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田发刚获“2011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信息来源:凤凰网


    中华文化五千年,人文智慧耀东方。中华文化人物评颁委员会近日公布,带领恩施州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为保护和抢救土家族民族文化取得硕果累累的民间文艺家田发刚,获得“2011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自2009年12月正式启动,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人物评选,每年举办一次。“2011中华文化人物”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承办,颁授典礼定于2011年12月中旬在深圳举行。

    抢救文化要先救人

    2011年5月,恩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课题研讨会召开。抢救、保护与开发古村落,这是田发刚今年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方面的“大动作”。田发刚是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人,从小受到土家文化的熏陶。在专心从事民族文化抢救与整理工作之前,他做过建始县两届县长,是一个颇有政绩的“父母官”。从1998年调入恩施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后,他便一心一意专注于民族文化工作了。

    出于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基于对民族文化的积累,众多民族民间文化的濒危形势,让田发刚心急如焚。“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他首先发出这样的呼声。在田发刚的推动下,恩施州2001年开展起了“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经过及时地组织寻访,大量的民间艺术大师被集中到州府,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和绝艺,大量珍贵的音响资料被保存了下来。恩施州人民政府从2003年起,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民间艺术大师,为他们颁发证书,并每年发放津贴。大师们得到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民族民间文化萎蔫的传承现状也被激活了。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大师们开始公开招徒,传授绝技,把高超艺术留给后人,流传后世。“这些民间艺术大师,他们每一个人可以说都是一座博物馆,但人一旦作古,这座博物馆就坍塌了。而我们的抢救工作如果稍有延缓,损失将是无法想象的。”田发刚如是说。

    “一线穿珠”的保护行动

    寻找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这只是田发刚保护民族文化全盘规划中的一小步。“抢救恩施民族民间文化需要的是用行政性、系统性、预见性的思维创造性工作,绝不是见子打子,而是要一线穿珠!”在田发刚的带领下,恩施州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开展得热火朝天:田发刚身体力行,深入山村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将土家族歌舞等各门类民间文化艺术收集、整理,并策划、主编14套(99部)著作,将这些绝版性的民族文化资料变成了全社会可利用的社会文化资源;在“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的基础上,田发刚又提出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村,并积极组织调研,促成州人民政府命名了20个保护村;2006年,田发刚以民间艺术大师领衔,以保护村为基地,在全州乡村建立了25支由农民艺人组成的民间艺术表演队,成为传承民间表演艺术的基本队伍;此外,他还倾力倡导在全州寻找原生态山民歌手,特别是将原生态民间歌手“撒叶儿嗬组合”推向全国,在央视青歌赛中获得金奖,把民族文化唱响全中国,传播海内外……

    为民族文化而继续奔走

    从政府官员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倡导者、领头人,田发刚的工作始终充满着一种文化活力。这种活力,源于他深厚的内在功底和勤于思考的头脑。他在大学就对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研究。在县长岗位上,有人要把他的五句子情歌论文改编成电视片,被他谢绝。当他离开县长岗位之后,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著述了《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和《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前者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论文论著奖,后者获得湖北省民族研究成果一等奖。著述这些作品的过程,让他梳理了土家族文化,对土家族文化的认识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对土家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总是在思考。

    鄂湘渝黔地区的文化人都称赞田发刚是“一名土家族的文化汉子”,是“土家族文化的福星”。虽然退休了他自己说要“见好就收”,但不可能,也身不由己。他身上仍然贴满了条子: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长。他还在为抢救、整理民族文化遗产而号呼、奔走。

    田发刚简介

    田发刚,男,1947年生,土家族。现任湖北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长。退休之前,他做过建始县两届县长,是一个颇有政绩的“父母官”。

    多年来,田发刚同志带领恩施州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为保护和抢救土家族民族文化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他身体力行,深入山村调查研究,用智慧传承文化,全面、系统地将土家族歌舞等各门类民间文化艺术收集、整理,并策划、主编14套(99部)著作;首创民间文化“活化传承”示范村,促成州政府命名20个保护村;组织恩施州民间艺术表演队25支;寻找出80名原生态山民歌手,特别是将原生态民间歌手“撒叶儿嗬组合”推向全国,在央视青歌赛中获得金奖,把民族文化唱响全中国,传播海内外。

    早在2001年,在国家乃至联合国还没有提出非遗的时候,恩施民间文艺家协会就开始在恩施州境内大规模的寻访恩施民间艺术大师的活动。田发刚提出“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的思想”和“开展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的活动。他说,非遗保护是靠专家、活动家、企业家三家合一共同完成。自己不是专家而是活动家。活动家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搞活地方民间文化,充分挖掘和展示民间艺人的风采,给他们提供舞台。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已有48人被州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

    2011年,他策划并主持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课题,并推进为政府行为;完成了恩施州民间文艺集成成果再抢救工程,组织了一百多位老文化人投入此工程;推荐了十多位农民歌手进中央电视台。

    他被鄂湘渝黔地区文化人称赞为“一名土家族的文化汉子”。

链接:http://phtv.ifeng.com/activity/special/2011zhwhrw/zuixin/detail_2011_12/07/11166306_0.shtml

 

责任编辑
标签文化动态    
0
民族新闻

田发刚获“2011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信息来源:凤凰网


    中华文化五千年,人文智慧耀东方。中华文化人物评颁委员会近日公布,带领恩施州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为保护和抢救土家族民族文化取得硕果累累的民间文艺家田发刚,获得“2011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自2009年12月正式启动,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人物评选,每年举办一次。“2011中华文化人物”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承办,颁授典礼定于2011年12月中旬在深圳举行。

    抢救文化要先救人

    2011年5月,恩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课题研讨会召开。抢救、保护与开发古村落,这是田发刚今年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方面的“大动作”。田发刚是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人,从小受到土家文化的熏陶。在专心从事民族文化抢救与整理工作之前,他做过建始县两届县长,是一个颇有政绩的“父母官”。从1998年调入恩施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后,他便一心一意专注于民族文化工作了。

    出于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基于对民族文化的积累,众多民族民间文化的濒危形势,让田发刚心急如焚。“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他首先发出这样的呼声。在田发刚的推动下,恩施州2001年开展起了“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经过及时地组织寻访,大量的民间艺术大师被集中到州府,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和绝艺,大量珍贵的音响资料被保存了下来。恩施州人民政府从2003年起,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民间艺术大师,为他们颁发证书,并每年发放津贴。大师们得到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民族民间文化萎蔫的传承现状也被激活了。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大师们开始公开招徒,传授绝技,把高超艺术留给后人,流传后世。“这些民间艺术大师,他们每一个人可以说都是一座博物馆,但人一旦作古,这座博物馆就坍塌了。而我们的抢救工作如果稍有延缓,损失将是无法想象的。”田发刚如是说。

    “一线穿珠”的保护行动

    寻找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这只是田发刚保护民族文化全盘规划中的一小步。“抢救恩施民族民间文化需要的是用行政性、系统性、预见性的思维创造性工作,绝不是见子打子,而是要一线穿珠!”在田发刚的带领下,恩施州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开展得热火朝天:田发刚身体力行,深入山村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将土家族歌舞等各门类民间文化艺术收集、整理,并策划、主编14套(99部)著作,将这些绝版性的民族文化资料变成了全社会可利用的社会文化资源;在“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的基础上,田发刚又提出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村,并积极组织调研,促成州人民政府命名了20个保护村;2006年,田发刚以民间艺术大师领衔,以保护村为基地,在全州乡村建立了25支由农民艺人组成的民间艺术表演队,成为传承民间表演艺术的基本队伍;此外,他还倾力倡导在全州寻找原生态山民歌手,特别是将原生态民间歌手“撒叶儿嗬组合”推向全国,在央视青歌赛中获得金奖,把民族文化唱响全中国,传播海内外……

    为民族文化而继续奔走

    从政府官员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倡导者、领头人,田发刚的工作始终充满着一种文化活力。这种活力,源于他深厚的内在功底和勤于思考的头脑。他在大学就对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研究。在县长岗位上,有人要把他的五句子情歌论文改编成电视片,被他谢绝。当他离开县长岗位之后,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著述了《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和《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前者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论文论著奖,后者获得湖北省民族研究成果一等奖。著述这些作品的过程,让他梳理了土家族文化,对土家族文化的认识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对土家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总是在思考。

    鄂湘渝黔地区的文化人都称赞田发刚是“一名土家族的文化汉子”,是“土家族文化的福星”。虽然退休了他自己说要“见好就收”,但不可能,也身不由己。他身上仍然贴满了条子: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长。他还在为抢救、整理民族文化遗产而号呼、奔走。

    田发刚简介

    田发刚,男,1947年生,土家族。现任湖北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长。退休之前,他做过建始县两届县长,是一个颇有政绩的“父母官”。

    多年来,田发刚同志带领恩施州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为保护和抢救土家族民族文化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他身体力行,深入山村调查研究,用智慧传承文化,全面、系统地将土家族歌舞等各门类民间文化艺术收集、整理,并策划、主编14套(99部)著作;首创民间文化“活化传承”示范村,促成州政府命名20个保护村;组织恩施州民间艺术表演队25支;寻找出80名原生态山民歌手,特别是将原生态民间歌手“撒叶儿嗬组合”推向全国,在央视青歌赛中获得金奖,把民族文化唱响全中国,传播海内外。

    早在2001年,在国家乃至联合国还没有提出非遗的时候,恩施民间文艺家协会就开始在恩施州境内大规模的寻访恩施民间艺术大师的活动。田发刚提出“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的思想”和“开展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的活动。他说,非遗保护是靠专家、活动家、企业家三家合一共同完成。自己不是专家而是活动家。活动家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搞活地方民间文化,充分挖掘和展示民间艺人的风采,给他们提供舞台。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已有48人被州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

    2011年,他策划并主持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课题,并推进为政府行为;完成了恩施州民间文艺集成成果再抢救工程,组织了一百多位老文化人投入此工程;推荐了十多位农民歌手进中央电视台。

    他被鄂湘渝黔地区文化人称赞为“一名土家族的文化汉子”。

链接:http://phtv.ifeng.com/activity/special/2011zhwhrw/zuixin/detail_2011_12/07/11166306_0.shtml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