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湖北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武陵山试验区旅游业跨越发展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邵爱华  信息来源:湖北民宗委网站

 
    近日,湖北省旅游局印发《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旅游产业推进方案》,要求各市、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旅游部门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就业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形成武陵山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方案》指出,要深刻认识旅游业在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生态、文化、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发展步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并以此建立起以旅游业为引擎的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效应,促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方案》强调,要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结合起来,突出生态环境、民族风情特色,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整体予以推进。

    一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按照两个五年规划期,编制武陵山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谋划旅游产业整体发展,并发挥规范和指导作用。同时按照3年明显变化、5年大变化、10年跨越式大发展的要求确定开发建设时序和发展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重点推进。
  
    二是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突出重点县、重点镇、重点景区、重点旅游企业,先行发展,夯实基础,壮大实力,扩大影响。发挥重点品牌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推动11个县(市、区)旅游业全面发展,不断壮大武陵山旅游产业整体规模。

    三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府要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协调推进重大问题的解决。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为武陵山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四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以旅游业为引擎,综合发挥旅游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全面释放旅游业的综合功能。

    五是深化改革,推进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开放促开发、促改革,大胆引进先进地区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努力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六是开放合作,联手共赢。加强与省外张家界、湘西州、铜仁地区、黔江区等地的合作,建立大武陵地区旅游协作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跨省域旅游合作范例和以旅游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
  
    《方案》要求,要通过两个五年规划建设,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提升,旅游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旅游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使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到2020年,11县(市、区)接待旅游者3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0亿元;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或旅游强县达到6个以上。
  
    《方案》要求,要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区际交通网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域内县县通高速,武陵山区与重庆、武汉等经济中心以及张家界、万州、黔江等外围区域中心的便捷高效连通。

    二是加快以景区为重点的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以神农顶、神农坛、大九湖、送郎山、滑雪场、燕天、官门山等景区为重点,整体打造神农架旅游区。重点建设恩施大峡谷、腾龙洞、神农溪、坪坝营、二仙岩、恩施双城景区(土司城和中华土家女儿城)、恩施诗画清江、野三河、石门古风、巴人河、唐崖河、佛宝山、龙船水乡、仙佛寺、彭家寨、董家河、屏山、长阳清江画廊、长阳清江古城、长阳中武当、柴埠溪、后河,形成一批精品旅游景区。

    三是着力完善恩施等重点城市的旅游功能。以增强城市的旅游承载能力和集散能力为目标,配套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把恩施、利川、巴东、长阳建设成为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风景旅游度假城市。

    四是大力开展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工作。在恩施、利川、神农架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和巴东、咸丰、长阳、五峰创建旅游强县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建设由旅游节点城镇和重要旅游景区组成的旅游产业聚集带,提高旅游产业聚集带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对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的配套联动能力。五是着力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以完善配套旅游要素、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为基础,推动旅游产业聚集,培育旅游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
标签文化动态    
0

湖北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武陵山试验区旅游业跨越发展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邵爱华  信息来源:湖北民宗委网站

 
    近日,湖北省旅游局印发《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旅游产业推进方案》,要求各市、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旅游部门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就业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形成武陵山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方案》指出,要深刻认识旅游业在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生态、文化、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发展步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并以此建立起以旅游业为引擎的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效应,促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方案》强调,要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结合起来,突出生态环境、民族风情特色,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整体予以推进。

    一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按照两个五年规划期,编制武陵山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谋划旅游产业整体发展,并发挥规范和指导作用。同时按照3年明显变化、5年大变化、10年跨越式大发展的要求确定开发建设时序和发展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重点推进。
  
    二是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突出重点县、重点镇、重点景区、重点旅游企业,先行发展,夯实基础,壮大实力,扩大影响。发挥重点品牌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推动11个县(市、区)旅游业全面发展,不断壮大武陵山旅游产业整体规模。

    三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府要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协调推进重大问题的解决。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为武陵山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四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以旅游业为引擎,综合发挥旅游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全面释放旅游业的综合功能。

    五是深化改革,推进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开放促开发、促改革,大胆引进先进地区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努力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六是开放合作,联手共赢。加强与省外张家界、湘西州、铜仁地区、黔江区等地的合作,建立大武陵地区旅游协作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跨省域旅游合作范例和以旅游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
  
    《方案》要求,要通过两个五年规划建设,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提升,旅游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旅游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使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到2020年,11县(市、区)接待旅游者3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0亿元;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或旅游强县达到6个以上。
  
    《方案》要求,要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区际交通网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域内县县通高速,武陵山区与重庆、武汉等经济中心以及张家界、万州、黔江等外围区域中心的便捷高效连通。

    二是加快以景区为重点的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以神农顶、神农坛、大九湖、送郎山、滑雪场、燕天、官门山等景区为重点,整体打造神农架旅游区。重点建设恩施大峡谷、腾龙洞、神农溪、坪坝营、二仙岩、恩施双城景区(土司城和中华土家女儿城)、恩施诗画清江、野三河、石门古风、巴人河、唐崖河、佛宝山、龙船水乡、仙佛寺、彭家寨、董家河、屏山、长阳清江画廊、长阳清江古城、长阳中武当、柴埠溪、后河,形成一批精品旅游景区。

    三是着力完善恩施等重点城市的旅游功能。以增强城市的旅游承载能力和集散能力为目标,配套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把恩施、利川、巴东、长阳建设成为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风景旅游度假城市。

    四是大力开展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工作。在恩施、利川、神农架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和巴东、咸丰、长阳、五峰创建旅游强县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建设由旅游节点城镇和重要旅游景区组成的旅游产业聚集带,提高旅游产业聚集带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对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的配套联动能力。五是着力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以完善配套旅游要素、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为基础,推动旅游产业聚集,培育旅游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