队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抓好新进少数民族干部选拔,着力搞好少数民族干部来源渠道建设,对少数民族对象适当放宽选调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少数民族干部。近5年来,全州招录选调生中少数民族占70以上%。抓好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历次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都对少数民族后备干部比例作明确要求,目前,少数民族后备干部达518人,占总人数620人的84%。三是抓好实践锻炼,增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采取上派、外派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拓宽少数民族干部视野,增强实干经验。2007至2011年,该州共选派279名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干部到国家部委、省直机关、省内其他地市、和沿海地区,其中派遣少数民族干部251人,占总人数的90%。四是创新机制体制,营造少数民族干部干事创业条件。利用换届和领导班子调整为契机,发现和推荐少数民族干部,2007年以来,有199名少数民族干部提拔到处级领导岗位。引入竞争机制,为优秀民族干部成长搭建平台。近年来,全州公开选拔处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70名,占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的79%,公开选拔科级少数民族干部935人,占公开选拔科级干部的90%。强化“留人机制”,对外地来州工作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在解决住房、子女上学、家属调动等问题上给予优先考虑,解决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后顾之忧,确保留得住人才。五是部门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各级统战、民族、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充分发挥和少数民族干部有广泛联系的优势,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采取有效办法,积极举荐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全州上下形成关心和爱护少数民族干部成长,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武陵山片区为少数民族聚集多的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管理少数民族地区是党的民族方针政策重要内容。武陵山片区跨省跨地区跨民族,建国六十多年来,先后从这个片区培养了不少民族干部。在新的发展机遇期,我们迫切需要一批懂地域和民族特点、有民族团结和发展胸怀、廉洁高效的少数民族干部来建设武陵,发展武陵,共同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但就如何培养这样的少数民族干部,各地区和各民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各地区相互学习,共享成果非常必要;因此,要积极在民族联谊活动中开展政治联谊,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民族地区的干部要学会交流,不仅仅是要学会与发达地区进行交流,更要学会在民族地区内部进行交流。这里的人同俗、话同源,少数民族干部成长与培养也存在很多共性和差异;要在民族联谊活动中通过政治联谊的方式,找差距、显优势、求互补,来共同促进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和繁荣发展。有了政治联谊,就为其他联谊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有了政治联谊,更为其他联谊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也才有了联谊的灵魂和活力。  

       二是经济联谊  

       调查:1,张家界市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总目标和"1333"发展思路,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谋求跨越发展,加快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

      一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是加快旅游业转型提质。着眼于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加快推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旅游品牌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变、旅游服务向人性化标准化信息化转变,把产品做精、产业做强、品牌做美、服务做优,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经济质量效益。第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紧紧围绕世界旅游精品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产业。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培育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旅游商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第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城市和旅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旅游农业、城市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城市近郊重点培育蔬菜、名特优新水果、养殖、花卉苗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高效农业,山区重点提升烟叶、茶叶、优质小杂粮、湘西黄牛等特色产业。第四是重点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中高端游客群体的商务会展、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等服务业,全面提升旅游要素质量。加快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围绕建设低碳、生态、宜居、宜游城市目标,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近期城市道路新建、改造任务,加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重点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产业集聚,更好发挥中心城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三、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建设创新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切实加强科普网络建设,宣传普及科技常识和科学理念。大力推进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现代适用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发展繁荣。重点培育旅游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切实规范旅游演艺业市场,按照差异化要求,进一步改造提升《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武陵魂·梯玛神歌》、《张家界·魅力湘西》等文化演艺节目,加快培育1至2台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精品"大戏"。围绕游客多层次文化娱乐需求,大力开发时尚文化娱乐项目。

       五、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教育、文化、卫生和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加快推进教育强市,推动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六、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坚守生态环境生命线。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切实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石漠化治理和小流域治理,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监控,保护青山绿水,增加森林碳汇。七、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励全民创业,支持创新创造,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  

       2,湘西州委在新时期经济工作拟定的目标是,要把握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两大任务,全面推进“五区”建设。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锰工业明年实现过百亿目标。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进凤凰旅游龙头和三个景点圈建设,走出一条整合发展路子,边建边管边提升,明年实现旅游产业过百亿目标。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发展演艺事业上有突破,实施好“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发展椪柑、猕猴桃水果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打造百亿特色农业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产业要有大的发展。要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抓大不放小”,在“抓大”上破题。大力推进工业园建设,立足于拓展,坚持因地制宜,一区多园发展,努力打造“百亿园区”。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六条高速为重点的大通道建设,加快旅游道路建设,加快农网改造,加快水利建设。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州市共建共管州府,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抓好100个乡镇整脏治乱绿化行动。要大力推进扶贫攻坚,继续抓好四个集中连片地区扶贫攻坚不变,抓好100个移民村扶贫攻坚不变,抓好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不变,抓好500个农产品销售窗口建设工程不变。坚持扶贫联系点制度不变,坚持提拔的副处级干部必须有扶贫经历不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拓展“八百里绿色行动”,全面推进城镇和骨干公路沿线生态建设。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群众之间和与外界地区之间语言障碍不是很大,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奠定了较好的交流基础,我们应该共享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中不断涌现的机遇与成果。“狼人经济”固然不可缺少,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有“狼”的精神;但不能在武陵山片区形成处处都是“狼人经济”,进行着“不理性”地抢项目、抢资金,这就可能形成无章可循的“明争暗斗”局面,各地“乱出牌”、“乱选招”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利于统筹兼顾,不利于合作共赢;真正做到武陵山片区和谐、高效发展,应该是适度竞争、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我们就可以通过在民族联谊活动中开展一定的经济联谊来达成共识、形成理念、共谱辉煌。  

       武陵山片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跨越省多、覆盖县广。各地都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有的矿产资源丰富(湘西自治州的花垣等),有的旅游资源独特(张家界的世界自然遗产、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的猛洞河漂流和凤凰县古城等),有的文化底蕴深厚(湘西自治州老司城遗址土司文化和土家族文化、怀化通道的侗族文化等),经济发展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国家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一方面支持各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将积极推进区域协作,通过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形成合力,实现更好发展。这为武陵山片区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建立跨省协作机制,打破行政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跨省协作发展新格局,带来了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民族地区开展民族联谊活动是一个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平台,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阵地作用;所以说,在民族联谊活动中经济联谊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  

       三是社会联谊  

       民族联谊活动中社会联谊应该不局限于地区民族特色文化,应该是全社会广泛性地参与和融入,不是民族特色文化发展就能代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不能以点带面,应该全盘考虑,突出重点,这样民族联谊活动才更具活力。要把民族联谊活动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作用、共同提高;要使民族联谊活动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精神粮食,并给予百倍呵护和寄予厚望。  

       国家把武陵山片区作为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示范区”,这里文化自信的底气将会越来越足。武陵山片区山同脉、水同源、人同俗,区域文化特色最为鲜明,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最为显著。比如,有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之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全国名录的,湘西自治州有24个,怀化12个,两个市州加起来占全省三分之一多。  

       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十分关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这次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着力建设好27项特色民族文化品牌保护工程、16项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加大民族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扶持蜡染、制银、织锦、刺绣等12项民族工艺品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将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我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底气将越来越足。  

       武陵山片区应该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共同抢抓机遇,在民族联谊活动中开展社会联谊,突出重点、刚柔并济,办出有武陵山片区特色的、具有广泛意义的民族联谊活动,这将会更好地促进地区社会发展。  

       四是生态联谊  

       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我们在以往开展的民族联谊活动中几乎都是忽视了这个范畴。武陵山片区中很多地区都是山同脉、水同源,紧密开展生态联谊势在必行,绝不能因为本地区的发展而忽略了周边地区的生态问题。比如说,要搞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就不仅仅是在张家界地区开展保护的问题,而是在周围的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常德和湖北省的鹤峰县等地就得关联起来,大家一起联动,开展对一些植物、动物及他们的种类进行有针对性地保护活动,并长期给予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真正的、长久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要把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家区域性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这里生活的环境将变得越来越美。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中,国家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呵护中国生态“绿心”。比如,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推进公益生态林建设,推进石漠化治理,加强沅陵五强溪湿地、吉首峒河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建设,让山更绿;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着力保护沅水、澧水、资江源头水资源,让水更清;加大污染治理整顿力度,关闭排污不达标企业,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让天更蓝,等等。可以预见,这些措施将会使我们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生态宜居。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过程,也必将是我们对生态环境的一个考验过程,我们不能做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文章,我们不能因为武陵山片区眼前拥有绿水青山而忽视生态联谊;经济要发展,生态要更优,因而应该在民族联谊活动中增添生态联谊这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因为民族联谊活动形式灵活,内容覆盖也广泛,只要是对民族团结有利,对地区共同发展有利,都可以参与进来并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要借民族联谊活动这块阵地,就地区生态保护发现一批问题,拟好一批课题,提出一批解决方案,在武陵山片区形成共识、达成一致,搞好区域协调与发展。  

       二、优化地域,着力民族团结发展  

       调查:

       1、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并称为中国的双绝。张家界是以石英砂岩峰林称著全球的风景名胜区,但核心景区却缺少漂亮的水,而且游山就需要爬山,需要长时间地走路,这样就造成了来张家界旅游的人都累得要死,有一句形容导游员的话叫"张家界的腿,西安的嘴",客观形象地对这种现象作了一个说明。  

       2、吉首市充分利用地处湘、鄂、黔、渝4省市边区中心和纳入全国公路交通枢纽城市的机遇,以德夯风景区和乾州古城为核心,加大景区景点整合,开发建设“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努力打造面向四省市边区、辐射全国中西部地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湘西旅游集散中心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各地均有自己的地域优势,武陵山片区要发挥各自的地域优势,发展做到“山水结合”,哪些是互补性的,哪些是共振性的,都值得我们去利用民族联谊活动这个平台进行研究和探索。而我们目前的民族联谊活动还没有对跨地区的地域经济进行实质性地对接和共享,总以地缘关系为中心来开展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民族联谊活动,这样要使经济社会效果达到显著层次,根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及。  

       民族联谊活动的定期举办会给一定区域传递一段时间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信号,为民族地区和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也是一个时期,某一特定区域社会总体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然而,我们横向和纵向比较延伸面相对较窄,比较对象上也相对单一或较少。  

       武陵山片区民族联谊活动横向面不是很宽,只是一些小范围、局部的。在这一片区内,很多地区和县市在经济社会领域内相同点类似点较多,是形成合力共同发展,还是各显特色,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如何化解这些挑战中的矛盾和分歧,我们可以选择一定的机会,通过民族联谊活动来表达和诠释,需要这样一个平台,针对相互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也就是民族联谊活动搭台,经济社会唱戏。要在跨县跨地区跨国家民族联谊活动中大作文章,要敢于突破本地区联谊的传统障碍,选择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地域开展活动,也才能形成诸如秀山的交通永顺受益、邵阳的交易同仁共享的高效发展局面。各地根据本地区特点,动态优化民族联谊活动,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产生异地联动、异地共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良机共择,切实促进武陵山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高效、更和谐。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既是“阵地战”,也是“团体战”;如何做好这“阵地战”与“团体战”的互动衔接,民族联谊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和有效载体。所以,在现阶段,武陵山片区很有必要突破局部地域这个障碍,着力民族团结和繁荣发展;有效创新机制,优化地域,从而激发更多新的活力。武陵山片区的干部群众,要有跳出地区看地区的勇气,要有突破传统求发展的思路,这样才能更好地用好用活国家政策,为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动态择机,共谋武陵高效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特色显著,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全球化浪潮,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走出去”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选择符合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模式,走出特色、走出风格、走出气派,立足实际,立足当下,着眼长远。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可以为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争取更多的受众和生存土壤,通过文化对外交流,让世界感受到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了解。有利于促进国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对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尊重与支持,形成世界范围内保护民族文化特色、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合力,为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武陵山片区由于市场化程度相对偏低,目前尚未形成畅通的渠道和固定的模式。各级政府和相关文化单位仍然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利用外交资源助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同时,运用政策调控营造有利环境,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建立武陵山片区海外少数民族文化推广中心,组派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团赴国外参加重要的国际文化艺术节。增强民族工作部门对外机构建设,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管理和引导,整合少数民族文化单位的资源,形成民族文化对外交往的合力。武陵山片区需要培育一批外向型民族文化企业,打造优秀的民族文化品牌。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有重点地选择一批优秀的民族文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适当给予资金支持,责成相关部门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元素,结合国际文化发展潮流,打造一批既有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特色和风格、又符合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精品项目。  

       总之,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民族联谊活动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中可以大有作为,而要把民族联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利国利民,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更有效的贡献,就应该在机制上进行创新,有了创新就会有新的发展,也就会在新的思路中绽放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
标签社会发展    
0

民族联谊活动机制创新研究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罗奋飞 吕泽琴 刘植靖

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把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和跨省合作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重要文件。 

       同时,武陵山片区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笔者通过对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等地区的调研,认为新时期,特别是近十年要搞好武陵山片区的民族联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在机制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完善内容,演绎片区特色联谊   
   
       调查:(2012年7月12日—8月30日,笔者组织调研组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的相关地区深入实地调研)。    

       永顺县砂坝镇、桑植县利福塔镇、永定区青安坪乡毗邻,同属土家、苗、白、回、汉族聚居地,2002年以前,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了该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的状况,导致该地区由于民族风俗、地域资源、边贸利益等原因,群众经常发生摩擦及打架斗殴等现象。2002年,在三县(区)民族事务局综合调研后,决定发起由三乡镇轮流定期举行边界民族团结联谊会,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来加强和促进边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10年来,边界乡镇紧密合作,已成功举办四届民族团结联谊会,在边界民族团结联谊会的推动下,有力地促进了三县(区)边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加强了三县(区)人民的交流和团结,增进了三县(区)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边界乡镇矛盾纠纷及打架斗殴现象逐渐减少,逐步显现出民族团结和睦、地区协作共赢、经济快速发展良好局面,为大湘西甚至是湖南省树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主要成效:三县边界乡镇联谊会根据实际情况每两年至三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是第五届。十年来,三县区民族联谊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政治方面,边界“战事”由大化小,由小化无。永顺县砂坝镇、桑植县利福塔镇、永定区青安坪乡地域相交、交通相连,有的农户住房之间仅隔几十米远。过去,双方或三方之间时常出现各种纠纷,尤其是民间的土地、劳资、水利、山林、婚姻等纠纷,由于缺乏明确的责任明细及有效的协调机制,而互相推诿往往处理不及时,使得矛盾扩大化,甚至演变成群殴群斗,造成流血事件,群众对此意见大。“边界乡镇民族联谊会”建立之初的目的也仅在于此,自从有了“边界乡镇民族联谊会”这个“官方组织”,类似事件均妥善得到解决,以前的交界处管理空白区也得到了很好的规划管理。同时,联谊会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永顺桑植永定边界乡镇关于创建和谐平安边界的实施方案》,并年年签订《永顺·桑植·永定边界乡镇综治维稳工作协作协议书》,为三县边界乡镇处理边界矛盾纠纷时提供了政策依据,打开了三县边界地区平安和谐、协作发展、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据了解,自2002年三县开始举办联谊会至今,三方之间尚未发生一起大的刑事案件,综治维稳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第二,经济方面,领导重视层面不断提升,项目投入资金进一步加大。从2002年举办首届三县边界乡镇民族团结联谊会的县民族局领导和乡镇领导参加到第四届的统战部长、主管副县长等县领导出席,充分说明了县边界民族团结联谊会的定期交流意义重大而深远,边界的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永顺县在县民族局的努力下,多方协调组织资金,为民族团结联系点砂坝镇立项三大象征民族团结的标志性工程:总投资155万元长3500米的民族团结渠、总投资80万元长1000米的民族团结堤、总投资33万元面积320亩的民族团结林,均在2011年前完工;2011年在永顺县民族局的积极协调下,由永顺县发改局、县农开办等单位共同完成民族引水工程投资35万,民族联系桥投资20万,通组公路投资20万,700亩香桂树投资20万。真正实现了,桃子溪村“农田灌溉水进田、人畜饮水进农户、公路交通进村寨、山坡荒滩全绿化”,80%农户新建了小康房,今日永顺县砂坝镇桃子溪村已经成为周边三县集民族团结、富裕、和谐为一体小康示范村。同时,还引进桉树种植项目,建成象征永顺桑植两地土、苗、白等各族群众团结友谊的500亩桉树“民族团结林”示范工程。桉树是提炼香料、造纸、制造高档家俱的重要速生树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颇佳,计划五年内两地共开发5000余亩,并在永顺县建成香精香料提炼加工厂,此项目将成为两地少数民族群众新的收入增长点。

       第三,文化方面,参与范围逐渐扩大,民间艺术得到传承。截至目前,联谊会参与单位从传统的砂坝镇、利福塔镇、青安坪乡3个乡镇扩大到15个乡镇(砂坝镇、利福塔镇、青安坪乡、车坪乡、塔卧镇、桥头乡、罗水乡、教子娅镇、三家馆乡、澧源镇、温塘镇、罗塔坪乡、瑞塔铺镇、上洞街乡、廖家村镇);而这15个乡镇均有地方特色民间艺术,尤其是2008年被中宣部授予“文化艺术之乡”之称的永顺县砂坝镇,据初步统计,有花灯戏、傩堂戏、纸扎、打溜子、唢呐、狮子灯、蚌壳灯、上刀梯、九子鞭、花鼓、围鼓、汉戏、阳戏等十几种民间艺术,种类颇多,且都有继承人,并已申报为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艺术之所以能得到传承,乡镇边界联谊会的出现绝对功不可没,正是因为有了联谊会这样一个平台,民间艺术才能展示给大家,才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来继承。  

       从2002年以来,湘西自治州的永顺县、张家界市的永定区和桑植县分别举办了四届“民族局主导,乡镇共参与”的民族联谊活动。虽然每届相对以前在参与人员、地域、影响都有所扩大,但还是没有跳出“文化联谊”的圈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包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礼仪习惯以及各种物质载体和符号系统。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历史的精神写照,是民族生命中的智慧之花,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力源泉。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切实抓紧抓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提高武陵山片区文化竞争力,推动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笔者组织调研组对永定区、桑植县和永顺县的民族局和相关乡镇进行了实地深入调研,通过与当地干部群众和联谊会参与人员的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得出要搞好当前民族联谊活动来促进民族团结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应该在民族联谊活动内容完善方面进行创新。  

       一是政治联谊  

       调查:

       1、近年来,张家界市各级党委及组织部、民委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组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抓住“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培养选拔、管理监督”四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安排使用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全市共有少数民族干部5520人,占全市干部人数6778人的81%。已选拔少数民族地厅级干部16人,少数民族县处级干部398人,少数民族乡科级干部3545人。张家界市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做法是:一是各级党委加强对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领导。市委常委会议决定:把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牵头抓,统战、民族、人事等部门配合的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机制。二是选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根据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精神,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区(县)长。市、区(县)人大常委会选配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民族乡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三是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各级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重视理论政策学习,选派数百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中央社院、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和省委党校、省社院、省民族干部学校培训。突出实践锻炼,安排千余名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到乡镇基层历炼,选派百余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到国务院有关部委、省政府有关厅局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四是加大中青年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力度。大胆选拔中青年少数民族优秀干部进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破格提拔特别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干部。鼓励中青年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职位公开选拔考试。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一是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机制。湘西州把培养选拔民族干部作为全州干部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规划,出台《湘西自治州2001—2005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意见》、《湘西自治州人才开发十一·五规划》、《湘西自治州2007—2011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对全州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在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市)委也制定了规划和目标,为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梯队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抓好新进少数民族干部选拔,着力搞好少数民族干部来源渠道建设,对少数民族对象适当放宽选调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少数民族干部。近5年来,全州招录选调生中少数民族占70以上%。抓好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历次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都对少数民族后备干部比例作明确要求,目前,少数民族后备干部达518人,占总人数620人的84%。三是抓好实践锻炼,增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采取上派、外派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拓宽少数民族干部视野,增强实干经验。2007至2011年,该州共选派279名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干部到国家部委、省直机关、省内其他地市、和沿海地区,其中派遣少数民族干部251人,占总人数的90%。四是创新机制体制,营造少数民族干部干事创业条件。利用换届和领导班子调整为契机,发现和推荐少数民族干部,2007年以来,有199名少数民族干部提拔到处级领导岗位。引入竞争机制,为优秀民族干部成长搭建平台。近年来,全州公开选拔处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70名,占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的79%,公开选拔科级少数民族干部935人,占公开选拔科级干部的90%。强化“留人机制”,对外地来州工作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在解决住房、子女上学、家属调动等问题上给予优先考虑,解决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后顾之忧,确保留得住人才。五是部门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各级统战、民族、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充分发挥和少数民族干部有广泛联系的优势,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采取有效办法,积极举荐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全州上下形成关心和爱护少数民族干部成长,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武陵山片区为少数民族聚集多的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管理少数民族地区是党的民族方针政策重要内容。武陵山片区跨省跨地区跨民族,建国六十多年来,先后从这个片区培养了不少民族干部。在新的发展机遇期,我们迫切需要一批懂地域和民族特点、有民族团结和发展胸怀、廉洁高效的少数民族干部来建设武陵,发展武陵,共同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但就如何培养这样的少数民族干部,各地区和各民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各地区相互学习,共享成果非常必要;因此,要积极在民族联谊活动中开展政治联谊,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民族地区的干部要学会交流,不仅仅是要学会与发达地区进行交流,更要学会在民族地区内部进行交流。这里的人同俗、话同源,少数民族干部成长与培养也存在很多共性和差异;要在民族联谊活动中通过政治联谊的方式,找差距、显优势、求互补,来共同促进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和繁荣发展。有了政治联谊,就为其他联谊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有了政治联谊,更为其他联谊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也才有了联谊的灵魂和活力。  

       二是经济联谊  

       调查:1,张家界市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总目标和"1333"发展思路,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谋求跨越发展,加快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

      一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是加快旅游业转型提质。着眼于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加快推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旅游品牌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变、旅游服务向人性化标准化信息化转变,把产品做精、产业做强、品牌做美、服务做优,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经济质量效益。第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紧紧围绕世界旅游精品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产业。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培育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旅游商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第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城市和旅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旅游农业、城市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城市近郊重点培育蔬菜、名特优新水果、养殖、花卉苗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高效农业,山区重点提升烟叶、茶叶、优质小杂粮、湘西黄牛等特色产业。第四是重点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中高端游客群体的商务会展、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等服务业,全面提升旅游要素质量。加快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围绕建设低碳、生态、宜居、宜游城市目标,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近期城市道路新建、改造任务,加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重点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产业集聚,更好发挥中心城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三、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建设创新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切实加强科普网络建设,宣传普及科技常识和科学理念。大力推进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现代适用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发展繁荣。重点培育旅游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切实规范旅游演艺业市场,按照差异化要求,进一步改造提升《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武陵魂·梯玛神歌》、《张家界·魅力湘西》等文化演艺节目,加快培育1至2台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精品"大戏"。围绕游客多层次文化娱乐需求,大力开发时尚文化娱乐项目。

       五、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教育、文化、卫生和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加快推进教育强市,推动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六、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坚守生态环境生命线。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切实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石漠化治理和小流域治理,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监控,保护青山绿水,增加森林碳汇。七、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励全民创业,支持创新创造,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  

       2,湘西州委在新时期经济工作拟定的目标是,要把握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两大任务,全面推进“五区”建设。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锰工业明年实现过百亿目标。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进凤凰旅游龙头和三个景点圈建设,走出一条整合发展路子,边建边管边提升,明年实现旅游产业过百亿目标。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发展演艺事业上有突破,实施好“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发展椪柑、猕猴桃水果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打造百亿特色农业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产业要有大的发展。要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抓大不放小”,在“抓大”上破题。大力推进工业园建设,立足于拓展,坚持因地制宜,一区多园发展,努力打造“百亿园区”。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六条高速为重点的大通道建设,加快旅游道路建设,加快农网改造,加快水利建设。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州市共建共管州府,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抓好100个乡镇整脏治乱绿化行动。要大力推进扶贫攻坚,继续抓好四个集中连片地区扶贫攻坚不变,抓好100个移民村扶贫攻坚不变,抓好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不变,抓好500个农产品销售窗口建设工程不变。坚持扶贫联系点制度不变,坚持提拔的副处级干部必须有扶贫经历不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拓展“八百里绿色行动”,全面推进城镇和骨干公路沿线生态建设。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群众之间和与外界地区之间语言障碍不是很大,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奠定了较好的交流基础,我们应该共享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中不断涌现的机遇与成果。“狼人经济”固然不可缺少,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有“狼”的精神;但不能在武陵山片区形成处处都是“狼人经济”,进行着“不理性”地抢项目、抢资金,这就可能形成无章可循的“明争暗斗”局面,各地“乱出牌”、“乱选招”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利于统筹兼顾,不利于合作共赢;真正做到武陵山片区和谐、高效发展,应该是适度竞争、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我们就可以通过在民族联谊活动中开展一定的经济联谊来达成共识、形成理念、共谱辉煌。  

       武陵山片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跨越省多、覆盖县广。各地都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有的矿产资源丰富(湘西自治州的花垣等),有的旅游资源独特(张家界的世界自然遗产、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的猛洞河漂流和凤凰县古城等),有的文化底蕴深厚(湘西自治州老司城遗址土司文化和土家族文化、怀化通道的侗族文化等),经济发展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国家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一方面支持各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将积极推进区域协作,通过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形成合力,实现更好发展。这为武陵山片区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建立跨省协作机制,打破行政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跨省协作发展新格局,带来了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民族地区开展民族联谊活动是一个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平台,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阵地作用;所以说,在民族联谊活动中经济联谊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  

       三是社会联谊  

       民族联谊活动中社会联谊应该不局限于地区民族特色文化,应该是全社会广泛性地参与和融入,不是民族特色文化发展就能代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不能以点带面,应该全盘考虑,突出重点,这样民族联谊活动才更具活力。要把民族联谊活动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作用、共同提高;要使民族联谊活动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精神粮食,并给予百倍呵护和寄予厚望。  

       国家把武陵山片区作为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示范区”,这里文化自信的底气将会越来越足。武陵山片区山同脉、水同源、人同俗,区域文化特色最为鲜明,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最为显著。比如,有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之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全国名录的,湘西自治州有24个,怀化12个,两个市州加起来占全省三分之一多。  

       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十分关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这次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着力建设好27项特色民族文化品牌保护工程、16项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加大民族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扶持蜡染、制银、织锦、刺绣等12项民族工艺品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将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我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底气将越来越足。  

       武陵山片区应该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共同抢抓机遇,在民族联谊活动中开展社会联谊,突出重点、刚柔并济,办出有武陵山片区特色的、具有广泛意义的民族联谊活动,这将会更好地促进地区社会发展。  

       四是生态联谊  

       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我们在以往开展的民族联谊活动中几乎都是忽视了这个范畴。武陵山片区中很多地区都是山同脉、水同源,紧密开展生态联谊势在必行,绝不能因为本地区的发展而忽略了周边地区的生态问题。比如说,要搞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就不仅仅是在张家界地区开展保护的问题,而是在周围的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常德和湖北省的鹤峰县等地就得关联起来,大家一起联动,开展对一些植物、动物及他们的种类进行有针对性地保护活动,并长期给予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真正的、长久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要把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家区域性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这里生活的环境将变得越来越美。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中,国家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呵护中国生态“绿心”。比如,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推进公益生态林建设,推进石漠化治理,加强沅陵五强溪湿地、吉首峒河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建设,让山更绿;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着力保护沅水、澧水、资江源头水资源,让水更清;加大污染治理整顿力度,关闭排污不达标企业,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让天更蓝,等等。可以预见,这些措施将会使我们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生态宜居。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过程,也必将是我们对生态环境的一个考验过程,我们不能做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文章,我们不能因为武陵山片区眼前拥有绿水青山而忽视生态联谊;经济要发展,生态要更优,因而应该在民族联谊活动中增添生态联谊这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因为民族联谊活动形式灵活,内容覆盖也广泛,只要是对民族团结有利,对地区共同发展有利,都可以参与进来并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要借民族联谊活动这块阵地,就地区生态保护发现一批问题,拟好一批课题,提出一批解决方案,在武陵山片区形成共识、达成一致,搞好区域协调与发展。  

       二、优化地域,着力民族团结发展  

       调查:

       1、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并称为中国的双绝。张家界是以石英砂岩峰林称著全球的风景名胜区,但核心景区却缺少漂亮的水,而且游山就需要爬山,需要长时间地走路,这样就造成了来张家界旅游的人都累得要死,有一句形容导游员的话叫"张家界的腿,西安的嘴",客观形象地对这种现象作了一个说明。  

       2、吉首市充分利用地处湘、鄂、黔、渝4省市边区中心和纳入全国公路交通枢纽城市的机遇,以德夯风景区和乾州古城为核心,加大景区景点整合,开发建设“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努力打造面向四省市边区、辐射全国中西部地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湘西旅游集散中心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各地均有自己的地域优势,武陵山片区要发挥各自的地域优势,发展做到“山水结合”,哪些是互补性的,哪些是共振性的,都值得我们去利用民族联谊活动这个平台进行研究和探索。而我们目前的民族联谊活动还没有对跨地区的地域经济进行实质性地对接和共享,总以地缘关系为中心来开展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民族联谊活动,这样要使经济社会效果达到显著层次,根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及。  

       民族联谊活动的定期举办会给一定区域传递一段时间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信号,为民族地区和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也是一个时期,某一特定区域社会总体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然而,我们横向和纵向比较延伸面相对较窄,比较对象上也相对单一或较少。  

       武陵山片区民族联谊活动横向面不是很宽,只是一些小范围、局部的。在这一片区内,很多地区和县市在经济社会领域内相同点类似点较多,是形成合力共同发展,还是各显特色,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如何化解这些挑战中的矛盾和分歧,我们可以选择一定的机会,通过民族联谊活动来表达和诠释,需要这样一个平台,针对相互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也就是民族联谊活动搭台,经济社会唱戏。要在跨县跨地区跨国家民族联谊活动中大作文章,要敢于突破本地区联谊的传统障碍,选择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地域开展活动,也才能形成诸如秀山的交通永顺受益、邵阳的交易同仁共享的高效发展局面。各地根据本地区特点,动态优化民族联谊活动,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产生异地联动、异地共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良机共择,切实促进武陵山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高效、更和谐。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既是“阵地战”,也是“团体战”;如何做好这“阵地战”与“团体战”的互动衔接,民族联谊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和有效载体。所以,在现阶段,武陵山片区很有必要突破局部地域这个障碍,着力民族团结和繁荣发展;有效创新机制,优化地域,从而激发更多新的活力。武陵山片区的干部群众,要有跳出地区看地区的勇气,要有突破传统求发展的思路,这样才能更好地用好用活国家政策,为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动态择机,共谋武陵高效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特色显著,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全球化浪潮,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走出去”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选择符合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模式,走出特色、走出风格、走出气派,立足实际,立足当下,着眼长远。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可以为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争取更多的受众和生存土壤,通过文化对外交流,让世界感受到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了解。有利于促进国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对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尊重与支持,形成世界范围内保护民族文化特色、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合力,为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武陵山片区由于市场化程度相对偏低,目前尚未形成畅通的渠道和固定的模式。各级政府和相关文化单位仍然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利用外交资源助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同时,运用政策调控营造有利环境,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建立武陵山片区海外少数民族文化推广中心,组派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团赴国外参加重要的国际文化艺术节。增强民族工作部门对外机构建设,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管理和引导,整合少数民族文化单位的资源,形成民族文化对外交往的合力。武陵山片区需要培育一批外向型民族文化企业,打造优秀的民族文化品牌。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有重点地选择一批优秀的民族文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适当给予资金支持,责成相关部门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元素,结合国际文化发展潮流,打造一批既有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特色和风格、又符合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精品项目。  

       总之,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民族联谊活动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中可以大有作为,而要把民族联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利国利民,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更有效的贡献,就应该在机制上进行创新,有了创新就会有新的发展,也就会在新的思路中绽放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