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恩施大峡谷的感动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唐伟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大峡谷,今天终于又走进你的怀抱。欣喜,为了我们的重逢;感触,只因拙文未若美景。你是大自然镶嵌在土苗山寨的宝玉,你是中国旅游版图上不可或缺的新亮点。

    我不但爱着你风景的独有,而且我更爱着你对我心灵地碰击和感动。

    一大早,我就和家人驱车来到了大峡谷。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你亲切得像似我久别的知己。多想深深的呼喊你,多想倾尽万千笔墨勾勒你。而我只是个俗子,唯有淡然的书写自己最深处的感动。

    在前往大峡谷的车上,导游动情地讲述着大峡谷的风景。车上的其他游客们早已按耐不住,他们兴致勃勃地唱着《六口茶》。那熟悉的旋律,那难忘的民歌故事早已沉寂在我的大学记忆里。回首在恩施的三年大学时光,只能说充实却又快乐。当导游问及谁会《黄四姐》时,我也毛遂自荐地和导游对唱起来。

    恩施的生活节拍让我很喜欢,在城市不断发展的步伐中有着田园般的生活气息。大峡谷,我早已把你透进我的文字,融入我的思绪。有时,我为自己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而骄傲自豪过;但有时,我深深懂得自己终究只是这里的过客。

    无须悲观,至少我曾经拥有过。现在我又来了,大峡谷!我要再次走进你,用心聆听你,用心读懂你。

    车子似野马在回环曲折的公路上驰骋着。回想昨夜的雨有些异样,那嘀嗒嘀嗒的音符飘进在我的梦里。在夜里,我推开厚重的窗帘听雨。那雨下得异常小心,细细缕缕中我看到了远处隐约的峰峦,我于是想起了那久远的传说。难道是盐水女神的思念的不禁泪下,还是李义山巴山夜雨的重演。于是,晨曦里的整个恩施,似乎还残留着眼泪的印记。

    一眼我就认出了你。清江,你在我眼眸舞动着,让我的血液和心跳也随你波动。一样的天气,不一样的心情,你藏在层峦叠翠中,我寻觅许久才看到你迷人的脸庞。依旧是那么清秀,依旧是那么腼腆。暗河在你的怀抱里静默流淌,地缝里透出来你绚丽的光亮。那河岸袅袅炊烟顺风飘浮,一大片一大片的茶园静谧得如深夜里的星月。我下车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爬上那险峻的峰顶。顺着一级一级石梯攀爬,我看到了两座笔直山峰对视而立。在踏浪亭里我眺望着远处的风景。那鬼斧神工地天衣有缝似乎暗藏着世人难以揣摩的故事。

    最迷人的要属那惊险的绝壁栈道。山下仰望它像大峡谷的一串细长的腰带,走近它却觉得这是大峡谷独有的风景。栈道依山而建,在险峻的山腰间走动让我至今心有余悸。不过正如毛泽东所写:无限风光在险峰。当走在栈道上,望着四处高耸入云的峰峦,心里有股强烈的冲撞。窄窄的小道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在上面行走真是惊险刺激得很。你若停下来凭栏远望,就能对山上山下美景一览无余。我站在那儿除了留些照片,我更喜欢俯视山脚下弯曲的公路和细小的万物。望着眼前险峰,石林,栈道……种种美景,我顿然不禁想起“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和东坡赤壁行舟时对于人生的深思。

    一路上都有买东西的人,而最让我感动的是那羞涩的小女孩。当我来到回音谷时,我被路旁一位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所感动。女孩身着浅红暗黄交杂的民族服饰,一个人坐在石缝下编织手链。她低着头不敢看着路过的行人,只是一个人埋头认真编织。红线在她细小的指尖跳跃、翻滚着,如同潮水时起时伏。点线面的浮动如同艺术的流动美。当我们走过她的面前,她嘴里哼道:“姐姐,买个香包吧。”那甜美细腻的声音似乎是从唇边流出来的,声音有着年少的胆怯和淡淡的亲和力。我们停下来和她聊天,她只是低着头小声回应。当她抬头为我们拿香包时,我看到了她的脸庞—— 一双葡萄般水汪汪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和嘴唇,暗红的脸颊竟流露出一丝阳光般的笑容。我问她:为什么没有念书,却来这里卖香包?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放假了,我来这里卖香包是为了攒钱。等有了钱我就可以给自己买好看的笔和童话书。”听了她的回答,我心里深深得感动。这是一个多么单纯的理由,可这又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山里的孩子,你过早的担负起家里的责任。我拿着香包不舍的离开,心里默默的祝福这位令人感动的小女孩。

    大峡谷,奇特的一炷香依旧耸立在你的怀抱里,我走近你唯有惊叹,却不能解读你的奥秘。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特殊的恩赐;大峡谷,你虽没有华山的刚毅,没有桂林的清秀,但是你有着别人未曾拥有的美丽。大峡谷,今天我走近你,让我看到了你的魅力,让我读懂了你的神奇。正是“奇峰飞石依硒都,天赐胜景似宝珠。踏浪仰止香一炷,世人莫错大峡谷”。
大峡谷,谢谢你留给我的感动。在不久的将来,我想我还会回来看你!不舍终究也要离别,我把这些最真挚的文字留给你,留给这片我深爱的土地——恩施。

责任编辑
标签社会发展    
0

恩施大峡谷的感动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唐伟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大峡谷,今天终于又走进你的怀抱。欣喜,为了我们的重逢;感触,只因拙文未若美景。你是大自然镶嵌在土苗山寨的宝玉,你是中国旅游版图上不可或缺的新亮点。

    我不但爱着你风景的独有,而且我更爱着你对我心灵地碰击和感动。

    一大早,我就和家人驱车来到了大峡谷。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你亲切得像似我久别的知己。多想深深的呼喊你,多想倾尽万千笔墨勾勒你。而我只是个俗子,唯有淡然的书写自己最深处的感动。

    在前往大峡谷的车上,导游动情地讲述着大峡谷的风景。车上的其他游客们早已按耐不住,他们兴致勃勃地唱着《六口茶》。那熟悉的旋律,那难忘的民歌故事早已沉寂在我的大学记忆里。回首在恩施的三年大学时光,只能说充实却又快乐。当导游问及谁会《黄四姐》时,我也毛遂自荐地和导游对唱起来。

    恩施的生活节拍让我很喜欢,在城市不断发展的步伐中有着田园般的生活气息。大峡谷,我早已把你透进我的文字,融入我的思绪。有时,我为自己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而骄傲自豪过;但有时,我深深懂得自己终究只是这里的过客。

    无须悲观,至少我曾经拥有过。现在我又来了,大峡谷!我要再次走进你,用心聆听你,用心读懂你。

    车子似野马在回环曲折的公路上驰骋着。回想昨夜的雨有些异样,那嘀嗒嘀嗒的音符飘进在我的梦里。在夜里,我推开厚重的窗帘听雨。那雨下得异常小心,细细缕缕中我看到了远处隐约的峰峦,我于是想起了那久远的传说。难道是盐水女神的思念的不禁泪下,还是李义山巴山夜雨的重演。于是,晨曦里的整个恩施,似乎还残留着眼泪的印记。

    一眼我就认出了你。清江,你在我眼眸舞动着,让我的血液和心跳也随你波动。一样的天气,不一样的心情,你藏在层峦叠翠中,我寻觅许久才看到你迷人的脸庞。依旧是那么清秀,依旧是那么腼腆。暗河在你的怀抱里静默流淌,地缝里透出来你绚丽的光亮。那河岸袅袅炊烟顺风飘浮,一大片一大片的茶园静谧得如深夜里的星月。我下车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爬上那险峻的峰顶。顺着一级一级石梯攀爬,我看到了两座笔直山峰对视而立。在踏浪亭里我眺望着远处的风景。那鬼斧神工地天衣有缝似乎暗藏着世人难以揣摩的故事。

    最迷人的要属那惊险的绝壁栈道。山下仰望它像大峡谷的一串细长的腰带,走近它却觉得这是大峡谷独有的风景。栈道依山而建,在险峻的山腰间走动让我至今心有余悸。不过正如毛泽东所写:无限风光在险峰。当走在栈道上,望着四处高耸入云的峰峦,心里有股强烈的冲撞。窄窄的小道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在上面行走真是惊险刺激得很。你若停下来凭栏远望,就能对山上山下美景一览无余。我站在那儿除了留些照片,我更喜欢俯视山脚下弯曲的公路和细小的万物。望着眼前险峰,石林,栈道……种种美景,我顿然不禁想起“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和东坡赤壁行舟时对于人生的深思。

    一路上都有买东西的人,而最让我感动的是那羞涩的小女孩。当我来到回音谷时,我被路旁一位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所感动。女孩身着浅红暗黄交杂的民族服饰,一个人坐在石缝下编织手链。她低着头不敢看着路过的行人,只是一个人埋头认真编织。红线在她细小的指尖跳跃、翻滚着,如同潮水时起时伏。点线面的浮动如同艺术的流动美。当我们走过她的面前,她嘴里哼道:“姐姐,买个香包吧。”那甜美细腻的声音似乎是从唇边流出来的,声音有着年少的胆怯和淡淡的亲和力。我们停下来和她聊天,她只是低着头小声回应。当她抬头为我们拿香包时,我看到了她的脸庞—— 一双葡萄般水汪汪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和嘴唇,暗红的脸颊竟流露出一丝阳光般的笑容。我问她:为什么没有念书,却来这里卖香包?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放假了,我来这里卖香包是为了攒钱。等有了钱我就可以给自己买好看的笔和童话书。”听了她的回答,我心里深深得感动。这是一个多么单纯的理由,可这又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山里的孩子,你过早的担负起家里的责任。我拿着香包不舍的离开,心里默默的祝福这位令人感动的小女孩。

    大峡谷,奇特的一炷香依旧耸立在你的怀抱里,我走近你唯有惊叹,却不能解读你的奥秘。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特殊的恩赐;大峡谷,你虽没有华山的刚毅,没有桂林的清秀,但是你有着别人未曾拥有的美丽。大峡谷,今天我走近你,让我看到了你的魅力,让我读懂了你的神奇。正是“奇峰飞石依硒都,天赐胜景似宝珠。踏浪仰止香一炷,世人莫错大峡谷”。
大峡谷,谢谢你留给我的感动。在不久的将来,我想我还会回来看你!不舍终究也要离别,我把这些最真挚的文字留给你,留给这片我深爱的土地——恩施。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