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矛盾解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旅游纵横作者:胡芬 李恒

一、基础理论


  
  (一)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as Lascurain,之后,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生态旅游的定义虽然尚未得到统一,但大多数学者对于生态旅游的意义具有共同的认识,即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得到身心放松的同时,提升环保意识,进而促进环境保护,获得一种长期的良性循环。 

     (二)文化生态旅游  

       “文化生态旅游”是与“自然生态旅游”相对的概念,同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5]从广义上讲,生态旅游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应该包括自然和文化两个层面上的内容。我国学者赵飞与苏少敏(2009)综合国内学者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定义,将文化生态旅游界定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文化生态旅游是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属于生态旅游的大范畴,综合看来,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性。首先,从资源角度上来讲,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资源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是种类较为丰富或者保留比较完整亦或是特色十分突出。其次,文化生态旅游同时应该符合生态旅游的要求,需遵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其目的不仅是让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得到文化教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使得目的地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甚至是达到比不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情况下更为稳固的平衡状态。  

       二、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背景 

       (一)地域范围 

       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总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00多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1100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8%。 

       (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方面,长期以来,受交通、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武陵山区的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大部分区域处于贫困状态;交通方面,武陵山区已基本形成水、陆、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框架,但受制于地形险要、地质复杂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当前的铁路、公路覆盖密度仍然较小;社会保障方面,区内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就学难、看病难、饮水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 武陵山区为我国内陆跨省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内少数民族众多,包括土家族、侗族、苗族等等。这些少数民族在此长期居住,孕育保留下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 
 

      1、历史遗迹 

       境内的少数民族历史遗迹较多,如凤凰古城、黄丝桥石头城、土司王城遗址、乾嘉苗民起义遗址、神龙悬棺、清代大水井古建筑群、明代土家古堡木鱼寨等等。这些历史遗迹中很多具有十分高的文化研究及旅游开发价值。 

       2、服饰、饮食及建筑 

       生活在武陵山区的30多个少数民族,汇集造就了区内琳琅缤纷的服饰、饮食及建筑文化。民族服饰方面,这里有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的苗服,也有工艺精细,图案花纹美观的侗锦、侗帕、侗带。饮食方面,苗族的血灌汤、辣椒骨;土家族的金包银饭、合渣、腌熏腊肉、打粑粑;白族的饵块建筑方面,土家族的吊脚楼被称为楚宫汉宫的活化石,侗族的侗寨、鼓楼、凉亭、风雨桥等更是独具一格、特色鲜明。 

       三、武陵山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矛盾分析 

       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本质是用生态旅游的要求,即可持续发展原则,去约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要求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及经营的过程中不受到损耗,甚至是得到更好的保护。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特性来看,它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依耐性较大,而这些文化资源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往往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发展旅游从某种角度来看正加大了文化冲击的强度。从民族文化旅游的特性以及生态旅游的要求上来看,二者存在着许多现实矛盾。 

       结合武陵山区的现实情况,以其地域范围最广,人口数较多的土家族为例,不难发现纵然山区内的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传统的民族文化并未得到很好的保护,相反却正以较快的速度在变迁甚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矛盾上。 

       (一)新型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矛盾 

       随着广播、电视、移动通讯及互联网的普及,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与外界的交流增强,传统的生态模式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加上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旅游者的涌入,更加剧了这种冲击的力度。现代的就一定是最好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是经过社会“优胜劣汰”而筛选出来,符合当代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且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出于对生活质量的本能追求,面临这些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很快接受了此类新型的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在服饰、饮食、传统活动及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文化的自然传承与利益驱动的矛盾 

       作为文化生态旅游, 其目标群体就不是大众旅游者, 可现实是民族地区普遍赤贫, 在旅游经济利益面前, 最难以把握好可行的旅游目标与传统文化、社会价值、商业收入之间的平衡。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利益的驱动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让当地居民积极的投身到旅游活动中去,展现自己的独特文化,另一方面,也会让人过多的关注对利益的追求而忘却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即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活动中的社区参与加速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甚至是变异。如各种富有民族风情的表演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而进行改编;工序繁杂的传统手工艺品,为了加大销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而简化程序,让其原有的文化价值大打折扣。 

       (三)教育压力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矛盾 

       少数民族的文化必须融入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与传承,为此国内学者们提出了“民族教育”的概念, 民族教育是传播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但少数民族的同胞同时也需要接受普适教育,二者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矛盾。 

      (四)文化保护投资与落后经济水平的矛盾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以传播教育、改善基础设施、举办大型活动等。但武陵山区由于底子薄,交通条件不佳,社会经济长期以来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落后的经济基础对于民族文化的搜集、整理和推广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十分不利,是阻碍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不利因素。 

       四、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一)重塑民族文化价值观,保护与发展并重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问题上改变唯传统至上的错误观点,做到保护与发展并重。引入便捷化的生产、生活以及信息传递方式,在大力改善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生产效率及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专项保护措施的设立,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强化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重塑民族文化价值观。一方面,加强土家族文化研究中心、土家族民族文化博物馆等民族文化研究、展示、保护机构的建设和投入,并从资金投入和人才引入两大方面给予支撑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重点关注牛王节、女儿会、西兰卡普、吊脚楼等重大节日及各种独特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复兴。由政府甄选立项,通过地方节假日、公益性表演、艺术展、节日专项补贴等具体保护措施的实施,提升区内居民的文化归属感,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 

      (二)严格控制旅游发展方式,转变获利渠道 

       1、合理进行旅游景区及产品规划 

       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将同类民族文化要素进行整合,施行集中管理,在更好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游客原汁原味儿的文化需求,实现社会、文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功能区分布上,注意将文化体验与综合服务功能分开,尽量减少旅游活动给自然及文化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施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及差别定价的制度。以当地文化局、旅游局、工商管理局为依托,以文化的原真性为重要参考标准,对民族文化生态村的旅游产品及表演类旅游服务进行甄选评级,并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施行定期检查,实时监督。 

       2、适当限制游客的数量及行为 

      借鉴生态旅游对环境承载量的相关研究,用于对文化生态环境承载量的研究,科学评估外来游客对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计算出旅游区的文化生态环境承载量,并根据自然及文化生态环境的承载量严格控制游客接待数量。同时,要求游客入乡随俗,遵从当地的民族文化,减缓外来文化的冲击力度。可通过导游介绍并积极引导;向游客印发宣传介绍当地民俗的小册子;在景区设点提供民族特色服装的租借或销售服务等形式推进。 

      (三)巩固民族教育基础地位,增强区域自主性  

       加强人、财支持力度。加大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包括资金和人才上两大方面的支持。资金方面,针对该区的扶贫补贴,设立教育专项补贴,用以改善学校的物质条件及教育工作者的薪资补贴。人才方面,通过政策引导,从区域外部吸引大量知识储备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投身该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去。 2.提高少数民族区域自主性 放宽少数民族区域的教育自主权,尤其是高考的自主权,由区域自主掌控教学内容、方式、考核标准等。同时进一步完善针对少数民族学习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减轻少数民族山区学生所承担的普适教育的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民族文化的学习中去。 

      (四)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改善社会保障 

       1、抢抓发展机遇 

       武陵山区的经济建设受到中央的重视,目前已经出台支持该地区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加大扶贫力度、鼓励中外投资者到此投资等。地方政府要利用当前良好的政策支持,做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积极招商引资两手抓,改善社会保障机制,拓宽经济发展渠道,全面提升武陵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自身发展能力。 

       2、加强区域合作 

       打破以往行政格局的严格分治,树立区域经济合作理念,尽快成立“武陵山区综合管理委员会”一类的官方组织机构,由湘黔鄂渝四省的主要行政部门的成员组成。管委会承担对武陵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任务,四省成员共同商讨协作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的区域分布、各行政区域间的利益分配等问题。 

       (五)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 

       引入生态补偿机制,指导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化的又一重要思路。一方面,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尝试建立相关补偿机制,从旅游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建设项目。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的研究与探索。

责任编辑
标签社会发展    
0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矛盾解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旅游纵横

作者:胡芬 李恒

一、基础理论


  
  (一)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as Lascurain,之后,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生态旅游的定义虽然尚未得到统一,但大多数学者对于生态旅游的意义具有共同的认识,即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得到身心放松的同时,提升环保意识,进而促进环境保护,获得一种长期的良性循环。 

     (二)文化生态旅游  

       “文化生态旅游”是与“自然生态旅游”相对的概念,同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5]从广义上讲,生态旅游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应该包括自然和文化两个层面上的内容。我国学者赵飞与苏少敏(2009)综合国内学者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定义,将文化生态旅游界定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文化生态旅游是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属于生态旅游的大范畴,综合看来,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性。首先,从资源角度上来讲,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资源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是种类较为丰富或者保留比较完整亦或是特色十分突出。其次,文化生态旅游同时应该符合生态旅游的要求,需遵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其目的不仅是让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得到文化教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使得目的地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甚至是达到比不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情况下更为稳固的平衡状态。  

       二、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背景 

       (一)地域范围 

       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总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00多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1100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8%。 

       (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方面,长期以来,受交通、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武陵山区的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大部分区域处于贫困状态;交通方面,武陵山区已基本形成水、陆、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框架,但受制于地形险要、地质复杂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当前的铁路、公路覆盖密度仍然较小;社会保障方面,区内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就学难、看病难、饮水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 武陵山区为我国内陆跨省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内少数民族众多,包括土家族、侗族、苗族等等。这些少数民族在此长期居住,孕育保留下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 
 

      1、历史遗迹 

       境内的少数民族历史遗迹较多,如凤凰古城、黄丝桥石头城、土司王城遗址、乾嘉苗民起义遗址、神龙悬棺、清代大水井古建筑群、明代土家古堡木鱼寨等等。这些历史遗迹中很多具有十分高的文化研究及旅游开发价值。 

       2、服饰、饮食及建筑 

       生活在武陵山区的30多个少数民族,汇集造就了区内琳琅缤纷的服饰、饮食及建筑文化。民族服饰方面,这里有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的苗服,也有工艺精细,图案花纹美观的侗锦、侗帕、侗带。饮食方面,苗族的血灌汤、辣椒骨;土家族的金包银饭、合渣、腌熏腊肉、打粑粑;白族的饵块建筑方面,土家族的吊脚楼被称为楚宫汉宫的活化石,侗族的侗寨、鼓楼、凉亭、风雨桥等更是独具一格、特色鲜明。 

       三、武陵山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矛盾分析 

       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本质是用生态旅游的要求,即可持续发展原则,去约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要求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及经营的过程中不受到损耗,甚至是得到更好的保护。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特性来看,它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依耐性较大,而这些文化资源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往往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发展旅游从某种角度来看正加大了文化冲击的强度。从民族文化旅游的特性以及生态旅游的要求上来看,二者存在着许多现实矛盾。 

       结合武陵山区的现实情况,以其地域范围最广,人口数较多的土家族为例,不难发现纵然山区内的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传统的民族文化并未得到很好的保护,相反却正以较快的速度在变迁甚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矛盾上。 

       (一)新型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矛盾 

       随着广播、电视、移动通讯及互联网的普及,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与外界的交流增强,传统的生态模式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加上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旅游者的涌入,更加剧了这种冲击的力度。现代的就一定是最好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是经过社会“优胜劣汰”而筛选出来,符合当代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且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出于对生活质量的本能追求,面临这些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很快接受了此类新型的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在服饰、饮食、传统活动及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文化的自然传承与利益驱动的矛盾 

       作为文化生态旅游, 其目标群体就不是大众旅游者, 可现实是民族地区普遍赤贫, 在旅游经济利益面前, 最难以把握好可行的旅游目标与传统文化、社会价值、商业收入之间的平衡。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利益的驱动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让当地居民积极的投身到旅游活动中去,展现自己的独特文化,另一方面,也会让人过多的关注对利益的追求而忘却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即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活动中的社区参与加速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甚至是变异。如各种富有民族风情的表演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而进行改编;工序繁杂的传统手工艺品,为了加大销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而简化程序,让其原有的文化价值大打折扣。 

       (三)教育压力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矛盾 

       少数民族的文化必须融入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与传承,为此国内学者们提出了“民族教育”的概念, 民族教育是传播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但少数民族的同胞同时也需要接受普适教育,二者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矛盾。 

      (四)文化保护投资与落后经济水平的矛盾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以传播教育、改善基础设施、举办大型活动等。但武陵山区由于底子薄,交通条件不佳,社会经济长期以来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落后的经济基础对于民族文化的搜集、整理和推广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十分不利,是阻碍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不利因素。 

       四、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一)重塑民族文化价值观,保护与发展并重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问题上改变唯传统至上的错误观点,做到保护与发展并重。引入便捷化的生产、生活以及信息传递方式,在大力改善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生产效率及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专项保护措施的设立,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强化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重塑民族文化价值观。一方面,加强土家族文化研究中心、土家族民族文化博物馆等民族文化研究、展示、保护机构的建设和投入,并从资金投入和人才引入两大方面给予支撑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重点关注牛王节、女儿会、西兰卡普、吊脚楼等重大节日及各种独特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复兴。由政府甄选立项,通过地方节假日、公益性表演、艺术展、节日专项补贴等具体保护措施的实施,提升区内居民的文化归属感,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 

      (二)严格控制旅游发展方式,转变获利渠道 

       1、合理进行旅游景区及产品规划 

       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将同类民族文化要素进行整合,施行集中管理,在更好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游客原汁原味儿的文化需求,实现社会、文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功能区分布上,注意将文化体验与综合服务功能分开,尽量减少旅游活动给自然及文化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施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及差别定价的制度。以当地文化局、旅游局、工商管理局为依托,以文化的原真性为重要参考标准,对民族文化生态村的旅游产品及表演类旅游服务进行甄选评级,并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施行定期检查,实时监督。 

       2、适当限制游客的数量及行为 

      借鉴生态旅游对环境承载量的相关研究,用于对文化生态环境承载量的研究,科学评估外来游客对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计算出旅游区的文化生态环境承载量,并根据自然及文化生态环境的承载量严格控制游客接待数量。同时,要求游客入乡随俗,遵从当地的民族文化,减缓外来文化的冲击力度。可通过导游介绍并积极引导;向游客印发宣传介绍当地民俗的小册子;在景区设点提供民族特色服装的租借或销售服务等形式推进。 

      (三)巩固民族教育基础地位,增强区域自主性  

       加强人、财支持力度。加大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包括资金和人才上两大方面的支持。资金方面,针对该区的扶贫补贴,设立教育专项补贴,用以改善学校的物质条件及教育工作者的薪资补贴。人才方面,通过政策引导,从区域外部吸引大量知识储备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投身该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去。 2.提高少数民族区域自主性 放宽少数民族区域的教育自主权,尤其是高考的自主权,由区域自主掌控教学内容、方式、考核标准等。同时进一步完善针对少数民族学习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减轻少数民族山区学生所承担的普适教育的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民族文化的学习中去。 

      (四)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改善社会保障 

       1、抢抓发展机遇 

       武陵山区的经济建设受到中央的重视,目前已经出台支持该地区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加大扶贫力度、鼓励中外投资者到此投资等。地方政府要利用当前良好的政策支持,做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积极招商引资两手抓,改善社会保障机制,拓宽经济发展渠道,全面提升武陵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自身发展能力。 

       2、加强区域合作 

       打破以往行政格局的严格分治,树立区域经济合作理念,尽快成立“武陵山区综合管理委员会”一类的官方组织机构,由湘黔鄂渝四省的主要行政部门的成员组成。管委会承担对武陵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任务,四省成员共同商讨协作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的区域分布、各行政区域间的利益分配等问题。 

       (五)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 

       引入生态补偿机制,指导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化的又一重要思路。一方面,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尝试建立相关补偿机制,从旅游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建设项目。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的研究与探索。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