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老司城土家族民居建筑形态之成因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田长青

src=http___img.kandao.com_kandao_NewFile_UserNewData_20200407_202004071940221057887.jpg.jpeg&refer=http___img.kandao.jpg

老司城(又名福石城),位于湘西北部永顺县境内,唐天授年间建成,后因清雍正朝“改土归流”而废弃,前后营建达千余年。它坐落于灵溪河北岸的太平山麓,因有无数大小山脉连绵不断涌向这里,犹如万马奔腾,故而称为是“万马归朝”的风水宝地,选址极具特色,正因此特殊地理形势,这里曾一度作为土司小朝廷的王城(达580多年),是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如今的老司城虽已落寞,但也由于废弃后(约300余年)与外界交流不便,少经战乱等诸多原因,使其中的传统建筑得以大量的、且相当完整的遗存下来;全寨现有人口约500余,传统农业与手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生活来源。从生活方式以及习惯上看,这里作为土司王城直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大且延续至今。 

一、老司城土家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沿革

       史载老司城正式作为土司王统治的都城,是始于明洪武二年,中央政府于永顺麻岔乡太平山南麓,即今之老司城设永顺军民按抚使司,开始了其作为土家族统治中心的历史。

       土家族的政治鼎盛时期是明代中叶,当时的土司奉明王朝的命令守边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于是明王朝嘉奖其功绩,使政治合法化,并赐施行一系列促进土汉文化交流的政策,使汉文化开始大范围进入土家族的社会生活当中。包括教育上成立专门的书院、私塾;文化上更要求“诸土司皆立县学”等;建筑上兴建了一系列重要的宫殿、庙宇,建筑形式大多是土汉结合——如构造方法,总体布局方式等,显示了较高的技术、艺术水平。老司城内现存的祖师殿建筑群就是这一时期的实例。

       至清代土司统治时期,还限定民居建筑——百姓的住房只许树立梁柱、板壁,屋顶不准盖瓦,只准盖茅草顶,否则即以僭越治罪。《永顺府志》上说:“即有谴责诛杀,咸惴惴听命,莫敢违抗。土人有罪,小则知州治之,大则土司自治。”可见,这种规定与汉制中对于民间建筑的等级要求大体相仿,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改土归流”以后才被废除,土家平民才逐渐住上瓦屋,穿斗式木结构才成为民居建筑中主要的发展形式。

       二、总体概述


       老司城现名司城村,全村坐落在灵溪河北岸,太平山南麓,村内现有建筑45栋,除土王祠、摆手堂等清代遗构外,余者全为传统民居建筑,多呈“一”、“L”、“∏”形平面。一条由卵石立铺的街道贯穿东西,成为全村建筑布局的主体轴线,所有的建筑都是沿着它展开;再由于地势高低起伏,使得建成后的民居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序。而本土的建筑材料以及构筑方式,则辅之以木墙黛瓦,吊脚飞檐,一片片盈盈欲仙,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宛然一幅山水画卷,充分体现了土家人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生存观念与智慧。

       三、对建筑形态之成因的探讨


       (1)平面布局的地域性生成模式
从我们测绘的案例中我们选择了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来做以比较,它们分别是“—”、“Π”、“Г”型平面的典型范例,列表如下:
测绘号基地情况建筑平面类型结构形式正面开间 数火 塘 数现有人口结构状况可否加建及加建原因加建前建筑基本情况
3#付宅较为平坦“—”型四柱五瓜六三兄弟两家合住有加建,兄弟各自成家,人口增加三开间,中间堂屋
15#肖宅主体较平坦,前有陡坡,背靠山丘。“Π”型四柱四瓜六六兄弟四家合住(现均已各自另立新居)有加建,兄弟四人分别成家,又各有子女五开间,中间堂屋
21#向宅较为平坦“Г”型三柱四瓜四一三代同居无维持现状 。
通过上表分析、比较,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土家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正中间的堂屋,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集家族聚会,对外交流、接待,议事等功能于一身,是整个建筑的灵魂,是整个家族单位的“礼”制中心,精神中心,是一切家族群体行为的命令始发地,是汉文化圈家国同构体制在建筑上的体现,是汉文化影响的见证;其次,两边的卧室,均为木地板铺装,按传统以“左”为尊的观念,长辈居左,晚辈居右,卧室是家庭独立以后的私密场所;再次,卧室内均有火塘,位于卧室前部窗户的斜下方,后面为床铺,较为讲究的人家还会将卧室分隔为前后两间。火塘具有多种功能。土家族世代山居,鸟兽蚊虫自然“相与为伍”,室内的火塘可以燃烧蒿草,驱除蚊虫,同时起到防潮,保温的作用;而烤火取暖和烧水、做饭自然就相继衍生,于是火塘逐渐具备了独立的功能,围绕火塘,一家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吃、穿、住、用等日常生活需要,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它是门户的象征。也正因为每一户人家都有一个火塘,所以,有时尽管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其实住的却是几家人。但无论怎样,一家人围坐火塘边,柴火上烧着浓香可口的饭菜……这种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总令人不禁神往!第四,土家族民居建筑的构成方式极具灵活性。我们把“一堂(堂屋)二内(卧室)”作为其建筑展开的母体细胞,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根据地形和需要,向纵横两方向分别展开就可以适应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居住需要,这种看似随意的发展,在经济上节省了另造新居的费用,技术上则充分利用了材料特性和地势,并节约了用地,在合理解决功能的同时,又起到了加强家族内部的交流,促进融合的作用,与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家国同构体系相互呼应,显示了巨大的创造性,很值得我们借鉴。

      (2)独特的空间生成体系——吊脚楼

       老司城地区多为山地、丘陵,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当地地理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要满足居住要求,仅仅在二维的平面上发展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土家族民居建筑因而脱离地面,逐渐向三维空间发展便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人类从构木为巢到平地居住,在由地面伸向空间,完全体现着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间的智慧。土家人就是在经历了漫长积累过程,才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木构支撑体系——吊脚楼。他们用长短不同的木柱随山势高低支撑起楼层,利用楼层上悬挑的横梁承托起上面的廊子,使建筑显得轻盈飘逸,老司城内现有之吊脚楼多为传统样式,由主体纵向伸出,下层作杂物堆放,上层为卧室(多为女儿的居室),一般只在两侧有栏杆,且栏杆花纹与瓜柱装饰朴素,是土家人性格的真实写照。

       老司城土家民居建筑主体是以悬山顶为主,木墙黛瓦,古色古香,经过岁月的洗礼,颇具历史的沧桑感,这也是很多传统聚落具有的普遍特色。而老司城民居中突出主体的吊脚楼部分,其屋顶造型为歇山。众所周知,歇山顶在古建筑中间一直是较高等级建筑所采用的屋顶形式,民间建筑中尤其是民居建筑从未有过,当地土民亦未有解释。因此,根据一些史料推测:(1)吊脚楼一般是女儿出嫁前的绣楼,相较而言是土家族建筑中装饰最华丽的地方,因而歇山屋面应审美上的需要而出现。(2)这种形式是汉文化传入到土家以后的变式。即在建筑形式上虽引用汉族的做法,但形制上并未严格引进。(3)老司城自雍正朝“改土归流”废弃没落以后,尤其近代以来,民居建造不再受到等级差别的约束,因而民间的工匠便在这时将这些建造方法应用起来,丰富了土家族屋顶的造型。

       总之,如果说汉民居与土民居都是以“一堂二内”为母体,那么与汉民族居住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平地而形成的天井、合院式建筑不同,土家族则发现或说发挥了这种母体在山地建筑中的优势,而且远比天井、合院式建筑在平面和空间上开放、自然、和灵活,体现着人的本性回归;而土家族吊脚楼的出现完全在于它驾驭地形的能力,这也为山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有价值的参考,与灵活机动的平面一起,构成了土家民居建筑的两大特色构筑体系。

      (3)土家族民居建筑构造上的地域性特征

       土家族民居的建筑特点,还体现在它的构筑方式上,包括建筑材料、檐口挑枋、屋架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等等。

       建筑材料:老司城四面环山,山上盛产木材,木材易于加工,造价经济,来源便利的优点正好解决了当地人交通的不便与经济上的拮据,于是成为当地千余年来甚至更为久远的最忠实的建筑材料。老司城土家居民至今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农业、手工业仍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这或许是他们没有受太多现代文明影响的原因。然而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传统的木构住宅是生态的,自然的,经济的,适于当地特殊地理环境下加工方便,构造简单的施工要求的,以今天的观念看来,更是可持续的。

       屋架的构筑方式:老司城内土家建筑的屋架结构一般为穿斗式满骑满枋,按进深的深浅有三柱四瓜、四柱六瓜、五柱八瓜等等,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组织方式有很大的伸缩性。人口结构改变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有所增建时,即可在主体建筑后面整体加一排柱,扩大了进深,也节省了用料,节约了用地。如图所示:

       檐口挑枋:土家族建筑檐口的挑枋独具特色,其挑向外侧一端变大向上弯曲,以承檐檩,出挑几层,便有几层这样的挑枋,这是在任何其他民居建筑中不曾有过的特殊构造。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树木的生长状况推测:树木在山地上生长时,总是先垂直于山面,而后才由于重力的原因逐渐垂直于地面,因此得到的木材具有这种弯曲的效果,先民也就以此直接搭建,久而久之,成为土家民居中间最为朴素的装饰构件。并且还扩大到了其他结构构件上,这或许是山地建筑本身最具趣味的地方。另外,土家民居屋面基本呈直线,不似汉族民居有飞椽的曲线形式,而如果是直线挑檐,结构上又是满枋,就会需要很长的挑檐枋,因而在端部弯曲向上主动承托,使受力合理,又节省材料,使其充分发挥性能,这也不失为一种原因。这种檐枋出挑深远,有效保护台基受雨水冲刷或潮湿侵袭。

       四、结语:


       老司城土家族民居建筑,是中国民族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特征,发展出了适合本民族发展的建筑形式,并强烈保留着原有的传统。这在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多元化愈发受重视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责任编辑
标签事象研究    
0

老司城土家族民居建筑形态之成因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田长青

src=http___img.kandao.com_kandao_NewFile_UserNewData_20200407_202004071940221057887.jpg.jpeg&refer=http___img.kandao.jpg

老司城(又名福石城),位于湘西北部永顺县境内,唐天授年间建成,后因清雍正朝“改土归流”而废弃,前后营建达千余年。它坐落于灵溪河北岸的太平山麓,因有无数大小山脉连绵不断涌向这里,犹如万马奔腾,故而称为是“万马归朝”的风水宝地,选址极具特色,正因此特殊地理形势,这里曾一度作为土司小朝廷的王城(达580多年),是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如今的老司城虽已落寞,但也由于废弃后(约300余年)与外界交流不便,少经战乱等诸多原因,使其中的传统建筑得以大量的、且相当完整的遗存下来;全寨现有人口约500余,传统农业与手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生活来源。从生活方式以及习惯上看,这里作为土司王城直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大且延续至今。 

一、老司城土家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沿革

       史载老司城正式作为土司王统治的都城,是始于明洪武二年,中央政府于永顺麻岔乡太平山南麓,即今之老司城设永顺军民按抚使司,开始了其作为土家族统治中心的历史。

       土家族的政治鼎盛时期是明代中叶,当时的土司奉明王朝的命令守边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于是明王朝嘉奖其功绩,使政治合法化,并赐施行一系列促进土汉文化交流的政策,使汉文化开始大范围进入土家族的社会生活当中。包括教育上成立专门的书院、私塾;文化上更要求“诸土司皆立县学”等;建筑上兴建了一系列重要的宫殿、庙宇,建筑形式大多是土汉结合——如构造方法,总体布局方式等,显示了较高的技术、艺术水平。老司城内现存的祖师殿建筑群就是这一时期的实例。

       至清代土司统治时期,还限定民居建筑——百姓的住房只许树立梁柱、板壁,屋顶不准盖瓦,只准盖茅草顶,否则即以僭越治罪。《永顺府志》上说:“即有谴责诛杀,咸惴惴听命,莫敢违抗。土人有罪,小则知州治之,大则土司自治。”可见,这种规定与汉制中对于民间建筑的等级要求大体相仿,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改土归流”以后才被废除,土家平民才逐渐住上瓦屋,穿斗式木结构才成为民居建筑中主要的发展形式。

       二、总体概述


       老司城现名司城村,全村坐落在灵溪河北岸,太平山南麓,村内现有建筑45栋,除土王祠、摆手堂等清代遗构外,余者全为传统民居建筑,多呈“一”、“L”、“∏”形平面。一条由卵石立铺的街道贯穿东西,成为全村建筑布局的主体轴线,所有的建筑都是沿着它展开;再由于地势高低起伏,使得建成后的民居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序。而本土的建筑材料以及构筑方式,则辅之以木墙黛瓦,吊脚飞檐,一片片盈盈欲仙,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宛然一幅山水画卷,充分体现了土家人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生存观念与智慧。

       三、对建筑形态之成因的探讨


       (1)平面布局的地域性生成模式
从我们测绘的案例中我们选择了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来做以比较,它们分别是“—”、“Π”、“Г”型平面的典型范例,列表如下:
测绘号基地情况建筑平面类型结构形式正面开间 数火 塘 数现有人口结构状况可否加建及加建原因加建前建筑基本情况
3#付宅较为平坦“—”型四柱五瓜六三兄弟两家合住有加建,兄弟各自成家,人口增加三开间,中间堂屋
15#肖宅主体较平坦,前有陡坡,背靠山丘。“Π”型四柱四瓜六六兄弟四家合住(现均已各自另立新居)有加建,兄弟四人分别成家,又各有子女五开间,中间堂屋
21#向宅较为平坦“Г”型三柱四瓜四一三代同居无维持现状 。
通过上表分析、比较,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土家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正中间的堂屋,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集家族聚会,对外交流、接待,议事等功能于一身,是整个建筑的灵魂,是整个家族单位的“礼”制中心,精神中心,是一切家族群体行为的命令始发地,是汉文化圈家国同构体制在建筑上的体现,是汉文化影响的见证;其次,两边的卧室,均为木地板铺装,按传统以“左”为尊的观念,长辈居左,晚辈居右,卧室是家庭独立以后的私密场所;再次,卧室内均有火塘,位于卧室前部窗户的斜下方,后面为床铺,较为讲究的人家还会将卧室分隔为前后两间。火塘具有多种功能。土家族世代山居,鸟兽蚊虫自然“相与为伍”,室内的火塘可以燃烧蒿草,驱除蚊虫,同时起到防潮,保温的作用;而烤火取暖和烧水、做饭自然就相继衍生,于是火塘逐渐具备了独立的功能,围绕火塘,一家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吃、穿、住、用等日常生活需要,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它是门户的象征。也正因为每一户人家都有一个火塘,所以,有时尽管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其实住的却是几家人。但无论怎样,一家人围坐火塘边,柴火上烧着浓香可口的饭菜……这种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总令人不禁神往!第四,土家族民居建筑的构成方式极具灵活性。我们把“一堂(堂屋)二内(卧室)”作为其建筑展开的母体细胞,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根据地形和需要,向纵横两方向分别展开就可以适应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居住需要,这种看似随意的发展,在经济上节省了另造新居的费用,技术上则充分利用了材料特性和地势,并节约了用地,在合理解决功能的同时,又起到了加强家族内部的交流,促进融合的作用,与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家国同构体系相互呼应,显示了巨大的创造性,很值得我们借鉴。

      (2)独特的空间生成体系——吊脚楼

       老司城地区多为山地、丘陵,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当地地理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要满足居住要求,仅仅在二维的平面上发展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土家族民居建筑因而脱离地面,逐渐向三维空间发展便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人类从构木为巢到平地居住,在由地面伸向空间,完全体现着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间的智慧。土家人就是在经历了漫长积累过程,才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木构支撑体系——吊脚楼。他们用长短不同的木柱随山势高低支撑起楼层,利用楼层上悬挑的横梁承托起上面的廊子,使建筑显得轻盈飘逸,老司城内现有之吊脚楼多为传统样式,由主体纵向伸出,下层作杂物堆放,上层为卧室(多为女儿的居室),一般只在两侧有栏杆,且栏杆花纹与瓜柱装饰朴素,是土家人性格的真实写照。

       老司城土家民居建筑主体是以悬山顶为主,木墙黛瓦,古色古香,经过岁月的洗礼,颇具历史的沧桑感,这也是很多传统聚落具有的普遍特色。而老司城民居中突出主体的吊脚楼部分,其屋顶造型为歇山。众所周知,歇山顶在古建筑中间一直是较高等级建筑所采用的屋顶形式,民间建筑中尤其是民居建筑从未有过,当地土民亦未有解释。因此,根据一些史料推测:(1)吊脚楼一般是女儿出嫁前的绣楼,相较而言是土家族建筑中装饰最华丽的地方,因而歇山屋面应审美上的需要而出现。(2)这种形式是汉文化传入到土家以后的变式。即在建筑形式上虽引用汉族的做法,但形制上并未严格引进。(3)老司城自雍正朝“改土归流”废弃没落以后,尤其近代以来,民居建造不再受到等级差别的约束,因而民间的工匠便在这时将这些建造方法应用起来,丰富了土家族屋顶的造型。

       总之,如果说汉民居与土民居都是以“一堂二内”为母体,那么与汉民族居住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平地而形成的天井、合院式建筑不同,土家族则发现或说发挥了这种母体在山地建筑中的优势,而且远比天井、合院式建筑在平面和空间上开放、自然、和灵活,体现着人的本性回归;而土家族吊脚楼的出现完全在于它驾驭地形的能力,这也为山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有价值的参考,与灵活机动的平面一起,构成了土家民居建筑的两大特色构筑体系。

      (3)土家族民居建筑构造上的地域性特征

       土家族民居的建筑特点,还体现在它的构筑方式上,包括建筑材料、檐口挑枋、屋架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等等。

       建筑材料:老司城四面环山,山上盛产木材,木材易于加工,造价经济,来源便利的优点正好解决了当地人交通的不便与经济上的拮据,于是成为当地千余年来甚至更为久远的最忠实的建筑材料。老司城土家居民至今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农业、手工业仍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这或许是他们没有受太多现代文明影响的原因。然而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传统的木构住宅是生态的,自然的,经济的,适于当地特殊地理环境下加工方便,构造简单的施工要求的,以今天的观念看来,更是可持续的。

       屋架的构筑方式:老司城内土家建筑的屋架结构一般为穿斗式满骑满枋,按进深的深浅有三柱四瓜、四柱六瓜、五柱八瓜等等,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组织方式有很大的伸缩性。人口结构改变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有所增建时,即可在主体建筑后面整体加一排柱,扩大了进深,也节省了用料,节约了用地。如图所示:

       檐口挑枋:土家族建筑檐口的挑枋独具特色,其挑向外侧一端变大向上弯曲,以承檐檩,出挑几层,便有几层这样的挑枋,这是在任何其他民居建筑中不曾有过的特殊构造。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树木的生长状况推测:树木在山地上生长时,总是先垂直于山面,而后才由于重力的原因逐渐垂直于地面,因此得到的木材具有这种弯曲的效果,先民也就以此直接搭建,久而久之,成为土家民居中间最为朴素的装饰构件。并且还扩大到了其他结构构件上,这或许是山地建筑本身最具趣味的地方。另外,土家民居屋面基本呈直线,不似汉族民居有飞椽的曲线形式,而如果是直线挑檐,结构上又是满枋,就会需要很长的挑檐枋,因而在端部弯曲向上主动承托,使受力合理,又节省材料,使其充分发挥性能,这也不失为一种原因。这种檐枋出挑深远,有效保护台基受雨水冲刷或潮湿侵袭。

       四、结语:


       老司城土家族民居建筑,是中国民族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特征,发展出了适合本民族发展的建筑形式,并强烈保留着原有的传统。这在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多元化愈发受重视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