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刘兴国 历时四十载揭开宣汉土家人“身世之谜”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彭凡珊 信息来源:达州晚报


    新闻提示:“下田薅秧哪,看那人马嘛齐不齐,人吔齐来马也齐,打起锣鼓就干起……”这是在宣汉县樊哙镇百里峡土家族区域中、最为流行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民歌艺术形式——薅草锣鼓。它起源于几千年前的古代巴人,那时的人们农业生产、驱赶野兽、祭祀山神都会击鼓鸣锣吆喝,后演变成了一种劳动山歌,被称为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
     
    土家族多集中在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但四川省内土家族人口最多、唯一建有土家族乡的就是达州市宣汉县。宣汉县有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四个土家族乡和一个土家族集居镇樊哙镇(按民族乡对待),幅员面积576.09平方公里,人口共6.7万人,其中土家族4.5万人,占总人口的67.8%。尽管土家族人口众多,但他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起源却知之甚少。近日,65岁的宣汉政协委员刘兴国在近40年的细心研究调查后,编著了《宣汉土家族》一书。书中介绍的一系列关于宣汉土家族的族源及先民文化、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等,让宣汉土家人的“身世之谜”一一揭开。
                          
    一、惊讶 这些人不同于汉族
    
    刘兴国,1947年出生于宣汉南坝镇。1958年至1962年,他先后前往宣汉漆碑乡、樊哙鸡唱乡、河口乡读书工作。在鸡唱、河口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他惊讶地发现那里的人们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宣汉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他们喜欢穿大红大绿颜色的衣服,布料是自家采麻后编织而成的土布;日常主食是包谷、洋芋;生活方式是捕鱼、打猎、喂猪等,没有水田;说话的语调听着也跟外面的不一样……
   
    由于那时还不了解土家族,刘兴国也没有多想,只是单纯地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很奇怪,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他被抽调到原达县地区外贸局工作时,才发现一切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简单。当时因工作需要,他被领导安排去收集达县地区的土特产品。为摸清情况,他走遍了整个大巴山,从重庆的万县、酉阳、秀山到陕西的汉中,巴中的通江、南江,再到我市的万源、八台,每到一处他都会认真收集当地史料,并前往北碚图书馆、达县地区图书馆等地翻阅川东北地区的大量史料。在收集查阅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一带地区曾有巴人活动,于是对巴人巴国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从那以后,刘兴国开始注重对巴人巴国的史料的收集,《山海经》、《花间集》、《唐诗鉴赏》、二十五史、《华阳图志》……凡是有关于巴人巴国历史记载的,他都会仔细的翻阅研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史料,他发现,巴国在秦统一中国的100年前,曾从汉水洞庭到了长江三峡,建都于平都(今丰都),后迁于今涪陵、垫江。而垫江位于华蓥山大背斜层线的北麓,为嘉陵江、渠江、涪江三大水流汇合之处。因此,他认为宣汉一带是存在古代巴人的后裔,但到底是不是土家族,还不清楚。
 
    二、证实 宣汉罗家坝遗址的挖掘
    
    随着1983年重庆酉阳、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成立,土家族也逐渐被人们知晓。刘兴国也隐约觉得宣汉樊哙百里峡是土家族,并向县领导提过,但因某种原因没得到上级政府的认同。1996年,宣汉普光镇罗家坝被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发掘。1999年9月至11月,四川省考古队对罗家坝遗址进行首次发掘,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 100多件珍贵文物。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时期文物,历史年代久远,文化积淀深厚。初步估计,罗家坝文化遗址距今有3000——4700年,地下保存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和东周时期的墓地遗存。
   
    2003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家、学者进驻罗家坝进行第二次发掘,又发掘出大型青铜器礼器、巴式青铜兵器、彩色陶器等文物。在2007年的第三次发掘中,还首次发现了巴人的“船棺葬”、“俯身葬”、“人殉”及陶器上神秘的符号、图案等。由于这些出土文物具有显著的巴人文化和土著特点,因此它的发现也证实了这方水土是古代巴人活动的重要区域。
    
    看着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的次次发掘,刘兴国对巴人文化及土家族的关注也开始加大,在收集资料方面也更注重古代巴人文化、现代土家族文化的源流史及现在的发展状况。2002年,刘兴国定居北京,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对这方面资料的收集,甚至在北京的图书馆、新华书店中寻找线索。为进一步弄清宣汉是否有土家族,刘兴国又前往了湘西、湖北恩施等土家族聚居地,通过对他们生活方式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刘兴国越来越觉得宣汉樊哙一带就是土家族,但后来由于未查到关于宣汉土家族的政府文件,因此在他2003年编著的《巴人文化初探》一书中没有将宣汉土家族纳入其中。
                      
    三、坚持  一直研究土家文化
    
    2005年底,省政府批准了宣汉县在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建立土家族乡和樊哙土家族聚居镇(按民族乡对待),但外界对宣汉土家族了解不多,影响力也不大。对此,《关于撰写和出版<宣汉土家族>专著的建议》被早有关注宣汉土家族的刘兴国、在宣汉县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写成了提案。此提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的高度重视。2011年国庆,刘兴国受县政协邀请,从北京回到宣汉开始编著《宣汉土家族》一书,历时2个月后完成,但之前他对宣汉土家族的调查、研究却持续了近40年。
   
    刘兴国告诉记者,这本书出版后,他接到了不少土家族人的电话,一些土家族人还就自己的始源问题与他进行探讨,让他十分高兴。刘兴国对记者说:“中华民族不仅仅是汉文化,它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巴人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土家族文化就是巴人文化。既然本土有这个文化,那我们为什么要抛弃它呢?所以,在我有生之年内,我会一直将土家文化继续研究下去。”刘兴国说,下一步他打算成立宣汉县土家文化研究会,然后重点考察土家族的民族符号及土家族巫教中残留下的“端公”文化。
                          
    四、宣汉土家族的族源
   
    在《宣汉土家族》一书中,刘兴国详细介绍了他调查的成果:土家族深居祖国腹地长江三峡地带巴山峡川。该区域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直至鄂西北和湘西,这里是连绵的崇山峻岭,险峡激流,易守难攻,历史发展的节拍与周边地区相对缓慢,因此形成了一条中国绝无仅有的文化沉积带,人们把这个文化沉积带称“巴文化区”。
   
    而宣汉土家人大多生活聚居在1500米以下至500米的大巴山山前中山与低山区。山前中山区在县域内包括平楼、峰城、红峰三个向斜高台地桌状中山地带,由侵蚀剥蚀类型的中山与深切其间的河谷组成,山顶平缓宽阔,分布缓丘及坳谷,呈波状起伏,个别山顶如小炮台海拔达1674米。红峰、草坝、新华一线至前河华景以北的山地,是东南走向、平行排列的侵蚀构造中山,河谷切割深度较大,河谷间山坡、谷坡多呈梯形,顺斜坡缓长。由于前、中、后三河均流经这些地区,无论山顶和山坡,均有作为农耕生产的条件,是一个适于以农为主的生产地域。
   
    关于土家族的来源,目前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湘西土家族是居住在湘西一带的土著居民为主体,尔后逐渐融合了先后迁入和穴居湘西山区的巴人、濮人、乌蛮等古代部落一部分,最终在唐宋年间形成民族共同体。也有学者认为,鄂西北、川东南(重庆市)黔东北的土家族为巴人遗裔。我国著名土家族研究专家田荆贵先生在《土家族族源综论》中,归纳了土家族源的五种说法:“一曰巴人(廪君种)说;二曰乌蛮(白罗罗一支)说;三曰江西迁来说;四曰土著先民说;五曰賨人(板楣蛮)说。通过田荆贵先生多年的历史考证,他认为,古代賨人(板楣蛮)是现今土家族的先民,土家族是古代賨人(板楣蛮)的后裔。1994年《宣汉县志·人口志》中记载“东周时,川东北包括宣汉地区属巴国领域,居住着賨人(板楣蛮),是当时巴族的一支。公元前314年,秦以巴国辖地置巴郡,徙秦民一万家到蜀北(川东北)。这些移民后来也成为賨人的一部分。”县志记载说明,早期的巴人和秦地移民,是宣汉土家人的先民之一。而其他的各种史料也反映出巴人、巴族、巴国的历史。古代巴人从湖广大泽进入长江三峡,然后进入四川东部。古代巴国在2000多年前就灭亡了,而巴人却在这块土地上与其他的土著先民一起,胼手抵足,从采集渔猎到开垦土地、种植树木、建房造屋,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经受战争与动乱,顽强地生存繁衍,形成了今天的土家族。在宣汉土家族生活的前中后三河流域中,至今还存留着土家族人原来居住的洞寨达147处。
                        
    五、宣汉土家族服饰、建筑
    
    宣汉土家男子不分老少衣服多为青、蓝色,也有对襟上衣不染色用纯土白布做成,青壮年一般包白头帕,中老年包青帕。青壮年穿麻草鞋、宽口布鞋、冬季缠裹脚,穿麻窝子或棕袜子,还有一种用牛皮或厚布做成的“钉鞋”。这种鞋比平常的鞋大,便于雨天爬山干活。土家妇女的上衣为短领坐衽,中青年喜欢穿蓝色和粉红色花衣。上衣的长度一般要过膝盖。而土家女子的裤子和男子相同,也要扎腰带。相比年纪大的妇女来说,青年妇女和未婚姑娘穿着要讲究,喜欢穿红、青、蓝、绿外托肩上衣,胸前套件绣花裙,逢年过节走亲戚时,衣襟上还要系上一条镶花手巾,十分好看。
    
    宣汉土家族人的家居主要是吊脚楼。这种吊脚楼是一种纯木结构的建筑,采用穿逗式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所有的梁、坊、柱、板、椽等,全部用木材加工造成,既通风良好又防虫、蛇、蚊之害,解决了粮食物品的干燥保管问题。
    
    宣汉土家人有很多民间信仰,在他们看来,蛇是灵物。一旦发现房屋大梁上有蛇,并不会去赶它,而是要为它焚香烧纸,求其保佑,来了红蛇,更是倍加爱护。同时,他们还崇拜与母腹有着相似性的洞穴。对此,宣汉的打洞儿就特别多,有时可以看见洞下面有插烛、烧香褂红的痕迹。据说有的“打儿洞”很灵。打的方法是求子者向“洞”或“窝”中扔小石头,如第一次扔中,就表明能生子,不中就不生子,投中后石子又跳了出来,则表明生了子也会夭折。在宣汉土家地区最特有的巫师就是“端公”,一般的小坛事如乡下人生病,请个端公来问卜等。真正的跳“端公”,是请一大帮子端公在掌坛师的带领下,往病家布上神坛,大锣大鼓,演出成套的跳神活动,也叫做“大跳”。
                        
    六、宣汉土家族特有的薅草锣鼓
   
    巴人善歌舞,土家族更是能歌善舞。他们爱唱山歌,山歌有哭嫁歌、结情歌、相思歌、薅草锣鼓等,舞蹈有钱棍舞、摆手舞等,但相比之下,薅草锣鼓是宣汉土家族最独特的表现形式,也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薅草锣鼓”的打唱者称“歌牌子”或“歌头”,“歌牌子”有二人的、有三人的,也有多至四人的。其打击乐有鼓、锣、钹、鑔等。“歌牌子”或“歌头”领唱,众接腔合唱,配以锣鼓伴奏。鼓声时轻时重,阴阳有致。锣鼓声热烈响亮,领唱者慷慨激昂,劳动群众的和声波澜起伏,在山谷里久久回荡,原生态韵味悠长。
   
    “薅草锣鼓”的唱词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段,有“开场”“出工”“歇气”“过行”“收工”等套式,而场次内容更多是见啥唱啥,即兴现编,如对偷懒者的讽刺,对落后者的鼓励,对薅“猫盖屎”的谴责,对又快又好的表扬,除此之外,也还有唱生产生活的,唱婚姻爱情的……这种表演形式不仅能愉悦心情,消除疲劳,还激发劳动热情,提高生产效率。在宣汉土家族的薅草锣鼓表演中,宣汉县百里峡中的土家族的表演甚是壮观。
   
    此外,土家人还喜欢跳钱棍舞。钱棍是用一根三尺多长的竹棍,两头挖上三四道槽,槽中装上铜钱数枚做成。歌舞者手持钱棍,一边舞动在肩头、胸、背、膝等处击打,一边随铜钱在舞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唱歌,往往是一人领唱,众人边舞边帮衬。
   
    提到宣汉土家人的文化,不得不说到他们的婚嫁、丧葬习俗。在出嫁时,土家人要唱哭嫁歌;奔丧时,要唱孝歌。哭嫁歌由新娘唱,歌唱内容为哭爹娘、陪十姊妹、哭骂媒人,而奔丧时唱的孝歌习俗则体现了土家人“歌生颂死”敢向死神寂然一笑的旷达精神。
责任编辑
标签人物特写    
0

刘兴国 历时四十载揭开宣汉土家人“身世之谜”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彭凡珊 信息来源:达州晚报


    新闻提示:“下田薅秧哪,看那人马嘛齐不齐,人吔齐来马也齐,打起锣鼓就干起……”这是在宣汉县樊哙镇百里峡土家族区域中、最为流行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民歌艺术形式——薅草锣鼓。它起源于几千年前的古代巴人,那时的人们农业生产、驱赶野兽、祭祀山神都会击鼓鸣锣吆喝,后演变成了一种劳动山歌,被称为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
     
    土家族多集中在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但四川省内土家族人口最多、唯一建有土家族乡的就是达州市宣汉县。宣汉县有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四个土家族乡和一个土家族集居镇樊哙镇(按民族乡对待),幅员面积576.09平方公里,人口共6.7万人,其中土家族4.5万人,占总人口的67.8%。尽管土家族人口众多,但他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起源却知之甚少。近日,65岁的宣汉政协委员刘兴国在近40年的细心研究调查后,编著了《宣汉土家族》一书。书中介绍的一系列关于宣汉土家族的族源及先民文化、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等,让宣汉土家人的“身世之谜”一一揭开。
                          
    一、惊讶 这些人不同于汉族
    
    刘兴国,1947年出生于宣汉南坝镇。1958年至1962年,他先后前往宣汉漆碑乡、樊哙鸡唱乡、河口乡读书工作。在鸡唱、河口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他惊讶地发现那里的人们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宣汉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他们喜欢穿大红大绿颜色的衣服,布料是自家采麻后编织而成的土布;日常主食是包谷、洋芋;生活方式是捕鱼、打猎、喂猪等,没有水田;说话的语调听着也跟外面的不一样……
   
    由于那时还不了解土家族,刘兴国也没有多想,只是单纯地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很奇怪,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他被抽调到原达县地区外贸局工作时,才发现一切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简单。当时因工作需要,他被领导安排去收集达县地区的土特产品。为摸清情况,他走遍了整个大巴山,从重庆的万县、酉阳、秀山到陕西的汉中,巴中的通江、南江,再到我市的万源、八台,每到一处他都会认真收集当地史料,并前往北碚图书馆、达县地区图书馆等地翻阅川东北地区的大量史料。在收集查阅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一带地区曾有巴人活动,于是对巴人巴国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从那以后,刘兴国开始注重对巴人巴国的史料的收集,《山海经》、《花间集》、《唐诗鉴赏》、二十五史、《华阳图志》……凡是有关于巴人巴国历史记载的,他都会仔细的翻阅研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史料,他发现,巴国在秦统一中国的100年前,曾从汉水洞庭到了长江三峡,建都于平都(今丰都),后迁于今涪陵、垫江。而垫江位于华蓥山大背斜层线的北麓,为嘉陵江、渠江、涪江三大水流汇合之处。因此,他认为宣汉一带是存在古代巴人的后裔,但到底是不是土家族,还不清楚。
 
    二、证实 宣汉罗家坝遗址的挖掘
    
    随着1983年重庆酉阳、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成立,土家族也逐渐被人们知晓。刘兴国也隐约觉得宣汉樊哙百里峡是土家族,并向县领导提过,但因某种原因没得到上级政府的认同。1996年,宣汉普光镇罗家坝被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发掘。1999年9月至11月,四川省考古队对罗家坝遗址进行首次发掘,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 100多件珍贵文物。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时期文物,历史年代久远,文化积淀深厚。初步估计,罗家坝文化遗址距今有3000——4700年,地下保存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和东周时期的墓地遗存。
   
    2003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家、学者进驻罗家坝进行第二次发掘,又发掘出大型青铜器礼器、巴式青铜兵器、彩色陶器等文物。在2007年的第三次发掘中,还首次发现了巴人的“船棺葬”、“俯身葬”、“人殉”及陶器上神秘的符号、图案等。由于这些出土文物具有显著的巴人文化和土著特点,因此它的发现也证实了这方水土是古代巴人活动的重要区域。
    
    看着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的次次发掘,刘兴国对巴人文化及土家族的关注也开始加大,在收集资料方面也更注重古代巴人文化、现代土家族文化的源流史及现在的发展状况。2002年,刘兴国定居北京,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对这方面资料的收集,甚至在北京的图书馆、新华书店中寻找线索。为进一步弄清宣汉是否有土家族,刘兴国又前往了湘西、湖北恩施等土家族聚居地,通过对他们生活方式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刘兴国越来越觉得宣汉樊哙一带就是土家族,但后来由于未查到关于宣汉土家族的政府文件,因此在他2003年编著的《巴人文化初探》一书中没有将宣汉土家族纳入其中。
                      
    三、坚持  一直研究土家文化
    
    2005年底,省政府批准了宣汉县在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建立土家族乡和樊哙土家族聚居镇(按民族乡对待),但外界对宣汉土家族了解不多,影响力也不大。对此,《关于撰写和出版<宣汉土家族>专著的建议》被早有关注宣汉土家族的刘兴国、在宣汉县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写成了提案。此提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的高度重视。2011年国庆,刘兴国受县政协邀请,从北京回到宣汉开始编著《宣汉土家族》一书,历时2个月后完成,但之前他对宣汉土家族的调查、研究却持续了近40年。
   
    刘兴国告诉记者,这本书出版后,他接到了不少土家族人的电话,一些土家族人还就自己的始源问题与他进行探讨,让他十分高兴。刘兴国对记者说:“中华民族不仅仅是汉文化,它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巴人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土家族文化就是巴人文化。既然本土有这个文化,那我们为什么要抛弃它呢?所以,在我有生之年内,我会一直将土家文化继续研究下去。”刘兴国说,下一步他打算成立宣汉县土家文化研究会,然后重点考察土家族的民族符号及土家族巫教中残留下的“端公”文化。
                          
    四、宣汉土家族的族源
   
    在《宣汉土家族》一书中,刘兴国详细介绍了他调查的成果:土家族深居祖国腹地长江三峡地带巴山峡川。该区域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直至鄂西北和湘西,这里是连绵的崇山峻岭,险峡激流,易守难攻,历史发展的节拍与周边地区相对缓慢,因此形成了一条中国绝无仅有的文化沉积带,人们把这个文化沉积带称“巴文化区”。
   
    而宣汉土家人大多生活聚居在1500米以下至500米的大巴山山前中山与低山区。山前中山区在县域内包括平楼、峰城、红峰三个向斜高台地桌状中山地带,由侵蚀剥蚀类型的中山与深切其间的河谷组成,山顶平缓宽阔,分布缓丘及坳谷,呈波状起伏,个别山顶如小炮台海拔达1674米。红峰、草坝、新华一线至前河华景以北的山地,是东南走向、平行排列的侵蚀构造中山,河谷切割深度较大,河谷间山坡、谷坡多呈梯形,顺斜坡缓长。由于前、中、后三河均流经这些地区,无论山顶和山坡,均有作为农耕生产的条件,是一个适于以农为主的生产地域。
   
    关于土家族的来源,目前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湘西土家族是居住在湘西一带的土著居民为主体,尔后逐渐融合了先后迁入和穴居湘西山区的巴人、濮人、乌蛮等古代部落一部分,最终在唐宋年间形成民族共同体。也有学者认为,鄂西北、川东南(重庆市)黔东北的土家族为巴人遗裔。我国著名土家族研究专家田荆贵先生在《土家族族源综论》中,归纳了土家族源的五种说法:“一曰巴人(廪君种)说;二曰乌蛮(白罗罗一支)说;三曰江西迁来说;四曰土著先民说;五曰賨人(板楣蛮)说。通过田荆贵先生多年的历史考证,他认为,古代賨人(板楣蛮)是现今土家族的先民,土家族是古代賨人(板楣蛮)的后裔。1994年《宣汉县志·人口志》中记载“东周时,川东北包括宣汉地区属巴国领域,居住着賨人(板楣蛮),是当时巴族的一支。公元前314年,秦以巴国辖地置巴郡,徙秦民一万家到蜀北(川东北)。这些移民后来也成为賨人的一部分。”县志记载说明,早期的巴人和秦地移民,是宣汉土家人的先民之一。而其他的各种史料也反映出巴人、巴族、巴国的历史。古代巴人从湖广大泽进入长江三峡,然后进入四川东部。古代巴国在2000多年前就灭亡了,而巴人却在这块土地上与其他的土著先民一起,胼手抵足,从采集渔猎到开垦土地、种植树木、建房造屋,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经受战争与动乱,顽强地生存繁衍,形成了今天的土家族。在宣汉土家族生活的前中后三河流域中,至今还存留着土家族人原来居住的洞寨达147处。
                        
    五、宣汉土家族服饰、建筑
    
    宣汉土家男子不分老少衣服多为青、蓝色,也有对襟上衣不染色用纯土白布做成,青壮年一般包白头帕,中老年包青帕。青壮年穿麻草鞋、宽口布鞋、冬季缠裹脚,穿麻窝子或棕袜子,还有一种用牛皮或厚布做成的“钉鞋”。这种鞋比平常的鞋大,便于雨天爬山干活。土家妇女的上衣为短领坐衽,中青年喜欢穿蓝色和粉红色花衣。上衣的长度一般要过膝盖。而土家女子的裤子和男子相同,也要扎腰带。相比年纪大的妇女来说,青年妇女和未婚姑娘穿着要讲究,喜欢穿红、青、蓝、绿外托肩上衣,胸前套件绣花裙,逢年过节走亲戚时,衣襟上还要系上一条镶花手巾,十分好看。
    
    宣汉土家族人的家居主要是吊脚楼。这种吊脚楼是一种纯木结构的建筑,采用穿逗式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所有的梁、坊、柱、板、椽等,全部用木材加工造成,既通风良好又防虫、蛇、蚊之害,解决了粮食物品的干燥保管问题。
    
    宣汉土家人有很多民间信仰,在他们看来,蛇是灵物。一旦发现房屋大梁上有蛇,并不会去赶它,而是要为它焚香烧纸,求其保佑,来了红蛇,更是倍加爱护。同时,他们还崇拜与母腹有着相似性的洞穴。对此,宣汉的打洞儿就特别多,有时可以看见洞下面有插烛、烧香褂红的痕迹。据说有的“打儿洞”很灵。打的方法是求子者向“洞”或“窝”中扔小石头,如第一次扔中,就表明能生子,不中就不生子,投中后石子又跳了出来,则表明生了子也会夭折。在宣汉土家地区最特有的巫师就是“端公”,一般的小坛事如乡下人生病,请个端公来问卜等。真正的跳“端公”,是请一大帮子端公在掌坛师的带领下,往病家布上神坛,大锣大鼓,演出成套的跳神活动,也叫做“大跳”。
                        
    六、宣汉土家族特有的薅草锣鼓
   
    巴人善歌舞,土家族更是能歌善舞。他们爱唱山歌,山歌有哭嫁歌、结情歌、相思歌、薅草锣鼓等,舞蹈有钱棍舞、摆手舞等,但相比之下,薅草锣鼓是宣汉土家族最独特的表现形式,也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薅草锣鼓”的打唱者称“歌牌子”或“歌头”,“歌牌子”有二人的、有三人的,也有多至四人的。其打击乐有鼓、锣、钹、鑔等。“歌牌子”或“歌头”领唱,众接腔合唱,配以锣鼓伴奏。鼓声时轻时重,阴阳有致。锣鼓声热烈响亮,领唱者慷慨激昂,劳动群众的和声波澜起伏,在山谷里久久回荡,原生态韵味悠长。
   
    “薅草锣鼓”的唱词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段,有“开场”“出工”“歇气”“过行”“收工”等套式,而场次内容更多是见啥唱啥,即兴现编,如对偷懒者的讽刺,对落后者的鼓励,对薅“猫盖屎”的谴责,对又快又好的表扬,除此之外,也还有唱生产生活的,唱婚姻爱情的……这种表演形式不仅能愉悦心情,消除疲劳,还激发劳动热情,提高生产效率。在宣汉土家族的薅草锣鼓表演中,宣汉县百里峡中的土家族的表演甚是壮观。
   
    此外,土家人还喜欢跳钱棍舞。钱棍是用一根三尺多长的竹棍,两头挖上三四道槽,槽中装上铜钱数枚做成。歌舞者手持钱棍,一边舞动在肩头、胸、背、膝等处击打,一边随铜钱在舞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唱歌,往往是一人领唱,众人边舞边帮衬。
   
    提到宣汉土家人的文化,不得不说到他们的婚嫁、丧葬习俗。在出嫁时,土家人要唱哭嫁歌;奔丧时,要唱孝歌。哭嫁歌由新娘唱,歌唱内容为哭爹娘、陪十姊妹、哭骂媒人,而奔丧时唱的孝歌习俗则体现了土家人“歌生颂死”敢向死神寂然一笑的旷达精神。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