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画家苦牛邓光明在国画创作中寻找个性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团结网 作者:熊晓辉

不知什么时候“画家苦牛”成了邓光明的代号,我问他为什么用“苦牛”一词时,他轻叹一声:“画家累啊!” 

  一个闷热的下午,我俩坐下喝茶,他诚恳地说:“画画多难啊!写文章好办,想好了写出来就是;画画,想出来还仅仅是个开始,你得去学习多少陌生的东西。” 

  “是的,当画家要学许多陌生的东西”———我想起了黄永玉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欣赏邓光明的进取精神,他是一直不断地在艺苑中探索、学习,而且创作起来有火一般的热情。此时,我才明白“画家苦牛”的涵义。 

  邓光明出生于吉首市,大学毕业后自愿留在湘西从事美术教学与创作工作,现任职于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艺术系,身负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湘西州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湘西二酉书画院院长等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光明开始探索国画创作与湘西民族文化的关系。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以国画见长,作为一个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画家,他精心研究并系统学习了西方绘画手法,在创作过程自觉地运用湘西人文素材,既有体积和光影的写实技巧,又有诗意韵味和意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个性。因此,他创作的国画作品得到了画界同行的赞誉,特别是林时九、张雁碧、付家成等前辈的高度评价。 

  在邓光明的画作中,不仅洋溢着“抒写胸中之意气”和重诗意的个性,而且充满了湘西人文精神元素。邓光明山水画中,作者以写意技法刻画湘西山水与树木,云雾飘渺,虚实相生,极富诗意。 

  邓光明于2009年4月创办了“二酉书画院”,旨在对书、画进行研究并创作、教学等。邓光明担任“二酉书画院”院长,“二酉书画院”聚集了周开胜、梁厚能、黄峥嵘、姚斌、瞿德华、徐 峰、粟贵富、向清源、向钊邦、丛丛、宋良、丁超、关洁等一批湘西知名画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二酉书画院”的实力。朋友们都在问“二酉”是什么?代表什么?邓光明说:“二酉原是指湖南沅陵境内的二酉山,再者酉水贯穿了湘西,孕育了湘西人民,我这里的‘二酉’是泛指大湘西,涵盖了酉水流域的广袤地区。”所以,“二酉书画院”的画家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本地地域和民族文化有关,是湘鄂渝黔边区民族文化精神的直接体现。可以肯定地说,邓光明的画是直接从民族文化中取收的养份,是典型的中国山水,并带有湘西神韵与风格。他画的风景与实物,都是斩载有力,潇潇洒洒,虽然他在画中留有绘画造型的朴茂鲜活,但更多在“写”与“境”。邓光明在“二酉书画院”举办的书画展中说:“现代的国画已经不在乎是否传统意义的山水画了,画家看中的是国画创作个性的寻找与突破,在创作中对固有的虚实相生的手法进行综合,形成更为自由、广阔的创作格局。”笔者联想到中国画论中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邓光明的绘画使人感觉到了没有出现在画面上而又和画画形象有密切联系的事物,他的作品显得巧妙而有意境。在邓光明国画作品中,虽是纯粹的国画表现技法,但用笔则有现代人的气质。     

  邓光明知道,20世纪以后中国画处于中西艺术空前的碰撞与融合,在形形色色的写意山水画里,齐白石和黄宾虹分别代表了两种美学取向。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受到了来自现代化的强烈冲击。邓光明是20世纪8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目睹着西方艺术家们以自由驰骋的思维创造了缤纷多彩的艺术形式,也经历了国画艺术日益萎缩的尴尬场景。当然,他也曾经迷茫,迷茫自己该往何处。他问自己,难道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国画、水墨画,乃至绘画这一艺术形态会悄然消解?在上世纪80年代国画“穷途末日”的惊呼声中兴起的“新文人画”,借助慵懒散淡的面目来反拨建国后的新中国画过于高亢的“爱新就新”强音。随着陈子庄、黄秋园被发掘,黄宾虹、陆俨少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国画的价值以及支撑这种价值的传统山水画“以形媚道”的天人合一、和谐无为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返画家笔下。 

  “二酉书画院”的画家们是热爱生活的,富有创造精神,他们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作品。在“二酉书画院”举办书画展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们不但结合个人的生存状态来审度艺术生产行为,而且接近和吻合当代大众的审美意识与欣赏要求。邓光明在创作的过程中非常讲究技术规范,他把绘画技术、技巧看成是精神表现的手段。邓光明说:“独特的视角、个性化的语言固然重要,也是画家个体观念和思想表达的标志,技巧是艺术家最基本的条件,但我们不能受技术束缚自己的情感表达,如果技术表现不能达意,就不得不去尝试另一种可能,极力突破技术与寻找创新。中国画强调符号,强调点、线、面的组合,我的作品主要来自于自己对湘西酉水河畔的写生。我爱湘西,我爱酉水河。”邓光明以他的执著与坚韧,以他的善鉴与颖悟,深入生活、坚守创新,成就了在绘画领域独特的艺术风格。

责任编辑
标签人物风采    
0

画家苦牛邓光明在国画创作中寻找个性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团结网

作者:熊晓辉

不知什么时候“画家苦牛”成了邓光明的代号,我问他为什么用“苦牛”一词时,他轻叹一声:“画家累啊!” 

  一个闷热的下午,我俩坐下喝茶,他诚恳地说:“画画多难啊!写文章好办,想好了写出来就是;画画,想出来还仅仅是个开始,你得去学习多少陌生的东西。” 

  “是的,当画家要学许多陌生的东西”———我想起了黄永玉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欣赏邓光明的进取精神,他是一直不断地在艺苑中探索、学习,而且创作起来有火一般的热情。此时,我才明白“画家苦牛”的涵义。 

  邓光明出生于吉首市,大学毕业后自愿留在湘西从事美术教学与创作工作,现任职于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艺术系,身负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湘西州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湘西二酉书画院院长等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光明开始探索国画创作与湘西民族文化的关系。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以国画见长,作为一个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画家,他精心研究并系统学习了西方绘画手法,在创作过程自觉地运用湘西人文素材,既有体积和光影的写实技巧,又有诗意韵味和意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个性。因此,他创作的国画作品得到了画界同行的赞誉,特别是林时九、张雁碧、付家成等前辈的高度评价。 

  在邓光明的画作中,不仅洋溢着“抒写胸中之意气”和重诗意的个性,而且充满了湘西人文精神元素。邓光明山水画中,作者以写意技法刻画湘西山水与树木,云雾飘渺,虚实相生,极富诗意。 

  邓光明于2009年4月创办了“二酉书画院”,旨在对书、画进行研究并创作、教学等。邓光明担任“二酉书画院”院长,“二酉书画院”聚集了周开胜、梁厚能、黄峥嵘、姚斌、瞿德华、徐 峰、粟贵富、向清源、向钊邦、丛丛、宋良、丁超、关洁等一批湘西知名画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二酉书画院”的实力。朋友们都在问“二酉”是什么?代表什么?邓光明说:“二酉原是指湖南沅陵境内的二酉山,再者酉水贯穿了湘西,孕育了湘西人民,我这里的‘二酉’是泛指大湘西,涵盖了酉水流域的广袤地区。”所以,“二酉书画院”的画家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本地地域和民族文化有关,是湘鄂渝黔边区民族文化精神的直接体现。可以肯定地说,邓光明的画是直接从民族文化中取收的养份,是典型的中国山水,并带有湘西神韵与风格。他画的风景与实物,都是斩载有力,潇潇洒洒,虽然他在画中留有绘画造型的朴茂鲜活,但更多在“写”与“境”。邓光明在“二酉书画院”举办的书画展中说:“现代的国画已经不在乎是否传统意义的山水画了,画家看中的是国画创作个性的寻找与突破,在创作中对固有的虚实相生的手法进行综合,形成更为自由、广阔的创作格局。”笔者联想到中国画论中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邓光明的绘画使人感觉到了没有出现在画面上而又和画画形象有密切联系的事物,他的作品显得巧妙而有意境。在邓光明国画作品中,虽是纯粹的国画表现技法,但用笔则有现代人的气质。     

  邓光明知道,20世纪以后中国画处于中西艺术空前的碰撞与融合,在形形色色的写意山水画里,齐白石和黄宾虹分别代表了两种美学取向。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受到了来自现代化的强烈冲击。邓光明是20世纪8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目睹着西方艺术家们以自由驰骋的思维创造了缤纷多彩的艺术形式,也经历了国画艺术日益萎缩的尴尬场景。当然,他也曾经迷茫,迷茫自己该往何处。他问自己,难道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国画、水墨画,乃至绘画这一艺术形态会悄然消解?在上世纪80年代国画“穷途末日”的惊呼声中兴起的“新文人画”,借助慵懒散淡的面目来反拨建国后的新中国画过于高亢的“爱新就新”强音。随着陈子庄、黄秋园被发掘,黄宾虹、陆俨少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国画的价值以及支撑这种价值的传统山水画“以形媚道”的天人合一、和谐无为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返画家笔下。 

  “二酉书画院”的画家们是热爱生活的,富有创造精神,他们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作品。在“二酉书画院”举办书画展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们不但结合个人的生存状态来审度艺术生产行为,而且接近和吻合当代大众的审美意识与欣赏要求。邓光明在创作的过程中非常讲究技术规范,他把绘画技术、技巧看成是精神表现的手段。邓光明说:“独特的视角、个性化的语言固然重要,也是画家个体观念和思想表达的标志,技巧是艺术家最基本的条件,但我们不能受技术束缚自己的情感表达,如果技术表现不能达意,就不得不去尝试另一种可能,极力突破技术与寻找创新。中国画强调符号,强调点、线、面的组合,我的作品主要来自于自己对湘西酉水河畔的写生。我爱湘西,我爱酉水河。”邓光明以他的执著与坚韧,以他的善鉴与颖悟,深入生活、坚守创新,成就了在绘画领域独特的艺术风格。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