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吴仕全的篆刻人生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浩然

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作为国粹之一,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但相对于书法,篆刻艺术显然修行者寡,得道者稀,可吴仕全却依然选择在篆刻这条小道上“执迷不悟”地行进着。

       方寸之间 底蕴万千

       第一次看到那一方方小小的印章时,确实让人很难理解它方寸之间所沉淀的底蕴。所谓篆刻,是基于良好书法功底之上的一门艺术,要会篆刻得先能写出一手好书法。就像篆刻圈子里常说的那句话:“学字20年是皮毛,而从会写字到会篆刻仍有一半的路要走。”

       篆刻最常用的字体是篆字,此外,还有隶书、楷书、行书等,但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汉篆为主。吴仕全擅长小篆,一手铁线体更是左右对称均衡,落笔匀净。要篆刻好印章,不单单是面上掌握了就行,还需要认真研习古文字学,不然就会闹大笑话。

       长年的经验累积,让吴仕全刻印起来得心应手,但即便是拥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修养,还是会碰到疑问。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不可能完全记全,尤其是笔画复杂的古文字,吴仕全常常要借助《康熙字典》等权威典籍勘错纠误。

       别看成品的印鉴体积不大,但制作过程可谓是耗时耗力。吴仕全说,篆刻讲究的是灵感,有时看到一句诗句觉得特别美,脑海中就会开始激荡起创作的火花。一旦有灵感,他便在纸上画出脑中所映射的花样,再不断地调整。完成样稿后,便要上石了,石材的选择也尤为讲究。不同材质的石头也是千差万别,每一块石头他都得精挑细选。上石完成后,仍需要一遍遍调整,即使最后定稿篆刻,印完后有什么需要修改的依然得狠心磨去原有的印面重新刻制。对于他来说,很少有令他完全满意的作品,因为他总是在不停地回顾与修整。

       篆刻印章除了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自篆自用,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外,也是一种代表诚信的信物。

       骨感的现实  丰满的理想

       篆刻是一门耗时耗力又耗钱的艺术,它崇高、大雅却不能令世人免于俗世。古往今来潜心于篆刻或把玩印章的多是官宦名流亦或文学大家,平常百姓只能望而兴叹。

       在偏远闭塞的恩施,愿意把篆刻印章当做收藏的人很少,甚至用的人都寥寥无几。平常吴仕全也帮人刻刻私章,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篆刻艺术中所蕴含的价值。对于这个,吴仕全虽感遗憾但还是依旧保持着篆刻的热情。平常店里不忙的时候,只要有灵感,他便往五楼的工作室一坐,开始他的“工作”。

      对于自己的理想,吴仕全总是很执拗,现已年迈古稀的吴仕全,远远没有满足,他每天都要潜心研究篆刻几个小时。吴仕全笑言,这是自己的必修功课,他想把篆刻更进一步发扬光大。

       闯荡各地 声名远播

       1972年到1993年,吴仕全朴全国各大城市,与同行切磋技艺。几十年的游历,使吴仕全的人生和篆刻技艺得到空间的提升。他的声名远播美国、法国、泰国。他的篆刻作品收入《辉煌千年》、《民族的盛会》,2004年被《世界人物辞海》入编,并荣获世界收藏,特聘为世界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理事;2005年5月28日,首届“扬州八怪杯”全国书法大赛中,作品在扬州美术馆展出,命名为“中国实力派书画家”称号。2006年4月,特聘为中国现代书画家滕州书院副院长,中华书画杂志社委员。2006年5月,中国时代英模五一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近现代史史学会,中华两岸三地专家联合时代英模文化交流中心,其作品入编《时代英模大典》,荣获“金爵奖”授予毛主席金像、金章,授予“中华社会各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
标签人物风采    
0

吴仕全的篆刻人生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浩然

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作为国粹之一,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但相对于书法,篆刻艺术显然修行者寡,得道者稀,可吴仕全却依然选择在篆刻这条小道上“执迷不悟”地行进着。

       方寸之间 底蕴万千

       第一次看到那一方方小小的印章时,确实让人很难理解它方寸之间所沉淀的底蕴。所谓篆刻,是基于良好书法功底之上的一门艺术,要会篆刻得先能写出一手好书法。就像篆刻圈子里常说的那句话:“学字20年是皮毛,而从会写字到会篆刻仍有一半的路要走。”

       篆刻最常用的字体是篆字,此外,还有隶书、楷书、行书等,但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汉篆为主。吴仕全擅长小篆,一手铁线体更是左右对称均衡,落笔匀净。要篆刻好印章,不单单是面上掌握了就行,还需要认真研习古文字学,不然就会闹大笑话。

       长年的经验累积,让吴仕全刻印起来得心应手,但即便是拥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修养,还是会碰到疑问。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不可能完全记全,尤其是笔画复杂的古文字,吴仕全常常要借助《康熙字典》等权威典籍勘错纠误。

       别看成品的印鉴体积不大,但制作过程可谓是耗时耗力。吴仕全说,篆刻讲究的是灵感,有时看到一句诗句觉得特别美,脑海中就会开始激荡起创作的火花。一旦有灵感,他便在纸上画出脑中所映射的花样,再不断地调整。完成样稿后,便要上石了,石材的选择也尤为讲究。不同材质的石头也是千差万别,每一块石头他都得精挑细选。上石完成后,仍需要一遍遍调整,即使最后定稿篆刻,印完后有什么需要修改的依然得狠心磨去原有的印面重新刻制。对于他来说,很少有令他完全满意的作品,因为他总是在不停地回顾与修整。

       篆刻印章除了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自篆自用,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外,也是一种代表诚信的信物。

       骨感的现实  丰满的理想

       篆刻是一门耗时耗力又耗钱的艺术,它崇高、大雅却不能令世人免于俗世。古往今来潜心于篆刻或把玩印章的多是官宦名流亦或文学大家,平常百姓只能望而兴叹。

       在偏远闭塞的恩施,愿意把篆刻印章当做收藏的人很少,甚至用的人都寥寥无几。平常吴仕全也帮人刻刻私章,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篆刻艺术中所蕴含的价值。对于这个,吴仕全虽感遗憾但还是依旧保持着篆刻的热情。平常店里不忙的时候,只要有灵感,他便往五楼的工作室一坐,开始他的“工作”。

      对于自己的理想,吴仕全总是很执拗,现已年迈古稀的吴仕全,远远没有满足,他每天都要潜心研究篆刻几个小时。吴仕全笑言,这是自己的必修功课,他想把篆刻更进一步发扬光大。

       闯荡各地 声名远播

       1972年到1993年,吴仕全朴全国各大城市,与同行切磋技艺。几十年的游历,使吴仕全的人生和篆刻技艺得到空间的提升。他的声名远播美国、法国、泰国。他的篆刻作品收入《辉煌千年》、《民族的盛会》,2004年被《世界人物辞海》入编,并荣获世界收藏,特聘为世界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理事;2005年5月28日,首届“扬州八怪杯”全国书法大赛中,作品在扬州美术馆展出,命名为“中国实力派书画家”称号。2006年4月,特聘为中国现代书画家滕州书院副院长,中华书画杂志社委员。2006年5月,中国时代英模五一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近现代史史学会,中华两岸三地专家联合时代英模文化交流中心,其作品入编《时代英模大典》,荣获“金爵奖”授予毛主席金像、金章,授予“中华社会各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